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7|回复: 1

zt【楼主】佛教基本知识问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9 1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楼主】佛教基本知识问答佛教知识问答 问:什么是佛教?? 答: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Buddha Dharma。? 问:“法”是什么意思?? 答:“法”字的梵语是达磨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的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这就是说,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质和相状,有它一定轨则,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例如水,它保持着它的湿性,它有水的一定轨则,使人一见便生起水的了解;反过来说,如果一件东西没有湿性,它的轨则不同于水的轨则,便不能生起水的了解。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叫做“法”。佛经中常见到的“一切法”、“诸法”字样,就是“一切事物”或“宇宙万有”的意思。照佛教的解释 ,佛根据自己对一切法如实的了解而宣示出来的言教,它本身也同样具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的作用,所以也叫做法。? 问:佛是神吗?? 答:不,佛不是神。他是公元前六世纪时代的人,有名有姓,他的名字是悉达多Siddhārtha,他的姓是乔达摩Gau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问:为什么称他为佛呢?佛的意义是什么? 答:佛字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如果用今天的汉语音译,应当是“布达”,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给它加了三种涵义:①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②等觉或遍觉不仅自觉,即自己觉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即使别人觉悟;③圆觉或无上觉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地。? 问:除释迦牟尼外,有没有另外的佛?? 答:佛教认为过去有人成佛,未来也会有人成佛,一切人都有得到觉悟的可能性,所以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 问:如来佛是不是释迦牟尼,还是另一人?? 答:“如来”这个名词是从梵语tathāgata译出来的。“如”字就是“真如”tathāta,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实状况,它又包含“如实”Yathābhūtam的意义。佛经对“如来”的解释是:“乘真如之道而来”,又说“如实而来”。“如来”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是“佛陀”的异名。如释迦牟尼佛,可以称释迦牟尼如来;阿弥陀佛,可以称阿弥陀如来。? 问: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不是一个人吗?? 答:不是。阿弥陀佛是另外一个世界上的佛。阿弥陀佛是梵语Amitābha的音译,意义是“无量的光明” 。? 问:“南无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读起来是“那摩佛”?? 答:“南无”是梵语Namo的音译,念成“那摩”,是保持原来古代的读音。现代广东、福建一部分地区,仍保持这个古音,它的意义是“敬礼”。今天印度人相见,互道“那摩悉对”,就是说:“敬礼了”。? 问:释迦牟尼的一生可以简略介绍一下么?? 答:可以。释迦牟尼的时代,约当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正是我国春秋时代,与孔子同时。他是当时迦毗罗国Kapilavastu国王的长子,父亲名净饭Suddhodana,母亲名摩耶,在树下休息的时候,生下了悉达多王子。 问:蓝毗尼花园现在还有遗址留存下来吗?? 答:公元七世纪时,我国玄奘法师曾到过蓝毗尼。根据他的记载,他曾经看到在他之前八百多年阿育王Asoka在那里建立的石柱,标志着佛陀诞生之处,但当时石柱已被雷击破,柱头倒在地下,已经是衰落的情景了。后来由于没有人能够识得柱上的文字,因此佛陀诞生的地址久已湮没无闻。直到1897年才被人发现了阿育王的石柱,考古家认识出上面的文字,这才发掘出蓝毗尼园的遗址,在附近并且发掘出古代的市镇,其中有些可以相信是属于当时的迦毗罗城的。今天尼泊尔政府已经把这个地方作为圣地加以建设和保护。 问:释迦牟尼幼年教养情况是怎样?? 答:摩耶夫人产后不久就死了。幼年时代的释迦牟尼是由他的姨母波?波提夫人prajāpati>养育的。他自小从婆罗门学者们学习文学、哲学、算学等等,知识很广博;又从武士们学习武术,是一个骑射击剑的能手。他父亲净饭王因为他天资聪慧,相貌奇伟,对他期望很大,希望他继承王位后,建功立业,成为一个“转轮王”统一天下的君主。? 问:那么,他后来为什么不继承王位呢?? 答:悉达多王子在幼年的时候,就有沉思的习惯,世间许多现象,给他看到,都容易引起他的感触和深思:饥渴困乏、在烈日下耕田的农人,绳索鞭打、口喘汗流拖着犁头耕地的牛,蛇虫鸟兽弱肉强食的情景,衰丑龙钟的老人,辗转呻吟的病人,亲朋哭泣送葬中的死人,这些都促使他思索着一个问题--如何解脱世界的苦痛。他读过的吠陀书Veda,婆罗门经典不能解决他的问题。他学到的知识和他未来的王位、权力也都不能解决他的问题。于是他很早就有了出家的念头,后来终于舍弃了王位。? 问:他父亲怎么会让他出家呢?? 答:净饭王发觉了他儿子的心思后,曾经想过各种办法防止他,特别是企图从生活的享受上羁縻他。悉达多王子十六岁时,净饭王便为他娶了邻国的王女耶输陀罗Yasodharā为妃,生了一个儿子叫罗怙罗Rāhula。但是这一切都没有能够阻止他,终于在一天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偷偷地出了国城,进入一个森林中,换去王子的衣服,剃去须发,成为一个修道者。关于他出家时的年龄,有两种不同记载,一说是十九岁,一说是二十九岁。? 问:出家以后的情形怎样?? 答:他父亲曾尽力劝他回去无效,只好在亲族中选派五个人随从他一起,这五个人的名字是:憍陈如?Kaundinya?,跋堤Bhadrika,跋波Vāspa,摩诃男Mahānāma,阿说示Asvajit。悉达多王子和他的侍者们先后寻访当时三个有名的学者,从他们学道,但都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于是他知道当时哲学思想中没有真正解脱之法,便离开了他们,走到尼连禅河Naira〖AKn~D〗janā现在叫做Lilaian岸边的树林中,和那里的苦行人极端刻苦修行的人在一起。