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5|回复: 0

[哲史艺丛] 文史知识丨朱耀廷:古都北京城建规划的文化内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19 04: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史知识丨朱耀廷:古都北京城建规划的文化内涵

 朱耀廷 文史知识 2024年08月02日 18:54

今天北京城的前身是元大都,至元四年(1267)正月,刘秉忠受命营建元大都的宫城。作为一位精通儒学和佛教的著名学者,刘秉忠对元大都的总体设计基本上遵循了《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的原则和《周易》中象天设都、阴阳八卦的理念,而明清北京城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古都北京的城建规划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最后经典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匠人营国与井田圣制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这是《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提出的古代都城的规划原则。学术界一般认为,《考工记》成书于战国时的齐地,后失传,至汉武帝时重新发现,并补入《周礼》之中。其中关于“匠人营国”的一段文字,有的学者认为这是西周时期曾经实行过的一种都城建设规划;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它只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说法。但在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之后,这种都城规划原则对后代的都城建设却发生了重大影响。曹魏邺都北城的规划,是中国古都中明显受到《考工记》影响的实例。此后,北魏、隋、唐、北宋、元、明、清等皇朝都城的规划都深受其影响。

这一规划思想的特点是,城市呈方型,它体现的是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和“井田圣制”的理念。周制:每一农夫授田一百亩,占地方百步,这块地的面积便称为一“夫”。“九夫为井”,方一里。城市“方九里”即相当于井田的九井。“市朝一夫”则是直接使用了井田制的计量单位。它说明,《匠人营国》的皇城规划完全采用了井田制那套方格网系统,是以“夫”为基本网格,“井”为基本组合网格,经纬涂(阡陌)为座标,中经中纬为轴心的城市规划方法。

古代的都城虽然不都是“方九里”,但一般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所谓“旁三门”,是说外城每边城墙各开三个城门。“九经九纬”是说城中的主要道路,南北干道三条,每条三涂;东西干道三条,每条三涂。城内纵横街道各有九条或略有变化。“经涂九轨”是说经纬涂道宽等于九轨(七丈二尺),即大街的宽度可以同时走九辆马车。“九”是《周易》中最大的阳数、天数,“九九”为极阳数,只能用于帝王之所居。皇宫的布局,左面是祖庙,右面是社稷坛,前边为朝廷办公之地,后边为市场。市集和朝廷各一百步见方。当然,实际都城建设都有扩大。但正是这一规制不仅确立了以宫城为主体的中心区,而且奠定了全盘规划结构的基础,充分体现了皇权尊严的主题思想,并本着“择国之中而立宫”的要求,将宫廷布置在全城的中心位置上。

元大都正是在这种规划指导下建成的。“君人南面以治天下”,帝王坐北朝南治理天下万民,在《周礼》看来这称为居于天下之正位。因此在都城建设中,也强调“惟王建国,辨方正位”。据《析津志辑佚》记载,至元四年(1267),忽必烈命令刘秉忠,“于燕京东北隅辨方位,设邦建国,以为天下本”(《析津志辑佚·朝堂公宇》)。从大的地理格局上看,元大都背靠高山,南控中原,东临辽碣,西依太行,北连朔漠,居于当时的天下之中,正是“设邦建国”最为理想的地区;从城市的整体形状看,大都城基本上符合“匠人营国,方九里”的原则,虽然南北略长,但基本上还是属于一个方方正正的都城,其宫城处于全城的中心,外为皇城,再外为都城,体现的正是皇帝居于天下的正位,南面而治天下;城内东西南北各有九条大街,也符合“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的说法;太庙位于齐化门内,社稷坛位于平则门内,一东一西,一左一右,也体现了《考工记》“左祖右社”的原则;朝廷及官署在南,市场则集中在积水坛北岸的日中坊,体现的正是“面朝后市”、“日中而市”的原则。从总体上看,元大都的设计规划应该说是《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城建规划的具体落实,在中国的七大古都中保存至今的这种都城规划应该说是绝无仅有的。

大都城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大内宫城正殿为大明殿,是一座工字型平面的大型建筑,前方为正衙,后方为寝殿,另设工字型平面的寝殿延春阁,中间设连廊,恰为一个“前廷后寝”的平面布局。元大都的中央官署是分散设置的,大多在大都城的东南部和中部。

