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10|回复: 1

有多少人生下来就成“公家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2 10: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旭东

  前晚,记者登录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官网,发现《北京廉租住房已备案结果公示》中,有一些身份证号码显示年龄未满16岁的人,居然也可领取租赁住房补贴。(9月12日《现代快报》)

  几岁的宝宝就领租赁住房补贴,确实很牛。最早发现这个疑问的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张鸿在其博客中追问:“如果基本的身份信息都遍地疑问,那些不太能一眼看出毛病的住房面积和收入水平甚至是否真有其人还说得清楚吗?”面对公众的“遍地疑问”,有关方面是否“说得清楚”?

  其实,廉租住房的那点补贴也不多,为何总有人“惦记”呢?

  曾经,有人甘做“童工”。山东临邑县电业公司的干部亲属13岁入职24岁内退。山东临邑籍网友“夜来洪荒”发帖爆料称,自己一个高中女同学因为家里有关系,7岁就入编成为干部了,大学毕业后正式开始从事7岁就“开始”的事业。呜呼,有多少人一生下来就是“公家人”?

  “史上最牛宝宝”是否也是“毕姥爷”的孙子呢?不排除。有的人一生下来就走上了“星光大道”,他们住在“廉租房”里成为“公家人”,不仅衣食住无忧,更是万般政策利好“宠”于一身。富人吃低保、权力吃低保,早已司空见惯。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人群“吃低保”,其危害性不难想象:你多吃一口,穷人就会少吃一口。租赁住房补贴也是如此。

  “蚕食”政策比“吃低保”、“拿补贴”更可怕。当“蚕食”政策成为习惯,成为一些权力机关执行政策的一道“程序”,每每“饱餐”国家政策,中饱私囊,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和权力使用上的恶性膨胀。今天吃政策一,明天就会吃政策二,而且,没有“吃饱”的时候,甚至会自己“制订政策”千方百计让子孙成为“公家人”。让一切政策在阳光下操作,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任何政策都需要“阳光操作”,需要有效的监督和处罚。
发表于 2009-9-13 07: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policy make do not want transparent,
that is why no serious computer system could be implemented
on ID, tax, etc.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1 01:26 PM , Processed in 0.02424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