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1|回复: 3

[史地人物] 【视界】第九十八期:只想当公务员的全运冠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7 11: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昔日全运冠军陈珏炮轰退役后无人管工作,而体育局则反驳说陈珏不愿做体育老师和教练只想当公务员。然而,即使是不入陈珏法眼的体育老师和教练的工作也是许多挣扎在底层的普通运动员遥不可及的梦想。运动员的退役安置早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难题,既有当官做生意、拿奖金、拍广告样样皆通成为亿万富翁的,也有全国冠军当搓澡工这种悲剧.....(图片来源:CFP,Osports)





2.jpg
前不久,曾经的中国田径运动员,多哈亚运会冠军陈珏在微博上对全运会进行了抨击,怒斥全运会"让运动员累的跟狗一样、练的一身伤病"等问题,还拿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直言拿了冠军也没用,退役后也是没人来管你。微博一出,社会各界一片哗然。





3.jpg
在陈珏炮轰后不久,江苏省体育局随即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苏州方面曾经给她单排过两次工作,第一次是安排中小学老师的工作,因为陈珏毕业于苏州大学并且有有教师资格证。第二次是安排她去当去少体校当教练,但陈珏觉得当老师累辛苦。”最重要的一点是:“陈珏只想当公务员”。





4.jpg
通过全运会冠军陈珏的选择,不同工作岗位的“价值”高下立判,在只想当公务员的陈珏看来,做一个公务员是要远远强于体育教师或者是教练的。然而,即使是不入陈珏法眼的体育教师或者教练的职位在其他运动员眼里都是可望而不可求的梦想,运动员的退役安置已经是一个老生长谈的困难问题了。





5.jpg
因为拥有出色的运动成绩,所以在陈珏看来退役后做公务员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随着事情的发展,苏州体育局和人事局也已计划将陈珏安排到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工作,并已经将其档案转到该局。毫无行政管理经历及相关知识的陈珏最终如愿以偿。如此,退役运动员依靠运动成绩获得的“官位”颇有一些“封赏”的意味。





6.jpg
唯金牌论的中国体育从来不乏运动员步入政坛平步青云的例子,32岁时的熊倪成为湖南省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邓亚萍出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人民搜索(后更名即刻搜索)总经理,级别为正局级;2009年,葛菲被任命为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2008年奥运会后,奥运女子举重冠军陈艳青的身份转变成江苏省苏州市体育局副局长......图左上为邓亚萍,左下陈艳青,右上熊倪,右下葛菲。





7.jpg
在现有的公务员选拔制度下,数以百万计的考生以千军万马之势“勇闯独木桥”,薪水并不高的公务员职位却竞争惨烈,如此大环境下,凭借金牌做敲门砖的“运动公务员”就显得十分的“难能可贵”。





8.jpg
若你以为运动员都是生活在鲜花与掌声之中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中国体坛的“搓澡工”、“摆摊者”“街头卖艺者”等落魄之人比比皆是,他们当中也不乏冠军,比起那些如今站在运动人生金字塔顶尖的成功者而言不禁让人感慨“旱的旱死,涝得涝死”。





9.jpg
对于体制内退役运动员的安排,中国基本是马太效应,穷的越穷,富的越富。既有当官做生意、拿奖金、拍广告样样皆通成为亿万富翁的,也有像艾冬梅养不起孩子、邹春兰搓澡这种悲剧。毕竟明星运动员仅仅只是少数一部分。图为奥运冠军田亮与范冰冰出席活动。





10.jpg
举国体制大旗的挥舞下,运动员退役后的安置用成绩进行划分,要想过的好,必须要用运动成绩说话,承诺加官晋爵和重金奖赏,也是许多地方体育部门刺激知名运动员出战全运会的做法。
 楼主| 发表于 2013-6-7 1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1.jpg
但这也不能成为所有优秀运动员安置的范本,毕竟常年训练的运动员难以突击掌握管理知识,有些人并不适合管理岗位。沦为搓澡工的举重冠军邹春兰就曾表示:“从小训练,我现在只有不到小学3年级的文化,拼音都不会。”诚然,邹春兰也并未“当官”。然而,“体而优则仕”,只按照成绩“论功行赏”显得并不是那么妥当。图为现任上海体育局团委副书记的刘翔2010年参加政协会议。





