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霸王茶姬传出即将赴美上市的消息。茶饮赛道激烈的竞争阶段被很多公司认为是上市最佳窗口期,于是在近两年寻求上市已成为潮流。但计划美股上市,依旧是小众的选择。
自瑞幸咖啡美股退市后,中国茶饮咖啡品牌对于赴美上市不得不格外谨慎。因此有需求的公司更多地看向了港股,即便如此,对它们而言,资本市场道路也并不顺畅。
7月3日,据港交所官网显示,古茗、蜜雪冰城的上市招股书均已失效,两家如果重新申请上市,需重新递表。虽然有多家茶饮品牌成功赴港IPO,但过去几年,只有奈雪的茶和茶百道被接纳上市,且上市首日均遭破发,股价表现惨淡。
霸王茶姬是2017年从云南发家的茶饮品牌,近两年进入快速扩张期,很多动作都有为迈向资本市场做铺垫的意味。
云南是创始人张俊杰的家乡,也是茶叶之乡,选在这里起步,有效避开了茶饮竞争最为激烈的城市,且距离东南亚国家更近。霸王茶姬在诞生之初就有出海计划,品牌称想要“服务100个国家的消费者”。
2019年,霸王茶姬以马来西亚作为第一站,将目标受众定为中高端群体,用原叶茶和新鲜牛乳的搭配,打出“健康”概念。此后,霸王茶姬先后扩展到新加坡和泰国市场。官方表示,未来计划进一步拓展出海版图,走进北美和欧洲市场。
霸王茶姬凭借加盟模式快速扩张,2023年新增门店2317家,平均每天开6家门店。进入2024年,其开店速度也只增不减,上半年新增门店数1521家。目前,全球门店数量超过4500家,其中海外门店100余家。
今年张俊杰在演讲中表示,霸王茶姬2023年销售额为108亿,2024年一季度销售额为58亿,预计全年销售额将超过200亿,有望超过星巴克中国(星巴克中国2023年全年收入约为228亿)。他曾多次公开表示,要把他创立的茶饮品牌做成“东方星巴克”。
如果仔细看霸王茶姬的Logo,会发现与星巴克的设计如出一辙。它的包装袋和杯身,也与迪奥托特系列的设计元素相似度很高。很多消费者将包装袋改造成可以重复利用的包,“仿制”迪奥的产品,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带动起大量讨论。这一做法虽不可避免地被指责“抄袭”,但公司也成功收获了热度,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霸王茶姬超一半门店开在新一线及二线城市,而一线城市门店占比仅7.91%。在40至60平方米的主力店模型外,该品牌在北京、上海、南京开设了全新旗舰店,面积均超过200平,开设在人流量密集的大型购物中心,环境贴近咖啡馆和酒吧,官方称之为“TEA BAR”,以此方式快速提升国内的品牌形象塑造和大众认知。
在海外市场,霸王茶姬的选址会对标星巴克,定位偏高端,店面面积多为100平米以上。据官方去年披露的数据,其海外单店营收是国内单店营收的1.5倍以上。
而在产品本身方面,霸王茶姬聚焦在“茶拿铁”品类(即原叶茶+牛乳),坚持大单品战略,对鲜果的使用率较低,缩小供应链管理半径。公司引进自动化设施,2022年起,门店内陆续上线自动萃茶机,机器全流程制作,人工参与度低,平均出杯时间提升至8秒,且将风味偏差率降低到2‰以内。
今年年初,霸王茶姬全球业务中心正式签约在上海,公司租下上海虹桥联合大厦并冠名,实施“双总部”策略——上海为全球总部,成都为运营总部。上海主要负责集团综合管理、全球产品推广和全球业务汇聚。
与此同时,有消息称,霸王茶姬近期正在招兵买马,从各家公司挖人,招聘对象多来自星巴克和Tims等相关品牌。而在品牌营销方面,华为和小红书的员工也成为了它的目标对象。
这样的管理布局和扩张速度,让有关它即将美股IPO的传言更加可信。但霸王茶姬的上市之路注定挑战重重。
首先是在同质化加剧的茶饮市场中,霸王茶姬目前积累的优势,难以支撑市场对公司更长期的想象力。虽然它开店速度极快,但目前的门店数量,与同行业其他品牌相比并不算多。
在出海方面,即便它自创立起就有相关计划,但其海外足迹目前也仅限东南亚国家。若进军北美和欧洲市场,它有其他品牌影子的设计和概念,是否会成为其树立中高端品牌形象的阻碍还不得而知。霸王茶姬现阶段距离“全球品牌”还有一定差距。
另外,对于几乎所有快速扩张的企业而言,管理水平能否及时跟上也成为了一个共同问题。尽管产品可以通过工业化流程确保一致性和稳定性,但是作为劳动力的“人”,在管理和生产过程中,始终存在无法被完全标准化的变量,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的茶饮行业。
近日,霸王茶姬被曝出与此相关的负面消息。一名员工离职后,被店方张贴了身份证号进行公示,公示称,公司对该员工给予开除拉黑处分,并规定其三年内不得从事霸王茶姬的任何相关工作。该员工称上班时曾遭到店长的打压。7月15日晚,官方就此事公开道歉,并做出相应处理。公司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平衡问题也随之暴露。
而在公司本身之外,美股的市场环境对来自中国的茶饮品牌算不上友好,毕竟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给中概股的信誉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作为同一赛道的品牌,如何获得华尔街的信任,也是霸王茶姬必须要面对的难题。(财富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