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8|回复: 0

世界媒体看中国:盖棺论不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5 05: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媒体看中国:盖棺论不定

来源:美国之音 齐之丰
06.05.2013

s260.jpg 前北京市市长陈希同1998年在法庭受审。


当今中国的现实,尤其是当今中国的现实政治,正在颠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甚至是颠覆中国的语言。例如,中国人传统上的“盖棺论定”的说法或看法就正在被颠覆。


或者说,“盖棺论定”的说法或看法至少是正在被北京市前市长陈希同颠覆。


*事实与天方夜谭*

“盖棺论定”本来是说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在该人死后可以立即判定,因为死人不会再推出新动作或玩出新花样,因而不会影响人们对他的既定评价。

然而,在最基本的历史事实都会受到执政党共产党舆论管控部门的打压、匿藏、捏造、编造、造假的中国,在中共当局密令严禁学者和教师谈论和研究大片的历史范畴和问题的中国,“盖棺论定”也变得跟天方夜谭一样,甚至变得比天方夜天还天方夜谭了。

说起基本的事实,有关陈希同去世时的真实年龄可算一个。然而,截至目前,有关的说法已经出现三种,这就是他去世的时候是82岁,83岁,84岁。

这些数字差异,或许是反映出各路媒体记者和编辑在6月4日这个敏感的日子太忙导致计算失误。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些数字的差异反映出各路媒体记者编辑对陈希同及其相关问题难说熟悉。

假如陈希同去世的年龄问题还可以说是新闻写作和编辑的技术问题,那么,陈希同死讯的发布时机则绝对不能说是新闻写作和编辑的技术问题了。

陈希同是在6月2日去世的。陈希同的名字跟1989年6月4日中国当局出动野战军杀入北京镇压要求民主的抗议者的事件紧密相连。

在今年的六四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在中国当局竭尽全力、甚至调动成千上万的军警、网警在全国各地阻止中国公众纪念或提及“六四事件”之际,陈希同去世得很不是时候,或者正是时候。

这种“很不是时候”或“正是时候”的尴尬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当局选择对某些新闻留中不发,不马上发布陈希同去世的消息。

然而,相信这种解释的观察家立即遭遇到一个天方夜谭级别的大难题:为什么具有中国官方背景的香港中通社会在6月4日对外发布陈希同去世的消息,从而有意无意地凸显出中国当局在六四镇压问题上的尴尬境地?

鉴于不久之前,具有中国官方背景的香港《大公报》发表中共党魁习近平微服在北京打的真假莫辨的“假新闻”并闯下了大祸,让习近平当局大动肝火,新华社不得不高调演出一场出尔反尔的表演(先说是真的,再说是假的),《大公报》随后不得不自打嘴巴,承认自己专门报道中国领导人新闻的记者写了假新闻,中通社对陈希同去世消息的发布及其时机选特别引人注目。

*新华网短讯奇葩*

6月4日,随着陈希同去世的消息传出,陈希同成为世界媒体中国报道的一个焦点。但是,在陈希同死去的中国,陈希同的名字成为中国社交媒体的禁忌词,不能搜索。

到了6月5日,随着中共宣传机构新华网发布陈希同去世的一条简短得不能再简短的短讯,陈希同的名字又被莫名其妙地解禁,就跟“陈希同”这个人名不知什么时候被列入网络敏感词黑名单一样莫名其妙。

从新闻学和新闻写作以及新闻写作教学来看,新华网那则有关陈希同去世的短讯具有极高的观赏、观摩和教育价值,兹全文转贴如下:

“陈希同因患癌症,于2013年6月2日病亡。陈希同,男,83岁,于1998年7月31日被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6年。2006年5月31日保外就医。”

在西方国家的新闻教学机构(大学和/或新闻机构的新闻采编室),以及在中国越来越多的讲究专业体面和专业规范的新闻教学机构,教学人员教导入门者时最常使用、最喜欢使用的拙劣新闻写作的范本,就是苏联共产党的宣传机构塔斯社发表的苏共前总书记赫鲁晓夫去世的短讯,让不知情的读者一头雾水,犹如读谜语:

“养老金领取者尼基塔•赫鲁晓夫去世…。”