为了寻求解脱,他尝够了艰苦辛酸,坚持不懈,经历六年之久。但是结果徒劳无功,方才悟到苦行是无益的。他于是走到尼连禅河里去沐浴,洗去了六年的积垢,随后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牛奶,恢复了气力。当时随从他的五个人见到他的情景,以为他放弃了信心和努力,便离开了他,前往波罗奈城Benares去继续他们的苦行。王子于是一个人走到一棵毕钵罗Pippala树下,铺上了吉祥草,向着东方盘腿坐着,发誓说:“我今如不证到无上大觉,宁可让此身粉碎,终不起此座。”他便这样在树下思维解脱之道,终于在一个夜里,战胜了最后的烦恼魔障,获得了彻底觉悟而成了佛陀。? 问:释迦牟尼成佛处,现有遗迹留存吗?? 答:释迦牟尼成佛处,自古称为菩提场或菩提伽耶Buddhagaya,那里的毕钵罗树,因为佛坐在树下成道的缘故,得到了菩提树之名。从此,所有毕钵罗树都叫做菩提树。“菩提”就是“觉”的意思,菩提伽耶在今天印度比哈尔省伽耶城Gaya的南郊。那棵菩提树在二千数百年中曾两次遭到斫伐,一次遭风拔,但都重生了新芽,现在的菩提树是原来那棵树的曾孙。树下释迦牟尼坐处有石刻的金刚座。树的东面有一座宏伟庄严的塔寺,名叫大菩提寺,至今约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附近还有许多佛的遗迹和古代石刻与建筑。1956年印度比哈尔省政府为了这个圣地的建设和管理,设立了一个国际性的咨询委员会。中国佛教协会接受了邀请,指派了两名代表参加该会。?问:释迦牟尼成佛后的事迹,可以简略地谈一谈吗??答:释迦牟尼成佛的年龄,也有不同的记载,有的说三十岁,有的说三十五岁。此后五十年或四十五年中,直到他八十岁逝世前,他没有间断过他的说法工作。他到处游行,向大众宣示他自己证悟的真理。他最初到波罗奈城去找离开了他的五个侍者,为他们说法。佛教把佛陀第一次说法,叫做“初转法轮” 。 问:“转法轮”是什么意思?? 答:“转”Cakra,是印度古代战争中用的一种武器 ,它的形状象个轮子。印度古代有一种传说,征服四方的大王叫做转轮王,他出生的时候,空中自然出现此轮,预示他的前途无敌。这里以轮来比喻佛所说的法。佛的法轮出现于世,一切不正确的见解、不善的法都破碎无余,所以把说法叫做转法轮。佛初转法轮处是鹿野苑Sārnāth,在今天波罗奈城Benares。经过近代的发掘,鹿野苑发现了不少有价值的文物。有阿育王的石柱,有公元四世纪石刻的佛初转法轮像等等,并且发掘到古代塔寺的遗址。鹿野苑现有佛寺、博物馆和图书馆,都是近几十年来陆续兴建起来的。佛初转法轮处的鹿野苑,和佛诞生处的蓝毗尼园、佛成道处的菩提伽耶、佛逝世处的拘尸那伽Kusinagara,是佛教四大圣迹。值得指出的是:近代学者们对这些圣迹以及其他一些古迹的发掘和修复,主要都是根据我国古代高僧法显、玄奘等的记载。? 问:佛初次说法的地方为什么要比其他说法的地方看得重要呢?? 答: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这件事是佛教的一件大事。从那时起,开始建立了佛教;从那时起,开始具足了三宝。? 问:“三宝”是什么?? 答:佛陀是佛宝,佛所说的法是法宝,佛的出家弟子的团体--僧伽sangha是僧宝。称之为宝,是因为它能够令大众止恶行善、离苦得乐,是极可尊贵的意思。佛初转法轮,?陈如等五人都归依佛,出家为弟子,于是形成了僧伽。所以说,从那时起开始具足了三宝。? 问:什么叫做归依?? 答:归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靠它。归依三宝的人是佛教徒。“归依”也可以写成“皈依”,“皈”与“归”的读音和意义相同。? 问:佛在世的时候,归依的人多吗?? 答:是的,佛初转法轮后从鹿野苑到摩揭陀国Mandaha去的一路上,受到他的教化而归依的人就很多。其中有拜火教的婆罗门姓迦叶的三兄弟,都改变了原来的信仰,率领他们的弟子一千多人归依了佛教。佛到了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Rājagrha后,归依的人更多。其中最有名的出家弟子有舍利弗Sāriputta、摩诃目犍连?Māhānaudgalyāyana?、摩诃迦叶Mahākasyapa等人。后来佛回到故乡去,他的异母弟难陀Nanda、堂兄弟阿难陀〖AKA-〗nauda、提婆达多Devadatta和他儿子罗怙罗等都随他出了家。还有宫廷中一个剃发工奴优波离Upāli也出家加入了僧团,后来成为有名的佛教戒律学大师。佛的姨母波?波提也归依了佛,是第一个出家女弟子。至于不出家而归依三宝的弟子则为数更多。佛的出家弟子,男的叫比丘bhiksu,女的叫做比丘尼bhiksunī;在家弟子,男的叫做邬波索迦upāsaka,女的叫做邬波斯迦upāsikā,合称为四众弟子。? 问:释迦牟尼一生游行教化的区域,是哪些地方?? 答:根据记载和发掘的资料,佛自己足迹所到的地方,主要是中印度;他的弟子们分到四方游化,可能更远一些;但是斯里兰卡和缅甸都有佛曾经到过并留下足印的传说。佛居住的地方以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和拘萨罗国Kosala的舍卫城Srāvasti的时间为最多。在王舍城外有一个竹林,是频毗娑罗王Bimbisāra献给佛和僧众居住的,后人称为竹林精舍;在舍卫城有一个林园是当地一个富商须达多Sudatta和拘萨罗国王子?陀Jeta共同献给佛的,后人称为祗园精舍。佛常往来两处,所以竹林、祗园并为说法的重地。王舍城南面的灵鹫山Grdhrakūta也是佛常和弟子们说法的地方。佛逝世前由王舍城北行到毗舍离Vaisāli城今印度比哈尔省境内,又由毗舍离向西北行,最后到了拘尸那伽今印度联合省伽夏城Kasia,佛是在拘尸那伽逝世的。现在佛逝世处,发掘出佛遗体火化的地方和石刻的佛涅槃像以 及其他古迹。印度政府为了纪念佛涅槃二千五百年,曾对这个圣地予以必要的修复和建设。? 问:什么叫做“涅槃”?? 答:现在暂不详细解答,这里可简单解释为“逝世”。? 问:佛涅槃前后的情形是怎样?? 答:佛在毗舍离城的时候,己经有了重病,在那里度过雨季后,偕弟子们向西北走去,路上受了铁匠纯陀Cunda供献的食品,病更加剧。最后走到拘尸那伽一条河边,洗了澡,在一处四方各有两棵娑罗树的中间安置了绳床,枕着右手侧 作者: 佛子在家 反藏独,支持奥运 给小蜡人插上红旗! 发帖时间:2007-12-03 19:32 佛子在家 2007-12-03 19:32 回复 | 引用 【1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身卧着。后来所有卧佛像即佛涅槃像都是这样的姿式。佛告知弟子们将要涅槃,弟子都守候着。夜间有婆罗门学者须跋陀罗Subhadda去见佛,阿难陀想挡住他,佛知道了,唤他到床前为他说法,于是须跋陀罗成了佛的最后的弟子。佛在毗舍离临出发前和在途中为弟子们作了多次的教诲,到了那天半夜逝世前又最后嘱咐弟子不要以为失了导师,应当以法为师,要努力精进,不要放逸。佛逝世后,遗体举行火化。摩揭陀国人和释迦族等八国将佛的舍利分为八份,各在他们的本土上建塔安奉。其中摩揭陀国安奉在菩提伽耶的一份,到公元前三世纪,被阿育王取出,分成许多份送到各地建塔。1898年,考古家在尼泊尔南境发掘迦毗罗国故址,发现一舍利塔,塔内藏有石瓶石函等物;有一瓶放在铁和水晶层迭的函内,里面有黄金花,花上安放着佛骨。