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尚设计师吴季刚(Jason Wu)提到Daphne手袋时深情款款,称这款手袋是其品牌的“经典包包”。这款手袋可不是几十年甚至几年前诞生的:它去年才上柜。这款“经典”手袋反映出时尚设计产品进入了新的更快的周期。


Philip Montgomery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图片:吴季刚的时尚加速度
包括吴季刚在内的众多年轻设计师正在快速地设计出更多的包包鞋品履,推出副线品牌或者为其他品牌设计小的产品系列。这些年轻设计师比前辈们更早迈出了独立开店和向海外扩张的步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正在颠覆以往的时尚定式。
零售商、时尚杂志和时尚博客贪新猎奇的胃口也在推动年轻一代设计师品牌的快速增长,其增速已经远远超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诞生的那些品牌。与其他行业不同,在时尚设计领域,新产品加速推出的动力并非源自生产方面的突破,而是时尚界特有的闪电般的后浪前涌:今天的学徒可能就是明天炙手可热的设计师,他们推陈出新速度惊人,这边熨斗还没冷却,那边新产品已经下线。
行动迅速的同时,年轻的设计师品牌也面临着过度曝光、声誉稀释的风险,因为行动过快、品类过多,往往容易牺牲质量。向配饰等品类的扩展通常也需要人员的扩编和生产投入,给这些往往羽翼未丰的年轻设计师带来额外的财务负担。另一种方法是找一家合作方,签署许可协议,但这么做往往无法保证产品能够始终体现设计师本人的审美和标准。
这种快节奏在9月6日开幕的纽约时装周(New York Fashion Week)上得到了展示。事实证明,配饰业务已经成为奢侈品行业利润丰厚的增长引擎。对于在业内浸淫多年的知名设计师品牌,在纽约时装周上展示配饰系列早已成为一种惯例。现在,更多新晋设计师品牌也加入进来,忙不迭地将各种玲琅满目的配饰新品发布到T型台上,包括吴季刚,以及在女装系列上市一年后的2008年就推出包包系列的亚历山大·王(Alexander Wang)等等。
29岁的吴季刚在纽约时装周的T台上展示了一个新的手袋系列。他的设计风格以优雅、淑女风范著称,2006年他推出了首个成衣系列。仅仅两年后,他又在春秋系列之外加推了一个度假(Resort)系列。对他来说,意义重大的突破点发生在2009年1月,当时在奥巴马总统的就职舞会上,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Michelle Obama)以一身吴季刚设计的象牙色丝绸雪纺裙惊艳亮相。紧接着,吴季刚动作不断,2009年秋季与Modo合作推出一个眼镜系列,2010年与TSE服装品牌合作推出两个经典限量版系列,与CND品牌合作推出了一款指甲油,与思魅欧珀莱(Supreme Aupres)合作推出了一款化妆品。2011年,吴季刚设计的包包和鞋品开始上市。这一年,他还为香氛名店Nest Fragrances设计了一款蜡烛,为Target设计了一个服装、手袋和丝巾系列。其副线品牌“Miss Wu”将于明年1月在诺德斯特龙精品百货店(Nordstrom)独家推出。在这一年里,他还推出了四个“Jason Wu”成衣系列。
吴季刚谈到他这一代设计师时说,“我们不能简单走前辈设计师的老路,那时的世界跟现在完全不一样。”

