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8|回复: 0

[时评] “可靠的危机管理者”,再任欧盟掌门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9 03: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可靠的危机管理者”,再任欧盟掌门人

 倾听远方的 凤凰WEEKLY国际 2024年07月26日 04:06

IMG_0211.JPG

◆2024年7月18日,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连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后,她与欧洲议会议长罗伯塔·梅索拉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一同出席新闻发布会。

亦凡
编辑丨漆菲
经过欧洲议会议员的秘密投票后,现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德国政治家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在7月18日成功连任。
至7月23日,议会下属20余个委员会的领导人选均已确认。除了欧委会主席,欧洲理事会主席和欧洲议会议长等关键职位人选也都选出。
冯德莱恩获得连任之前,欧洲议会议长人选已经出炉——马耳他政治家罗伯塔·梅索拉以562票的绝对多数连任成功。她和冯德莱恩一样来自欧洲议会最大党团欧洲人民党党团。
葡萄牙前总理安东尼奥·科斯塔预计将于年底接替查尔斯·米歇尔担任欧盟理事会主席,任期两年半,可连任一次。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何塞普·博雷利的继任者也已敲定,由爱沙尼亚总理卡娅·卡拉斯接棒。卡拉斯来自欧洲议会第四大的复兴欧洲党团,是乌克兰坚定的支持者。
对冯德莱恩来说,这次投票是一场不小的胜利。在拥有720个席位的欧洲议会中,她总共获得401票,不仅超过所需的过半票数,也远比五年前要多。除了来自欧洲人民党、社民党和复兴欧洲这个传统党团联盟的票数,绿党贡献了关键的一份力量。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且特别的时刻。”冯德莱恩在确认连任后表示,“我们正在建立自己的力量。我们正在加强欧洲现有的品质,我们正在努力建设一个强大的欧洲。”
欧洲议会选举自69日尘埃落定后,首要事务是决定欧盟领导层人选。欧洲议会有权批准或否决欧委会主席的提名人选,以及该委员会其他26名委员的提名人选——每个欧盟成员国各一名,由各自政府提名。
由于极右翼在此次选举中得势,激起各方警惕,欧盟领导层仍旧维系了中间派的统治力量,不过微妙改变也在发生——顺利连任的冯德莱恩及其所在的欧洲人民党党团,不时展现出巩固右倾的姿态。

IMG_0212.PNG

“可靠的危机管理者”


虽说极右翼在本次选举中获得极大提振,但主流的亲欧政党仍在欧洲议会中保持多数席位。其中,中右翼的欧洲人民党赢得最多席位(188席),增加了冯德莱恩连任的机会。
但她的胜利并非板上钉钉。近几年来她失去了几位议员的支持,而且不是所有欧洲人民党成员都会遵循党派路线为其投票,这使得她需要寻求其他政党的合作,以确保获得过半议员的支持。
尽管整体站位处于政治光谱的中右侧,但欧洲人民党已经有了向右偏移的趋势,这一度给选举结束后的党团结盟前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IMG_0213.JPG
◆移民危机长期困扰着欧盟冯德莱恩在此议题上有右倾倾向。
对冯德莱恩来说,她能够拉拢的支持票要么来自欧洲保守及改革党团,要么来自绿党。前者在此次选举中拿下73个议席,是本届议会最大的右翼党派,持疑欧立场,意大利总理梅洛尼领衔的意大利兄弟党就隶属该党团。
不少欧洲领导人一度担心冯德莱恩会和极右翼联手。为了让同僚们安心,冯德莱恩强调,“要建设强大的欧洲,我们需要政治中心的强大多数——这意味着支持欧盟、支持乌克兰、支持法治。”她明确称,只会和认可这些理念的政党合作。
最终,在得到冯德莱恩对气候政策、改善社会福利政策的承诺后,拥有53名欧洲议会议员的绿党同意为她的连任送上支持。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CEPS)研究员索菲亚·鲁萨克(Sophia Russack)向《凤凰周刊》介绍说,欧盟领导层的几个最高职位中,欧委会主席显然是最重要的一个,因为欧委会是欧盟最有权力的机构。
“欧洲理事会是另一个重要机构,它为欧盟提供政治指导方针,为其他机构制定广泛政治议程,但其主席地位处于相对弱势。更准确来说,该机构的领导人应被称为‘chairman’而不是‘president’,因为这个职位并不具有‘president’所包含的统治意味,而主要在于引导讨论、筹备会议、致力于建立共识。”鲁萨克说。
相比之下,欧委会主席需要负责设定欧盟的政策议程、政治方向和优先事项,并代表欧盟出席国际会议,显然对于欧盟的未来更具有决定性。
作为欧盟委员会首位女主席,冯德莱恩自2019年以来领导欧盟度过了新冠疫情和俄乌爆发冲突最为紧张的时期。在人们担心欧洲大陆落后于美国和中国之际,她在向欧洲议会发表讲话时承诺,将保持欧盟的“竞争优势”。她还承诺为住房、国防、欧盟扩大和地中海地区设立新的专职欧盟委员,负责解决移民问题。
她在投票前发布的一份长达31页的政策纲领中,49次提到“投资”一词,吸引了资金紧张的欧盟各成员国,它们希望在更好地整合欧洲大陆的资本市场方面看到拖延已久的进展,为国防、绿色转型和数字需求释放更多私人融资。
“欧洲需要更多投资,从农业到工业,从数字技术到战略技术,而且还要加大对人才及其技能的投资。”冯德莱恩说,从2028年到2035年的下一个欧盟预算应该与尊重法治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以改革和投资为条件进行支付,就像目前欧盟的疫情后恢复基金的情况一样。
对于她的连任,法德两国的领导人均表示认可。德国总理朔尔茨称,这“清楚表明了我们欧盟有能力采取行动,尤其是在困难时期”。法国总统马克龙亦赞赏说,“这将使欧洲更加主权、更具竞争力和更加民主”。
完成一个任期后,冯德莱恩听到的不只是赞美。有批评声指出,她的领导风格属于控制欲强、神秘且疏远,通常只向少数几个信赖的顾问寻求咨询,而这些人基本都是德国人。
极右翼团体对她的意见也不小。比如极右翼意大利兄弟党就不支持她的第二任期,梅洛尼对冯德莱恩近来也态度冷淡,她在冯德莱恩的提名投票中弃权。