从函上刻的文字知道这就是释迦族供养的佛的舍利。? 问:舍利是什么?? 答:舍利Sarīra就是遗体,但这个名称一般只用于佛和有德行的出家人的遗体。? 问:塔是作什么用的? 答:“塔”又称“塔波”,是梵语Stūpa省略的音译,完整的音译是“?堵波”,意义是“高显”或“坟”。塔一般是藏舍利的。也有不藏舍利而作为标帜纪念之用的。? 问:佛涅槃的年代,有没有不同的计算?? 答:关于佛涅槃的年代,东南亚佛教徒一般认为是公元前545年,所以1956年和1957年各国都举行佛涅槃二千五百年盛大纪念。我国关于佛涅槃年代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一般公认的年代是公元前486年,与南传佛历相差59年。? 问:佛的涅槃日是哪一天?? 答:我国一般认为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佛涅槃日,四月初八日是佛诞生日,十二月初八日是佛成道日。南方各国则以公历五月月圆日相当于我国农历四月十五日为佛节日Vai'sākha,认为佛诞生、成道、涅槃都在这一天。 作者: 佛子在家 发帖时间:2007-12-03 19:32 佛子在家 2007-12-03 19:32 回复 | 引用 【2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一行法师语录: 注意脚下 一:佛教的教义——慈悲为怀,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所以戒杀生。在古印度,佛制规定出家人都是赤足行路,以赤足是比较柔软,才不致因不小心而误踩了各种小昆虫,伤害了他们的小生命。 二:是佛家的惜福、惜物的观念。还有党人走的轻且慢,无形中你的心情和气息也会较闲适一些,可以增加你的思虑和保健长生等,种种好处不胜枚举。 三:每个人走路时脚尖都是向前的,脚尖所指的方向也正是你要走的方向。注意脚下:是指随时随地的注意你的脚步,必须走对方向,适时调整事实纠正,让自己走在不偏不倚的正道上,才不会浪费自己宝贵光阴去多走不必的冤路。 今后走路岂敢不多加用心————注意脚下 作者: 佛子在家 发帖时间:2007-12-03 19:34 佛子在家 2007-12-03 19:34 回复 | 引用 【3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学习! 作者: 您吉祥 发帖时间:2007-12-04 09:55 您吉祥 2007-12-04 09:55 回复 | 引用 【5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学习了.阿弥陀佛 作者: 116.24.70.* 发帖时间:2007-12-05 09:25 116.24.70.* 2007-12-05 09:25 回复 | 引用 【6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作者: 116.25.181.* 发帖时间:2007-12-05 21:37 116.25.181.* 2007-12-05 21:37 回复 | 引用 【7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请解释佛教的‘十方世界’‘二十八层天’ 作者: 58.251.84.* 发帖时间:2007-12-05 21:49 58.251.84.* 2007-12-05 21:49 回复 | 引用 【8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一、佛教的形成与传播 上座部和大众部差异: 1、对法的认识。法有、法无 法为事物、存在。上坐部主张法体是永恒存在的,过法、现在和将来三世也都是实有的,即所谓“法体恒有”、“三世实有”,被称为我空法有论。大众部认为“过去未来,非实有体”、“现有体用,可名实有”。 2、对佛陀的认识。佛非经教、佛为经教 3、对声闻和菩萨的认识。 声闻、缘觉无别;轻声闻而贵菩萨 一、佛教的形成与传播 第三次结集:华氏城结集 阿育王时期(前3世纪),佛义经常引起争端。以目犍连子帝须为首的一千僧众,在华氏城重新整理佛教经典,编辑《论事》。 把不同派别的论点整理出来,正反面各五百条,合计一千条。现仅存一百十六条,都是目犍连子帝须所反对的论点。涉及到补特伽罗的有无问题,犊子部主张有,化地部主张无。 北传佛教不承认 补特伽罗:众生、生命主体、我或灵魂 一、佛教的形成与传播 第四次结集:迦湿弥罗结集 贵霜王朝(45年至250)的迦腻色迦王时期,以胁尊者为首的五百人在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进行的,并对经、律、论都作了注释。前两种注释已经失传,后一种注释保存下来,称为《大毗婆沙论》。这是北传佛教的说法。 一、佛教的形成与传播 500年后,形成大乘最初的教团:菩萨众。据《大般若经》、《维摩经》、《妙法莲华经》等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籍,进行修持和传教, 分化成中观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两大系统,将早期佛教贬称为小乘。 一、佛教的形成与传播 中观派创始人龙树,阐发“空”、“中道”、“二谛”的思想,其弟子提婆继续弘扬龙树的学说。后清辩和佛护、月称等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中观的思想,形成自续派和应成派。 自续派是在世俗名言中承认事物自相实际存在的无性论者。应成派则认为万物不自生、不它生、不共生、不无因生。 一、佛教的形成与传播 瑜伽行派奠基人无著和世亲。二人本为说一切有部僧人,因对其教理感到不足,而阐发大乘教义。世亲从无著改宗大乘,称“千部论师”。弘扬“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的唯识论。 瑜伽行者认为一切诸法只能是主观之识的转变,修持的立足点便回到自身内部来。 一、佛教的形成与传播 小乘佛教: 旨在拯救個人→使個人成佛。 世間無常,人生是苦,主張出家修行。 宣稱人死力不滅,可以再生,是為生死輪迴。 輪迴中,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報應不爽,宣揚在世要順從、行善。 一、佛教的形成与传播 大乘佛教: 將一切現象看成“虛幻”或“空”的不真實存在如此才能得到精神上的解脫。 般若:智慧。對“一切皆空”的認識。 涅槃:圓寂。超越現實煩惱的絕對寂靜 般若學派:重視《般若經》,主張一切現象都是虛幻。 涅槃學派:重視《涅槃經》,主張人人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達到涅盤境界 一、佛教的形成与传播 7世纪后,印度密教开始流行, 8世纪后,与印度教相接近。 9世纪后,密教更盛,相继形成金刚乘、俱生乘和时轮乘。 11世纪起,伊斯兰教的势力逐渐进入东印度各地, 13世纪初,寺院被毁,僧徒星散,佛教终于在南亚次大陆消失。 二、佛教教义 (一)认识论 1、佛为智者、觉者。 智: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 一切智,知道法的总相:万法皆空。 道种智,知种种的道理:假像假有。 一切种智,一切智、道种智合起来。