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1|回复: 0

转移支付连续三年超10万亿,阿里开源全模态大模型 | 财经日日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7 08: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移支付连续三年超10万亿,阿里开源全模态大模型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年03月27日 19:21

1—2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0.3%



3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109.9亿元,同比下降0.3%。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较2024年全年收窄3%。其中制造业改善明显,1—2月份同比增长4.8%,拉动全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3.2%。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09万亿元,同比增长2.8%,较2024年全年加快0.7%;发生营业成本17.10万亿元,增长2.9%;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53%,同比下降0.14%。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67.6元,同比减少1.5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2.3天,同比增加0.2天。(国家统计局官网)

|点评| 去年全年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率表现较弱,今年开年利润率略有修复,不同行业内的差异性较大。春节期间,居民对于服饰、酒饮的需求提升,带动相关消费品量价齐升。购车政策补贴力度加大,为车企留出了利润空间,汽车行业利润率增速整体由负转正。上游行业是规上利润率的主要拖累项,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然而,房企对于新房建造的积极性尚未被完全调动,建材、钢铁等行业利润率承压。

新的一年,工业企业出现季节性补库存迹象,属于被动补库,主动性不足。部分上游行业已经开始主动采取减产、限产措施,这有助于行业利润率的修复。不过,规上企业整体利润率的改善有待提振需求的政策持续发力。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连续三年超10万亿



3月27日消息,近日财政部披露2025年中央财政预算,2025年中央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合计103415亿元,比2024年执行数增加3017.84亿元,增加3%。今年是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继2023年和2024年来连续第三年超过10万亿元。

具体来看,四川省目前获得的2025年中央转移支付预算数最高,约5983亿元。河南则以约5272亿元排在第二。湖南、湖北、河北获得中央转移支付均超4000亿元,分列第三至第五。安徽、云南、广西、黑龙江、新疆、贵州、山东、江西、甘肃、内蒙古、辽宁今年获得中央转移支付预算数均超3000亿元。(第一财经)

|点评| 近几年房地产市场调整,土地收入减少,地方自主财力的主要来源缩减,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同时,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基本刚性支出不减,地方财政普遍吃紧。要在短期内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是较为可行的途径。此外,作为二次资源配置的方式,转移支付也能调节不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不断增加,其在地方综合财力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转移支付可以在短期内缓解地方财政收支矛盾,但也对中央财政的可持续性带来压力。从长期来看,要实现财政体系的有效运转,还需要探索更多方式,增强地方财政的自给能力。

微软放弃美欧部分数据中心项目



3月26日消息,道明考恩分析师称,微软放弃了在美国和欧洲的新数据中心项目,这些项目原计划消耗2吉瓦电力。分析师们将此举归因于支撑人工智能运算的计算机集群供过于求。他们还表示,最新动作也反映了微软放弃了部分与OpenAI的新业务。

微软一位发言人对道明考恩的报告回应称,虽然微软可能会在某些领域战略性地调整或放缓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但微软将在所有地区持续保持强劲增长。这使得微软能够为未来的增长领域投资并分配资源。今年早些时候,微软与OpenAI表示,双方已修改了多年的合作协议,允许OpenAI使用其他公司的云计算服务,前提是微软本身不需要这部分业务。(华尔街见闻)

|点评| 过去两年,微软和全球科技公司都在扩张算力基础资源上重金投入,资本支出连续两年维持高增速,这种支出模式本身就不可能无限持续。况且,AI应用产生的收益却和支出完全不成正比,微软降低算力基建支出增长速度是可以预见的,微软今年800亿美元左右的资本支出对公司来说已经是不小的负担。

AI行业现在陷入一个颇为尴尬的境地,科技企业们普遍看好AI应用前景,各种AI模型快速迭代,能力不断提升,用户也对AI应用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就是付费意愿不高。可是,从手机、电脑等硬件,到搜索引擎、社交应用等软件,如果没有嵌入AI应用,用户很可能被别的厂商抢走,科技企业们只能硬着头皮提升自己在AI领域内的实力,主动性有所降低。