IMG_0214.JPG

◆意大利极右翼领导人梅洛尼没有投票支持冯德莱恩连任。
鲁萨克认为,要对冯德莱恩过往成绩做出一个“客观”评价并不容易,因为每个人评判的角度不同。“我认为她的任期是由一个又一个危机所定义的,这也是我认为她能够再度得到任命的原因。欧盟领导人将她视为一个可靠的危机管理者。”
“任期之初,她需要应对新冠疫情,处理这个艰巨的公共卫生议题,虽然欧盟在这方面不具备相应能力,冯德莱恩依然让欧盟发挥了强大和决定性的作用,为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购买了大量疫苗。至于俄乌战事,她能够争取到所有成员国的支持为乌克兰提供帮助,这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武器交付,这在一开始是不可想象的。”鲁萨克分析说。
IMG_0215.JPG
◆2024年6月2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出席欧盟峰会,在与欧盟签署双边安全协议后,他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进行合影。
新冠疫情期间,欧盟在推出疫苗方面行动迟缓,一度引发争议。不过,欧委会在一项规模超过8000亿美元的新冠疫情复苏计划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财政权,使其能够大规模发行债券。
冯德莱恩推动的《欧洲绿色协议》(European Green Deal)也得到鲁萨克的认可。该协议于201912月正式公布,旨在让欧盟走上生态转型之路,并最终在2050年实现欧洲地区的碳中和。鲁萨克提到,“尽管冯德莱恩近期在一些政策细节上有所倒退,但她依然提出了一系列在全球范围内最先进的气候立法。”
在鲁萨克看来,冯德莱恩在保护成员国法治以及民主价值观上做得还不够,比如对匈牙利这样的国家施压不够。“她一直同意给匈牙利提供投资资金,以换取后者对援乌的支持。”不过,鲁萨克也承认,这需要在整体背景下看待,毕竟冯德莱恩还有更紧迫的问题要处理。
在批评人士眼中,冯德莱恩的绿色新政损害了欧洲经济,她将欧盟的权力扩张得过于宽泛,并在抵制拜登政府采取的保护主义措施方面过于软弱。
IMG_0216.JPG
◆7月5日,欧尔班独自前往俄罗斯与普京会晤,此举未与欧盟商议。

