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7|回复: 2

新加坡传统店屋的另类翻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4 09: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加坡芽笼区(Geylang)一排传统店屋(shophouse)的业主们考虑对老屋进行翻新时,他们本可以将其搞得整齐划一,跟其他街区的住宅一样。

Nicky Loh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新加坡芽笼区的一排传统店屋聘请当地不同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将八栋三居住宅改造成了风格各异的展示空间。
然而,其中一名业主的朋友凯伦•陈(Karen Tan)说服他们采取了一个实验性的举措:聘请当地七家建筑设计事务所,将每一栋三卧室住宅改造成风格独特的展示空间。

凯伦•陈说,“我们想做点更感性一些的事情。我们不想要八栋完全一样的住房,每一处房子都是充分挖掘传统店屋潜在魅力的一个尝试。”此次旧屋改造是她的地产开发咨询公司Pocket Projects的第一个项目。

新加坡的传统店屋 长屋高,很适合艺术展览。凯伦•陈觉得这种艺术定位可以招来更多的租客,这些房子所在的芽笼区长期以来都是新加坡的红灯区。她说,“要想吸引人们到芽笼区来,你必须展现出一些独特的东西,艺术爱好者可能会对这个区域感兴趣。”

她说,“我们要找到能有与众不同创见的建筑设计师,这一点非常关键。我们的想法是,这些老屋在外观上保持一致,但打开每栋房子的大门,里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建筑师们将20世纪20年代的老屋正立面风貌保留下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内部设计上。在15号门牌的老屋,Lekker Design建筑事务所将内部打空,形成一个适宜画廊展示的开阔空间。在17号老屋,Zarch Collaboratives建筑事务所采用的是黑色调的工业美学设计风格,让人联想起了影片《电子世界争霸战》(Tron)。

Zarch的负责人兰迪•陈(Randy Chan)说,改造后的老屋脱离了新加坡传统店屋的天井庭院式风格,“它是为手工艺品爱好者设计的,这也是我们在屋里放置了许多搁架的原因,目的是形成一种新与旧的对话,通过摆放物件的搁架将两者融合到一起。”

每家建筑所都有50万新元(约合40万美元)的预算,业主要求其将老屋的几个传统特点保留下来,如木地板和瓦片等。

Lekker Design的建筑师们曾表示过不想再改造传统店屋,因为他们已经做过太多这样的项目。不过,当他们听说别的新加坡建筑设计事务所也参与进来时,就改变了主意。

事务所的负责人乔舒亚•科马洛夫(Joshua Comaroff)说,“我们确信这不是另一个奢华的传统店屋改造项目,而是一排能够彰显设计理念的老屋,这在新加坡是件很难得的事。”他估计15号老屋的改造成本在80万到120万新元之间。

最后完工的是13号老屋,最近在这里主办了一场新加坡设计师王卫国(Mark Ong)的展览,他曾为NBA巨星科比•布莱恩特(Kobe Bryant)和林肯公园乐队(Linkin Park)主唱麦克•信田(Mike Shinoda)设计定制球鞋。2012年10月,这些传统店屋向游客开放,作为在新加坡举办的世界建筑节(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的组成部分。

业主Low Seow Juan说,这些活动能为这些还没租出去的传统店屋宣传造势。“有些老屋就是被来参观展览的人租下来的。”(凯伦•陈说,这些老屋的租金在每月8,000到11,000新元之间,比改造前2,000新元的租金高出不少。)

凯伦•陈表示,虽然芽笼区的形象欠佳,但她希望来访者能感受到这片街区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包括历史悠久的宗教机构和传统建筑等。她还着重指出,这些传统店屋所在的Lorong 24A街从未成为过红灯区的一部分。

凯伦•陈说,“这真的是一个有趣的组合,你在新加坡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我觉得这个项目也提升了公众对于芽笼区和这条街的认知,打破了一些成见。”

Justin Zhuang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9: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格各异的新加坡传统店屋

新加坡芽笼区的一排传统店屋聘请当地不同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将八栋三居住宅改造成了风格各异的展示空间。


01.jpg
当新加坡芽笼区(Geylang)一排传统店屋的业主们考虑对老屋进行翻新时,他们本可以将其搞得整齐划一,跟其他街区的住宅一样。然而,其中一名业主的朋友凯伦•陈(Karen Tan)说服他们采取了一个实验性的举措:聘请当地七家建筑设计事务所,将每一栋三卧室住宅改造成风格独特的展示空间。图为13号老屋的内部。
Nicky Loh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02.jpg
陈说:“我们想做点更感性一些的事情。我们不想要八栋完全一样的住房,每一处房子都是充分挖掘传统店屋潜在魅力的一个尝试。”此次旧屋改造是她的地产开发咨询公司Pocket Projects的第一个项目。图为19号老屋。
Nicky Loh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03.jpg
在15号门牌的老屋,Lekker Design建筑事务所将内部打空,形成一个适宜画廊展示的开阔空间。
Nicky Loh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04.jpg
事务所的负责人科马洛夫(Joshua Comaroff)说,“我们确信这不是另一个奢华的传统店屋改造项目,而是一排能够彰显设计理念的老屋,这在新加坡是件很难得的事。”他估计15号老屋的改造成本在80万到120万新元之间。
Nicky Loh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05.jpg
陈说:“我们要找到能有与众不同创见的建筑设计师,这一点非常关键。我们的想法是,这些老屋在外观上保持一致,但打开每栋房子的大门,里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图为21号老屋。
Nicky Loh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06.jpg
每家建筑所都有50万新元的预算,业主要求其将老屋的几个传统特点保留下来,如木地板和瓦片等。
Nicky Loh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07.jpg
图为五号老屋。
Nicky Loh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08.jpg
图为五号老屋。
Nicky Loh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09.jpg
图为芽笼24A巷的传统店屋。
Nicky Loh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10.jpg
陈表示,虽然芽笼区的形象欠佳,但她希望来访者能感受到这片街区的文化和历史底蕴。“这真的是一个有趣的组合,你在新加坡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我觉得这个项目也提升了公众对于芽笼区和这条街的认知,打破了一些成见。”
Nicky Loh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5 04: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ool!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11 11:27 AM , Processed in 0.0492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