阿里开源首个全模态大模型



3月27日凌晨,阿里巴巴发表并开源首个端到端全模态大模型通义千问Qwen2.5-Omni-7B,可同时处理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输入,并实时生成文本与自然语音合成输出。在权威的多模态融合任务OmniBench等测评中,Qwen2.5-Omni刷新业界纪录,全维度远超Google的Gemini-1.5-Pro等同类模型。

据悉,Qwen2.5-Omni以接近人类的多感官方式“立体”认知世界并与之实时交互,还能通过音视频识别情绪,在复杂任务中进行更智能、更自然的反馈与决策。现在,开发者和企业可免费下载商用Qwen2.5-Omni,手机等终端智能硬件也可轻松部署运行。(澎湃新闻)

|点评| 全模态大模型支持多种形式输入,可以说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同时,模型用的是端对端架构,也能减少互动时的等待时间。以语音信息为例,传统的语音识别需要先把语音转成文字,端对端架构就可以直接理解语音并输出。现在智能手机、自动驾驶等领域都对模型的互动即时性有要求,未来端对端全模态大模型的应用也会逐步推进。

和万亿级参数的模型相比,阿里这次推出的模型只有70亿参数,对硬件要求比较低,甚至可以在智能手机上部署。此前阿里和苹果合作开发AI功能,如果这一模型的实测效果得到认可,或也能提振市场对于苹果将在国内推出的AI功能的信心。

张一鸣超越钟睒睒成为中国首富



3月27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财富计算的截止日期为2025年1月15日。榜单显示,全球新增163位十亿美金企业家,总数创历史新高3442位。53岁的埃隆·马斯克五年内第四次成为世界首富,拥有3.07万亿元人民币的财富,比上一年增长了82%。字节跳动创始人,42岁的张一鸣财富达到4350亿元人民币,增长了76%,即1900亿元,取代了71岁的“瓶装水大王”钟睒睒,成为中国首富。

本周四,福布斯富豪榜和彭博亿万富豪榜两份实时榜单均显示,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登顶中国富豪榜榜首,成为中国首富。福布斯富豪榜显示,张一鸣身家为6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760亿元),在全球富豪榜位列第23位。(综合财联社)

|点评| 张一鸣在不同的富豪榜单中,都登顶中国第一,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首富。过去一年,张一鸣财富迅速增长多数来源于字节跳动的估值提升。AI行业兴起后,全球科技企业的估值都被拔高。字节跳动的AI应用豆包作为后起之秀,在国内外掀起了不小的声浪,字节跳动的估值自然水涨船高。

不过,字节跳动毕竟没有上市,估值存在一定争议,各富豪榜在财产统计时也有差别。张一鸣登顶福布斯(实时)富豪榜中国榜首,更多的是因为农夫山泉销售下降、去年年报业绩表现不佳,导致周三股价大跌,钟睒睒财富缩水,张一鸣被动升至第一。无论是马斯克还是张一鸣,能够获得惊人的财富都不只是依靠个人努力,背后还有时代的选择。

爆火短剧成为新的行骗“诱饵”



3月27日消息,这两年爆火的短剧成为新的行骗“诱饵”。近期,以天天短剧为代表的“互联网短剧招商项目”在大力推广,还有多个名为“天天剧场”“天天看剧”“天天优剧”的短剧平台出现。所谓的招商项目打出的旗号都是“版权投资,全民参与,轻松赚钱”。在众多短剧招商项目精心设计的收益模型中,“一年长周期”“固定收益”的“版权投资”是核心诡计。

