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4|回复: 1

我拿什么填充我?剧作家萨拉·凯恩和她身后的戏剧(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8 06: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12-6-18 19:37 编辑

“我为那无所谓的人而死,我为那不知晓的人而死。”“
                                     “我可以填充我的时代,我拿什么填充我?”
剧作家萨拉·凯恩和她身后的戏剧


q952.jpg


《渴爱》剧照。这出剧完全没有情节,A、B、C、M四个角色,各自诉说自己的感情经历和性经验。 (慕尼黑室内剧团/图)

英国剧作家萨拉·凯恩用鞋带毅然决然地结束自己28岁生命的时候,她大概不会想到,13年后会有人以如此诗意的方式纪念她。在2012年5月的柏林戏剧节上,慕尼黑室内剧团导演约翰·西蒙斯把萨拉·凯恩的三出剧作《清洗》、《渴爱》、《4点48分精神崩溃》串联在一起上演,整个演出长达四个半小时。零星有观众退场,绝大多数观众笔直地坐到最后,把热烈而笃定的掌声献给剧作家和她的诠释者。

两面性和两面性

以传统的戏剧眼光,萨拉·凯恩的剧作是难以理解的。《清洗》的背景是一家集中营式的精神病病房。病人中有一对男同性恋恋人、一位做过脱衣舞娘的女病人、一对感情笃深的姐弟和一个瘾君子。他们的统治者是纳粹风格的女医生。没有连贯的故事,只有支离破碎的情节,所有的情节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归宿:以爱为出发点的表达往往变成戕害。肢体上的冲突触目惊心,被截断的手指、抹在衣服上的大便……

《渴爱》完全没有情节,只有对白。A、B、C、M四个角色,各自诉说自己的感情经历和性经验,有时候前言不搭后语,有时候却像和声一样彼此呼应。

《4点48分精神崩溃》甚至连明确的角色都没有。凌晨4点48是人一天当中精神最脆弱、最易自杀的时候。《4点48分精神崩溃》即是一个即将自杀的人和他的医生之间的对话,以及他们各自的独白。医生和病人、拯救者和绝望者的身份随时切换。

与如此支离破碎、充满剧烈心理冲突的情节相比,约翰·西蒙斯的舞台却是简洁、诗意的。

大舞台上另设了一个约摸一尺高的方形小舞台。四边镶嵌的白炽灯泡,把小舞台照得灼热、雪亮。演员所有的表演都在这个小舞台上完成。若干支纯白的纸灯笼像一簇白花绽放在他们头顶的天幕上,有几支迤逦至观众席上,与裸露着黑色管线的剧场天花板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渴爱》一场戏,A、B、C、M诉说着他们对爱的渴望和绝望的时候,一场暴雨从天而降,纸灯伞像开败的花一样一朵一朵地萎顿。六人组成的弦乐队始终表情肃穆地陪伴在《4点48分精神崩溃》中两位演员的周围,不管他们是深入骨髓的绝望,还是歇斯底里的放纵,乐队的声音始终优美深情、如诉如泣。

“提到萨拉·凯恩,人们通常想到的是精神和肉体的折磨、血腥、愤怒、死一般的绝望,但在我看来,她孩子气、机智而优美。”约翰·西蒙斯说。在《渴爱》里,他用纯白的纸灯笼呼应萨拉·凯恩有如处子的另一面。

“说实在的,我没见过比这更美的舞台意象:我想把舞台布置成一个节日的礼堂。因为下雨,灯笼消失得只剩下了骨架。那些贞洁、美丽的花朵不复存在。聚会也变得不可能。我希望我的舞台能呈现出一种过程:类似于化学物质的溶解,我希望人们明白:空无一人的舞台也是一个不可预料、不可控的身体,它有自己的生命。”约翰·西蒙斯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q953.jpg

《清洗》剧照。剧的背景是一家集中营式的精神病病房。 (慕尼黑室内剧团/图)


