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在读的郭一峰,在美院已有13年,既是学生又是外聘老师。2023年,他在美院旁买下一间330㎡的平层作为“第二居所”,只做了一室一厅:300㎡用来创作,30㎡用来生活。 郭一峰和太太郭岚馨是大学同学,爱情长跑10年,2022年“修成正果”,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两人平时各自留有独立空间,互不干扰:郭一峰平时基本一半的时间在家,另一半的时间在自己的空间创作。用郭岚馨的话说,“分开一下再合体反而感情更好,距离产生美”。 
郭岚馨之前是平面设计师,孩子出生后,暂时在家做全职太太。“他是一个很抠细节的人。刚生完宝宝的这一年,对他来说,打破生活规律的冲击会更大。反而他不在家,我觉得是一件好事,矛盾会减少很多。” 这座房子三面环山,一边有小溪。因为从事绘画行业,郭一峰十分注重自然景观。改造历经了8个月:房子原本是只有6根柱子的普通大平层,郭一峰把乳胶漆都铲掉,使原始建筑墙体全部裸露出来,钢筋锈迹斑驳,“每一面墙都相当于一张画”。 空间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木饰面的柚木色和混凝土墙搭配,如同一幅画中的冷暖对比。
室内布局如同中国园林层层递进。几扇中轴门使空间贯通,从大门进入后可以看到茶室的一盏灯光——从一个宽阔空间过渡到一个小空间,“很聚”。
走到这里,突然又出现两扇门,东南面的整片树林一下子映入眼帘,满眼的绿意就“扑”进眼睛里。这里是郭一峰的工作区域,放置了一面画布墙。 隔断之后是郭一峰的会客区,这里也摆放着他的一部分收藏,比如24台打字机,摆满了一整面墙。“打字机虽然是机械,可我们以前所有的文明是通过它来传输的。” 郭一峰告诉我们,自己喜欢上打字机是因为太太。当时刚好郭岚馨做毕业设计,在为一家古董家具店做标识。被太太带去参观后,郭一峰逐渐喜欢上了老物件。现在如果出国旅行,他一定要去跳蚤市场淘一淘。 郭一峰的打字机墙 谈起当初,郭一峰十分感慨:刚来到杭州考美院研究生时,两人租的房子只有十七八平,仅放得下一张桌子一张床。冬天非常冷,两人相依为命,“抱团取暖”。后来慢慢地,夫妻俩租的房子越来越大,但即使现在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还是很怀念从前。 夫妻俩的大学毕业照 两人刚在一起生活时,有点强迫症的郭一峰会不习惯太太会把房间弄得凌乱。但郭岚馨说,如果全部都弄得很规整,冷冰冰的没有人情味。于是郭一峰慢慢习惯凌乱带来的生活气息,而郭岚馨也逐渐变得更加爱整洁,两个人相处愈加和谐。郭一峰觉得,互补的感情会更长久。“我太太平时在家里比较吵,我就属于看着她笑的那种。” 自己从事的职业本质是孤单的,需要一个人创作才能专注,但是回到家,“耳朵会变得很热闹”,能感受到家的温馨感。  有了宝宝以后,夫妻俩生活的秩序、节奏完全被打破。郭一峰非常恋物,当孩子去玩自己收藏的物件,他会有些抓狂。但当宝宝开始叫“爸爸妈妈”的时候,他发现其实这些都不太重要了,“会想着去包容一些东西”。现在,夫妻俩会每个月固定抽出一天,随意逛逛,或去露个营,“保留二人世界”。“空间是在成长,” 郭一峰说,“我们也在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