中道总相。 二、佛教教义 (一)认识论 三谛:空、假、中。 《始终心要》:“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中谛者,统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假谛者,立一切法。” 此三谛,圆融无碍,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如观空时,无假无中无不空;观假时,无空无中无不假;观中道时,无空无假无不中,名为圆融三谛。《中观论·四谛品》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此偈被认为是圆融三谛的出处。 一心三观。天台宗 二、佛教教义 觉:觉察和觉悟 觉察:治烦恼障,烦恼在于贪欲。 烦恼障:环境局限。当前所受(客观)当前所造(主观)。应觉未觉之事。 觉悟:治所知障,烦恼在于昏昧。 所知障:认识局限。宇宙万象、人情事理。应知未知之理。 二、佛教教义 智觉之后: 自行:自我修行,罗汉果。——小乘 化他:度化他人,菩萨——大乘 行满:自化化他,佛 二、佛教教义 2、诸法三分: 法是宇宙人生的总概括。 体为性质:空而无质、析之本无(本质) 相为现象,暂时幻有、此处幻有(形态) 用为功用,由相入体、藉相明体(用途) 二、佛教教义 3、万法因缘生 因:事物与事物的关系(常暂不同) 既为动机、又为结果、周而复始 缘:认识与事物的关系(强弱不同) 所缘缘:所见之物、见仁见智 无间缘:瞬间之念、念念相生 增上缘: 功能之思、因因为缘 二、佛教教义 3、万法因缘生 果:行为与结果的关系(迟早不同) 既为结成、又为起相、周而复始 有因同果异、有果同因异 三世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三世轮回。 二、佛教教义 4、法有两端 法为佛法、万法;两端为事、理 事:踪迹和行动 理:义趣和解说 事成于理,理依与事 二、佛教教义 (二)人生观 早期小乘 :四念处观 身念处:观身不净 受念处:观受是苦 心念处:观心无常 法念处:观法无我 二、佛教教义 (二)人生观 1、苦海无边:有八万四千苦, 苦苦:人生之苦(欲望) 坏(幻)苦:万法无常(色) 行苦:诸行无常迁流不息,刹那生灭(无色) 二、佛教教义 苦苦: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五蕴。八苦 五蕴:五众:五阴: 色:(内色眼耳鼻舌身,外色色声香味触)五根 五内色+意:为六根 五外色+意,为六尘、六妄、六贼 二、佛教教义 受:(身受苦乐舍,心受忧喜) 六根 想: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 行:心造诸业:善、恶、无记 识:心、意、识 五蕴真相在于无常、苦、空、无我。 大小乘认识不同,唯实宗八识。 二、佛教教义 三界统苦:空间 无穷之苦:时间 解苦复造苦因、增苦无有止时 源于舍本求末,缘木求鱼 二、佛教教义 三际:过去、现在、未来 十二因缘: 过去因缘: 无明(痴):一切烦恼都是无明、无边烦恼 行(行为):善恶之业 现在苦果: 识(阿赖耶识):根本识 名色:胚团为色、心法为名 六入:六根 触: 色、声、香、味触 受: 苦、乐、舍受 二、佛教教义 现在因缘 爱:执着; 取:追求; 有:结果 未来苦果 生、死 十二因缘:十二个因果循环不断 双重因缘:因中有果,果中有因 二、佛教教义 (三)宇宙观 空间十方、方皆有生、互为依缘、推之无尽 时间三际、三皆有生、生各环境、澈之无尽 二、佛教教义 (三)宇宙观 1、环周万千世界 小世界:以须弥山做中心 一千个小世界集合为小千世界 一千个小千世界集合为中千世界 一千个中千世界集合为大千世界 二、佛教教义 2、三界二十八层天 欲界六欲天(为身体欲望) 饮食、男女、睡眠三类六大欲望 色界有十八层天(无欲望而有形状、身体) : 初禅天有三层、二禅天有三层、三禅天有三层、第四禅天有九层,四禅天 无色界四层(超脱欲望形体、禅定)。 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阿弥陀佛.随喜您的功德. 作者: 佛子在家 发帖时间:2007-12-05 22:11 佛子在家 2007-12-05 22:11 回复 | 引用 【9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佛 是梵文Buhhda(佛陀)的简称,意为智慧、觉悟,是究竟圆满的智慧,是十方三世过去、未来无所不知的智慧,是彻底的觉悟,觉悟了宇宙人生一切 觉有自觉、觉他、觉满。佛法的自觉是正觉。阿罗汉是正觉(烦恼断尽了)。菩萨是正等正觉,自行化他(是一切众生的不请之友)。佛是大觉圆满。 释迦牟尼佛 是梵文,释迦,是能、仁的意思。能,是能够;仁,是慈悲。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是寂静不动;默,是符合本性。 释迦牟尼佛,本来早就成了佛的,为了教化世人,投胎做人。出生于印度迦毗罗卫国,19岁出家,30岁得道成佛,79岁入了涅槃。 释迦牟尼佛是应身佛的名号。法身佛名号是毗卢遮那,中文叫做遍一切处。报身佛名号是卢舍那,中文叫做光明遍照。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是无量光的梵语,就是光明无穷无尽,没有数量的意思。所以阿弥陀佛也叫无量光佛。阿弥陀佛又是无量寿的梵语,所以阿弥陀佛也叫无量寿佛。 佛的名号 佛有十种名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佛有这十种功德,所以又称做世尊。 *如来:如,是真实不动的意思,是智慧光一切都照到。 *明行足:明,是三明,得了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叫三明;行,是指身、口、意三业。明与行都满足了,所以叫明行足。 *调御丈夫:调是教化,御是引导,丈夫指男人。 佛身 佛的三种身体是指法身、报身、应身。 法身,是佛身的根本,佛的本性。 报身,是佛所修功德现出极庄严的身体形相来,享受快乐的报应。 应身,是佛度脱众生变化出的身体形相。 三宝 一切之佛陀,佛宝也;佛陀所说之教法,法宝也;随其教法而修业者,僧宝也。佛者,觉之义也;法者,法轨之义也;僧者,和合之义也。六祖慧能大师说: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 三皈依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身心归向之。佛法是师道。我们学佛就是接受释迦牟尼的教育。教育方针是修正行为,教育目的是恢复我们本来的智慧德能。三皈依是指觉而不迷,皈依自性觉;正而不邪,皈依自性正;净而不染,皈依自性净。所以三皈依是自皈依。 修行 修行就是修正行为,就是修正身、语、意三业的行为。 阿耨三藐三菩提 即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是最高最上的意思;正等,是没有邪见偏见的意思;觉,是醒悟的意思。合并起来,就是佛的智慧,就是成佛。 涅槃   涅,不生;槃,不灭。不生,就是没有生相;不灭,就是没有灭相。就是佛所证的真如实相。 三藏 指经、律、论三种。经,是指佛说的各种经;律,是讲应该守的各种戒;论,是专门讲许多佛法道理的。通达三藏典籍的法师称为三藏法师。 