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1|回复: 0

从校训看中国大学的价值追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5 07: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校训看中国大学的价值追求

2013-06-04 07:27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责任编辑:张璋 


从校训看中国大学的价值追求
——关于“211工程”高校校训的分析与思考

调查人:王洪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大学校训是大学针对组织内部全体成员制定的具有导向、激励作用的语汇,是大学培养专业人才、探索高深知识、进行社会服务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是一所大学对自身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价值认同。“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厚德、博学、敬业、乐群”、“实事求是”……这些承载着办学理想与价值追求的经典校训,不仅为一代代高校学人树立了矢志奋斗的标杆,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新的载体。   


  序

  
校训由来已久。从秦汉儒学到唐宋书院,类似“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表述,展示出我国历代教育机构的办学理念与教育智慧,诸如此类形式工整、寓意深远的文句渐以固定文本的形式标示学校的培养目标,逐渐形成大学校训。19世纪末中国出现第一批近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校训成为每所大学应有必有的育人之纲。无论是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实事求是”,还是北京邮电大学的“厚德、博学、敬业、乐群”等,这些经典校训均与大学的精神气质同根同源、共生共荣,成为砥砺优秀青年的价值尺度和行为标准,也是映射现实社会价值取向的重要内容。对大学校训的透彻研究,意味着对大学核心精神的深入解读、对社会文化方向的精准掌握,从而能够更好地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校训是培育青年学子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本文根据教育部公布的112所“211工程”高校的校训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软件SPSS对各大学的校训、学校所在地、校龄、专职教师人数、学生人数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对大学校训、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校训体现的大学精神
  大学以精神为最上。有精神,则自成气象,自有人才。大学校训反映出的大学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精髓,更是近代以来中国一个多世纪风云变迁的生动写照。

  1.“德”“学”“行”“实”“新”“济世”“强”“真善美”“诚朴勤仁”9个关键词最常被提及

  大学校训是大学精神的高度凝练,从多个维度展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统计发现,“德”“学”“行”“实”“新”“济世”“强”“真善美”“诚朴勤仁”9个关键词在中国“211工程”高校校训中最常被提及。在这些关键词中,“学”的出现频次最高,为56次;其次为“德”,出现35次;再次为“实”“诚朴勤仁”“行”“新”。“学”是大学的根本使命和立校之本,高校以“学”为“业”,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恪尽职守、服务社会的“敬业”精神,更生发出大学在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最高层次价值中的责任担当。“德”是“以德为先”育人理念的集中体现,既在个体层面融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诚信”“友善”元素,又在社会层面贯穿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美好社会的不懈追求。此外,“真善美”“诚朴勤仁”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为人准则交相呼应,“济世”“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时代要求不谋而合。这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尊重与遵循,也显示出大学校训与时代主旋律之间的互通共融。

  2.“学”“德”是“211工程”高校校训体现的最鲜明特征

  从统计的数据中发现,“211工程”高校校训体现的精神以“学”“德”为最鲜明特征:“学”是通向“德”的基础,“德”是“学”的内在体现,二者辩证统一,共同构成中国大学培育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

  “学”是中国大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学”体现了大学作为教育机构“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功能,不仅是大学广泛弘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重要方式,还包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学习,即学的风尚、学的态度、学的方法。

  “厚学”是统计中出现频率很高的关键词,体现了国家、社会、学校、师生对教育的重视。倡导学习风气是社会的责任,提供学习环境是学校的使命,求学治学是师生的本分,三位一体,相辅相成。“勤学”“笃学”“励学”等关键词反映了大学对师生学习态度的要求,典型的如南京师范大学的“正德厚生,笃学敏行”,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博学”“精学”是大学对师生学习方法的要求,众多“211工程”高校将“博学”和“精学”作为校训: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辽宁大学校训“明德精学、笃行致强”。“博学”与“精学”相结合,体现了当代知识经济浪潮中,中国大学育人理念的题中之义。
“德”是中国大学精神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德”从育人的角度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崇德”“明德”“立德”。

  “崇德”是“明德”“立德”的前提,社会尚“德”,学校崇“德”,师生才能在求“德”上达成共识。东华大学的“崇德博学,励志尚实”,北京化工大学的“宏德博学,化育天工”即是此意。“明德”意即明晓美德的内容,只有认识了“德”的内涵,才有“立德”的方向,如福州大学的“明德至诚,博学远志”。“立德”是“崇德”“明德”的最终目标,“德”作为一种信念,融入每个人的言行中,成为人们的精神底蕴,才能说完成了“立德”的要求,如中国传媒大学的“立德、敬业、博学、竞先”。

  研究发现,“211工程”高校校训凝聚的精神与价值多样统一,除为“学”修“德”以外,还包含“真善美”“诚朴勤仁”“济世”“强”等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较高的契合度。

