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车铭德
在连续数月对人工智能股票保持高度热情后,罗斯柴尔德旗下知名投资研究机构Redburn的分析师亚历山大·海斯尔(Alexander Haissl)认为,现在是时候对微软和亚马逊这样的超大规模云服务商采取“更为谨慎的立场”了。他在周一的一份报告中将这两家公司的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
海斯尔将微软的目标股价从560美元下调至500美元,维持亚马逊250美元的目标价不变。
受此影响,亚马逊股价周二下跌4.4%,至222.55美元;微软股价下跌2.7%,至493.79美元。
海斯尔在报告中写道,此次下调评级是“怀着沉重的心情”做出的。他指出,自2022年开始覆盖这两只股票以来,公司一直对它们持有高于市场普遍看法的看多观点。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行业经济效益最终会恢复到云计算1.0时代(即生成式AI兴起前至2024年初),那时超大规模云服务商能够获取大部分价值”,这位分析师解释道。
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海斯尔继续表示,“生成式AI就像早期云计算1.0”的观点“越来越站不住脚”。他强调,支撑乐观预期的经济逻辑“远比预想中薄弱”。
他补充说,数据中心的建设远比云基础设施的扩建更为资本密集,并指出GPU的部署“要想产生与云1.0相同的价值,所需资本大约是其六倍,同时风险也偏向下行”。
本质上,巨额资本支出让风险与回报的平衡更加倾向于负面。海斯尔指出,每投入一美元到生成式AI基础设施,仅能产生大约20美分的净现值(净现值是衡量现金流流入与流出价值以评估盈利能力的指标)。他表示,相比之下,成熟的云1.0项目每1美元投入可产生约1.40美元的净现值。
这种说法我们之前就见过,即人工智能带来的回报不足以支撑巨额的资本投入。今年夏天,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份报告以及像萨姆·奥特曼这样的行业领袖的评论,引发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导致投资者对AI的前景越来越失去信心。
在10月底经历了一波由人工智能推动的高点之后,纳斯达克指数已下跌逾5%,因为投资者开始回避人工智能相关股票,认为其估值过高。
就微软而言,海斯尔认为,公司的旗舰人工智能平台Azure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低价值的工作负载,而“价值正日益流向像Anthropic或OpenAI这样的模型提供商。”
尽管有人可能认为亚马逊的处境更好,但海斯尔写道,整体来看,生成式AI已成为行业的 “低价值增长引擎”——虽然它贡献了超过一半的AWS和Azure营收增长,但这种增长完全依靠高额资本支出。
海斯尔补充道,真正需要关注的限制因素是“所需资本支出与所实现增长之间的关系”。他指出,过度建设的风险在加大,这种担忧在今年早些时候已悄然潜入市场,尤其与微软相关,当时TD Cowen(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指出,该公司在过于激进的建设后开始取消数据中心的租赁合同。
关键在于,“生成式AI在臃肿、低效的技术栈上扩张的,而云计算1.0是在实现效率后才开始扩张的,”海斯尔写道。
沉重的不只是心情,还有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