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两大按揭贷款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是去年9月金融海啸爆发后首两家被华府接管的金融机构。一年后,两房仍然是华府的沉重包袱,它们给业界带来惨痛教训,但影响更深远的是,两房令美国按揭市场退化成难离政府襁褓的婴儿,华府脱身之日可谓遥遥无期。
两房均是华府一手养大的按揭机构,原意是确保国民能取得按揭贷款,但过去10年信贷泡沫中,华尔街开始将按揭打包转售,形成庞大、不堪一击的按揭相关证券市场,结果导致次按危机及金融海啸。
注资7.4千亿 破产风险未除
华府于去年9月6日宣布接管两房,先后向两家公司注资960亿美元,并购入相当于注资额10倍的债务和按揭相关证券。但两房依然面对破产及断供潮的问题,华府能否脱身成为疑问。
截至今年6月,房利美及房地美分别持有1,710亿美元及780亿美元问题贷款,但拨备不足3成。巴克莱资本分析师拉雅海克萨估计,两房或需额外2,000亿美元注资,“到最后,可能只能由纳税人买单。”
华尔街金融机构一直以为本身有能力处理按揭产品市场风险,但金融海啸之后,“华府担保”成为投资者信心保证,华盛顿研究组织分析师塞伯格说:“已经无人再争论私人市场能否自行处理。”
建议分拆 独立或需10年
美国按揭银行家协会(MBA)上周就提出将两房分拆成多家小型按揭公司的建议。在建议下,新公司将继承两房发行按揭抵押证券的功能,但这些证券将由华府保险基金担保,一旦公司倒闭,华府便须向债券持有人保证支付本息。
穆迪投资上月发表报告,估计两房需花最少10年时间,才可望重新独立。MBA主席库森表示:“假如业界要重建并维持投资者信心和资金流通,就有必要获得明确的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