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3|回复: 0

[转贴] 开战半年,损失兵力超400万的苏军,如何在莫斯科组织反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1 07: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战半年,损失兵力超400万的苏军,如何在莫斯科组织反攻

 军事帅哥 历史学堂君 2024-07-01 01:32 

作者:军事帅哥
编辑:莉莉丝


1941年6月22日,德军公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派出550万大军兵分三路向苏联境内展开大规模进攻。震撼世界的苏德战争爆发了。从1941年6月到12月这半年的时间里,由于指挥失误和其他一系列原因,苏军前线部队损失惨重,其整体兵力损失超过500万。


然而,正当德军信心满满的准备攻入莫斯科的关键时刻,令希特勒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苏军不仅守住了莫斯科,还组织重兵集团在莫斯科城下展开反击,消灭了德军的部分精锐部队,初步扭转了苏军开战初期战场不利的局面。


那么,苏军是如何在兵力损失惨重的情况下投入重兵集团对德军展开反击呢?


20.jpg

上图_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字现场


第一,苏联的人口优势和健全的兵役制度,这对苏军在莫斯科城下的反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说到苏德战争,我们不得不提到苏联的义务兵役制度。1939年10月,苏联政府通过了《普遍义务兵役法》,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部兵役法案。这部法案里就明确提到:苏联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义务兵役制,服兵役年限从两年增加到三年。士兵服现役年限满后要服预备役,没有参军的适龄青年要服预备役。预备役人员定期参加军事训练,这就给苏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员支持。


有了大量的预备役人员作为兜底,苏军的战场补充就方便了很多。苏德战争爆发后,面对一线部队的惨重损失,苏联启动了全国总动员。大量的预备役人员参军入伍,他们一方面补充一线正规部队的损失,另一方面以某些老部队为骨干,大量填充预备役人员组建新的部队奔赴前线。这就让苏军陆军师实现了战时部队的“快速裂变”。有了这种完善的兵役制度,苏军就能源源不断的开上前线保卫祖国。


21.jpg

上图_ 苏联民众在登记处参军报名


这一点可以从苏军的作战数字中找到答案。苏德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苏军有301个陆军师级单位。尽管战争初期,苏军损失惨重;但凭借着完善的兵役制度和强大的军队动员能力,苏军很快就缓过劲来。


截止到战争爆发后的第18天——1941年7月10日,苏军被德军歼灭了20个师,重创70个师,但苏军又新组建56个师奔赴前线。到了同年8月1日,苏军已经新组建144个师。等到1941年12月底,苏军师级单位数量超过820个,总兵力达到800万人以上。完善的兵役制度为苏军打赢莫斯科保卫战,乃至整个苏德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jpg

22a.jpg

上图_ 莫斯科保卫战,苏联士兵正在作战


第二,苏联远东军区地区的战略预备队为苏军投入重兵集团打赢莫斯科大反击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苏军远东部队指挥机构于1929年8月正式成立。1935年5月,苏军调整远东部队的体制,成立远东军区和外贝加尔军区。同年6月,为了防备日本军国主义可能的侵略战争,苏军又组建了远东特别集团军,并以集体农庄为基本单位,组建了远东特别集团军下属的屯垦部队。1938年6月,远东集团军扩编为远东方面军。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在远东的兵力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进一步扩充。1941年6月,苏军远东兵力有70万人。但经过战时的不断扩充,截止到1941年12月,苏军远东地区的总兵力达到了134.3万人,拥有火炮8777门,坦克2124架,飞机3193架。苏德战争爆发后,远东苏军成为了斯大林手中规模最大的战略预备队。


随着莫斯科战事逐渐吃紧,在得到日军不会进攻苏联的确切情报后,斯大林就把远东地区的部队陆续投入莫斯科战场参战。


23.jpg

上图_ 莫斯科郊外,红军战士进攻被德军占领的村庄


24.jpg

上图_ 苏联士兵沿着解放大街走过被击毙德军士兵身旁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莫斯科大反攻战斗的开始,苏军远东部队很快显示出他的战斗力。1941年12月,莫斯科反攻战斗正式打响,德军经受了自进攻苏联以来的最强严寒天气。由于希特勒对苏德战争的战局做了过于乐观的估计,德军一线部队几乎没有配备必要的防寒设备。德军的坦克燃油都被冻住了,无法开动。德军官兵身穿夏秋季的衣服,躲在战壕里瑟瑟发抖。


而苏军远东增援部队的情况可就大不相同了。苏军远东部队常年在亚寒带地区驻扎,部队在严寒条件下的战斗力比德军强得多。从装备上看,苏军远东部队配备了包括滑雪板在内的快速突击武器。在苏军的莫斯科反攻中,苏军滑雪部队和坦克部队组成快速突击集群,向德军展开反击。


必须说明的是,苏军仅仅是抽掉了部分远东部队参战。为了防备日军的入侵,远东部队的主体仍然在原驻地待命。但是,即便是参加莫斯科保卫战的部分远东部队都给德军以沉重打击。


25.jpg

上图_ 苏联民众在后方的工厂生产


第三,苏联合理的工业布局和战时工厂的内迁为苏军重兵集团展开莫斯科反击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


上世纪20年代后期,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开始了大规模工业化建设。说实话,斯大林是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人,他在苏联工业布局上充分的考虑到战时因素。为了防御西方国家对苏联可能的军事入侵,斯大林将苏联的部分工业布局到距离苏联欧洲部分遥远的远东地区。比如,苏联的部分飞机厂就建到了距离莫斯科遥远的远东地区黑龙江流域。苏联在西部的很多工厂也搬迁到远东地区。


苏德战争全面爆发后,苏联工厂向东边搬迁的速度全面加快。从1941年8月到10月,苏联动用了150万节车皮,从西部向东部搬迁了1523家工业企业。工业生产设备刚刚到达新地点,厂房还没有开始建设,苏联工人就加班加点开始生产。


26.jpg

上图_ 莫斯科保卫战期间,莫斯科高尔基文化公园,苏联士兵准备高射炮回击德国轰炸机。(1941)


27.jpg

上图_ 莫斯科保卫战的空战


苏联本身就是个重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在战争打响后,苏联又把大量的工厂搬迁到内地。这使得苏军的飞机坦克等武器尽管在开战初期损失很大,但远东的工厂仍然可以为苏军提供源源不断的武器支持,不至于让苏军一线官兵赤手空拳和敌人拼杀。


有了以上三点原因的支持,苏军就能组织重兵集团在莫斯科城下向德军展开反击,德军第一次尝到了闪电战失败的滋味。


参考资料:《画说二战之苏德战争》 徐焰著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1 06:59 AM , Processed in 0.0292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