“城方六十里,门十一座”。其总体模式,虽然严格遵循《周礼·考工记》所说的传统规制,但实际营建的规模,却远远超过“方九里”的模式。四周辟门11座:正南3门,即文明门(今东单南)、丽正门(今天安门南)、顺承门(今西单南);北面2门,东为安贞门(今安定门外小关)、西为健德门(今德胜门外小关);东面3门,自北而南为光熙门(今和平里东)、崇仁门(今东直门)、齐化门(今朝阳门);西面3门,自北而南为肃清门(今学院路西端)、和义门(今西直门)、平则门(今阜成门)。


5.jpg

▲ 午门


全城的街道都有统一标准。南北与东西街道相交形成一个个棋盘格式的居民区。在两条南北街道之间开有平等的小巷,称为“胡同”。全城共有“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衖衕”。胡同一般为6步。5尺为一步,元代1尺约合今0.30—0.32米。这就是说大街宽约37—38米,小街宽约18—19米,胡同宽约6—7米。今天北京城内有些街道和胡同,仍然保留着元代的格局。无怪乎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这样赞美元大都城:街道甚直,此端可见彼端,盖其布置,使此门可由街道远望彼门也。城中有壮丽宫殿,复有美丽邸舍甚多。各大路两旁,皆有种种商店屋舍。全城中划地为方形,划线整齐,建筑屋舍。——方地周围皆是美丽道路,行人由斯往来。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言宣。

大都城是依据“八亩”方地为单位进行分配的,一般住户可以在这八亩宅基地上建造住房,官僚和富户自然可以多占。于是形成了一个个四合院。

大都城内皇城以外的居民区共划分50坊,坊各有门,门上署有坊名。其名大都源自《周易》、《尚书》、《孟子》、《左传》等典籍。各坊之间以街道胡同为界,不设封闭的坊墙,以方便居民出入和交往。据《元史·世祖本纪十》载:至元十二年(1285)二月壬戌,“诏旧城(按指金中都城)居民之迁京城者,以赀高及居职为先,仍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其或地过八亩及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据,听民作室”。可见当时是先将全城划分成若干份,并按份授地。而一般民宅只能是8亩,一条胡同从西口到东口正好占地80亩,适可分配住户10家。这种在城市中严格按照等级来规划建设,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城市规划的特色。

中轴布局与“中正”思想

“中轴布局,左右对称”也是北京城和皇宫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它体现了惟我独尊、皇权至上和“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的封建皇家思想。整个北京城的部署都是围绕皇宫这个中心展开的,其中有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元大都是沿丽正门、灵星门、崇天门,宫城的大明门、延春阁出厚载门;明清时是从外城最南端的永定门北行,依次通过大明门(清改称大清门)、承天门(清改称天安门)、端门、午门、皇极门(清改称太和门),抵达皇极殿(清改称太和殿),再往北穿越景山中峰,最后至于鼓楼、钟楼。这是世界上一条最长、最伟大的中轴线,它体现了故宫“中”与“正”的尊贵位置。而北京城前后起伏、左右对称、气象万千、恢宏壮美的建筑格局,也正是由这条中轴线而产生的。有些专家学者曾经做过实地测量,他们发现,从大明门到景山内万岁山距离为2500米,而从大明门到太和殿庭院中心的距离是1545米。二者相比,其比值正好是黄金分割率的0.618。古代的设计师将太和殿放在这个最佳位置上,如果不是偶然的巧合,真可谓是匠心独具了。

大都城宫城的位置既已确立,而且将宫城的中心建筑群——大明殿、延春阁设置于全城的中轴线上,从而显示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突出地位。以此为依据,沿宫城的中心线向北延伸至太液池上游的另一处,即积水潭的东北岸,确定了全城平面布局的中心点,并在这个中心点上竖立一个石刻的标志,题为“中心之台”;在台东15步(约23米)处,又建立了中心阁。其位置相当于现在北京城内鼓楼所在地,是当时的齐政楼(鼓楼)所在,其正北就是钟楼。《析津志》说:“中心台,在中心西十五步,其台方幅一亩,以墙缭绕,正南有石碑,刻曰‘中心之台’,实为东西南北四方之中也。”


5a.jpg

▲ 前为鼓楼,后为钟楼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把实测的全城中心做出标志,无疑是我国城市规划史上的一大创举,既史无先例,也标明测量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被重视。而事实上,元代的中心阁和钟鼓楼也就构成了全城的中心区,大都的布局,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区展开的。