IMG_0217.PNG

内外阴霾笼罩欧盟


冯德莱恩任期的种种危机里,许多仍在延续,最大的危机来自安全。两年有余的俄乌战火没有休止迹象,对欧洲人来说,恐惧也不会休止。
历经冬季的几个月准备后,俄罗斯发动新的攻势,而乌克兰的武器库存正在耗尽。近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释放谈判信号,暗示愿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和谈,甚至推翻了他此前设定的一些先决条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乌克兰面临的最坏情况可能会成为现实——美国可能停止提供援助,欧洲也会削减援助。
欧盟和泽连斯基一样,迫切希望尽快结束战乱,尤其在欧盟东部,国防与安全是这次议会选举期间的首要关切。在不少国家,打乌克兰牌也是中间政党的选择,希望以此话题战胜民粹主义者。不过,反对激化与俄罗斯矛盾的政党依然获得不少选票,这让人怀疑欧洲支持乌克兰的决心。
而且,外交和国防政策主要由成员国而非欧洲议会负责,因此选举结果不会对欧盟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产生任何直接影响。
外部尚且不稳固,内部混乱也成为此次选举的背景音。过去几年,欧洲农民抗议屡见不鲜。多国农民不满政府削减农业补贴、油价上升、绿色新政,亦担忧要与乌克兰的廉价农产品竞争。
他们举行集会,多次开着拖拉机到本国首都抗议,甚至前往欧盟总部布鲁塞尔,向欧盟领导层施压。农民的怒火也成为极右翼收割支持的契机,因为后者鼓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这个群体很有吸引力。
IMG_0218.JPG
◆欧洲多国农民爆发抗议。
重重危机中,欧盟的主心骨法德也不够团结。许多问题上,马克龙政府与朔尔茨政府意见相左,两位领导人的风格也大为迥异,一个极具改革斗志,另一位保守谨慎。
比如在国防问题上,尽管面对同一个敌人俄罗斯,但两国花费了太多时间内斗。法国一向宣扬战略自主,并主张在支持乌克兰上不设禁区和限制,提出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德国则希望与美国保持更紧密的联系,并坚持不直接介入冲突的底线。在武器出口、军工项目甚至火箭上,双方也存在摩擦。
除了乌克兰和防务问题,两国在经济议题上也意见相左。德国反对任何新的欧洲共同债务,法国则多次呼吁欧盟发行联合债券,投资人工智能和绿色工业、发展国防产业。
今年5月下旬,马克龙对德国进行了24年来首次国事访问。尽管双方强调法德友谊、重申双边合作的重要性,但很难说能在多大程度上弥合分歧。
此外,对这两个国家来说,国内事务也相当棘手。在法国,先有农民抗议,又有医护人员抗议待遇不公,近两年骚乱频发,去年的养老金改革更是引爆社会情绪。
如今法国政坛再陷混乱。见证了极右翼国民联盟的崛起后,马克龙兵行险招决定提前举行国民议会选举,以证明尊重民意。通过联合左翼联盟,虽然他如愿阻击了国民联盟,却也导致自己所在的中间派联盟失去第一大党地位,而让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获得最多议席。
由于没有政党占绝对多数,导致马克龙短期内无法组建新政府,这一尴尬局面将至少延续到巴黎奥运会之后。直至718日,马克龙领导的复兴党议员娅埃尔·布朗-皮韦连任法国国民议会议长,才为其挽回些许颜面。但在外界看来,法国政治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必将持续到下一届总统选举。
IMG_0219.JPG

◆国民联盟成为了法国议会第三大党派。

德国则遭受政治暴力的挑战。临近欧洲议会选举,多位政客遭遇袭击,引发舆论关注。数据显示,2023年,德国警方共登记了2790起针对政治人物的攻击行为,大约是2019年登记数量的两倍。无论来自什么派别,都可能遭到政见不同选民的暴力。

据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报道,虽然大多数针对政界人士的暴力犯罪以语言暴力为主,但身体暴力的案件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其中,选择党成员最常遭受暴力袭击,2023年共有86起相关案件。绿党成员遭受暴力袭击的案件有62起。针对这两党的暴力案件占全年针对各党派政治人物暴力案件总数的六成多。
这种极端风气也蔓延到整个欧洲,5月中旬斯洛伐克总理遭到枪击,而在67日,丹麦首相遭人故意推搡,幸而没有摔倒。
法德领导人现状惨淡也于冯德莱恩不利,因为这二人至少都是她的坚定盟友。一旦得不到盟友的强大支持,冯德莱恩需要独自应对右翼民粹的压力,比如法国国民联盟前主席勒庞以及匈牙利总理欧尔班。
就在722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因匈牙利在俄乌问题上的亲俄立场,取消了其主办下一次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会议的权利。
匈牙利最近刚刚担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为期半年。通常情况下,匈牙利将以轮值主席国的身份主持欧盟的会议。75日,欧尔班在没有与欧盟领导层进行磋商的情况下擅自前往莫斯科与普京会晤,在欧盟国家中引起不满。去年,欧尔班也多次利用匈牙利的否决权,推迟了一项500亿欧元的援乌计划。
欧尔班最近接受美国媒体CNBC采访时说,他认为自己的任务是改变欧盟对乌克兰的政策。“我的工作是说服他们从支持战争的政策转向支持和平的政策。”他解释说,“他们认为他们可以摧毁俄罗斯的军队……但我根本不信,因为我了解俄罗斯人,了解苏联,了解乌克兰人。在战场上找到解决方案是不可能的,我们每天都会失去成千上万的无辜者。”

