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3月21日,英国伦敦希思罗机场对外表示,由于附近变电站发生大火导致电力中断,该机场当天对所有空中交通关闭,这也对飞往英国的大量航班造成了影响。此后,业内人士之间的相互指责随之而来,该事件也引发了多家英媒对本国关键基础设施漏洞百出的集体焦虑和质疑。
“为何如此关键的基础设施——对英国乃至全球都至关重要,却完全依赖于单一电源,而没有备用电源?”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总干事、英国航空前CEO威利·沃尔什(Willie Walsh),长期以来就对希思罗机场大加批评,他认为,“如果情况确实如此,那么这显然是机场规划上的失败”。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一些专家指出,这起突发事件和英国以及欧洲此前在国防事务上所遭受到的挫折一样,是一个“巨大的警钟”,表明英国在所有关键基础设施上缺乏韧性。特别是英国的关键基础设施私有化程度位居全球之首,而企业不注重在韧性和应急方面进行大量投资,政府应当出手监管监督才对。
同一天,英国GB News也发布了由前交通部政务次官罗伯特·考茨(Robert Courts,当时负责航空和海事事务)撰写的评论文章,痛心疾首地指出本国的关键基础设施已经脆弱不堪,从电网、医院、电信和数字系统,到线上医疗服务系统,再到银行服务、交通信号灯、卫星系统和海底电缆等各个方面,漏洞几乎无处不在。
“英国的关键基础设施瓶颈问题无处不在,工程师称之为‘单点故障’,国防规划者则称之为“靶子”。若这场火灾不能促使我们认真审视自身的弱点并制定解决策略,那我们就是在自寻死路。”考茨写道。
“希思罗机场的大火应该是一个转折点,不是为了指责,而是为了建立一个不会被变电站的一场大火所击垮的英国。”GB News认为,与其业内人士相互指责或“指点江山”,倒不如政府静下心来制定战略以加强安全,因为这不是单纯增加枪炮和军舰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私营企业能够填补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