这种设计思想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逐步确立为背景,其精神实质是尊崇至高无上的皇权,即借助宫城在都城中的中心位置,来突出帝王在国家中的中心地位;其外部特征则是“回”字型的密封式城建规制。


5c.jpg

▲ 王翬绘《康熙南巡图出永定门(局部)


天人合一与象天法地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象天法地”即依天象和地理方位营建国都。古人认为,天界以北极帝星为中心,分为三垣、四象、五宫、二十八宿。三垣即上垣太微垣,中垣紫微垣,下垣天市垣。太微垣是天帝的南宫,在北斗之南,以五帝座为中枢,成屏藩状;紫微垣在北斗之北,有藩星15颗,以北极为中枢,分东西两行排列。北极五星中最亮的一颗为天皇大帝,故紫微垣即天帝所居,俗称紫宫;天市垣共22星,东西各11星,乃天帝聚众贸易之所。四象又称四宫,即东宫苍龙,西宫白虎,南宫朱雀,北宫玄武。四宫各七星,共二十八宿。它们异向同心,类似天帝的藩屏。同时,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地上则分东西南北中“五方”。为使国家长治久安,定都建殿既要考虑天象,又要考虑方位,这就是都城规划中的“象天法地”原则。

元大都和明、清时北京城的规划和皇宫的建筑设计都蕴含着象天法地、敬天法祖的传统文化内涵。元、明、清的皇宫都坐落于北京城的中心,象征的正是三垣中的中垣——紫微垣高居中天,永恒不变,体现帝王的至尊、皇权的至重;中垣受众星恭维,皇宫受天下朝贡,体现的则是万众所归、人心所向;皇城之内旧有积水潭,皇宫附近有北海、中海、南海,则取象于紫微宫后的天河银汉;三海之上建有琼华岛、广寒殿,又有瀛洲、太液池之称,象征的则是神话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壶、瀛洲;紫禁城中内廷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正应三垣之数,而东西六宫则象征周围的12颗星辰;紫禁城中的乾清宫为皇帝所居,此地位于宫城之中,又属禁地,禁止平民接近,故而称为禁中、禁内或禁城,这就是紫禁城的来历;而天市垣在紫微垣之北,因此元代建城时市场设在紫禁城北面,体现的正是“前朝后市”、“日中而市”的原则。

阴阳八卦的具体体现

阴阳五行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称,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阴阳最初的含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后引申为矛盾对立的双方。《易传》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阴阳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五行,最初称五才,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后引申为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行运动变化生成的,各种事物都具有五行的属性,五行之间则是相互联系,相生相克。阴阳五行学说在北京城和紫禁城宫殿的设计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如紫禁城宫殿整体上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为阳,在布局上有三朝五门,多用奇数;内廷为阴,在布局上有两宫六寝,多用偶数。两宫为乾清宫和坤宁宫(交泰殿为之后增建),六寝为东西六宫。外朝中路的三大殿坐落于土字形的汉白玉台基之上。土为阴阳五行之一,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中说:“中央土者,君宫也。”唐孔颖达疏云,“土为五行之生,尊之故称大……”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在金、木、水、火、土中,土居于中央,把三台建成土字形,表示这里是天下的中央。同时,土也代表江山社稷,表明希望江山永固、社稷安定。

元、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紫禁城的设计建筑,乃至三山五园等皇家园林的建设等,无不体现《易经》的阴阳八卦思想。比如,刘秉忠建造北京城时设计了11个城门,有的学者认为刘秉忠出身于佛门,当过和尚,认为北京地区原来是一片苦海,苦海中有孽龙存在。要镇住孽龙的惟一办法只有请托塔天王的三太子哪吒。他有三头六臂,北京城的南三门相当于哪吒的三头,东西城的六个门相当于他的六臂,而北城的两个门则相当于他的两个脚。《可闲老人集》有诗云:“大都周遭十一门,草苫土筑哪吒城。谶言若以砖石裹,长似天王衣甲兵。”这是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但也有一些学者不同意这种说法,如元代黄文仲在《大都赋》中说:“辟十一门,四达幢幢。盖体元而立象,允合乎五、六天地之中。”《周易》中“天地之数,阳奇阴偶”,即天数1、3、5、7、9和地数2、4、6、8、10,取“天地之中和”,即将天位数的中位数“5”与地位数中位数“6”相加,合为“11”。因此,北京城11座城门的设计含有天地相合之意(《宛署杂记》上,黄文仲“大都赋”)。