净土法门   这个法门是阿弥陀佛开辟、十方诸佛响应的不可思议的法门。净土法门,帮助我们这些业障深重的人,保证我们也能一生成就,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它是十方三世一切佛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门。 净土宗经典 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合称为“净土三经”。 无量寿经是净宗最主要的一部经。它详详细细讲西方极乐世界的缘起、历史、状况以及修学方法、因果道理。 阿弥陀经,经文比较简单,重点是劝我们相信、发愿、念佛求生西方极乐净土。这就是有名的“净土资粮”(往生净土的三个条件:信、愿、行)。 观无量寿经讲净土的理论、理论依据、修行方法以及三辈九品的因果。 十业 指身三业(杀、盗、淫)、口四业(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三业(贪、瞋、痴)。犯了就是十恶业;戒了就是十善业。 六道 指天道、人道、修罗道(三善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三恶道)。 二十八层天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天:四天王天   东 持国天王    南 增长天王 西 广目天王    北 多闻天王 忉利天 (就是我们头顶上的天,释提桓因是天王。) 夜摩天 兜率天 化乐天 他化自在天 色界天:梵众天   梵辅天   大梵天 ——初禅三天     少光天   无量光天  光音天 ——二禅三天     少净天   无量净天  遍净天 ——三禅三天     福生天   福爱天   广果天     无想天   无烦天   无热天     善见天   善现天   色究竟天——四禅九天 无色界:空无边处天     识无边处天     无所有处天     非想非非想处天 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都是讲修道的方法,它包括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 五根 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根是根本,是各种善法的根本。 五力 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力是力量,功用的意思。 七菩提分 择法、精进、喜、除、舍、定、念。  菩提,觉悟的意思。 八圣道分 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亦叫八正道分。 四念处 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四正勤 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不令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四神足 欲如意足,心如意足,勤如意足,慧如意足。 六度 六度指布施(檀波罗蜜)、持戒(尸波罗蜜)、忍辱(羼提波罗蜜)、精进(毗离耶波罗蜜)、禅定(禅波罗蜜)、智慧(般若波罗蜜)。修六度万行的就是菩萨。万行,是修一切的功德。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指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修十二因缘的,就是缘觉,又叫辟支佛。 四谛 四谛指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修四谛的就是声闻。声闻有四种果,最高的果位是阿罗汉。 菩萨 全名菩提萨埵,。又译为觉有情或大觉有情。凡是发大心为一切众生求无上道、自行化他的都可以称为菩萨。 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之姓,译为“慈氏”。名阿逸多,译为无能胜。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继释迦如来之佛位,为补处菩萨。 普贤菩萨 又作三曼多跋陀罗,译为普贤,或作遍吉。 中国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主一切诸佛之理德、定德、行德。与文殊菩萨之智德、证德相对。即理智一双、行证一双、三昧般若一双也 。 文殊驾狮子侍佛之左方,普贤乘大象侍佛之右方,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此一佛二菩萨,称为“华严三圣”。 文殊师利法王子 文殊师利,菩萨名,新称曼殊室利,译名妙吉祥、妙德、妙首。他是龙种上佛的化身,与普贤为一对,常侍释迦如来之左,而司智慧(普贤在右司理)。《华严经》中云:文殊大愿,非余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之所能有。常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菩萨之师,教化成就一切众生,名称普闻十方世界,被尊称为“三世佛母”。 法王子:一切菩萨皆为如来法王之子,将来必定成佛,继佛法王之位,在此专称文殊,是因为文殊是佛左面之弟子,是菩萨众的上首。 十地果位   即大乘菩萨十地:一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极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 阿弥陀佛.随喜您的功德. 作者: 佛子在家 发帖时间:2007-12-05 22:17 佛子在家 2007-12-05 22:17 回复 | 引用 【10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十方世界 就娑婆世界,而说邻近之十方世界。 一、东方 密洲。 六、西南方 鲜少。 二、西方 离垢。 七、东北方 摄取。 三、南方 丰溢。 八、西北方 欢喜。 四、北方 丰乐。 九、上方 振音。 五、东南方 饶益。 十、下方 关龠。 作者: 佛子在家 发帖时间:2007-12-05 22:23 佛子在家 2007-12-05 22:23 回复 | 引用 【11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十方世界 “十方”是佛教关于空间的说法,包括四面八方和上下。这个概念本于《楞严经》卷四:“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或用“十方”指世界、天下。如唐太宗《圣教序》:“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世间一切僧,称为“十方僧”,如唐·杜甫《太平寺泉眼》诗:“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世间一切佛,称为“十方佛”,如八指头陀《发愿偈》之一:“稽首释迦尊,皈命十方佛。”