在《清洗》里,最让观众难以忍受的情节是瘾君子罗宾数数。从1到80,声调平板、缓慢。数到一半,观众席传出窸窸窣窣的声响,有人报以稀落的掌声,有人发出戏谑的鼾声,有人嘟嘟囔囔地离场。

“数数绝对必要,观众觉得乏味、无聊、愤怒是正常的。那本来就是一种考验和折磨。”约翰·西蒙斯想用数数的情节呼应一起真实的事件:南非臭名昭著的流放地罗宾岛上有一个年轻的囚犯,他不识字。在他和纳尔逊·曼德拉一起服刑的时候,曼德拉教年轻人学会了数数。一旦掌握了这个本领,年轻人立刻意识到:在荒芜的岛上被监禁30年意味着什么。他自杀了。

“这就是语言的两面性。一方面,它教我们把世界条理化,告别混沌,建立秩序。另一方面,秩序意味着死亡,意味着自由的终结,意味着向规则投降。”约翰·西蒙斯说。萨拉·凯恩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她的剧本里充满了这种两面性。

萨拉·凯恩无需情节

q954.jpg


英国女剧作家萨拉·凯恩28岁时用鞋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一生一共只写了5个剧本。

萨拉·凯恩是一个谜。没人说得清,为什么一个在虔诚的基督教家庭长大、以全优的成绩从高中和大学毕业的乖乖女,日后会以精神崩溃、毒瘾、暴力、性虐待、战争和种族屠杀作为主要的创作题材,成为英国新生代戏剧浪潮“直面戏剧”的领军人物。

事实上,萨拉·凯恩无需情节,就可以把人们在当代生活中或多或少感受到的愤怒、痛苦、绝望,异常锐利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从契诃夫笔下“多余的人”到萨拉·凯恩笔下那些畸零的人生,戏剧形式变了,那份呐喊却一以贯之:“我为那无所谓的人而死,我为那不知晓的人而死。”]“我可以填充我所在的时代,可我拿什么填充我自己?”

“萨拉·凯恩不讲故事。你读她的剧本就知道,像乐谱一样,这一个声部,那一个声部。她绕过叙事,直接呈现人的精神世界。”排演过《渴爱》的青年戏剧导演王翀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05年,王翀在夏威夷大学戏剧系读书的时候,萨拉·凯恩的剧本已经进入讲堂。“像她这样只写过5个剧本而被称作剧作家的例子并不多见。”

德国人对萨拉·凯恩似乎有一种特殊的偏爱,甚至出现过17个剧团同时排演她的作品的情况。有国际声誉的德国新锐导演Thomas Ostermeier,Falk Richter都曾排演过萨拉·凯恩的剧作。生于1946年的约翰·西蒙斯加入年轻人的行列,是因为他发现了《清洗》、《渴爱》、《4点48分精神崩溃》之间的内在联系——暴力由表及里:在《清洗》里,暴力是肢体上的,人们在肢体上受的伤是精神戕害的一种表现;在《渴爱》里,暴力存在于对话中:每个人都极力表白自己,但是没有人要听;在《4点48分精神崩溃》里,暴力生于意识层,一切都是主人公头脑中的风暴。

2011年,歌德学院促成慕尼黑室内剧团在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上上演表现当代生活的剧目《毒》。约翰·西蒙斯和他的同事、慕尼黑室内剧团戏剧构作马蒂亚斯·君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慕尼黑室内剧院在遴选当代剧目时秉承的标准是:这样的戏如果拿给莎士比亚或者古希腊时代的人看,当代人会不会脸红。

以这个标准衡量萨拉·凯恩的剧作,约翰·西蒙斯说:“埃斯库罗斯的剧本会一直演下去,它们有永恒的魅力,好像昨天才写完。我不知道凯恩的戏一百年之后还有没有人演。但我确信,她触及的是宏大的主题。她努力提供对人类灵魂的一分洞察。”这大概是对萨拉·凯恩最公允的评价。

来源:南方周末  2012-06-14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石岩发自:柏林
发表于 2012-6-19 10: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Z probably put it in a wrong forum?

Can yuanji laoda help to move it?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3 10:48 PM , Processed in 0.03349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