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1|回复: 0

日本人名字的学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2 1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鉴于接下来的时间,出场人物众多,姓名繁复,一个人物往往又有多个名字,因此,有必要简单介绍下日本人的姓名情况,以便于理解今后将陆续遇到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日本名字。

日本人的姓名,那是相当的奇诡,不仅构成复杂,还什么都敢取,什么都敢叫,而且又有动不动就改名的习惯,让人往往有些摸不着头脑。

举个例子,比如那个叫山本五十六的同志,为什么叫五十六呢?我们知道,日本人取名有个习惯,生了第一个男孩叫太郎,生了第二个男孩叫或者次郎或者次男。那么,据此类推,难道山本五十六排行第五十六?

天啦,山本五十六的老爹生殖能力也太强了,居然生了半个连。如果是这样,是不是应该授予他的老爹一个“种人”的光荣称号呢?

当然不是,山本五十六名字的含义说,他是在他老爹五十六岁时出生的,而不是排行五十六。

日本的姓名很有学问吧?下面让我慢慢地说给你听。

古代日本人没有姓,只有名,也就是随便叫个小猫小狗什么的以示区分。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特别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有了可以吃两碗以上大米饭的贵族出现了,这样叫就不太合适了。

于是,在部民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氏姓制度。中国古代以姓代表血缘,以氏代表身份,日本的氏姓制度则恰好相反。氏原本是指由血缘为中心组成的氏族公社,两级分化后,其首领即被称为氏上,对内主持对氏神的祭祀,裁决氏族内部纷争,对外则代表氏族与其它氏族或朝廷接触。每个氏都有自己的名称,叫做“氏名”。氏名是根据该氏族在朝廷中担任的职务或该氏族居注管辖的地方命名的。例如,在朝廷中主管祭把的部门叫忌部,管理忌部的氏族便称为忌部氏,而出云氏、近江氏则是统治出云、近江地方的氏族。

姓原本是对氏上的尊称,后来大和王朝经常给自己看得比较顺眼的氏上赐姓,被赐姓的氏上觉得非常的有面子。于是姓就成为氏上区别区别排名顺序的一种称号。这就好比现在,常务副市长同副市长的区别,有了常务这两个字,排名顺序一定会比没有常务这两个字的副市长靠前是一个道理。

大和王朝赐姓还是很有讲究的,各姓之间等级非常分明,而且这个姓是世袭的,可以传给子孙。天皇的后裔往往赐姓臣、君,很多传统氏上赐姓连,中国或朝鲜移民的氏上赐姓主、史,其它的还有别、公、直、造、村主、稻置等等。最尊贵的姓是臣和连,其中在朝廷中身居高官者称大臣和大连。

后来,大概在公元九、十世纪时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称号叫苗字。苗是苗裔、分支的意思。苗字即一个家族从氏族本家分离出去后的新姓。

头晕了吧,不过先不能晕,听我讲完才准晕。

总之一句话,记住古代日本人的姓可能会出现有氏、姓、苗字三部分分别表示一定的意义,要仔细分析。下面举几个具体例子进行讲解,如“藤原朝臣九条兼实”。其中:藤原是氏名,朝臣是姓,九条是苗字,兼实是名。

再后来,新的苗字太多,千奇百怪,搞得日本人的姓氏越来越复杂,日本人自己也觉得太麻烦。于是,氏、姓、苗字逐渐合为一体,统称为苗字。日本人也逐渐开始以苗字为姓。

值得一提的是,服部、秦则是古时从中国经由朝鲜到日本定居的归化人的姓。姓服部的有一个名人,著名的特工、卓越的间谍、夜幕中的幽灵,人称鬼半藏的服部半藏。

姓氏谈完,再说名字。日本的贵族一般有两个名字:小名和大名。部分人出仕而有官位,部分人出家而有法名、院号,这些都要随名字带出来,导致很多日本贵族的正式称谓往往是很长一串,念出全名都需要好一阵子。一般是有官位以官位代替小名;有法名、院号的,在家修行称法名,前加“入道”二字,在寺修行或死后称院号。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武田信玄,实际上比较正式的叫法应该是“武田大膳大夫晴信入道信玄”,武田信玄这种称呼反而是是不那么恭敬的简称。武田,是姓;大膳大夫,是官位;晴信,是大名;信玄则是法号,因为是在家修行,信玄前加“入道”二字。死后,则多以院号称呼,称为为“武田德荣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1 04:12 PM , Processed in 0.02544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