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1|回复: 0

寒春最大的心愿:解放全人类 实现共产主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2 0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阳早,寒春夫妇是美国科学工作者,他们在革命时期来到延安,并随革命者转战南北,建国后成为中国最早的科技专家。50多年来,他们艰苦奋斗,坚忍不拔,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他们从艰苦的革命时代,走过“文革”时期,经过大跃进运动,走到了改革开放的今天。他和中国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为中国的奶牛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阳早和寒春是在延安结下了良缘,半个世纪中,两人可谓夫唱妇随。阳早负责奶牛品种改良,而曾从事核物理研究的寒春则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中国的农业机械化贡献力量。他们工作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深刻足迹:1949年,在陕北定远他们的三边牧场,他们帮助当地进行牛、羊、马、驴的品种改良和疾病预防,并向农民传授机械化养牛的知识;1953年至1966年间,他们先后被调到西安牛场和草滩农场工作。其间,他们研发、改进的奶牛青饲料铡草机销售近 100万台,至今仍是草滩农场乳品机械厂的主导产品之一。

20世纪八十年代,牛奶紧缺。有人就说,每次清洗挤奶设备管道的水中也有奶,可以将这些水掺入奶中增加分量。阳早、寒春坚决反对,真实、纯粹是他们的原则。

2003年12月25日,阳早在北京去世。阳早寒春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献给了中国的奶牛事业。

寒春:最爱用小提琴拉悠扬的《东方红》

1945年,23岁的寒春已是美国曼哈顿计划中的女科学家,参与制造了第一颗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投放的两颗原子弹对寒春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撼,而当时中国的红色革命则深深吸引了她,于是她放弃了纯科学的研究,追随着与她有共同理想的美国青年阳早来到了中国延安。之后两人一起帮助解放区人民发展畜牧业,为新中国的奶牛事业贡献了毕生,并在北京昌平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养牛场。

2003年阳早去世,骨灰就埋在了牛场。寒春现在一个人仍然守着她的二百多头牛,居住在北京郊区的牛场那二十多年的旧平房里。

毛泽东是寒老最崇拜的人,而她最爱做的事情就是用小提琴拉一曲悠扬的《东方红》,这把小提琴从寒春来到中国时就陪伴着她。颁奖时,她用平静悠扬的琴声给人们讲述了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寒春:“我热爱的是中国革命。”

2004年,寒春从北京市公安局领到了中国首张“绿卡——《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关于为何始终未加入中国籍,她说:“我热爱的不是中国,而是中国革命。”

关于现在,她说不喜欢,大家净顾着赚钱了。

关于未来,她最大的心愿依旧是:“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23 06:05 PM , Processed in 0.06413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