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长江”青年环保行动者“跬步”支持计划第二期入选者。
地球是非常庞大的,一生都有走不完的地方,但是每一个人的家就这么小;用两个脚走路的人类是非常多的,但是每一个人的亲戚、朋友、父母,加起来只有十几个。所以全世界什么都不缺,就缺两样东西,一个是家乡,一个是亲人。
“一个长江”六周年世界环境日特别活动
大家好,我叫扎琼衣扎,是一个当地纪录片导演和环保人,也是一个牧民。我出生在若尔盖大草原,草原就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若尔盖湿地有三个特点,第一,它是中国三大湿地之一;第二,黄河母亲30%的水来自于这里;若尔盖草原也是川西北最大的草原。作为一个牧民的孩子,我从小跟着父母一起去放牛、放羊。我小时候的若尔盖草原非常地美,湖泊也非常地多,我和朋友们经常在湖泊里玩水。从我上学那天开始,我逐渐远离了牧民的生活和家乡的事物。2010年,我的父母搬到牧民定居点居住,那里就成了我们的新家。我从此更加远离牧区的生活了。
▲牧民定居点(注:牧区人民在特定区建立的固定居住地。图源网络)
直到2012年,我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跟随叔叔的脚步
2012年我退学,想去外面打工,不愿意留在家乡。那个时候只要留在城里,即使一事无成,大家也会认为你很有面子。
而那一年我也刚好遇见了我的叔叔扎琼巴让,春节时他来到我们家里面,说:“衣扎,你现在没什么事情干,跟我一起工作吧。”
那个时候他在家乡与当地牧民一起工作,致力于沙化治理和生态修复已有两年之久。我的家乡是四川省里面沙漠化最严重的地方,这是我们当时记录的一个短片。2012年,我跟着叔叔去当地牧民那里采访和拍摄,他们都在说:“牧民靠牛羊,牛羊靠草,草靠这片土地。这片土地都变成沙漠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其中一个牧民跟我说:“我这辈子可以在草原上生活,但是我的子孙可能无法留在草原上了。你看,沙漠快要掩盖我的房子了,我的饭碗里面全是沙子。“这句话让我深深地思考。我以前上学有假期的时候,每年都回家,但是2012年之前,我都没有意识到沙化问题在家乡的严重性。如果沙漠化这样继续下去的话,牧民就会失去家园,一样的,我也会失去家园。所以我决定跟着叔叔,跟着这些牧民,一起为草原生态修复做点事情。以前上学时,我的课本里面一直提到,草原退化的原因就是过度放牧。比如一些选择题会问,草原退化的原因是什么?“过度放牧”的选项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我跟着牧民、跟着叔叔做沙化治理的时候,我发现不完全是这样。湿地排水、挖矿、耕地,还有消灭鼠兔、过度放牧、网围栏,这些全部和草原退化有关系。四五十年前,大家都不讨论环境保护,讨论的是人们的生活质量要提高,要吃饱肚子。那个时候很多人觉得,牧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牦牛,而牦牛靠吃草生存。但是这些人六七月份来的时候,若尔盖湿地的水非常丰富,满地都是水。他们觉得水太多了,是个问题,更多的草场,才能养更多的牦牛,所以直接把湿地的水挖沟排到黄河里去了。湿地干旱之后就变成了黑土滩,土地慢慢沙化了。
▲若尔盖湿地
第二个就是挖矿,有五六十年的历史。挖矿最怕下雨,一旦下雨矿洞便容易坍塌,洞里面也会积水。所以人们为了阻止下雨,会直接向天上打炮弹以将云朵驱散,十年五年地不让降雨。这样之后我们家乡的山全部裂开,牛羊在上面走来走去的时候,沙子便会从里面翻出来。如果不了解这个背景的话,就会觉得是牛羊造成了草原退化。耕地也是一样的。人们觉得牧民的牛羊长到一两岁,甚至是三岁才能卖,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太慢了。不如直接把部分草原变成耕地,一年有一年的收入。耕地后,青藏高原的草皮变得非常薄,地下全是沙子,一旦翻出来,需要约300年才能恢复。以上这些都是将农耕文化的思路带到了游牧文化里面,造成了草原的退化。我们做沙化治理已经14年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沙化治理谁都可以做,但要让沙漠真正变成草原,牧民和牛羊是不可缺少的。我和叔叔不是什么生态专家,刚开始做沙化治理的时候,我们也邀请了很多专家来指导。他们说,沙漠里面要种树、种草。所以我们第一步是种草,第二步就是种树。
▲种树
种草的时候,我们利用了两种方式,一是条播,就像耕田一样;
▲条播种草
二是撒播,直接把种子撒在沙漠里面。但是种子一撒下去就会出现问题,要么是风一吹,种子就被吹走了;要么是青藏高原的阳光一晒,沙子一热,种子全部死掉了。
▲撒播草种
那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呢?当地牧民就讨论说,种子在沙漠里面埋一截就好了,可以把牦牛赶过来让其进行踩踏,把种子踩进去。这是非常好的办法,撒播工作因此变得很容易。我们就撒下种子,拉牦牛过来让它们踩。在牧民的传统里面,他们一直都是通过牦牛的踩踏去保护草原。
▲牦牛踩踏的痕迹
除此之外,牛粪也是很好的肥料。经我们统计,一头牦牛一个晚上拉两个牛粪,一个牛粪三斤多。我们把牦牛圈在沙化治理点里面,1000头牦牛一个晚上便能生产6000斤牛粪。因此我们不用花太多的钱去买肥料,也不用人工去撒肥料。有了牦牛,埋种的工作就非常容易做了。这么简单的一个工作,我们来看一下它的成果。我们现在有20多个点位全是这样的变化。如果没有以前的照片,其他人看到的时候是不相信的,“哪有这么好?”刚才说到沙化治理谁都可以做,但是沙漠要变成草原,后续的管理非常重要。比如现在有说法要退牧还草,青藏高原突然间没有了牛羊,这会造成什么样的问题?第一年、第二年草长得特别好,大家都说:“你看,没有了牛羊,草长得这么好。”但是到了第三年、四年、五年,甚至是十年以后,你再进去草原的时候,你会发现,鞋子一踩便会陷进去。因为草原的根全部退化了,草原变得像花卷和馒头一样松软。
▲退化的草场
那我们的管理模式是什么样子呢?我们第一年在沙漠里面种草后,第二年一定要在里面适当放牧。很多人不了解,好不容易种了草,为什么要在里面放牦牛?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城市里面有花园和公园,每年春天都需要割草、撒肥料。但青藏高原几千年没有割过草,没有撒过肥料,都是靠牛羊吃草、拉牛粪来完成。那为什么只放牦牛,不放马、不放羊呢?我们也很好奇,于是去问了这些牧民。他们说,羊的嘴巴是非常尖的,它吃草时会连草根一起拔掉。马的嘴巴更凶,而且它吃不了草的时候,还会用蹄子挖掉草根。相比之下,牦牛是没有上牙的,吃草的时候不像其他动物一样一直往上抬。牦牛吃不了草的时候从来不会用蹄子挖掉草根,而是用舌头舔着草走。所以如果现在让我选对草原最温和的动物是什么,我肯定会选牦牛。这么多年,我们太冤枉牦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