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60|回复: 1

三百年疑团:北京大爆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4 1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626年5月30日上午9时左右,明代都城北京,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从城东北方至城西南角,有一特大火球在空中滚动。突然巨响一声,天空丝状、潮状的五色乱云横飞,有大而黑的蘑菇、灵芝状云柱直竖于城西南角。刹那间天昏地暗,尘土、火光飞舞,天崩地陷,万室平沉。东自阜城门,北到刑部街、亘办囚里,长1500—2000米,宽6500米范围内木材、石块、人体、禽尸像雨点般从天空中降下。屋数万间、人2万多都被炸成粉状,瓦砾腾空而下,衣物远飞至昌平,死者皆裸体。正在紫禁城内施工的匠师们从高大脚手架上被震了下来,2000人跌成“肉饼”。御史何迁枢、潘云翼在乾清宫被震死,住在城西南的何家、潘家全被埋在土中。
皇宫处在爆炸区边缘。据史书记载,大爆炸猛发之时,天启皇帝朱由校正在乾清宫用早膳,慌忙跑出,去交泰殿躲避,侍奉皇帝进早膳的太监先后皆被飞崩的瓦石砸死,朱由校一人奔入交泰殿,躲在房角大桌子下面。
皇帝的司礼太监刘若愚,是这次大灾变的目击者之一,在他所著的《明宫史》一书中,详尽地记述了这场巨大灾变。
著名的历史学家计六奇的《明季北略》、学者文秉的《先拨志始》、朱祖文的《丙寅北行谱》、朱彝尊的《曰下旧闻》及《芜史》等书中都对此次大爆炸有较详细的记载。
此事最奇怪的是“死、伤者皆裸体”,为空前罕见的咄咄怪事,令明末清初的名人学士大惑不解。“凡列者肢体多不全,不论男女,尽皆裸体,未死者亦皆震其衣帽焉。”(《明宫史》)火光之中,过路的男女皆身无寸缕,一丝不挂,有一妇女边行边用瓦片遮挡下身;有的妇女用裹脚带子遮着下部;有的男女或披半条破裤,或披半块被单,大家相见啼笑皆非。
无宏寺街有女轿过路,炸声一响,轿顶被狂风掀去,轿内女客全身赤体,只见她蜷曲蹲在轿内,竟然没有受伤。她自述,爆炸时黑雾浓烟,好像有谁故意将她的内衣外衫皆脱去。
长班(官僚的侍从)在爆炸时,棕帽、衫裤、鞋袜一刹那间飞得无影无踪。
屯院内有个文书(明朝称书手)手执锹站在倒塌的瓦砾上,大喊:“喂,下面有人吗?”忽听下面有人细声说:“快救救我!”众人喊:“你在哪里?”答道:“在这儿。”众人又问:“你是谁?”答道:“小二姐。”等到将她挖出来一看,哎呀!她竟然赤身裸体,一丝不挂,连裹脚的长布条也没有。惊得大家目瞪口呆。文书慌忙脱下自己的长衫,将小二姐裹起来,让她骑一头驴回娘家养伤。
人们的衣服到哪里去了呢?震后有人发现有许多衣服被刮到西山,挂在树上;而另有一堆衣服落在昌平州教场。户部(管民政的机构)派长班去昌平查验,长班回来报告果然衣服、器皿、首饰、金银、鞋袜俱有。户部张凤奎将此事写入奏折向皇帝汇报。
灾变后,原本就处在风雨飘摇中的明王朝举国上下一片慌乱,人心惶惶。有些人认为这是由于奸臣贼子、阉党宦官横行霸道、倒行逆施、贪污受贿、腐败成风所招致的“天谴”;有些人认为这是由于“上天示儆(警告)天之子”,上书要求皇上“反躬修省”。“万岁爷”万般无奈,下了一道“罪己诏”,将自己骂一通,并表示要亲自赴太庙恭敬地行三牲大礼。他指示所有的“中外臣工”都要穿朴素的服装,务必竭力虔诚地“洗心办事”,“痛加反省”,以便期望王朝“长治久安,万事消弭。”
对于这次巨大灾变,明末清初的志、史书中多认为起因是“王恭厂灾”,意为皇家部队的火药库爆炸引起的;也有认为是地震引起的。究竟是不是呢?
王恭厂明中期一度制造过火药。古代制造火药系为兵卒释放联络信号所用,部队战斗靠大刀、长矛,并非靠炸弹。王恭厂规模比不上现代中国乡镇鞭炮厂大。即使是四合院内火药成堆,但中国古时的黑色炸药威力很小,就算全部点着,也不过将四合院以及周围的房屋烧光,焚为平地而已,决不会死伤数千数万人,况且史、志各书如实记载这次灾变“不焚寸木”,“焚燎之迹全无”,也完全证明王恭厂是灾变的受害者,根本不是罪魁祸首!
罪魁祸首是地震吗?如今国家地震局、地震出版社皆可用史料、数据证明当时没有发生地震。
又有人认为,这个三百多年前发生的事件其谜底与不明飞行物有关。
而比较接近谜底的论证要数三位美国科学家提出的:是一个由反物质组成的陨石,意外地闯入太阳系,才导致了这场灾难。现代物理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反物质,也计算出半克的“反铁”与半克“正铁”相结合产生的爆炸威力比1945年在日本广岛爆炸的原子弹还要大数倍。
不过,仍有许多科学家持反对意见。假定是反物质,那么记载中的“不焚寸木”作何解释?死伤者皆裸又作何解释?北京大爆炸疑团何时解开?
发表于 2009-7-26 07: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hanks!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5 08:49 AM , Processed in 0.03597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