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76|回复: 22

[史地人物] 【大师】丰子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7 07: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4-6-28 09:37 AM 编辑

丰子恺(上)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07: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4-6-28 09:38 AM 编辑

丰子恺(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07: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维基百科:丰子恺



丰子恺(1898年11 月9日-1975年9 月15日),中国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原名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浙江崇德人。


生平

丰子恺,1898年(清德宗光绪24年)11月9日在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石门镇)出生。

先祖在故乡开了一家染坊,父亲长于诗文,是中国史上最后一年及第的举人,他是长男,排行第7,有6个姊姊,1个妹妹和两个弟弟,但两个弟弟皆早夭。

丰子恺为在读师范时期,有两位恩师。一位是艺术家李叔同,一位是教育家夏丏尊。在预科班二年级时,上李叔同教授画石膏像课,丰子恺沉迷其中,画艺进步很快。在李叔同的指点与鼓励下,丰子恺一方面努力写生,一方面观摩西洋名画,并学习绘画理论。也向李叔同学习音乐,苦练钢琴。夏丏尊当时在第一师范本任舍监一职,后改任为国文老师。夏丏尊以教授新文艺写作闻名,对学生教导甚严,写作文时要求“不准讲空话,要老实写”。

1919年,丰子恺自第一师范毕业,出国深造学习美术是他的理想。于是他卖祖产,并向姐夫借了四百元钱,到东京展开他的留学生涯。丰子恺的日语是向两位曾留日的老师──李叔同、夏丏尊学习的。他在东京做短期进修。4个月后,他拉完了三册提琴练习本和几个轻歌剧曲子。美术方面,丰子恺专攻炭笔画。 但某日,他在旧书摊上看到《梦二画集˙春之卷》。竹久梦二是日本一位自学成功的画家,专攻简笔漫画,在当时可谓自成一家。竹久梦二的画构图技巧来自西方,但画趣却是东洋味。丰子恺认为,这些画作简直就是“无声的诗”。从竹久梦二的作品中,丰子恺找到了日后美术的途径。

丰子恺在日本游学10个月,盘缠用尽后不得已返国。回国后迫于家计他再执起教鞭,授课讲学。平日在教学之余,开始从事英、日文的翻译工作。丰子恺创作漫画的动机,先是因校务会议过于无趣之余,他便观察同事不同的姿态,回宿舍后画成图稿,颇觉有趣,便开始尝试其他内容。朱自清与俞平伯合办一份刊物《我们的七月》,他便向丰子恺要了张画,刊登在1924年的期刊上。那一幅图画题目为“人散后,一勾新月天如水”,引起在上海办《文学周报》的郑振铎的注意。

1925 年,《文学周报》开始连续刊载丰子恺的画作,郑振铎给这些画定了“子恺漫画”的标题。

1945 年抗战胜利以后,丰子恺回到杭州定居。

1949年到香港举行画展。

后来丰子恺一直住在上海。

1960年,上海市中国画院成立,他担任首任院长。

1961年到1965年,他翻译日本古典名著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幼女丰一吟协助。

1966 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他蒙受屈辱;背着莫须有的罪名,遭批斗、迫害,摧折他的身心。

1975 年8月癌症病发(9月诊断为右叶尖肺癌);并得知胞姐逝世噩耗令病情恶化,同年9 月15日12时8分在上海华山医院急诊观察室逝世,享年77岁。直到1978年6月5日才平反,书面通知送交长子丰华瞻。


年表

    * 1914 年2月首度发表作品
    * 1918 年首度发表诗词
    * 1922 年12月开始漫画创作,为中国漫画艺术的先驱,漫画造形简约,画风朴实,饶富童趣,在众多画家中,独树一格。曾先后在香港、台湾及各地举办画展。
    * 1926 年创办开明书店
    * 1927 年从弘一法师归依佛门,法名婴行。于上海参加创办立达中学(后改为立达学园)。


丰子恺的四位良友

丰子恺称他一生之中有四位“良友”相随,即:烟、酒、茶、唱机。“老烟枪”这个称号对丰子恺而言是不为过的使他在早年得到肺结核,医生嘱咐须戒烟,不得已只好努力减到一天六、七根。酒,对丰子恺而言,喝酒是为了兴味,是一种“酒逢知己千杯少”的真情流露,所以说“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感觉之间。喜欢唱机,乃是喜欢聆赏音乐。酒可醉人,茶可醒人。茶,是丰子恺书房中不可或缺的良朋益友。
[编辑] 出版作品