在许多批评者看来,中共是苏共扶持起来的一个在中国大陆造反夺权的革命党,而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日前毫不掩饰地表示倾慕实行独裁专制的苏共并为其覆亡而惋惜。因此,中共宣传机构新华网以塔斯社的拙劣新闻写作为模仿榜样,写出并发表谜语一样的陈希同去世短讯,也是题中之义,毫不奇怪。

然而,具有这种豁达洞察力的批评者们虽然可以如此解释新华网的奇葩新闻写作文体,但却难以解释为什么新华社网要选择在陈希同去世三天之后才发布消息,而不是在一天、两天、四天、五天、N天之后。

另外,这些批评者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新华社要选择陈希同来展示其并不经常使用的笑话一样的奇葩文体。

*世界媒体与陈希同*

中共统治下的中国实行了三十多年的所谓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究竟改革了多少,开放了多少?这种问题可以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也可以是非常简单、一目了然的问题。

将世界媒体有关陈希同去世的报道,跟中国媒体的报道做一个对比,不仅可以让中国问题专家一目了然,也可以让一个对中国事务或问题一窍不通的人一目了然看到,至少就舆论控制而言,中国依然是过去的中国,没有多少改革,也没有多少开放。

中国如今虽然现在有成千上万的报刊,其中包括大量所谓的 “市场化”报纸。但在所谓的敏感新闻出现时,中国成千上万的报刊及其记者、编辑便整齐一律地进入假死状态,只能像机器人一样千篇一律、一字不差地转发中共权威宣传机构新华网拙劣到笑话级别的陈希同去世短讯。

一个国家成千上万份报纸、成千上万的记者编辑千篇一律、一字不差认真重复新闻写作教科书所列举的反面教材,这种极端多样化又极端单一化的“矛盾统一”可谓世界文明史上史无前例的奇景。

与此同时,世界媒体有关陈希同去世的报道内容大都是中国媒体所不能报道的,这局面也凸显出中国所谓的面向世界的“开放”依然可以是意味着中国面向世界闭关锁国、自我封闭。

西班牙主要报纸《世界报》发表的有关陈希同去世的报道,就典型地呈现出中共控制下的媒体与世界媒体的差异。

6月5日,西班牙《世界报》刊登西班牙国际新闻通讯社埃菲社的报道,题目是“曾经为天安门镇压牵头的北京市长陈希同死去。”报道说: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陈希同在星期天去世,终年84岁。1989年,中国学生在天安门广场要求民主改革。陈希同是主张残暴镇压他们的主要人物之一。”

“与陈良宇、薄熙来(依然在等待审判)一样,陈希同是中共因贪污腐败而被拿下的最高级别的官员之一。”

“中共前领导人赵紫阳支持学生,并为此后来失去自由。赵紫阳在回忆录中说,陈希同是下令对天安门广场成千上万的学生进行暴力镇压的中共领导人之一。但陈希同本人去年否认了这种指控。他在香港出版的一本说中表示,天安门事件是‘可怕的、不幸的悲剧,本来完全可以避免。’”

埃菲社这种给西班牙《世界报》刊登的报道在世界媒体当中可谓比比皆是,但在中国的主流媒体当中却连凤毛麟角也看不到。这种局面凸显出至少是就新闻报道而言,中国依然谈不上有多少改革或开放,依然跟国际社会格格不入。

*短讯跟短讯不一样*

假如说,新华网6月5日刊发的有关陈希同去世的短讯,可谓新闻写作的奇葩,那么,不奇葩的短讯又是什么样子、又应当是什么样子的呢?

