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2|回复: 0

曹操墓出土新证据:第9块铭牌“常所用长犀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2 08: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6月12日,安阳曹操高陵发掘直播现场,发掘出价值千万翡翠珠,当日被发掘的还有铁剑、铁钉、铠甲片珍贵文物


中新社安阳6月12日电 (记者 李贵刚)备受海内外瞩目的曹操高陵12日重新开挖。中国考古工作者再次从曹操墓(即曹操高陵二号墓)中挖掘出“常所用长犀盾”字样的铭牌,这已是从曹操墓挖掘出来的第九块石牌,成为佐证曹操墓的又一新证据。

  当日上午9时许,位于河南省安阳县西高穴村的曹操高陵重新开挖。考古工作者在2009年年底已经确认的曹操墓中,又发现一块刻有“常所用长犀盾”字样的石牌,以及铁质铠甲片、陶器、漆器等遗物。相继挖掘出的还有龙形标记陶勺、颗粒状的玉珠、曹操随葬口含翡翠珠等。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曹操高陵考古发掘队队长潘伟斌介绍说,在二号墓前室发现的“常所用长犀盾”石牌,是发掘出来的第九块石牌。“与之前发现的八块写有“魏武王”字样的“常所用格虎大戟”等石牌非常相似,但是上半截没有了,猜测上半截写有‘魏武王’曹操二字。”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依据考古推断,这块“常所用长犀盾”铭牌与曹操关系密切,与此前出土的“魏武王常用挌虎大戟”的石牌都是同时期文物。“这更进一步佐证此墓是曹操墓。”

  考古工作者选择二号墓道两边的磬形坑和长方形坑进行了考古发掘。在长方形坑中发现有分布规律的铁钉,可能是建墓时遗留的建筑设施遗迹。出土的龙形标记陶勺,考古专家称十分罕见,代表着十足的帝王身份。

  二号墓发现的颗粒状的玉珠,大小相仿,中间有穿孔,或是曹操生前冠上戴的饰物。之所以散落在地上,据考古队员说,有可能是盗墓贼在离开墓穴时掉落的。另外,考古队员在墓穴的侧室发现了有画像的砖,但是一些已经遭到了破坏。

  之前,墓中还出土一颗“翡翠珠”,珠子呈椭圆形,直径2厘米左右,无色透明、质地温润。专家估计,其价值上千万元人民币。

  潘伟斌介绍说,从曹操墓出土的珠子都带有穿孔,只有这个翡翠珠没有任何穿孔,由此推断其他珠子为配饰物上所用,翡翠珠为曹操下葬时口含。“在墓室中由于被泥土包裹,才一次次躲过盗墓者的洗劫,得以完好保留下来。”

  曹操墓墙壁的长钉上发现有帐幔丝线缠绕的痕迹,并发现了大量的铠甲片,“这像是一件完整的铠甲”。

  2009年12月27日,中国考古专家暨文物部门对外公布,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经过考古专家的研究判定,二号墓即为曹操墓。中国考古界找出九大证据证明曹操高陵就在此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23 06:03 PM , Processed in 0.0545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