  内容的三大特色

  运用内容分析、文献分析、比较分析方法,对“211工程”高校的校训进行定性研究,发现这些校训具有明显的特色,承载着历史与时代的气息,表现出趋同的共性与特质的个性。

  s221.jpg

 ⒈区域特色

  中国疆土广阔,不同的地域水陆位置、气候风土有显著差异,一方水土不仅养育了一方人民,也造就了一方的教育理念。

  “学”“德”“行”构成我国七大地理区域大学校训共同的主线。华北地区、华东地区、西南地区、华中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的“211工程”高校校训涉及到“学”的高校占本地区的比例分别为45.2%、50%、40%、54.5%、54.5%、53.8%;涉及到“德”的高校占本地区比例分别为29%、30%、20%、45.5%、36.4%、38.5%。华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的“211工程”高校校训涉及到“行”的高校占本地区的比例分别为19.4%、30%、27.3%、30.8%。华南地区“211工程”高校6所中,涉及到“学”“行”的高校分别有4所。

  在其他关键词中,不同区域各有侧重。华北地区有32.3%的大学校训中包括了“实”;华东地区有23.3%的大学校训涉及到“新”,华南地区的6所高校大学校训中有2所涉及到“新”;西南地区大学校训涉及“诚朴勤仁”的高校占比为40%,西北地区则为30.8%;华中地区的大学校训涉及到“济世”的占比为36.4%;东北地区的大学校训涉及到“强”的高校占比为27.3%。

  从区域特色来看,华北地区重“实”,东南部地区(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重“新”,西部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重“诚朴勤仁”,华中地区重“济世”,东北地区重“强”。

s219.jpg

  ⒉历史特色

  按照校龄来划分,112所“211工程”高校的建校时长主要集中在51至100年(共有77所,占比68.8%),其次是100年以上(共有23所,占比20.5%),50年以下最少(共有12所,占比10.7%)。华北地区的“211工程”高校历史都在50年以上。百年以上的“211工程”高校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共有10所,其次华北有5所,西北3所,西南4所,华南、东北各1所。按照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节点来划分,前后成立的“211工程”高校数量基本相当,后来成立的有58所,占比51.8%,以前成立的有54所,占比48.2%。


“学”是不同校龄的“211工程”高校的校训的共同特点,在23所百年老校中,有8所大学校训涉及到“学”,在77所校龄在50至100年之间的“211工程”高校中,校训涉及“学”的占比为53.2%,校龄在50年以下的“211工程”高校校训涉及到“学”的有7所。

  有的历史名校的校训,是历史人物制定的,如有89年历史的中山大学,校训是孙中山所撰,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不同大学所经历的时代不同、所沉淀的历史底蕴不同,校训所呈现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校龄在百年以上的大学,即在清末成立的大学,校训有30.4%涉及到“诚朴勤仁”。对校龄在50至100年之间的大学按照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时间节点进行进一步划分,发现此前成立的大学有31所,“新”字出现频率仅次于“学”,为35.4%,“德”排在第五位,占比25.8%;此后成立的大学有46所,“德”字出现频率仅次于“学”,占比37.0%,“新”排在第五位,占比17.4%。校龄在50年以下的“211工程”高校的校训中“新”字出现的频率为25%,改革开放后成立的高校对“新”的重视程度又有提升。

  ⒊自身特色

  研究发现,大学自身的学科倾向、师资配备与该高校校训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从院校类别看,专门类的大学在校训中注重体现学科特色,如北京林业大学的“养青松之正气,法竹梅之风骨”,大连海事大学的“学汇百川,德济四海”,上海财经大学的“厚德博学,经济匡时”等。

s220.jpg

  从生师比看,在可以统计到准确数据的87所“211工程”高校中,生师比最集中的区间是11至20,共有66所大学,其校训以“学”为主,占48.5%,其次为“实”“新”,占比皆为25.8%;次集中的区间是21至30,共有13所,其校训以“德”为主,占比61.5%,其次为“学”,占比为46.2%,再次为“行”,占比22.7%,涉及到“新”的学校只有一所。

  践行与传承

  2002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在《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一文中对大学校训作了这样的概括:“所谓校训,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认同。”校训的订立遵循本校的风格特色与历史传统,是大学文化精神、制度精神和理想主义精神的抽象表达。例如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蕴含着北大作为新文化运动中心、五四运动策源地的精神气质,反映出北京大学从建校之初就担负着民族复兴的愿景,与国家、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传统。

  大学校训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育人效果。校训中蕴含的大学文化基因通过入学教育、持续育人、终生影响的链条一以贯之地渗入学生的内在世界,塑造其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

  学生早在入学之前就已经对校训所凝聚的大学精神产生共鸣。大学的精神气质在校风学风、历史传统、名师校友、基础设施等诸多外显标志中得以凸显,在社会上形成特定声望。学生对既定大学的选择蕴含着对其精神的接受与认同,校训在学生与学校达成共识、产生共鸣的良好开端中发挥着显著作用。

