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处理手法,教人想起上世纪80年代美国对埃塞俄比亚飢荒的举国动员式赈灾。今天我们提起埃塞俄比亚偏见处处,无视这是世界文明古国的事实,原因和美国政府极其成功的救灾宣传息息相关。埃塞俄比亚当时飢荒自然严重,但同类飢荒在非洲也有不少,却鲜有被美国如此重视,也不能让美国明星集体灌录《We are the World》。事实上,这飢荒当时被当成是丑闻,因埃塞俄比亚当时由共产党管治,政府刻意隐瞒灾情。当救灾变成美国的社会运动,华府就有能力变相确认人民对政府内政外交的支持﹕须知美国人原来对埃塞俄比亚新政权有一定同情,毕竟美国曾支持多年的埃塞皇帝晚年倒行逆施,开罪不少人权人士。同一道理,美国的海地政策常被国内自由派批评,但举国救灾后,美国对加勒比海后院具有特殊责任的理论,又变相得到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