3月22日,港股上市公司映宇宙发布声明称,各大社交平台存在多个假冒映宇宙集团旗下短剧业务的非法账号(如“天天短剧招商中心”“TT短剧招商”等),伪造营业执照、软件著作权认证证书等,涉嫌从事违法集资活动。这场披着“短剧投资”外衣的资本游戏,暴露出短剧产业版权保护的系统性漏洞,也折射出热钱涌动下短剧产业平台方、版权方、承制方权益的灰色地带。(21经济网)

|点评| 虽然披上了“短剧”的外衣,新型骗局其实还是换汤不换药。就像这些骗子项目打出的旗号一样,其抓住的正是不少人想要“轻松赚钱”的心理。走个路、看个视频、分享一下就能赚钱,听着不靠谱,但试一试也无妨,再进一步就演变成投资剧本版权,花小钱赚大钱。想要识破这些骗局也很简单,只要牢记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可惜面对骗子们天花乱坠的“洗脑”,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一直清醒。

同样的骗术,跟上流行的风潮,套上新的外衣,就能卷土重来。短剧的受众群体不少都是中老年人,对科技和互联网没有那么熟悉,信息相对较为滞后,也容易落入陷阱。在加强防诈骗宣传的同时,监管的脚步也亟须跟上。

海底捞去年净利增逾4%至47亿元



3月27日消息,海底捞近日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报告。去年海底捞实现营收427.55亿元,同比增长3.1%;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达47.08亿元,同比增长4.6%。据wind数据显示,海底捞收入、净利润实现连续两年增长,去年业绩创历史新高,但增速有所放缓。

 海底捞外送业务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推出“一人食”精品快餐。得益于以上业务开展,海底捞外卖收入增加20.4%至12.5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从2.5%增至2.9%。2024年,海底捞品牌新开62家餐厅,其中自营餐厅59家,加盟餐厅3家,重启2家前期关停的海底捞餐厅,全年关闭或搬迁70家海底捞餐厅。截至年底,海底捞品牌共经营1368家餐厅,其中加盟餐厅共13家。(澎湃新闻)

|点评| 海底捞去年业绩微增,表现还算稳健。此前海底捞大规模扩张门店,占领市场,但也带来巨大成本压力。且部分门店管理欠缺、经营不善,加上餐饮行业整体不景气,更让海底捞背上沉重包袱。好在海底捞纠偏也比较快,迅速关闭低效门店,业绩也逐步扭亏为盈。虽然去年业绩增速明显放缓,但走得还比较踏实。

扩张节奏回归正常后,如何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或许是当下海底捞比较头疼的问题。这两年消费者更加注重质价比,不少平价餐饮店出现,海底捞的餐厅经营主业受到了明显冲击,增长见顶。为了应对消费市场变化,海底捞也尝试以价换量,客单价下降明显。当前餐饮行业普遍进入低增长,海底捞想要冲破经营瓶颈,可能也不容易。

周四两市震荡反弹沪指涨0.15%



3月27日,市场全天震荡反弹,三大指数小幅上涨。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19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64亿。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下跌。从板块来看,化工股集体大涨,光刻机概念股震荡走强,创新药概念股展开反弹。下跌方面,深海科技概念股集体大跌,深海科技、可控核聚变、有色金属、电力等板块跌幅居前。

截至收盘,沪指报3373.75点,涨0.15%,成交额为4965亿元;深成指报10668.1点,涨0.23%,成交额为6942亿元;创指报2145.1点,涨0.24%,成交额为3247亿元。(财联社)

|点评| 周四两市振幅略有扩大,早盘向下测试支撑后很快反弹,只是两市对于后续行情展开仍然存在分歧,并没有一鼓作气重新走强,而是继续维持震荡格局。隔夜微软可能延缓AI基建投资的消息带动美股科技股走弱,早盘映射至A股。然而,A股内的科技股早盘迅速下探后又快速回拉,场外投资者逢跌介入的热情较高,这也是近期A股呈现出下有支撑的重要原因。

化学制品相关板块全天领涨,主要是由于部分化学品价格快速上涨,市场出现涨价预期。近期受美国关税政策扰动,周期类大宗商品价格多数均有所上涨,值得注意的是,事件引发的价格上涨并不代表行业周期进入上行趋势,后者还需要更多数据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3-31 05:08 AM , Processed in 0.13188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