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续笔》、彩色画册《子恺漫画选》、漫画集《子恺漫画》及首册音乐理论著作《音乐的常识》等。译作有日本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夏目漱石选集;俄国屠格涅夫《猎人笔记》、柯罗连科《我的同时代人》;日本古典小说《源氏物语》、《落洼物语》、《竹取物语》、《伊势物语》。

他的散文《渐》被台湾龙腾版高级中学国文教科书第2册收录,台湾教科书开放民编前的国立编译馆版高级中学国文教科书也曾收录。


子女

    * 长女:丰一吟
    * 长子:丰华瞻
    * 次女:丰陈宝
    * 么女:丰宁馨


漫画作品

    *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 长堤树老阅人多
    *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 取苹果
    * 挖耳朵
    * 燕归人未归
    * 余香


参见

    * 漫画作品


外部链接

    * 1898~1920 丰子恺年谱,上海大学图书馆,2004年编
    * 丰子恺网
    * 丰子恺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07: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0-4-17 08:47 编辑

百度百科:丰子恺



1.jpg



丰子恺先生
  
  丰子恺(1898.11.9-1975.9.15)原名丰润,曾用名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十年动乱期间,遭受迫害,积郁成病,于一九七五年不治而逝,享年七十八岁。

  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对他的思想影响甚大。1917年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1921年东渡日本短期考察,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回国后从事美术、音乐教学,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同时进行绘画、文学创作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编译工作。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著名画家,散文家

  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 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1926年,任教职于上海艺术大学。 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1937年编成《漫画日本侵华史》出版。1939年任浙江大学讲师、副教授。1942年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陆续译著出版《音乐的常识》《音乐入门》《近世十大音乐家》《孩子们的音乐》等面向中小学生和普通音乐爱好者的通俗读物,为现代音乐知识的普及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46年返上海。出版画册《子恺漫画选》。1952年后历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受人敬仰的漫画家,散文家。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丰先生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憾。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漫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栊,便是十分心情。丰先生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作为题材的,例如《阿宝赤膊》,《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和《会议》。读丰先生的儿童漫画,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


丰子恺小传

  丰华瞻(子)

  父亲于一八九八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十一月九日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石门镇)。祖上在石门镇开一家小染坊。祖父名丰 璜(字斛泉),长于诗文,于一九零二年乡试时中「举人」。父亲是祖父的第七个孩子,是长子;父亲的姐弟大多夭折早亡。父亲八岁时,祖父就患肺病去世。父亲九岁时进私塾读书,十二岁入石门湾西溪小学。一九一四年他十六岁时,到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浙江第一师范的教师李叔同先生(后出家,法号「弘一法师」)教他图画、音乐,发现他的才能,鼓励他向绘画方面发展。李先生不但精于图画、音乐,也擅长戏剧、文学、书法,对父亲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

  一九一九年父亲毕业于浙江第一师范后,在上海专科师范任教。一九二一年初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参加洋画研究会与音乐研究会。年底由日本返国。

  一九二二年,父亲在浙江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这时开始作漫画。有几幅画发表于《我们》杂志上。一九二四年父亲辞去春晖中学职到上海创办立达学园。一九二五年父亲的漫画在郑振铎主编的《文学周报》上连续发表,称为〖子恺漫画〗。一九二五年十二月由文学周报社出版《子恺漫画》,内收画六十幅,这是父亲的第一本画集,也是中国的第一本漫画集。

  从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三七年间陆续出版的画集有《子恺画集》《护生画集》《学生漫画》《儿童漫画》《都会之音》《云霓》《人间相》等。其中除描写诗词意境、儿童生活与学生生活的画外,有大量的画揭露旧社会的黑暗与劳动人民所受的苦难。同一时期中父亲出版了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等,又出版了大量的音乐书与艺术理论书,如《音乐入书》《中文名歌五十曲》《近世十大音乐家》《西洋画派十二讲》《艺术趣味》《艺术漫谈》等。

  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十一月,父亲率全家逃难。从故乡出发,经江西,到达湖南长沙。后迁广西桂林。一九三九年春,父亲受浙江大学之聘,到广西宜山浙大任教。后随浙大迁往贵州遵义。一九四二年秋,父亲到达四川重庆,任教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一年后辞职,在家著述为生。

  抗战期间父亲在西南各省出版的画集有《漫画阿Q正传》《大树画册》《客窗漫画》《画中有诗》等。一九四一年在遵义绘成《子凯漫画全集》,至一九四五年十二月由开明书店在上海出版。《全集》共分六册,收画四百二十四幅。一九四五年抗战结束,次年父亲回到杭州。一九四六至四八年住在杭州期间出版的画集有《又生画集》与彩色版《子恺漫画选》等。