佛教认为,世界如恒河沙数,无穷无尽,谓之“十方世界”。如明·杨慎《佛书四六》:“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露全身。” 作者: 佛子在家 发帖时间:2007-12-05 22:26 佛子在家 2007-12-05 22:26 回复 | 引用 【12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十八罗汉】 据唐·玄奘所译《法住记》所说,“十六罗汉”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不入涅槃,常住世间,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这“十六罗汉”的名称是:宾度罗跋罗惰阇、迦诺迦伐蹉、迦诺迦跋厘多阇、苏频陀、诺距罗、跋陀罗,迦理迦、伐阇罗弗多罗、戍博迦、半托迦、罗怙罗、那迦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和注荼半托迦。佛寺中或供“十六罗汉”,或供“十八罗汉”。然而,“十八罗汉”并没有经典上的根据,是二种附会之说。增添的两位“罗汉”:或谓是《法住记》的作者庆友(斯里兰卡人)和泽者玄奘;或谓是庆友和《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的作者摩拿罗多;或谓将第一尊宾度罗误为宾度罗和宾头卢两人再加上庆友……至少有五、六种说法。民间则将增添妁两位称为“降龙”、“伏虎”。这在小说《济公全传》中亦有反映。五代张玄等始绘十八罗汉像,宋·苏轼作《十八大阿罗汉颂》:“今于海南得此十八罗汉像,以授子由弟,使以时修敬。”宋、元以后,“十八罗汉”流行民间,连神魔小说《西游记}中也有“十八罗汉斗悟空”的故事。(参见“罗汉”条) 作者: 佛子在家 发帖时间:2007-12-05 22:29 佛子在家 2007-12-05 22:29 回复 | 引用 【13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十八变】 变化迅速,俗谓之“十八变”。如《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这莲女渐渐长得堪描堪画,从来道,女大十八变。”“女大十八变”,是说少女在发育期间,性情、容颜变得很快。此语本于《法华经·提婆品》,谓龙女在法华会上现身。大弟子舍利弗见了,称女身污秽,难以成佛。龙女当即向佛献宝珠,忽然间变为男身,现出种种相好,往南方无垢世界去成佛了。《法苑珠林》卷七三载;罗汉入灭前,多现十八种神变,全身出烟、出火、出水,最后以三昧火烧身灭度。又如《五灯会元》卷一载商那和修尊者“现十八变,火光三昧,用焚其身,毱多收舍利,葬于梵迦罗山。” 作者: 佛子在家 发帖时间:2007-12-05 22:30 佛子在家 2007-12-05 22:30 回复 | 引用 【14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十八层地狱】 “地狱”这一概念是汉末传入中国的。那时,译出专讲“地狱”的经典多达十几种。在梵语中,“地狱”有“苦具”、“不自在”等意义。“地狱”在“六道轮回”中最劣最苦,而“十八层地狱”又是民间熟悉的“重狱”。《问地狱经》上有“十八层地狱”的名称:泥犁、刀山、沸沙、沸屎、黑耳、火车、镬汤、铁床、[山*盖]山、寒冰、剥皮、畜生、刀兵、铁磨、冰地狱、铁栅、蛆虫、洋铜。从理义上讲,眼、耳、鼻、舌、身,意“六识”,造贪,嗔、痴“三毒”,合为十八种地狱苦报,不必拘泥于具体名目。“十八层地狱”之说很早盛传民间。《梁书·诸夷传·扶南国》载:胡人刘萨何暴病而死,经十日复苏,自称游历了十八层地狱。 作者: 佛子在家 发帖时间:2007-12-05 22:31 佛子在家 2007-12-05 22:31 回复 | 引用 【15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二六时】 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记昼夜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昼夜各六个时辰,故称“二六时”。这是佛门的一句熟语,犹言一整天,整日整夜。佛门劝人要在“二六时”中保持正念,精进正道。如明·佚名《赠书记·假尼入寺》:“将来堕落知何地?因此上情愿焚修二六时。”现代亦偶有运用者。如鲁迅《华盖集·杂感》:“只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二六时中,没有已时者有望。” 作者: 佛子在家 发帖时间:2007-12-05 22:32 佛子在家 2007-12-05 22:32 回复 | 引用 【16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一瓣心香】 瓣香,形似瓜瓣,上圆下方,内外条状排列。心的形状略似瓣香,故有“一瓣心香”之说。禅寺中开堂说法,往往先敬香给开山祖师等,如《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此日一会,不是小缘。将一瓣香为我无得禅师。且道:诸人还识无得禅师么?”佛家认为,内心的清净、慈悲和虔诚,是“真供养”,比形式上的敬香要重要得多,故称“心香”。后极言心中虔诚致敬为“一瓣心香”。如宋·王十朋《行可生日》诗:“祝公寿共诗书久,一瓣心香己敬焚。”又如《花月痕》第五一回:“次日,荷生仍来汾神庙,与心印共坐一车,一瓣心香,数行情泪。” 作者: 佛子在家 发帖时间:2007-12-05 22:33 佛子在家 2007-12-05 22:33 回复 | 引用 【17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一棍子打死】 “一棍子打死”,源出于佛教禅宗,乃表现禅机的俗语。《云门录》卷中:“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师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太平。”后发展为“一棍子打死”,比喻对犯错误的人不加分析,全盘否定。如秦牧《慧能和尚的偈语》:“也有粗暴批评,抓住个别的缺点就声势汹汹,一棍子打死的。”又如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和风细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反对采取‘一棍子把人打死的办法。” 作者: 佛子在家 发帖时间:2007-12-05 22:34 佛子在家 2007-12-05 22:34 回复 | 引用 【18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一宿觉】 《二程全书》卷十八中有一段问答。问:“释氏有一宿觉,言下觉之说,如何?”答:“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若于言下即悟,何啻读十年书!”这是理学家借用禅宗公案,谓迅速领悟。“一宿觉”出于《坛经·机缘品》。唐代有位精通天台宗止观法门的玄觉禅师,诵《维摩诘经》有悟,到曹溪求六祖慧能大师印可。玄觉机锋迭出,颇受慧能赞许。