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4|回复: 1

铁列克提事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9 09: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珍宝岛战役后,中苏边境局势进一步紧张,苏军在漫长的边境上频频挑起冲突,寻求报复的机会。
  铁列克提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裕民县巴而鲁克山西部地区,与苏联交界。进入1969年6月后,苏军频频在这一带挑起冲突。一开始只有步兵,后来逐渐出现出现了坦克和装甲车,甚至还有直升机。当时前线部队将情况上报,但当时新疆军区司令员龙金书认为,苏军的主要目的在于恐吓,因此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对前沿人员提出的暂时停止巡逻的建议也未予采纳,这直接造成了事件的加速发展。 d68b65cbedf9b50bbf09e671.jpg
  8月11日,中国军队在两国边防军经常会晤的巴克图哨所悬挂红旗邀请对方司令官进行会谈。然而,当地苏军的赫尔丘上校,等主要负责人都没有露面。
  8月12日,新疆军区作战部部长孟魁梧接到塔城军分区再次来电,认为苏军的行动反常,马上报告了龙书金。但龙没有答复。当晚,王新光政委又电话直要新疆军区作战值班室,报告当面苏军可能有重大行动。请示明天的巡逻可否取消。值班参谋回答:军区首长已经接到你们的报告,但对取消巡逻一事没有明确指示。
  8月13日上午8时,我军在铁列克提地区巡逻队例行巡逻,其后,按照正式说法:苏联边防军出动直升机1969年铁列克提战场位置2架,坦克装甲车数十辆步兵300余人,悍然入侵铁列克提地区,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突然袭击。中国边防部队在连长范进忠指导员扬政林的率领下,奋起还击,经过4小时激烈战斗,连续打退苏军3次进攻。终因战前准备不周,兵力火力对比悬殊,巡逻队38名官兵几乎全部壮烈牺牲,仅一人生还( 程古栾,1947年生,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零四部队四营四连,战前任五班副。1969年8月13日参加铁列克提战斗,在无名高地附近带领新兵狠狠地反击苏军,战场上范进忠连长、裴映章副站长、杨振林副连长相继牺牲后,在阵地继续坚持作战到最后身负重伤生还者!)在此次事件中,苏联边防军还打死中国民兵3人,打伤前来增援的中国边防战士12人…
  由于巡逻队全体官兵在战斗中全部牺牲,我们已无从得知当时战斗的具体情况。只知道他们曾通过步话机向后方通报了苏军的兵力状况和发动进攻的状况。为此后的事件调查工作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基本情况。
  半个月后,为了弄清事件真相,中央军委调查组来到乌鲁木齐。先后就决策责任问题调查了军区司令员以下近百人。1971年8.13事件后,龙书金受到处理。
  应该说,铁列克提事件是当时中苏边境形式的必然结果。由于苏联在珍宝岛未能占到便宜,肯定要在边境的其他地区找回一些面子。因此,象这样的预谋伏击,即使不在铁列克提发生,也可能在其他地区发生。毕竟中苏边境 长达数千公里。对苏联方面还是有可乘之机的。
0b07ec1f57cc2c77f724e47f.jpg
  更正一下:铁列克提事件中我军伤亡人数应该是68名,我在陆院上学时的边防专业教员是铁列克提事件幸存者之一,在他的课上我和我的同学们了解了此事件的全部过程,更多的细节记的不确切了,但实际伤亡人数与官方宣称的有较大出入,因此我印象很深。龙书金在决策方面当然有责任,但不只是他有责任。
  牺牲者中,还有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影师温炳林和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影师李连祥,他们不属于巡逻队成员,但同样是烈士!
  据说从沙俄到苏联时期,它的国家每年要有“领土收入”。“收入”方式五花八门,一是将沙俄强加给我们的以某山脊、某河流为界,推到我国领土上的某山脊、某河流,说那就是当年的××山脊,××河流;二是利用每年在平原地带疏松剪迹地带(苏军用直升机驱赶我牧民羊群,牧民一旦闯入这个区域,苏军就开枪射击),向我国侵入一犁、多犁;三是在边界私设界标。设界标是两国政府的共同行为,经勘测,两国政府认可,并通过谈判签字为合法有效。“8.13铁列克堤事件”由苏联政府私设界标引发。
  勃列日涅夫当政的苏联,对外领土扩张,在边界上看得很明显。它交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部队机动快速(苏联边防队巡逻使用汽车,修有一条巡逻公路,而我边防战士交通工具主要靠马,走在松土带上土路灰尘很大),用其优势,趁我们巡逻间隙,在铁列克堤与禾角克两边防站之间实际控制线我侧,垒很多石头堆,粉刷成白色,非法私设界标,企图既成事实,后果非常严重。(只要你去过边境线可以看到在塔尔巴哈台山和巴尔鲁克山之间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沿边境行去,苏军当年显示其强大的、盛气凌人的高高哨楼、松土带、铁丝网、巡逻路、壕堑碉堡还可看见。苏联解体后,它们已经颓废了,但当年那浓烈的硝烟味儿,似乎还隐隐可以闻到)。
发表于 2009-8-29 09: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4 03:00 PM , Processed in 0.0617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