  建国后父亲一直住在上海。任上海市人民代表与政协委员,又任全国政协委员。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一九六零年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大部分时间在家著述。

  建国以后父亲主要从事翻译俄文与日文的文学作品。译有《猎人笔记》《夏目漱石选集》《源氏物语》等。画集方面出版的有《绘画鲁迅小说》《子恺漫画选》(一九五五年)《丰子恺儿童漫选》英文本与印尼文本(一九五六年)、彩色的《丰子恺画集》(一九六三年)。

  父亲一生著作丰富,共有一百五十多种。他在绘画、文学、音乐、书法、艺术理论与翻译等各方面都作出了贡献。他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

  十年浩劫期间,父亲被林彪、“四人帮”加上莫须有罪名,遭到残酷迫害,身心备受摧残。一九七零年初他患重病,卧病半年。病愈后,他不顾林彪、‘四人帮’的迫害,仍坚持作画,并从事翻译。但由于长期受折磨,患了肺癌。一九七五年九月十五日,父亲在阴霾蔽日的情况下含恨长逝。

  一九七九年六月二十八日,在上海龙华公墓大厅举行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上海市领导同志在骨灰安放仪式悼词中指出:父亲痛恨旧社会的反动统治,用美术创作来表示他的正义感和斗争精神;建国后他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忘我地进行劳动,热情歌颂了中国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宣读了中共上海市委为父亲彻底平反的决定。

  丰子恺传

  丰子恺者,本名丰润,字子恺,浙江崇德石门湾人也。光绪二十四年(1898)生,有六姊,倍受珍宠,乳名慈玉,幼常有悲天悯人之意。父璜为举人,既废科举,遂无所用。幼入私塾,好誊摹人像。业师见之,以为其自画也,遂命画孔子像。急无所出,终以九宫玻璃格制之,师嘉之,悬于学庠。同学乡邻乃多来求画,九宫格已不足为,遂学画,闻于远近。稍长,入高小,以应民主选举故,易名丰仁。继之,考入省立第一师范,从李叔同学音乐、绘画,从夏丏尊学国文。毕业,与刘质平、吴梦非、刘海粟、姜丹书创中华美育会,办《美育》杂志。又与质平等创办上海艺术专科学校,教西洋美术。民国十年(1921),卖祖宅,赴东京学美术,偶见竹久梦二作品,甚爱其简炼洗净,醒世劝诫,遂引为榜样。居十月,回浙任教于上虞之春晖中学,朱自清、朱光潜、匡互生、刘薰宇、刘淑琴与俱焉。尝作画《一钩新月天如水》,时郑振铎主持《文学周报》,见而异之。遂约见,爱其温文尔雅,以为与叶圣陶相亚。久之,所约画稿成集,振铎为赐名曰《子恺漫画》,世间始有漫画一词也。十五年(1926),与叶圣陶等发起开明书店。次年,弘一法师云游至沪,下榻子恺处,为其漫画题诗合璧,名曰《护生画》,为戒杀生爱生命之意。先此,子恺为寓所求名,弘一曰可拈字抓阄也。凡两次皆得缘字,遂名之曰缘缘堂也。是年九月,从弘一皈依佛门,为居士,法名婴行。然贵适意,不戒酒肉。

  民国二十二年(1933),缘缘堂落成于石门湾,坚固坦白,深沉朴素,正子恺所素追求也。弘一法师、马一浮为题词,藏书两万余卷,兽香不断,童趣盎然,诚无尚之乐也。故传世文集,多冠缘缘堂之名焉。二十二年(1935)。出版《人间世》画集,序曰:“吾画既非装饰,又非赞美,更不可为娱乐;而皆人间之不调和相,不欢喜相,与不可爱相。”此所谓乱世之相也。且转为刻图章一枚,曰“速朽之作”。又有音乐著作三部、散文五部、艺术论著八部,俱作于斯堂之下耳。