IMG_0220.JPG

◆法德领导人各自陷入困境,也将削弱冯德莱恩能得到的支持

IMG_0221.PNG

欧盟未来挑战加剧


对于欧盟来说,这个共同体正处于历史上的艰难时刻,多重威胁都亟待解决。
先是英国抽身离去,疑欧论一时甚嚣尘上,迄今仍在欧盟成员国内部蔓延;新冠疫情接踵而至,带来无数死亡与混乱,还重创全球贸易与供应链,依赖对外贸易的欧盟深受其害;疫情的破坏尚未修复,欧洲人又被俄乌边境响起的炮火震慑,家门口的纷争迄今没有休止;种种内外麻烦也正凸显,能源危机随战争加剧,绿色政策的推行遭遇阻力不断,极右翼势力声量见涨,成员国乃至法德之间分歧频现……
五年一次的选举给了欧盟重新审视自我的机会,也是重整旗鼓的机会。无论是政治势力的再整合,还是新领导层的选出,都决定着未来航向。冯德莱恩在选举落幕后说,“我们周围的世界一片混乱。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势力正试图破坏我们的社会稳定,并试图削弱欧洲。我们绝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
此番除了人事决策已定,欧洲议会未来也有权批准欧盟预算,它将用于成员国之间的凝聚力措施、农业、环境和其他优先事项。因此,议会不同党团结盟结果会影响到未来政策制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欧洲人民党属于中间派阵营,还获得来自绿党的支持,这种党团间的盟友关系并非在所有场合都适用。鲁萨克解释说,“在立法过程中,所谓联盟或者多数派是动态变化的。比如我们在欧洲议会上一个任期已经看到,欧洲人民党有时会和欧洲保守及改革党团一起投票,支持后者的想法。”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欧洲政治学者斯蒂芬妮·卢克(Stephanie Luke)也向《凤凰周刊》指出,虽然极右翼党派没有团结在一个旗帜下,但他们同意执行更严格的移民政策、反对绿色新政以及认同欧盟需要改革,“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形成基于问题的联盟”。
冯德莱恩虽然没有与极右翼结盟,但她言谈中透露的观点不时在迎合后者的偏好。比如她在街头公开支持反移民立场,并承诺扩大饱受批评的欧洲边境管理局 (Frontex)。她声称,欧洲需要保护自己免受外部安全威胁——不仅要建立共同的欧洲防御系统来抵御战争,还要抵御移民和难民。
《欧洲绿色协议》的未来也或将因冯德莱恩的态度而受到影响。“目前大部分的焦点集中在极右翼,可中间派政党的态度也值得关注。”卢克提醒说,“欧洲人民党虽然声称自己是‘亲欧洲’的,但在选前他们也曾反对该协议的某些方面。”
绿色政策是欧盟一贯最有雄心的领域,但由于绿党和极右翼势力此消彼长,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势必会面对挑战。极右派们不喜欢欧盟现下激进的绿色新政,期望推翻气候规则,例如2035年禁止销售新汽油车的政策。
英国肯特大学政治与社会科学教授阿尔贝娜·阿兹马诺娃(Albena Azmanova)向《凤凰周刊》解释说,极右翼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更少的环境政策、更少与外部世界合作、对移民更严格,他们可能会推出新的政策或形式。“但从大方向上看,已经颁布的政策不会有太大改变。就像《欧洲绿色协议》已经成为法律,他们无法简单进行修改。从好的方面来看,法律规定的内容仍会保留。”
为了争取绿党支持,冯德莱恩也许下承诺,会继续推进气候行动,她还表示会在上任一百天内推出一项“新的清洁工业协议”,以引导投资进入脱碳制造业和绿色技术。不过,她并未对这些承诺提供任何细节。
IMG_0222.JPG
◆冯德莱恩承诺继续推进气候政策以此换取绿党支持。

此外,受到生活成本危机的冲击,欧洲年轻人对气候议题的关切恐将不似以前。不过,鲁萨克相信,虽然年轻人会因为其他问题心烦意乱,气候变化依然是最紧迫的议题之一。“经济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但后者并未消失。

