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回复: 0

[军事] 讲武谈兵|日本研发潜射巡航导弹,进攻性远程打击能力立体化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5 06: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讲武谈兵|日本研发潜射巡航导弹,进攻性远程打击能力立体化发展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王若鸿
2025-10-16 07:29
来源:澎湃新闻
 ∙ 澎湃防务 >
字号

近日,据媒体报道,日本防卫省已经正式与三菱重工集团签订了一份合同,研发两款新型导弹,包括改进型12式舰舰导弹以及一款未命名的潜射巡航导弹。尤其是后者,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因为这是日本防卫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自主研制一型由潜艇搭载发射的远程进攻性制导武器。

此举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日本自卫队进一步突破所谓“本土防御”的职能范畴,将不断具备和发展更多、更强的进攻能力。

1.png

日本公开试射改进型12式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导弹射程接近1000公里,新型潜射巡航应该会从该导弹发展而来。分析认为,日本追求航母、巡航导弹等进攻性武器将恶化地区乃至全球安全局势,值得高度关注。

日本版潜射“战斧”导弹

目前关于这款新型潜射巡航导弹的具体细节还处于严格保密之中,不过从零星透露的信息我们可以得知,日本防卫省提出的要求包括:最大射程至少要达到998公里,后续发展型号的最大射程则要提升至1497公里,基本上与美国现役的“战斧”Block 4/5巡航导弹为同一级别;日本防卫省希望该型导弹能够在2030年之前服役,首先装备潜射反舰型,以取代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役各型潜艇配备的、已经相对落后的UGM-84L“鱼叉”Block Ⅱ潜射反舰导弹,之后装备对陆攻击型;新型潜射巡航导弹在设计上应具备一定的隐身能力,等等。

2.png

潜射“战斧”巡航导弹发射出水升空瞬间。

从现有资料推测,这款新型潜射巡航导弹很可能以12式岸舰导弹为基础进行全面改进研发。12式岸舰导弹同样由三菱重工集团设计生产,于2015年正式服役,全弹长5米,弹径350毫米,发射全重700公斤,最大飞行速度0.9马赫,最大射程200公里。该型岸舰导弹计划全面代替已经落后的上一代88式岸舰导弹,而且其采用的惯性/GPS+地形匹配制导+末端主动雷达制导的复合制导方式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对陆攻击能力。在三菱重工集团最初的规划中,也包括了基于12式岸舰导弹研发改进型舰载版、空射版以及潜射版等计划。

通常来说,12式这种亚音速远程反舰导弹在设计上与“战斧”这类亚音速远程巡航导弹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比如都采用小型涡扇发动机为动力以及能够实现对海/对陆攻击的复合制导方式等。所不同的只是反舰导弹一般都采用小展弦比三角翼或梯形翼作为主翼,而巡航导弹多为大展弦比平直翼或后掠翼。此外,为了容纳尽可能多的燃料以增大射程,巡航导弹的弹径以及弹长等尺寸也要比反舰导弹大得多。

所以,如果参考美国潜射型“战斧”巡航导弹的设计思路,由三菱重工集团研发的这款新型潜射巡航导弹很可能首先在12式岸舰导弹的基础上增大尺寸,比如弹径增加到500毫米以上,全长(包括助推器)增加到6米左右,这样才有可能容纳足够的燃料以达到998公里乃至1497公里的最大射程。

此外,12式岸舰导弹原本的小展弦比三角翼也要换成大展弦比弹翼。而为了具备一定的隐身能力,大展弦比弹翼最好采用可折叠的后掠梯形翼,进气道改为不外露的内埋式,包括弹体设计也有可能从圆柱体改为有棱线的多面体。事实上,在之前公布图片的改进型12式岸舰导弹的设计上就已经体现了这些特征,将其应用在新型潜射巡航导弹设计上也是有可能的。