从地理方位上看,南方为阳为天,故而南面城门为三,取象阳数;北方为阴为地,故而北门为二,取象阴数。其意也是与天地相合。

元大都城门、宫殿的名称也多取意于乾坤二卦。《日下旧闻考》记载说:“元建国曰大元,取大哉乾元之意也。建元曰至元,取至哉坤元之意也。殿曰大明、曰咸宁,门曰文明、曰健德、曰云从、曰顺承、曰厚载,皆取诸乾坤二卦之辞也。”(《日下旧闻考》卷30《宫室》,430页)元朝皇宫中的主殿为大明殿,正门为大明门,皆取意于《周易·乾》卦“大明终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意。太子东宫的光天殿,在《周易》中“光天”代表东方,《周易·象》辞说“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告诫太子要认清时事、注意时机、与时协行,既不可冒进,又要切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大都城南端的正门原来称为“丽正门”,合于《离》卦的卦辞“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意思是双重光明附丽于正道,以此教化天下,达到文明之意。北面的东门称为安贞门,则合于《坤》卦的卦辞“安贞之吉,应地无疆”,意为安定守正才能吉祥,这是与无边无际的地道相应的。北面的西门称为健德门,取意于《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哉乾乎,刚健中正”。厚载门,则取意于《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正东门称为“崇仁门”,正西门称为“和义门”,则是体现了“立天道曰阴曰阳,立地道曰柔曰刚,立仁道曰仁曰义”(《周易·说》卦)的说法,含有“东仁”、“西义”之意。

再比如,“南三所”为皇子的宫室,由于幼年属于五行中的“木”,生化过程属于“生”,南三所的方位又是在东方,故都施以绿色琉璃瓦屋面。绿色为春天树木萌芽之色,象征旺盛的生命力,表现出皇帝对后代所寄予的希望。而后宫中的太后、妃子的生化过程属于“收”,从五行上说,属于金,方位在西,所以太后的宫室如慈宁宫、寿安宫、寿康宫都分布在西路。文渊阁作为紫禁城内的书库,专用于收藏乾隆时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考证》及《古今图书集成》。书库最忌火,所以文渊阁用黑色琉璃瓦绿剪边屋面。黑色在五行中属“水”,用黑色琉璃瓦含有以水压火之意。屋脊用绿、紫、白色琉璃浮雕波涛、游龙。阁前凿长方形水池,池上架有臼石拱桥,围以白石栏杆,栏板雕有海水及各种水族图案,以示厌火之意。

除故宫外,北京的坛、庙也是根据阴阳五行的原则修建的。明、清时代北京有“九坛八庙”之说。其中“九坛”包括天坛、地坛、祈谷坛、朝日坛、夕月坛、太岁坛、先农坛、先蚕坛和社稷坛,八庙则是指太庙、奉先殿、传心殿、寿皇殿、雍和宫、堂子、文庙和历代帝王庙等。九坛祭天,代表阳,故其数为阳数、天数——九;八庙祭祀的是故去的先人帝王,代表阴,故而其数为阴数、地数——八。九坛是明、清帝王祈天保民的场所。封建社会的皇帝号称天子,即上天的儿子,其任务是代天治民、代天保民。“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在以农业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封建社会,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是国泰民安、帝位永传的先决条件。因此历代帝王都十分尊崇天地、日月、五谷、社稷以及太岁等众位神灵,故而才建坛供养,按时致祭。八庙则以祭祀皇家的先祖为主,包括历代皇帝、名臣、先师孔子,以及清朝的国教喇嘛教神灵等。其目的自然也是希望祖先、先师和古帝王的在天之灵保佑其江山永固,保佑自己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同时也是对臣子进行传统教育,对人民进行思想欺骗的一种手段,借用神权的威力巩固自己的政权。在九坛八庙如天坛、地坛、孔庙、历代帝王庙的规划建筑中也无不体现象天法地、阴阳八卦的原则。

5b.jpg

——本文刊于《文史知识》2008年第1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1 10:50 AM , Processed in 0.0360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