 学生入学后,首先通过入学教育感受校训所凝聚的大学精神,先于专业教育建立起对整个大学的亲切感和价值认同。以北京大学为例,学校史知校情是入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参观校史馆,学生感知到北大校情与中国命运同兴同衰的水乳交融,进而对“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所包蕴的北大精神产生更全面的认识、更深刻的认同。

  学生在校期间,校训以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和外显的物化标志实现持续育人目标。校训包蕴的内在精神具有导向作用,精神价值转化为强烈的实践动机,推动更多学生在以校训为核心的大学精神的召引下奋发有为。外显的标志物化了以校训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内化为师生的观念形态和心理状态,使学生在大学就读期间受到持续感召。

  校园文化在青年学生身上烙下了终生的影响,成为其大学时代的见证与一生眷恋的情感源泉。学生毕业后融入社会,将校训所凝聚的大学精神辐射到生活和工作的各个场合,使与校训相契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范围内传播,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的不竭精神动力。

  值得注意的问题

  大学校训是大学精神的集中概括和提炼。大学精神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标志和载体,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校训更多地基于本校情况确立,具体规定若干项学生应该遵守的为学、为人标准,这些标准虽然有着较高的精准度、本地特色和时代特征,但有的对国家的综合发展与社会进步缺乏全局性的考量,有可能对学生造成片面化引导。

  不同的高校,大学校训的强调侧重不同,师生受到的精神熏陶与价值导向因“校”而异。华北地区以华北平原为主,山深沉、土厚重,“实”的精神融入到大学精神中;东南部地区因沿海的地理优势,历来是各种新思想、新事物的汇聚地,求“新”求“异”成为大学精神的应有之义;西部地区处在内陆,民风淳朴,“诚朴勤仁”也就更多地体现在大学校训中;华中地区是我国近代史上人才荟萃之地,“济世”的精神展现了这个地区独特的家国情怀;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具有北方的“强”壮和巍巍山川,“强”就成为该地区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

  不可避免地,在注重“德”的高校中,“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观更易于被接受;在以“真善美”“诚朴勤仁”为校训的高校中,“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早已深入人心;以“济世”“强”为校训的高校,相应地更愿意接纳“富强”“法治”“爱国”等价值观。如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势必对师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片面化引导,久而久之亦无法立足国家发展全局,不利于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合格人才。

  同时,由于处于大学形而上的最高层级,校训简约、凝练的同时,显得操作难度较高,普及难度较大,这也使个别大学面临校训脱离现实的困境。



  对策与建议

  ⒈与时俱进,丰富校训的时代特色和个性特征

  研究发现,中国大学校训中存在的“风格雷同”“泥古崇古”等问题。新时代的大学校训及其体现的大学精神至少应该遵从以下要义:一是坚持继承传统与吸收创新相结合。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为代表的一批“211工程”高校正着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面对新情况、新要求,传统的大学文化应与时俱进,在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开掘新的宝藏,在当代大学精神建设中秉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大学精神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相统一。在教书育人、学术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推陈出新,培育有利于社会活力竞相迸发、社会财富源泉涌流的创新型人才与知识成果。二是坚持集体发展与个性进步相结合。注重“厚学明德”“律己爱群”的集体发展是中国大学教育的特点之一。新时代的大学精神应该将集体发展与个性进步完美融合,既强调对于集体、国家的责任,又注重形式、内容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保持中国大学精神的价值所在,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道路。

  ⒉完善大学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课程体系

  通过校训教育,传承大学精神,是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要加强校史、校情教育,让师生对大学精神的内涵有清晰认识,增强对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与亲切感。在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中增设专门课程,从“学”“德”“行”层面阐述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辩证关系,从历史、区域、专业等维度剖析大学精神多元共存的内在原因,结合本校实际组织对大学精神与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讨论与探究,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类课程与其他专业类、通识类课程的联系,让师生在知识积累过程中同时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增强理论研究,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智力支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善、阐释离不开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大学,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编纂书籍教材也离不开大学,这是以大学为代表的文化教育战线的重要工作,理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贡献更多的理论成果。

  ⒊在实践中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为大学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孕育、传播的土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大学精神走向实践,在实践中教书育人、学术科研、服务社会,让全体人民共享大学建设成果。在课业传习方面,加强师德学风建设,教师授业解惑更要传道,学生专业实践恪守伦理规范,从学术学识出发,逐步实现“明明德,止于至善”。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第二课堂为依托,通过支教、扶贫、志愿服务、社团活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活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建设主体而言,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开掘学生党员、学生骨干与特殊学生群体的潜力,促使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广大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9 05:13 PM , Processed in 0.03362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