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多的精品葡萄酒分级主要有四种体系:第一种是梅多克分级,于1855年在巴黎世界博览会(Paris Universal Exhibition)上被拟定,将61家左岸酒庄分为五个等级;第二种是巴萨克和苏岱分级(Barsac and Sauternes),同样是在1855拟定,包括三个等级;第三种是格雷夫分级(Graves),只有一种单一等级;最后是1955年制定的圣爱美隆分级。迄今最知名的是1855年的梅多克分级制度,名单按照当时葡萄酒的价值而拟定。实际上,随着不同的经纪人和商人纷纷评出各自的最受欢迎葡萄酒名单,这些葡萄酒的价值在这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有所变化。尽管略有调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木桐酒庄(Mouton-Rothschild)1973年被提升至第一等级),但该名单总体而言无太大变化。
圣爱美隆分级总体来说是一个灵活性及包容性更强的体系。它在20世纪40年代末被首次提出讨论,后来在1969年、1985年、1996年、2006年及今年被复审及修订。2006年的修订引起较大争议,多家被降级的酒庄对分级过程的合法性提出质疑。接着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法庭大战。圣爱美隆葡萄酒委员会(Conseil des Vins de Saint-Emilion)表示,最终这场争议以2009年一项新法的通过而得到解决。根据该项法规,1996年分级的所有酒庄以及2006年被新近纳入的酒庄可以在商标上使用特等酒庄(Grand Cru Classe)或一级特等酒庄(Premier Grand Cru Classe)的字眼。用圣爱美隆葡萄酒委员会的话来说,这场争议是对该产区的一针强力清醒剂。
结果,新的分级制度开始在法国原产地命名和质量监控委员会(Institut national de l'origine et de la qualite)的监督下进行。监控委员会举行了质量控制品酒会,每家酒庄提交自己的葡萄酒供常规审查。葡萄酒由七名来自波尔多以外地区的知名酿酒师盲品。土壤条件及酒庄的市场地位也被考虑在内。最后共82家酒庄被分为三个等级:一等A级酒庄(Premier Grand Cru Classe A),一等B级酒庄(Premier Grand Cru Classe B)以及特级酒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