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2024年11月5日胜选前后的数周之内,特斯拉(Tesla)的股价经历了公开上市股票历史上最惊人的涨势之一,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其股价涨幅超过50%,市值增加了近5,000亿美元。
这一波涨势扭转了特斯拉在过去三年来的颓势。此前,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基本面持续恶化,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屡次未能兑现其关于全自动驾驶汽车和经济型大众市场车型的承诺,令投资者大失所望。但在2024年10月,马斯克承诺将在2025年的年中开始生产期待已久的Cybercab无人驾驶出租车。更为重要的是:在202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过后,投资者认为马斯克作为特朗普经济团队里备受瞩目的成员的新身份,有望引领特斯拉重振雄风。马斯克通过美国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在削减联邦官僚机构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唤醒了特斯拉的支持者们对马斯克那种化不可能为可能的魔力的信念。
然而,这种魔力很快就消失了。如今,他成为特朗普政府的核心人物,引发的争议不断,包括在国内解雇公务员,在国外支持极右翼政党,再加上特斯拉的销量下滑以及大规模召回Cybertruck,这些因素重创了特斯拉的股价,完全抹去了因为特朗普当选而带来的股价涨幅。简而言之,股价的剧烈震荡促使许多投资者重新审视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忽视的问题:特斯拉的股价高企,与其作为一家超级资本密集型汽车制造商的基础价值之间存在着严重失衡。
因此,当下正是审视该公司业务基本面的好时机——并剔除马斯克魔力溢价(Musk Magic Premium),即因为那些仍然能够让投资者抱有信心的未来主义项目而赋予特斯拉的额外市场价值。我们提出了美国商界或许最为重大的一个问题:没有埃隆·马斯克,特斯拉究竟价值几何?
为回答这个问题,笔者基于特斯拉目前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及服务对其进行估值计算。为得出可重复且持久的盈利数字,笔者从特斯拉2024财年的业绩中剔除了特殊项目,尤其是账面上比特币(Bitcoin)资产增值带来的5.89亿美元收益(依据新会计规则,这笔收益被允许计入财报)。笔者还剔除了向竞争对手出售监管信用额度所获得的预估税后收入,马斯克承认这一业务最终将会消失。
按照这个标准,特斯拉在2024年公布的所谓基本盈利为42亿美元。
为了确定一个合理的市值以便进行比较,我们首先需要设定一个恰当的市盈率(P/E)。对于中国以外的十大汽车制造商[其中包括福特汽车(Ford Motor)、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丰田汽车(Toyota Motor)和大众(Volkswagen)],其平均市盈率仅为6.9倍。不过,鉴于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电动汽车市场,将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作为特斯拉的参照对象或许更为恰当。在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市盈率普遍在20倍以上。综合考量,我们把特斯拉的目标市盈率设定为20倍。
将42亿美元的基本盈利乘以20倍的目标市盈率,计算得出特斯拉的市值为840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可观,截至今年3月中旬,该市值超过了除丰田之外的非中国十大汽车制造商的市值总和。然而,在3月17日收盘时,特斯拉的实际市值高达7,460亿美元,这相当于其基本盈利数字(以市值除以42亿美元计算)的178倍。这还是在特斯拉经历了历史性抛售之后的市值表现。
要点在于:投资者基于马斯克将在无人驾驶出租车车队和全自动驾驶(FSD)软件销售方面取得成功的预期,为特斯拉注入了大量的额外价值。“马斯克魔力溢价”高达惊人的6,620亿美元(7,460亿美元的市值减去其840亿美元的合理估值)。
诚然,当你买入一只股票时,你押注的是这家公司的未来,而非仅仅着眼于当下业绩。那么,特斯拉未来需要达成哪些成就,才能证明其当前股价是合理的呢?先来一杯威士忌吧,因为接下来的计算结果不太乐观。
鉴于特斯拉股票波动较为剧烈,我们假定投资者至少需要每年10%的回报率,以此来弥补因为股价大幅震荡而承担的风险。特斯拉目前并不支付股息,所以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其股价就需要在七年内翻倍,从当前的238美元涨至大约476美元。我们同时假设其股票数量维持在现有水平。在这一前提下,特斯拉的市值也将随之翻倍,到2032年年初将达到1.49万亿美元。
我们还需为特斯拉设定七年后的净利润目标,这一目标对应的“终值”市盈率要足够高,以吸引投资者长期持有该公司的股票。我们把这一市盈率定为30,这样的水平足以使特斯拉与其他大型科技公司处于同一水平。因此,2032年特斯拉的盈利目标大约为500亿美元,即1.49万亿美元的估值除以30。想要实现这一目标,特斯拉的利润就必须从当前的42亿美元增长大约12倍。在七年时间内,这意味着每年的复合增长率需要达到43%。
这是一个极高的要求。问题在于,恰在特斯拉急需增长动力之时,其发展“引擎”却在逐渐失去动能。2024年,其汽车制造业务总收入仅增长了2亿美元,较2023年仅增长0.2%,经通胀调整后实际收入呈下降趋势。2025年开局不利:1月,特斯拉在欧洲的营收同比暴跌50%,在中国也下降了11%。
马斯克或许可以通过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车队以及研发和销售全自动驾驶软件,让特斯拉成为一家规模大得多的企业。但要在实现规模扩张的同时推动盈利增长,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目前尚不清楚特斯拉能否仅靠自身盈利来为马斯克的宏伟蓝图提供资金支持。倘若无法做到,他将被迫出售股票并举债来为其资本投资募集资金。他筹集的外部资金越多,任务就越艰巨:随着股票数量的增加,为维持股价持续上扬,他需要达成的盈利目标也会相应提高。
这便是症结所在。马斯克已经向未来的汽车车队投入数百亿美元,他将面临众多同样怀揣宏伟愿景的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这种竞争势必会压缩特斯拉的利润空间。这将使马斯克长期以来宣称的可以让特斯拉持续运转的“飞轮效应”(即源源不断的利润丰厚的产品带来大量现金,进而用于投资更多利润丰厚的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放缓。
马斯克在近期宣称,特斯拉在未来五年内有望实现盈利增长十倍。他对于如何回报股东的预测是正确的。但他目前似乎并未展现出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迹象。而且,他越是深陷政治事务,抨击美国经济的种种弊病,特斯拉自身的弊病似乎就越发严重。(财富中文网)
译者:Z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