  未几,以避战事,辗转于桐庐、衢州、上饶、南昌、萍乡、湘潭、长沙、桂林、宜山、遵义、重庆。于萍乡闻缘缘堂遭轰炸夷平,愤不能消,乃作《还我缘缘堂》。又作反日漫画,曰《漫画日本侵华史》,以避时难,沉于江底,遂不得面世。三十一年(1942),定居重庆,住城郊沙坪小屋,卖字画为生,种瓜豆,养鹅鸽,饮渝酒,怡然自得。时有名流来访,辄意兴飙举,语各如泉,酒亦屡增。是年,闻弘一法师圆寂,怅然若失。既而曰:“人生境界可分三等。一曰物质生活,此大多数也。二曰精神生活,即学者之流也,此亦不在少数。三曰灵魂生活,即宗教也,得其真谛者极少数耳。弘一法师则安步阅此三层楼台也。事母孝,待妻爱,精深艺术,精研佛法。实最完美一人也。艺术家之最高境界,实与宗教相近。艺术之情景交融,与宗教之诸相非相,实止差一步耳。故所谓格律诗、山水画之属,绝非雕虫之技,为其有宗教精神在焉。吾脚力甚小,故不能随法师更上层楼,惟斤斤于小技,但可攀其栏杆作一窥视,深自惭愧云耳。”乃赴乐山访马一浮,倩其为弘一作传。

  民国三十五年(1946),携眷回石门湾,寻缘缘堂,已成飞灰矣。乃痛饮千杯,不顾而去。居杭州。三十八年(1949)后,居上海陕西路,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居室曰日月楼,潜心翻译,历译俄文之《猎人笔记》、日文之《源氏物语》等。所译《源氏物语》者,国内译此书之始也。文革间,定性为“反动的学术权威”。先此,曾编童书名曰《教我唱歌难上难》,有句曰:“东方出了个绿太阳”,意在纠错也。遂为罪证,造反派以十万人批斗之,羞辱倍至。回家则日饮斗升,惟爱白乐天“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一句而已。未几,闻老舍投湖,淡然曰:“死则死矣。”又闻马一浮罹难,竟曰:“何不早死一年。”人皆以其冷漠,实乃佛性也。一九七零年,患中毒性肺炎,得居家养病。复作漫画,以难见天日故,总其名曰《敝帚自珍》。知者多来求之,则回以《种瓜得瓜》、《东风浩荡》两幅。有求字者,则回以鲁迅诗句。又译日人汤次子荣之《大乘起信论》,交广洽法师携至新加坡出版,然不敢署名。时文狱之森然可见矣。此外,略有散文,集曰《缘缘堂续笔》。一九七二年,平反,抄没诸物发还。睹物思情,遂起还乡之意。一九七五年,回乡竞志。是年初秋,卒于肺癌,年七十有七。临去犹日饮黄酒一斤,抽烟一巴。有《护生画》六集传世,亦广洽法师与复梓焉。一九八五年,乡人为重建缘缘堂,今尚存焉。

  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早年曾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早期漫画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取材儿童题材。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

  丰子恺出生时,他的母亲已生了六个女儿,他是家里第一个儿子。因为父亲也只有一个妹妹,他便是丰家烟火得继的希望,备受珍惜。父亲为他取乳名为"慈玉",他确实是家人眼中的宝玉,祖母溺爱他,父母、姑姑疼爱他,姐姐们怜爱他,连家里染坊中的伙计们也喜欢他。丰子恺自小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

  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

  ——俞平伯 评丰子恺


丰子恺作品

  著有:《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

  著作书目:

  《子恺漫画》1926,开明。
  《子恺画集》1927,开明。
  《西洋美术史》1928,开明。
  《缘缘堂随笔》(散文集)1931,开明;增订本,1957,人文。
  《子恺小品集》1933,上海开华书局。
  《随笔二十篇》1934,天马。
  《艺术趣味》(散文集)1934,开明。
  《绘画与文学》(论文集)1934,开明。
  《近代艺术纲要》(论文)1934,中华。
  《车厢社会》(散文集)1935,良友。
  《艺术丛话》(论文集)1935,良友。
  《丰子恺创作选》(散文集)1936,上海仿古书店。
  《艺术漫谈》1936,上海人间书屋。
  《缘缘堂再笔》(散文集)1937,开明。
  《漫画阿Q正传》1939,开明。
  《子恺近作散文集》1941,成都普益图书馆。
  《艺术修养基础》(论文集)1941,桂林文化供应社。
  《画中有诗》(诗配画)1943,桂林文光书店。
  《教师日记》(日记体散文集)1944,重庆崇德书店。
  《艺术与人生》(论文集)1944.1,桂林民友书店。
  《古诗新画》(子恺漫画全集之一)1945,开明。
  《儿童相》(子恺漫画全集之二)l945,开明。
  《学生相》(子恺漫画全集之三)1945,开明。
  《民间相》(子恺漫画全集之四)1945,开明。
  《都市相》(子恺漫画全集之五)1945,开明。
  《战时相》(于恺漫画全集之六)1945,开明。
  《率真集》(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小钞票历险记》(童话)1947,上海万叶书店。
  《子恺漫画选》1955.11,人民美术出版社。
  《子恺漫画全集》1962.11,香港岭南出版社。
  《缘缘堂集外遗文》明川编,1979,香港问学社。
  《丰子恺散文选集》1982,上海文艺。
  《缘缘堂随笔集》1983,浙江文艺。