正在学习新闻写作的学生、有志于继续磨练自己新闻写作基本功的记者可以观摩、参考或借鉴比利时主要的法文报纸《晚报》(Le Soir)在6月4日发表的短讯:

“中国一家通讯社星期二(6月4日)宣布,北京市前市长陈希同星期天去世。陈希同1989年在血腥镇压天安门抗议者过程中扮演了一个主要角色。据信,陈希同主张动用军队镇压在北京市中心聚集的学生抗议者。与官方新华社有关系的香港中通社报道说,陈希同去世,终年84岁。这位前北京市长在1998年被判刑16年,罪名是贪污腐败,但在2006年由于健康原因而获释。他是在他原本的刑期即将结束前去世的。”

比利时《晚报》这则短讯,其新闻写作文笔谈不上有多少推敲或优雅,显出明显的急就章痕迹。然而,从基本新闻写作规范来说,这则短讯绝对是及格的,是尊重读者的,以为它显然是力图向读者提供必要信息,而不是隐藏信息,把新闻写成谜语。

要说专业的而不是笑话的新闻简讯写作,日本时事社6月5日发表的一则短讯可谓言简意赅、短小精悍的范本:

“中国国营的新华通讯社6月5日报道说,1989年天安门事件发生时的北京市长陈希同因患癌症在6月2日病亡。中国政府属下的香港中通社6月4日报道了陈的死讯。新华社的报道落后一天。据信6月4日是天安门事件24周年,新华社迟报是为了回避。

“新华社发出的电讯没有提及陈希同曾经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务和经历,也没有(同志之类的)尊称,只是说他‘于1998年7月31日被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6年。2006年5月31日保外就医,’将他作为因贪污腐败而被开除党籍的罪犯来报道。”

*《经济学人》好文笔*

世界著名的英国老牌杂志《经济学人》一向以深入报道和俏皮分析而著称。因此,陈希同 去世的消息传来,关注新闻和新闻写作的人自然期待《经济学人》拿出与众不同的深入俏皮的分析报道。

这一次《经济学人》再次不负众望,从它的标题就可以看得出来---“陈希同死得正当时。”

《经济学人》新闻报道和分析的文笔,明显地是那种有明确的自我意识的文学文笔,让读者一读就可以强烈地感觉到它明显的文字游戏,幽默、活泼、俏皮,甚至顽皮:

“中国失势的前领导人陈希同死去的消息延迟两天到了6月4日才传出来,这也算是很合适。6月4日是1989年天安门抗议活动遭到暴力镇压24周年纪念日。当时的抗议示威导致中国首都瘫痪了数月。那个日子依然在困扰着中国政治。”

“陈希同一度获得很大的权力,而且也似乎很乐意大力使用权力。他声称,他是权势更大的人的牺牲品。假如他的这种抱怨是真实的,那么,他在天安门镇压之后那些日子里的经验本来可以让他对未来的事情有点预警。

“陈希同在达到其权力巅峰的时候,有关他收受贿赂、拥有高档别墅、玩弄一大群女人的私下议论不胫而走。但这种私下议论本应表明他只是一个典型的、而不是例外的高级官员。在他倒台之前,他被认为是在北京快速发展期间一个能干的官员。他后来遭遇困境,更多的是因为权力斗争,而不是因为他贪污腐化。”

《经济学人》的这种新闻写作可谓既是新闻,更是文学。其写手所追求的显然不仅仅是新闻报道或分析,而是力图探寻新闻表象之下、之后、之中更为深刻的人生道理、政治道理、伦理道理、智慧道理。

与此同时,这种新闻写作也是对“盖棺论定”说的一种颠覆,因为它的主题意思显然是,在国情特殊的中国,陈希同的功过是非至少是现在还很难说。

==============

(诸位读者,感谢你们一路对 “世界媒体看中国”和“中国网络观察”专栏的支持、鼓励、批评、 建议。VOA卫视即将推出新的节目单,“世界媒体看中国”和“中国网络观察”将交替每天播出。在当今这个讲究媒体与受众互动的时代,我希望与诸位读者和观 众保持和加强互动,希望“世界媒体看中国”和“中国网络观察”节目能更好地满足和反映诸位的要求,需求,希望诸位的观点、意见、心声可以得到尽情的表达。 诸位除了可以继续在这里留言之外,还可以到新浪微博和腾迅微博找我,给我留言,向我提供报道建议、意见、批评。我在新浪微博的名称是“齐之丰一世”, 网址是,http://www.weibo.com/u/3475919000。我在腾讯微博的名称是“齐之丰”,网址是,http: //t.qq.com /voaqizhifeng。另外,我的推特网址是,https://twitter.com/qizhifeng1。我们保持联系!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9 05:03 PM , Processed in 0.0436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