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4|回复: 2

刺绣大师的精美绣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4 1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港设计师罗杰•哈克沃思(Roger Hackworth)想在香港的海滨社区赤柱(Stanley)为一套家庭住宅打造出惊艳动人的风格特点。他想要的是某种“具有建筑特征、又是由移动 板构建的”东西。为了达到这样的视觉效果,他邀请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创意者:刺绣师。

Philipp Engelhorn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房产图片:刺绣大师制作的家居饰品
40岁的尼基•德尔波-维普那(Nikki Delport-Wepener)是位土生土长的南非人,在近香港金融区中心独自经营着一家绣坊。她的绣品糅合了各种不同技法、材质和传统──且完全由手工制成──颠覆了人们对刺绣的通常认识。

哈克沃思说,当谈到刺绣时,“你会想到小桌垫和在客厅里绣枕头的文雅女子”。哈克沃思因负责设计了一些高关注度的工程项目而声名鹊起,如香港赤口角机场(Chek Lap Kok airport)的维珍航空(Virgin Atlantic)候机厅、上海外滩米氏西餐厅(M on the Bund)和北京前门米氏西餐厅(Capital M)。

最近,德尔波-维普那把她的大号花绷子、特制灯具以及各种绣线和面料从家里搬到了位于香港闹市中心一间475平方英尺(约44平方米)的绣坊。当她不在绣自己的原创作品时,她也一直不停地忙着做修补的工作,包括她目前正在处理的一张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巨幅挂毯,补好后这张挂毯将会挂到永利酒店(Wynn Hotel)的大堂里。

她的绣品价格不等。绣一只非常适合装饰海滨别墅卫生间的小蓝蟹要花上几周时间,售价为80美元(约合人民币494元)。

一件复杂的作品──比如她为哈克沃思完成的那件──价格可能超过20,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2.4万元)。

德尔波-维普那的赤柱家庭住宅项目源自一张明信片大小的中国水墨画──元代文人、画家、书法家赵孟口的《二羊图》。她花了18个月的时间在11×7英尺(约为3.3×2.1米)的深红面料上自由诠释这件作品。

德尔波-维普那在行针走线之前用了四个月时间分别到南非和美国的农场进行调研,观察并拍摄绵羊和山羊的照片。“我想和真正的羊呆上一段时间,用手触摸羊毛,近距离观察它们”她说。

她研究了不同品种绵羊的羊毛,对这些羊毛的质地和颜色进行了评测。然后她试验了多种技法,包括茶染法、着色法和毡化法。她把衣架扭成她想要的样子,用它来固定绵羊毛茸茸身体的轮廓,用了一个月时间绣绵羊的眼睛,她还用自己打磨的透明硬纱缝制出了精巧细腻的眼睫毛。

哈克沃思把她的作品安装在一面由四块 板组成的幕 上,这堵幕 装有铰链,可以打开,让家庭办公室和娱乐室连通。“两只动物看起来很有质感,这件绣品的突出特点就是它会让你产生伸手去摸的欲望”,哈克沃思说,“我们想让它看起来诙谐喜庆,但又不幼稚。”

德尔波-维普那和她的艺术家母亲莱斯莉•特平-维普那(Lesley Turpin-Delport)一起著书、设计展出刺绣工具、她们在香港和南非的尼斯纳(Knysna)同时经营着业务。是母亲教会德尔波-维普那刺绣的。她说,“我六岁时就已经可以运用大部分的基本针法了”。1980年代中期,她们逐渐放弃了使用缝纫机进行缝制的方法,开始用手工在绸带上制作相同类型的“图案”。

德尔波-维普那说,虽然有些刺绣师喜欢专攻一门技艺,而她却更喜欢将自己在不同地方生活时所学到的技法糅合起来。她从前当过老师,在德国和新加坡生活过。

在香港和中国苏州,她跟随大师学习传统的双面绣,这是一种在透明丝绸上运针的高难技法,完成后丝绸两面都能看到图案。然后她还加入了西方元素:绣的不是中国风格的花、鸟、鱼,也没有像世代沿袭的那样用花梨木框把绣品裱装起来;她用双面绣技法在薄纱窗帘上绣制了栩栩如生的单色蜻蜓。