12.jpg
目前国内对于退役运动员的安置主要有这些方式,推荐当体育老师或者教练,继续上学,推荐到其他单位应征工作,或者体育管理部门给运动员一次性经济补偿,金额从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除了领取遣散费的,其余的都与运动趁机挂钩,遣散费的多少也依据成绩。大多数没有特殊成绩的运动员,只能领取几万块钱自谋出路。图为举重冠军黄燕兰因伤退役开烧卤店维持生计。





13.jpg
现有情况下,很多地区的领导及教练把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出成绩、拿金牌当作部门和个人政绩的表现,这种思想也多少反映在运动员退役安置的工作中。





14.jpg
金牌战略使一些教练员在训练时往往不顾科学规律,超强度训练,使很多运动员伤病缠身。许多运动员为了出成绩,训练时,常常不计后果,超负荷训练。在获得好成绩的同时也得了足以影响终身的疾病。图为马拉松运动员郭萍展示伤脚。





15.jpg
我国目前实行专业体校训练体制,运动员从小进入当地的业余体校训练,这期间一般是边学习边训练,也有的是全天候训练。在家长、教练的眼里,今后的命运唯有刻苦训练,拿世界冠军,一生就会有个依靠。而文化课学习虽然还有,但基本上等于形同虚设。





16.jpg
专业化的训练体制使一些运动员除了精通自己的专业项目外,退役后基本上成了“废人”  没有文化知识,不了解社会,四处碰壁。再加上伤病,在成了“身体的废人”的同时也成了“文化知识的废人”后,退役后的运动员又如何在社会上立足?





17.jpg
击剑运动员孟兆华曾说:“从小就没怎么好好学习,到了专业队,文化课更是丢在一边,一门心思想着拿金牌。队里设的文化课,各个项目的运动员,各个年龄段的、各种文化程度的运动员都挤在一起学习。起大早训练,上课就是睡大觉,根本不听讲。我也偶尔回队里看看,现在小孩学习同我们那时差不多,我都替他们发愁,他们的明天在哪里,难道还像我这样退役十年都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吗?我肯定不会再让儿子再干体育了。”





18.jpg
也正因为运动员因职业原因缺乏文化知识,有关部门已将进入高校学习明确作为安置退役运动员的渠道,但运动员“求学”促就业的效果究竟如何却值得商榷。图为世界冠军周雅菲在随冠军班赴美留学时课余交流。





19.jpg
国家体育总局在《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里明确指出,获得全国前三、亚洲前六、世界前八和获得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健将、田径项目运动健将等称号的运动员,可以免试进入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学习。





20.jpg
所以,当普通学生历经十二年寒窗苦读,获得良好的高考成绩进入大学时,举国体制下成长起来的运动员尽管缺乏基础教育,依然可以凭着运动成绩敲开大学校门。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7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jpg
许多高校免试录取名额只有几十个,可依然招不满运动员,首当其冲的原因就是钱!有记者表示:“不少运动员连吃饭都成问题,哪有钱、哪有心思上学。 ”唯成绩论下,明星运动员可以得到免试免费的双免待遇,但更普遍的情况是,那些常年训练为当地体工队或体育局做出过贡献,没有在全国拿到成绩的运动员并未受到足够重视。图为中长跑冠军邢慧娜步入课堂。





22.jpg
马拉松名将郭萍,她的悲惨遭遇也被媒体频频曝光,当听到有机会能上大学时,她并没有非常激动,反而轻描淡写地回应:“都快吃不上饭了,哪里还有钱读书,另外,我连ABCD都认不全,上大学有什么用。”