玄觉欲告辞,慧能更进一步,以双关语问道:“返太速乎?”玄觉答道:“本自非动,岂有速耶!”谓就实相而言,事物原无动静去来。(可参阅晋·僧肇《物不迁论》及《坛经》一段)于是,两位高僧口吐莲花,又展开了一番精彩的问答。当玄觉说出“分别亦非意”时,慧能叹道:“善哉!”留玄觉住了一宿。这段故事,在丛林中流传,被称为“一宿觉”,成为禅宗“顿悟”的著名公案。 作者: 佛子在家 发帖时间:2007-12-05 22:35 佛子在家 2007-12-05 22:35 回复 | 引用 【19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一宿觉】 《二程全书》卷十八中有一段问答。问:“释氏有一宿觉,言下觉之说,如何?”答:“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若于言下即悟,何啻读十年书!”这是理学家借用禅宗公案,谓迅速领悟。“一宿觉”出于《坛经·机缘品》。唐代有位精通天台宗止观法门的玄觉禅师,诵《维摩诘经》有悟,到曹溪求六祖慧能大师印可。玄觉机锋迭出,颇受慧能赞许。玄觉欲告辞,慧能更进一步,以双关语问道:“返太速乎?”玄觉答道:“本自非动,岂有速耶!”谓就实相而言,事物原无动静去来。(可参阅晋·僧肇《物不迁论》及《坛经》一段)于是,两位高僧口吐莲花,又展开了一番精彩的问答。当玄觉说出“分别亦非意”时,慧能叹道:“善哉!”留玄觉住了一宿。这段故事,在丛林中流传,被称为“一宿觉”,成为禅宗“顿悟”的著名公案。 作者: 佛子在家 发帖时间:2007-12-05 22:35 佛子在家 2007-12-05 22:35 回复 | 引用 【20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一宿觉】 《二程全书》卷十八中有一段问答。问:“释氏有一宿觉,言下觉之说,如何?”答:“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若于言下即悟,何啻读十年书!”这是理学家借用禅宗公案,谓迅速领悟。“一宿觉”出于《坛经·机缘品》。唐代有位精通天台宗止观法门的玄觉禅师,诵《维摩诘经》有悟,到曹溪求六祖慧能大师印可。玄觉机锋迭出,颇受慧能赞许。玄觉欲告辞,慧能更进一步,以双关语问道:“返太速乎?”玄觉答道:“本自非动,岂有速耶!”谓就实相而言,事物原无动静去来。(可参阅晋·僧肇《物不迁论》及《坛经》一段)于是,两位高僧口吐莲花,又展开了一番精彩的问答。当玄觉说出“分别亦非意”时,慧能叹道:“善哉!”留玄觉住了一宿。这段故事,在丛林中流传,被称为“一宿觉”,成为禅宗“顿悟”的著名公案。 作者: 佛子在家 发帖时间:2007-12-05 22:36 佛子在家 2007-12-05 22:36 回复 | 引用 【21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厢情愿】 一厢情愿亦作一相情愿,源自佛教《百喻经》。说的是一个愚人爱上了公主,不顾公主根本不认识他的事实,只顾 自己愿意和公主结婚,害了单相思的故事。后被广泛运用,多泛指单方面的愿望和计划。如《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莫若此时趁事在成败未定之天,自己先留个地步……全了这一相情愿媒人的脸面。”又如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声声口口说联合任何派别的作家,而仍自己一相情愿的制定了加入的限制与条件,这是作家忘记了时代。” 作者: 佛子在家 发帖时间:2007-12-05 22:36 佛子在家 2007-12-05 22:36 回复 | 引用 【22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厢情愿】 一厢情愿亦作一相情愿,源自佛教《百喻经》。说的是一个愚人爱上了公主,不顾公主根本不认识他的事实,只顾 自己愿意和公主结婚,害了单相思的故事。后被广泛运用,多泛指单方面的愿望和计划。如《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莫若此时趁事在成败未定之天,自己先留个地步……全了这一相情愿媒人的脸面。”又如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声声口口说联合任何派别的作家,而仍自己一相情愿的制定了加入的限制与条件,这是作家忘记了时代。” 作者: 佛子在家 发帖时间:2007-12-05 22:36 佛子在家 2007-12-05 22:36 回复 | 引用 【23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 小说《西湖佳话·南屏醉迹》中有济公的一段话:“你一个蠢和尚,怎得知佛家的妙用?岂不闻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何况偌大一井,怎容不得几根木头?”这种关于空间大小平等、涉入无碍的“不可思议”境界,在大乘经中多有反映。《维摩诘经·不思议品》谓:“以须弥(高山名)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楞严经》卷二也说:“不动道场,于一毛端,偏能含受十万国土。”《华严经》更是反复论述世界的“涉入平等”。如《普贤行愿品》说:“一切诸世界,入一微尘中;世界不积聚,亦复不离散。”又如《梵行品》说:“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界即是小世界……不可说世界入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说世界。”中国的华严宗在《华严经》的教义基础上,建立了“事事无碍”、“一多相容”、“微细相容”、“唯心回转”等宗义。华严宗认为:见须弥山高广,是自心作大;见芥子微细,是自心作小。而须弥山和芥子本无大小之别,故得以涉入无碍。 作者: 佛子在家 发帖时间:2007-12-05 22:38 佛子在家 2007-12-05 22:38 回复 | 引用 【24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一笔勾】 原为禅语。谓破除一切尘缘。明·莲池大师曾作《七笔勾》歌诀劝世,有“五色金章一笔勾”、“鱼水夫妻一笔勾”等共七首。谓一切俗世尘缘皆能放下。后引申为不提前事,或将某事完全取消,不再提起。如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相思事,一笔勾。”又如毛泽东《矛盾论》三:“在它进行反共战争的时期,则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合作反对人民大众,一笔勾消了人民大众原来在革命中所争得的一切利益”。 作者: 佛子在家 反藏独,支持奥运 给小蜡人插上红旗! 发帖时间:2007-12-05 22:38 佛子在家 2007-12-05 22:38 回复 | 引用 【25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一刹那】 时间极短暂,谓之“一刹那”。如冰心《寄小读者》一:“我若不是在童心来复的一刹那顷拿起笔来,我决不敢以成人烦杂之心来写这通讯。”也省为“一刹”。如杨朔《月黑间》:“河面红光一闪,响起巨大的爆炸声音。就在这一刹间,小船碎成几块。”