“这无外乎是用古老的技法绣制更合时宜的东西,”德尔波-维普那说,“这些窗帘配我卧室的窗户实在是太完美了,窗户外面是带休憩区的花园,你在室外的椅子上或室内的床上都可以看到相同的细节。”

德尔波-维普那也为英国的手工艺行业组织刺绣协会(Embroiderers' Guild)教过斯顿艺术刺绣(stump work)的认证课程,这是一种可以追溯到17世纪英国的立体垫料刺绣法。

她常喜欢在同一图案中同时运用不同的技法,无论是斯顿刺绣还是绸带刺绣,一律兼容并蓄。“我母亲总是那样做的,我们不想局限于任何一种技法。我们把这称之为自由式的混搭刺绣。”

Joanne Lee-Young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1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刺绣大师制作的家居饰品

住在香港的刺绣师尼基·德尔波-维普那通过手工刺绣,将东西方不同的技法、材质和传统结合起来,绣制出引人入胜的家居装饰品。


01.jpg
40岁的尼基·德尔波-维普那(Nikki Delport-Wepener)是土生土长的南非人,在香港金融区中心地带附近独自经营着一家绣坊。她的绣品糅合了各种不同的技法、材质和传统──且完全由手工制成──颠覆了人们对刺绣的通常认识。
Philipp Engelhorn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02.jpg
在香港和中国苏州,她跟随大师学习传统双面绣,这是一种在透明丝绸上运针的高难度技法,完成后丝绸两面都能看到图案。德尔波-维普那正在对古代武士铠甲进行修复处理,使用细密的针脚把修复网固定在已损坏的面料上。
Philipp Engelhorn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03.jpg
她的绣品价格不等。绣一只非常适合装饰海滨别墅卫生间的小蓝蟹要花上几周时间,售价为80美元(约合人民币490元)。图中展示的是一件正在绣制的作品:用有质感的绣线(结子花式线、绒线、纱线、针织人造丝线)绣制的风格自由的混合素材绣品。
Philipp Engelhorn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04.jpg
三维刺绣作品:使用缎带、金属线、细绳、混合线以及三维针脚绣制成这朵淡色的西番莲。
Philipp Engelhorn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05.jpg
德尔波-维普那说,虽然有些刺绣师喜欢专攻一门技艺,而她却更喜欢将自己在不同地方生活时所学到的技法糅合起来。她从前当过老师,在德国和新加坡生活过。
Philipp Engelhorn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06.jpg
这幅“洋紫荆”绣品使用了平面和立体刺绣技法以及不同种类的绣线,打造出了特别的质感。
Philipp Engelhorn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07.jpg
德尔波-维普那的刺绣用材。
Philipp Engelhorn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08.jpg
这款微型神奇花园的绣制使用了细绳、珠子、触感及质感独特的绣线,并采用了各种三维针脚技法。该作品高6.3厘米,直径7.6厘米。
Philipp Engelhorn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09.jpg
德尔波-维普那的这个家庭住宅项目源自一张明信片大小的中国水墨画──元代文人、画家、书法家赵孟口的《二羊图》。她花了18个月的时间在约为3.3×2.1米的深红面料上自由诠释了这件作品。
Philipp Engelhorn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10.jpg
德尔波-维普那在行针走线之前用了四个月时间分别到南非和美国的农场进行调研,观察并拍摄绵羊和山羊的照片。她研究了不同品种绵羊的羊毛,对这些羊毛的质地和颜色进行了评测。然后她试验了多种技法,包括茶染法、着色法和毡化法。她用了一个月时间绣绵羊的眼睛,用自己打磨的透明硬纱缝制出了精巧细腻的眼睫毛。
Philipp Engelhorn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5 0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4 01:15 AM , Processed in 0.07650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