3.png

改进型12式巡航导弹采用隐身设计,隐身性能理论上比“战斧”导弹更好。

适配常规潜艇分析

另一方面,从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役常规潜艇来看,共有包括“亲潮”级、“苍龙”级以及最新的“大鲸”级在内的23艘之多,其早已经打破了原本一直保持16艘现役潜艇的惯例。而且,日本海上自卫队未来还将接收至少4艘水下排水量达4200吨的“大鲸”级常规潜艇。

不过,无论是哪一级潜艇,如果按照目前的状态装备日本防卫省规划中的这款新型潜射巡航导弹,那么只能采用以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进行水下发射的方式。由于潜射巡航导弹,比如“战斧”等型号的弹径已经达到520毫米,已经无法采用类似于“鱼叉”潜射反舰导弹那样的干式载具进行发射,而只能像鱼雷那样以裸弹的方式在水下进行发射。所以,这种裸弹水下发射对潜射巡航导弹本身的设计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美国海军早期型“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就是采用鱼雷发射管发射“战斧” 潜射巡航导弹,不仅数量少(只有8枚),还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Mk48重型鱼雷的储备空间。所以,美国海军在后来的第二批次31艘改进型“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上加装了12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用于装填和发射“战斧” 潜射巡航导弹。这样,改进型“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最多可以装备20枚“战斧” 潜射巡航导弹,或者在鱼雷舱全部装备Mk48重型鱼雷的情况下携带12枚“战斧” 潜射巡航导弹。

那么,对于日本防卫省和三菱重工集团来说,要么全面提升新型潜射巡航导弹的水下裸弹发射能力,以适应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役常规潜艇的鱼雷发射管发射方式;要么就要对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役常规潜艇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造。比如,将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役常规潜艇的艇身切开,在中间加装一段垂直发射舱,再进行焊接合体,这一做法在其他国家也有过先例。或者对尚未开工建造的后续批次“大鲸”级常规潜艇进行改进设计,增加容纳多个单元垂直发射系统的舱段。

从目前日本防卫省如此迫切的装备需求来看,笔者分析这款新型潜射巡航导弹采用鱼雷发射管进行水下裸弹发射的可能性比较大,对日本海上自卫队现有常规潜艇进行大改造的办法既耗时也更耗资、耗力。当然,也不排除在日本海上自卫队规划的“大鲸”级之后的下一代潜艇上会装备垂直发射系统的可能性。

自卫队打造海陆空远程打击能力

进入21世纪20年代以来,日本防卫省在大幅提升自卫队进攻能力上就不遗余力、动作频频。一方面,日本防卫省大力研发本国的进攻性武器,最为典型的就是此前已经公开的改进型12式岸舰导弹,其不仅实现了隐身化,其最大射程也将要提升到1000公里甚至1500公里这一水平,以实现在日本本土发射就能够打击邻国内陆纵深目标的能力。而且,在改进型12式岸舰导弹基础上,日本防卫省还要发展出空射版、舰载版以及潜射版等型号,此次日本防卫省与三菱重工集团签订的新型潜射巡航导弹就是其中之一。这表明日本防卫省要打造包括陆基、空基、水面以及水下发射的立体式进攻体系。

不过,要自主研发如此先进且型号众多的进攻型、多平台巡航导弹家族,对于日本防卫省以及三菱重工集团来说也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在本国远程巡航导弹服役之前,作为应急措施,日本防卫省已经决定在2025年至2027年财年向美国采购“战斧”Block4和Block5巡航导弹各200枚,前者最大射程可达1600公里,而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移动目标的打击能力,可执行反舰任务。

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这批总共400枚的“战斧”Block 4/5巡航导弹将主要装备在日本海上自卫队8艘现役“宙斯盾”导弹驱逐舰以及规划中的2艘“宙斯盾”搭载舰上,其现役常规潜艇尚没有配备潜射“战斧”巡航导弹的计划。此外,日本航空自卫队也有从美国采购、装备空射巡航导弹的计划。这也意味着日本陆上、海上以及航空自卫队在不久的将来都很可能具备远程进攻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0-16 06:27 PM , Processed in 0.04520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