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0|回复: 1

美媒:中国高估自身低估美军决心或终酿灾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4 03: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影片《赤色黎明》整部影片充满“杀死中国人”的对白以及各种丑化中国形象的镜头。电影广告极具煽动性:中国“八一”军旗被覆盖在美国星条旗上,下面分别写着两句口号:“你们的自由是个谎言,解放已经到来”以及“我们来帮忙”。
  
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5日文章,原题:中国的崛起与战争之路

  一战前4年,英国政治家诺曼•安杰尔在其作品中称,军事征服已不适用于当代经济体之间的关系。今天,许多决策者按照相同逻辑,预测中美可以避免战争。但这些人可能错了。这正是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家约翰•米尔斯海默所暗示的:就如上世纪欧洲的情况一样,对塑造亚洲未来起决定作用的是政治而非经济。中国的崛起很可能引发在安全领域跟美国的激烈竞争,导致世界这两大经济体之间大有开战可能。

  这与时下的普遍看法相左。一般认为,美中关系会有个良性未来——这基于一种观点,即美国可以驾驭中国,办法是鼓励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在当前以美国为首的全球秩序中崛起。在华盛顿,持这种看法的大有人在。

  但历史告诉我们,米尔斯海默的警告不可忽视。一战前,英德法每年的贸易额分别占到其GDP的52%、38%和54%,且大量贸易发生于彼此之间。但经济上的彼此依赖并不足以防止悲剧性事件升级。

  如今,中国所宣称的“和平发展”似乎也是扎根于牢固的经济基础。为了维持高速发展,中国需要亚洲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至于美国,华盛顿没人想看到跟中国爆发冲突,特别是在美国还正在打两场战争的情况下。

  虽说目前为止,经济上的互相依赖和美国为“驾驭”中国崛起所作的尝试成功避免了两国开战,但近来外交领域的战火——围绕中国重申南海主权、称其属于北京“核心利益”——印证了一些学者过去10年来所持的看法,即上世纪初欧洲的局势有可能在今日东亚重演。若论战略目标,在经过数十年的故步自封后,中国正重新进入一个并非由自身建立的地区秩序。随着中国崛起,它会日益迫切地要保护其“核心利益”。

  邓小平执政以来,中国的大战略是避免与比其强大很多的对手(如美国)发生冲突,同时打造“综合国力”。但历史一再证明,不是基于战略利益的和谐,而是靠政治手腕和克制建立起来的和平具有天生脆弱性。由于没有亲历伤痕累累的中国近代史,该国未来的领导人会更加坚定自信。甚至现在,他们认为中国在确保其外交政策目标方面进展过于缓慢。危险在于,就像100年前德国在欧洲那样,中国高估了自身实力,低估了美国的力量和决心——加之战略上的不满和急躁——会加速造成灾难性的误判和失误。
发表于 2010-8-14 03: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24 02:03 PM , Processed in 0.08961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