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眉云的柔弱顺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早先另一位离开袁克文的女子——唐志君。她的故事,展现了另一种可能。
这个水果贩子的女儿,并不是袁寒云的第一位小妾,也不是最后一位,但根据唐鲁孙的说法,确实和袁寒云相处年份最久的一位。
她是平湖人,袁寒云在1920年秋天开始给《晶报》写了平湖系列,有散文有诗歌,预计就是在那时候,他结识了唐志君。9月27日,在袁寒云的笔下,已经出现了“志君”——
他们邂逅于平湖的剧场,袁寒云一见“惊为天人”,立刻展开了追求,但当时唐志君已有未婚夫,是一个扬州人,最后老丈人拍板,让这个扬州人娶了唐志君的妹妹。这个扬州人叫唐采之,后面还会考。
1921年11月的时候,唐志君显然已经嫁给了袁寒云。因为袁寒云在《晶报》上提到唐志君的时候,用的是“室人”——
说她原来吃素,但是最近忽然觉得肉很香,吃了一次牛肉,然后头疼欲裂
水果贩子的女儿,应该是没有多少机会读书写字的,但根据《晶报》的报道,因为唐志君生的美丽,她的母亲觉得女儿将来一定会嫁的贵婿,所以就让女儿读书。这也许也不是妄言,因为唐志君之后,居然开始在《晶报》发表起小说来了。
她连载的《平湖轶事陶疯子》写得非常朴实,也很有趣味,看得出来是个善于观察细节的女人。有人说唐志君的文字袁寒云都改过,我觉得未必,因为和袁寒云分手之后,唐志君依旧在报上发表过散文和小说,风格和之前的基本一致。
1923年应该是他们感情最好的一年,这一年,他们一起过了“合祝花甲生日会”(这个游戏后来袁寒云和佩文也玩过一次),唐志君发表很多篇小说;而袁寒云则在《鴛鵡波痕》里说,因为室人唐志君是平湖人,所以他把平湖视作故乡。
而之前西泠拍卖时出现的袁寒云日记“西泠本”中,也第一次出现了癸亥年的内容,癸亥年即1923年,这一年,袁寒云的世界里只有“室人志君”。
“寒云日记 西泠本”中5次使用“室人”字样,应皆指唐志君
因为《陶疯子》写得很好,于是后面又接着连载了《续陶疯子》。不过,在连载中,曾经有一则小消息,作者袁唐志君声称前一篇文字中有一些不当词句,因为“在床上做的”,写的不清楚,排版人放错了字。这确实让人怀疑袁寒云是否参与了创作,因为他本人做一切事,都喜欢在床上。
是的,袁寒云喜欢躺着干一切他想干的事情,见客、谈话、写字、吃饭……唐鲁孙说和他一起躺着,用抽大烟的烟枪蒸鸡蛋羹;郑逸梅说他可以仰卧着悬空写书法,写得极好,唉,这一点,不得不承认,我和袁寒云是知己。
要是可以,谁想要起床啊。
1923年年底,袁寒云带着唐志君北上,梅真夫人对于唐志君的到来是怎样的态度呢?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从后来几位继任者的情况来看,梅真应该不会难为唐志君。
唐志君在天津的生活并未持续太久。到1924年,袁克文的新宠“小莺莺”成为报纸焦点。 也就在此时,唐志君选择了离开天津,前往北平。
《晶报》说她在裱褙胡同租了房子,随同来的还有那个本来是未婚夫但是后来成了妹夫的扬州人唐采之。唐志君说自己来北平的原因是想进学校深造文学,小报记者用春秋之法加了一句信息,说唐采之刚纳了小莺莺的女朋友为妾。
唐志君——小莺莺——苏眉云,这是袁寒云的纳妾先后顺序,也就是说,小莺莺是唐志君的情敌。而她的旧爱唐采之,如今娶了曾经情敌的闺蜜为妾——命运交错如线,她负了他,他也报复了她,终归是旧局重演。
唐志君和袁寒云几乎是悄无声息地分手了,小报直接说,分手原因是“太子另眷了婊子”。
唐志君始终没有吭声。她当时的生活似乎颇为拮据,一度想要当演员,给演艺界的某某写信,那位某某则透露,唐志君说自己被抛弃,似君子绝交不出恶声。这样一看,唐志君人如其名,是有志气又温厚的姑娘。
1927年,唐志君重新回到了上海。《晶报》的主编张丹斧(丹翁)给唐志君写了一首诗,“海上重来海未干”一句,显然有沧海桑田之感,丹翁鼓励唐志君,再写出《陶疯子》这样的文字来。
《晶报》是唐志君的重要阵地,她后来重新开始写作仍在《晶报》,我还找到了她的笔迹——
到了1928年,唐志君居然又找到了自己的新职业——她要开始算命。
丹翁马上又写一首诗祝贺她成为算命家——
唐志君君好白相,相人谁及志君唐。 明星竟自星家见,夫婿曾经姓柳庄。
这里的“姓柳庄”用的是袁廷玉的典故,袁乃明朝著名算命师,号柳庄居士。这是一语双关了,这个典故用的蛮好。
这在当时虽然难解,但换到现在,不就是女占星家吗?说起来,我有一位复旦英文系学妹,是我们福桃编辑部的第一位员工,后来去英国读研,归来有高薪工作,现在却全职占星,生意兴隆,算的相当灵验,我觉得算命挺好。
有人对唐志君说,要是你以“袁皇帝之儿媳”登报广告,肯定会生意兴隆。唐志君并没有这样做,她虽然是水果摊贩的女儿,却远比那些名门之后懂得礼义廉耻,更何况,除了“袁寒云的小妾”这样的名头,她更愿意大家记住“女文学家唐志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