  翻译书目:

  《苦闷的象征》(理论集)日本厨川白村著,1925,商务。
  《艺术概论》日本黑田鹏信著,1928,开明。
  《初恋》(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31,开明。
  《自杀俱乐部》(长篇小说)英国史蒂文生著,1932,开明。
  《猎人笔记》俄国屠格涅夫著,1953,文生 。
  《源氏物语》(长篇小说)日本紫式部著,1987,人民文学出版社。其书对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同《唐诗》《红楼梦》等书列为亚洲十大值得收藏的书目。世界上第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紫式部也被评为全球五大伟人之一。
  《音乐的常识》
  《音乐入门》
  《近世十大音乐家》
  《孩子们的音乐》

  丰子恺作品展示
  
2.jpg

相逢

  
3.jpg

春到草庐

  
4.jpg

山水人物


5.jpg

游春图



扩展阅读:

    1. 367art丰子恺专题http://p.367art.com/Author.aspx?aid=124
    2. 367 世界名画网
    3. 丰子恺网上祭拜点http://www.lifeall.com/mem/123/main.ahtml
    4. http://www.xalhedu.cn/cms/app/info/doc/index.php/24144
    5. 《香港佛教》第329期
    6.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4275972.html?si=1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07: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gif


题目叫《晚归》,与画意十分贴切。墙上的钟告诉我们已经很“晚”了,稚子的亲昵告诉我们这是归家的一幕。不仅如此。“晚归”可能有更深的意思。“晚”让人不禁想到时间的流逝,晚者,老也。“归”呢,意味着返回到时间的初始——孩提时代。人伦的延续与孩子的等候,引导归航的主人公回到了家园。他蹲了下来,眼睛与孩子的视线在同一个高度交织。时钟的满脸笑意便是对“晚归”这一幕的称许。

说到那个时钟,画得也很有意思。它高高居于父子三人的上方,画面上大片的空白使得背景里应有的一面白墙完全是虚空的,需要由观者的想象力来补充。在想象一片空无的白墙时,也自然有可能联想:时间就是这般地了无痕迹。

还说那个钟。我发现它的形状与电视剧《围城》里方鸿渐的爸爸、无锡方老先生的那口著名的钟简直完全一样。《围城》里方老先生的钟每天都要晚个把小时。方鸿渐和孙柔嘉结婚以后,这口钟又传给了方鸿渐。丰子恺先生是浙江人。如果我们相信电视剧《围城》对道具的细节很讲究的话,大概会觉得,民国时候浙江的钟都是这个样子罢。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07: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gif


这幅画一看上去就很有意思。大人和小孩穿得严乎乎圆滚滚的,煞是可爱。穿成这样,却不让我们看到正脸儿,在我们的想象中,这一大一小的样子就更可爱了。在这个寒冷光秃的冬日,只有他们两个在走动。他们是回家还是去做客?与这二人形成对比的,是光秃秃的树,光秃秃的石板路,光秃秃的冬天。其实,在坚实的树皮底下,依然流动着树的生命,厚厚的石板下面,也蛰伏着虫蚁和嫩芽。只是冬日的生命万物都被裹着盖着,我们看不见罢了。就连这一大一小两个人,手也是袖中牵在一起,暖暖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07: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10-4-17 08:57 编辑

1.gif

村学校的音乐课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07: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gif

好花时节不闲身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07: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gif

二女印象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08: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gif

大教室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08: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gif

“一样大”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08: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gif

诱惑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08: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gif

小桌呼朋三面坐 留将一面与梅花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08: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gif

女墙上黯黯的一抹斜阳,人在城外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08: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gif


飞来山鸟语惺忪,
却是幽人半睡中,
野竹成阴无弹射,
不妨同享北窗风。

宋 陆游 护生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08: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gif

春昼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08: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三年前的花瓣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7 10: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丰子恺!

Xie Xie LZ.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7 08: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不到视频。因为非常喜欢李叔同,顺带把丰子恺的书也看了一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7 08: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现在看到视频了,我想是我电脑刚才出问题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24 06:44 PM , Processed in 0.04549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