“刹那”,梵语ksana,“时极短者,谓刹那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一刹那”短到什么程度呢?据《仁王护国经》卷上的说法是:“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 灭。”佛家用“刹那”这一概念表达世间一切事物生灭变化的连续性和迅速性,谓之“刹那无常”。如《景德传灯录·僧那禅师》:“无一尘许间隔,未尝有一刹那顷断续之相。” 作者: 佛子在家 发帖时间:2007-12-05 22:39 佛子在家 2007-12-05 22:39 回复 | 引用 【26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一念】 极短促的时间,称为“一念”。“一念”短到什么程度?《仁王经》说,“一念”中包括九十刹那,一刹那中又包括九百次生灭。《往生论经》说,“一念”中包括六十刹那。佛家提倡从“一念相应”下手修行,即抓住一闪念,与清净自性、禅定智慧等互相契合。又提倡“一念不生”,即凝心息虑,不生一念妄心。佛家还认为,空间、时间都产生于“一念”心中,所谓“一念三千(世间)”,“一念万年”,皆指此。后因以“一念”指一闪念间。如《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你可晓得一念不违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会暗中呵护,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会立刻不容。”俗语中又有“一念之差”,谓动念间出的差错。如夏衍《掌声与哀声》:“(执政的阶层)一念之差,一事之误,往往可以使千千万万人民沦于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境。” 作者: 佛子在家 发帖时间:2007-12-05 22:40 佛子在家 2007-12-05 22:40 回复 | 引用 【27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一知半解】 教外别传的禅宗主张超越经验直接的体认,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反对一味地依文解义,反对执着于琐碎的“知解”,斥为“一知二解”。如唐·灵祐《沩山警策》说:“若向外得一知二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名运粪入,不名运粪出。”粪,比喻那些虚妄的“知解”。后人用“一知半解”谓所知甚少而理解肤浅。宋·严羽说诗,好用禅语,其《沧浪诗话·诗辨》谓:“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鲁迅在谈到学外语时,也用了这个词。他指出:“学日本文要到能够看小说,且非一知半解,所需的时间和力气,我觉得不亚于学一种欧洲文字。”(《书信集·致陶亢德》) 作者: 佛子在家 发帖时间:2007-12-05 22:41 佛子在家 2007-12-05 22:41 回复 | 引用 【28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一转语】 禅宗机锋往来的关键处,称“玄关”。破“玄关”必须亲证实悟。以片言只语,拨转对方的心机,使之冲破“玄关”,“柳暗花明又一村”,谓之“转语”。《景德传灯录·百丈怀海禅师》指出:“古人只错对一转语,五百生堕野狐身。”可见“转语”的重要。举几个例子。问:“不起一念有过无过?”答:“须弥山。”又如问;“磨砖岂成镜耶?”答:“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耶!”后亦用“一转语”指别出心裁。如宋·张元干《青玉案》词序:“贺方回所作,世间和韵者多矣。余经行松江,何啻百回,念欲下一转语。”也指用一二句话让人恍然大悟。如胡适《尝试篇》:“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此语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 作者: 佛子在家 发帖时间:2007-12-05 22:42 佛子在家 2007-12-05 22:42 回复 | 引用 【29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一丝不挂】 “一丝不挂”之“丝”有两解。一解为一缕衣饰。《五灯会元》卷十二:“诸上座终日著衣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未曾挂着一缕丝。”另一解为一根钓丝。《五灯会元》卷十四:“僧问:一丝不着时如何?师曰:合同船子并头行。”意思是说,“一丝不着”,便达到了船子和尚超脱的境界。船子和尚有诗偈云:“金鳞不遇空劳力,收取丝纶归去来……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功程便得休。”可见“一丝不挂”本是禅语,比喻超然洒脱,绝无患得患失的念头,丝毫不受尘俗的牵挂,是很高的修持境界。后用以泛指毫无牵挂。如《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把世情荣枯得丧看做行云流水,一丝不挂。”亦干脆直指赤身裸体。如宋·洪迈《夷坚丁志·李氏红蛇》:“披发裸体,—丝不挂。” 作者: 佛子在家 发帖时间:2007-12-05 22:43 佛子在家 2007-12-05 22:43 回复 | 引用 【30楼】回复:佛教基本知识问答【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一佛出世”比喻事情非常不易。《隋书·经籍志》:“每一小劫则一佛出世”。《海录碎事·臣职·中书舍人》:“朕闻,朝廷除(提拔)一舍人,六亲相贺,谚以为一佛出世,岂容易哉。”涅槃,梵音Nirvana,又作泥洹、涅槃那,译为灭度、解脱等,为佛教徒追求的最终目的,亦泛称释迦或其弟子之逝世为涅槃。“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是民间的一种戏语,形容病痛者或受刑者痛苦得死去活来。《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又第五十三回: “众人只得拿翻李逵,打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也作“一佛出世,二佛生天”,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真珠姬一发乱攧乱掷,哭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发表于 2009-7-24 07: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y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1 03:16 PM , Processed in 0.03470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