WireImage/Getty Images
华裔设计师林能平2007年底在纽约开了自己的第一家门店。照片摄于2011年纽约时装周。
玛切萨(Marchesa)以精致奢华的晚礼服闻名,其在推出主线品牌两年后的2006年便推出了一个名为“Notte by Marchesa”的副线品牌。此后,玛切萨陆续推出了手袋系列、婚纱礼服,并与Lenox合作推出一个瓷器餐具系列,与Le Metier de Beaute合作推出一个限量版化妆品系列。在本周,玛切萨推出了一款香水,并将在2013年推出一个以更多日间装扮为主的“当代系列”(contemporary line)。
华裔设计师林能平(Phillip Lim)在2005年推出女装系列“菲利林3.1”(3.1 Phillip Lim)的一年多之后,便在纽约开了一家自己的门店。2008年又在东京和洛杉矶各开一家门店。随后,该品牌的首尔、新加坡、香港门店也陆续开张。通过这些门店,林能平能够掌控自己设计作品的陈列方式。
菲利林品牌的首席执行长周绚文(Wen Zhou)谈到他们在品牌面世后如此迅速开设门店时说,“我不知道这样做合不合规矩。”她说,“当时我们只是觉得‘我们能做’,并没有参考其他品牌是怎么开店的。这或许看起来有些太快了,但当时感觉很好,所以就做了。我们并没有遵循什么方法手册。”该品牌去年初推出了包包和鞋品系列。
相比之下,1997年就推出自有品牌系列的纳西索·罗德里格斯(Narciso Rodriguez)直到今年早些时候才推出了鞋品和包包系列。1986年推出其女装系列的马克·雅可布(Marc Jacobs)直到1997年才成立第一家门店,到2001年才开始推出副线品牌“Marc by Marc Jacobs”。唐娜·凯伦(Donna Karan)也是在推出主线品牌四年后的1989年才推出DKNY品牌,而且等到1994年和1996年才分别开了第一家DKNY门店和Donna Karan Collection门店(该品牌最早以配饰起家)。

Philip Lim
华裔设计师林能平在2005年第一次推出女装系列。目前总共拥有六家门店,包括2011年初在香港开设的一家。
当然,每个时尚品牌基于种种原因,会有自己开发配饰或开设门店的时间节奏。但如今,几乎所有设计师品牌都不得不重视对配饰和其他品牌延伸产品的开发了。
奢侈品顾问、波道夫·古德曼(Bergdorf Goodman)前时装总监罗伯特·伯克(Robert Burke)说,“15年前,一个品牌先做主线,五年后做配饰系列,最后也许会推出一个副线品牌,香水和太阳眼镜都未必会去涉足。而现在,这些规则不再适用了。”伯克为一些年轻设计师品牌提供过咨询服务,包括吴季刚的品牌。
吴季刚表示,两年前Target和诺德斯特龙都曾找过他,希望合作推出价位较低的服装系列,但他当时认为时机还不合适,所以拒绝了。
吴季刚最终在今年2月与Target合作推出了一个价位较低的系列,发现“市场对我的设计确实存在需求”。他说这也令他重新开始考虑诺德斯特龙的提议。

Philip Lim
华裔设计师林能平2007年底在纽约开设的第一家门店。
吴季刚在谈到与诺德斯特龙的合作时表示,“有些产品的价位不合适,所以我没办法做,也不会去做,例如T恤。但还是存在着某个价位,是我以前没能涉足到的。”“Jason Wu”品牌的礼服平均售价在1595美元,而“Miss Wu”品牌的售价范围据称在200-800美元上下。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NPD的统计数据,截至7月31日的12个月,美国女士箱包的销售额增长了6%,达到99.2亿美元。同期,女装销售额增长4%至1082.8亿美元左右,时装女鞋销售额增长近3%至174.5亿美元。
吴季刚表示,去年推出包包和鞋品使其扩大了消费群,以前一些消费者知道“Jason Wu”这个品牌,但不论是595美元的针织衫,还是6360美元的晚礼服,高昂的价格可能令这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而“Jason Wu”包包的价位在1500-3000美元左右,鞋子的价格在630-1470美元左右。
吴季刚的财务总监古斯塔沃·兰赫尔(Gustavo Rangel)表示,“Jason Wu”品牌的鞋包已经占到公司去年总销售额的17%。他预计今明两年这个比例将分别提高至25%和40%。
吴季刚承认,作为服装设计师,自己欠缺设计配饰的技能。他说,“我必须从零学起。”为此,他特地聘用了一个二人团队,专门负责配饰的设计。目前,眼镜系列已经对外授权发售。
吴季刚表示,他可以理解一些旁观者可能会觉得他做的事情太多了。但是,“只有没有市场,才能说我做的太多了。只要有一个合情合理的市场存在,为什么不去做呢?”
Ray A. Sm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