IMG_0223.PNG

中欧贸易摩擦升级


欧洲议会尘埃落定,除了给欧盟政策和成员国内政带来影响,还将给其对外关系施加变量。
首先是同美国的关系。作为欧盟最重要的盟友,美国总统大选势必会影响到许多议题的实施。随着前总统特朗普重回白宫的可能性增大,给欧盟未来的政策制定带来巨大不确定性。
如果特朗普卷土重来,必将给欧洲极右翼势力以二次提振。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高级助手、政治总监巴拉兹(Balazs Orban)直言,“在整个欧洲,反对欧盟持续扩大权力的声音日益高涨,如果特朗普能在11月取胜,可能会迫使欧盟领导人不再寻求加强该集团的中央集权化。”
尤当特朗普的竞选搭档万斯(JD Vance)是一位孤立主义拥护者,这或将进一步推动特朗普减少对北约支持,将防御压力抛回给欧洲——而这正是欧洲的短板。

IMG_0224.JPG

◆特朗普如果回归白宫将给欧盟带来巨大的不可预测性。

俄乌问题则更为紧要。肯特大学的阿兹马诺娃认为,虽然极右翼不热衷为乌克兰提供支持,现在无法断言会带来何种影响。
对欧洲人来说,还有更大的危机被掩盖。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朔直言,“欧洲人一直在谈论所谓去风险,如今对美国的依赖却有所增加。尽管中国被欧洲认为是风险,但中国最多算是远虑,近忧是美国。”
王朔向《凤凰周刊》谈到,“欧洲将中国视为制度性竞争对手,未来双方竞争可能更激烈,这对欧洲来说是风险,然而最迫切的风险来自美国。一旦美国对欧洲打贸易战,欧洲是否做好了对美国去风险的准备?似乎并没有。”
过去五年,冯德莱恩领导的欧盟委员会对华立场日趋强硬,在经贸、政治、战争、意识形态等问题上,中欧摩擦不断。
这一次,冯德莱恩在政治纲领中四处提及中国,分别为:加强供应链自主,减少对中国产能依赖;中国军费增长迅速,应增加欧盟国防预算;因“不公平”竞争及俄中关系,中欧关系已由合作转向竞争;与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合作,限制中方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活动。
在涉台问题上,冯德莱恩提到,“我们将与面临共同挑战的日本、韩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合作。这包括我们共同努力,部署我们全方位的联合治理方略,以阻止中国单方面以军事手段改变现状,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媒体Politico称,这是冯德莱恩迄今关于台湾问题最明确的表态。
在中欧极为倚赖的贸易关系上,不稳定因素始终存在。2020年底,历时七年谈判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达成,却因为政治问题而搁置,双方对彼此施加制裁,至今未取消,该协定能否在下一个五年重启也存在疑虑。
近年来,欧盟对来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产品抱持敌意,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去年10月,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以决定是否开征反倾销关税。
今年7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自75日起正式对进口自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其中,上汽集团加征税率为37.6%,吉利为19.9%,比亚迪为17.4%;其他配合欧盟调查的车企平均加征税率为20.8%,未配合调查的车企加征税率为37.6%。欧盟委员会表示,这些临时关税将从75日起适用,最长期限为四个月。如果加征关税最终得到通过,新税率的适用期为5年。
IMG_0225.JPG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对此回应说,对于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中方已多次表示强烈反对,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
这不仅将加剧中欧贸易的紧张局势,也让欧洲汽车生产商尤其德国车企倍感忧虑,因为他们在中国生产的汽车将被征收更多关税,此外还要担心来自中国的回击。
有声音认为,极右翼势力的上升,或将阻止欧盟对华制定过于强硬的政策。
“欧洲一些所谓极右翼政党,对华态度都比较温和,甚至比较友善。”王朔提到,像勒庞领导的国民联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民族主义政党,对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往往心怀敬意,认为中国能很好地维护自己。
极左和极右虽然在政治光谱的两极,却均对华持有相对友好的立场。美国之音援引欧洲对外关系协会政策研究员阿莉契亚·巴胡斯卡(Alicja Bachulska)的观点称,“激进主义政治派别将对华合作视为机遇而非挑战——在许多极右翼人士眼中,中国往往被理想化为一个极其高效和具有前瞻性的国家;在许多极左翼人士眼中,中国则被视作能够重新平衡世界秩序并减少欧洲对美国依赖的合作伙伴。”
实习生胡馨月对本文亦有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5 09:58 AM , Processed in 0.03058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