23.jpg
相比起普通学生和大部分普通运动员,明星运动员们免试免费拿奖学金上名牌大学没有什么门槛。而一些“潜规则”,则确保让这些体育明星顺利从学校毕业。松进松出,上学不难学成难。





24.jpg
出自体工队的中国运动员在获得一定的运动成绩后,回过头来进入高校“深造”,只要你是奥运冠军或者世界冠军,就不愁上不了名牌大学。运动成绩先行,一技之长的培养在后,颇有些本末倒置的意味。图为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冠军班合影,北体大研究生冠军班创办于2003年,招生的学生为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以及这些运动员的教练。冠军班的创办和发展得到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大力支持,并拨专款用于冠军班学员留学及培训。





25.jpg
2010级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冠军班正式开课,在首堂课程中,原本39人的冠军班只来了体操亚运冠军李翠玲、北京奥运会珠峰火炬手吉吉和北京奥运会沙排亚军田佳三名新生。据知情人透露,鉴于要经常参加比赛、活动等原因,冠军班的研究生们时常翘课已是“公开的秘密”。图为北体大冠军班成员许海峰,孙甜甜,牛剑锋,杨昊,隋剑爽,夏雨菲参加毕业典礼。





26.jpg
也许翘课,混文凭等足以让普通学生被开除的行为并不会威胁到运动员的学业,但违反队规却可能让他们丧失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也体现了中国式体教结合的特殊性。





27.jpg
在街头卖艺表演的大运会体操冠军张尚武,因在国家队表现不好,并且严重违纪,被做出了退回省队的处理,其北京体育大学学生的资格也随之被取消。图为张尚武街头卖艺时展示获得的奖牌。





28.jpg
如此一来,为解决运动员出路的“体教结合”实则变成了“教体联姻”,运动员取得学历,高校获得明星学生,顺便可以依靠他们参加大学生比赛,大家在政策下各取所需,互利互惠。本就缺乏基础教育,如从一来运动员获得一技之长的效果大大减弱。图为孙杨备战天津大运会,训练后与母亲一同离开。





29.jpg
上学曾一度被视为是运动员退役后职业转型的最佳出路。当求学只变成明星运动员“镀金”的时尚行为时,又让那些拿着“微薄”遣散费的普通运动员情何以堪。图为张怡宁在北体大体育课上受热捧。





30.jpg
在谈到运动员运动员退役安置时,大连市体育竞赛处处长寇正杰曾说:“受困于事业编制名额,照顾面太少,解决工作和温饱是关键。”图为退役自行车运动员邹庆东欲抵押8块金牌救患有尿毒症的母亲。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7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1.jpg
一个普通运动员拿数万元的遣散费是受制于事业编制名额缺乏专项资金的无奈,而山东全运队曾经招募巴特尔加盟,坊间疯传巴特尔“转会”山东全运队将收获200万人民币的“辛苦费”,外加一套当时价值140万以上的豪宅。最后山东全运队对此否定,表示巴特尔只是“友情”加盟,没要一分钱,仅仅奖励了豪宅。相对于运动员退役安置时几万元的“遣散费”,“仅仅”一套豪宅显得如此刺眼。





32.jpg
一个运动队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只要有一个人出成绩,拿奥运冠军、全国冠军,那么教练、领导就有成绩。至于其他大多数没有出成绩的运动员退役之后的出路问题、后半生的生存问题,则不在现行体育训练体制能管理的范畴之





33.jpg
有专家表示,国家没有统一政策对运动员进行妥善安置,也是造成体育项目退役运动员生活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运动员找工作一年比一年难。政府机关进不去,企事业单位没人要,只好在家待业。为了生存,化妆品推销、卖服装、卖豆腐、当保安看大门、给大公司打杂的大有人在,现在如此,不知何时才能彻底改变这样的情况......图为前CBA球员付庆飞某汽车品牌店做销售人员。





34.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4 12:37 AM , Processed in 0.04931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