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4|回复: 0

[人世间] 我,00后入殓师,给弥留老人穿寿衣,为跳楼自杀的11岁小姑娘化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9 10: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00后入殓师,给弥留老人穿寿衣,为跳楼自杀的11岁小姑娘化妆

 自PAI 自PAI 2024-05-28 23:06 

这是《自拍》第440个口述故事

“精神状态良好的入殓师。”23岁的汤汤(抖音账号:@汤木檀泽)如此形容自己。

她身上有着00后年轻人熟悉的网感,有梗、能整活、会讲段子,但当她用平淡的语气讲述如何为逝者整理遗体时,却让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在死亡这个沉重的命题面前,她有种不符合年龄的轻盈和从容,以至于被粉丝评价“有一种淡淡的死感”。

入行纯属偶然,使命并非必达。她不愿意让自己被职业身份所束缚,但她希望入殓师这个职业被看见、被正确地认识,也希望更多人能坦然谈论死亡、面对死亡,无论如何,这是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

以下是她的讲述。

“被误解是入殓师的宿命”

我是汤汤,一位00后入殓师,目前在江苏一家私人殡葬服务公司工作。因为在自学德语,所以我选了一个德语单词的音译当网名,叫“汤木檀泽”,意思是不现实的空想者。

但我的工作,非常现实。很多人好奇我为什么会干殡葬这一行,其实挺偶然的。高中的时候,我不怎么爱学习,对未来也挺迷茫的,不知道以后要干嘛。有一次,朋友像讲笑话似的给我说了一件事,说他朋友高考报志愿的时候选择服从调剂,被调剂到了殡葬专业,整个人都不好了。我想怎么还有这个专业,就去搜了下是学什么的,第二天,我就跟他说,我也要去学这个。后来他一直觉得,是他让我走上了“歧途”。

0.jpg

高中时期的我。

我当时觉得这个工作挺酷的,看起来也不太需要和人打交道,我性格比较社恐,像销售那种要每天和人说话的工作,对我来说太可怕了,干殡葬适合我。

IMG_9095.PNG

小时候的我,看起来就挺社恐的。

爸妈听说我要去学殡葬,一开始是死活都不同意的,但我们家家风比较务实,当他们听说“这一行收入很高”,就同意了。当然,后来我用事实证明了,这是个误会。


外界对入殓师最大的误解之一,就是工资很高。不排除有资深入殓师可能收入比较高,但我们应届毕业后,如果能考编到殡仪馆,就很不错了,一般都是去私人开的殡葬服务公司,平均薪资一个月五六千,我收入最低的同学月薪2300。我有一个朋友曾经实习一个月,拿了200块钱。还有个火化班的同学,因为本行业收入太低,转行去卖烤鱼了,听起来有点“地狱笑话”,但也算专业对口吧。


每当亲戚问起我的专业,考虑到家族关系的和谐,我还是得编一些话术,有时候说学设计,有时候说学会计,编着编着自己都弄混了,就会穿帮。不过后来我做自媒体,现在应该所有亲戚都知道我是干什么的了。

6.jpg

现在我不会对亲戚隐瞒自己的真实职业,在视频里坦荡地进行自我介绍。

我之前在长沙上学,我们殡葬学院下面还分不同的专业方向,我读的是防腐班,接触一线的那种,主要负责给遗体进行化妆、缝合、塑形等。其他专业比如服务班,对口工作是谈业务、当司仪;陵园班,要学习墓碑设计、陵园管理;设备班,要学习火化机操作。像业务洽谈、写主持稿、仪式策划、插花挽联之类的课程,我们基本都要学,只不过每个专业侧重不同。不过毕业后,工作单位也不看你是学什么的,只要你会就能上岗,而且常常一人身兼数职,从化妆入殓到主持插花都得干。

IMG_9097.PNG

大学时期上遗容整理课,我和同学们都是互相配合拿对方练手。

在学校里,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防腐实操课。我第一次接触到真正的遗体,逝者的嘴巴是张着的,要手动把棉花塞到口腔里使其闭合,这个操作很需要技巧,当时有点紧张,在心里默默祈祷自己操作到位,不要挨骂。


2022年正式毕业后,我在四川和天津工作过,后来到了江苏。我现在工作的公司开在墓园里,因为工作需要上门服务,得在公司统一换工装、拿工具、乘车,我图方便,一般就住在位于墓园的公司宿舍,现在已经住了一年多了。

IMG_9098.PNG

我做过一期视频,讲了讲在墓园里工作和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这儿平时也没什么人来,非常清净,远离人烟和纷扰,同事就十来个人,也没有勾心斗角,我觉得还挺自由和舒服的,没事的时候我就在挂着寿衣、放着骨灰盒的大厅里拍拍视频。但我们是一个负责葬礼全部流程的专业团队,得24小时待命,只要接到已预约服务的家属电话,不管在干嘛都得迅速集合进入工作状态。

IMG_9099.PNG

我们平时是挺闲的,但只要接到已预约家属的电话,就得麻溜换好工装去上门服务。

工作和生活在墓园的主要缺点,就是点不着外卖、打不到车。有一次我们打车打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有司机接单了,还没高兴三秒钟就被取消了。有的司机虽然接单了,但会当着我面说,已经把我们同事都拉黑了,等我下车也要把我拉黑,因为他不想接我们这些人的订单。还有一次晚上打车回宿舍,司机说他挺害怕去墓园的,但同时他又觉得自己接单了很勇敢,一路上我们就不断地夸他“你太勇敢了”,结果到墓园门口车出故障了,当时他非常惊慌失措,叫我们别走,陪他修车。所以,我们现在都买了小电驴出行。


很多人觉得入殓师胆子大,其实也不一定。我之前和同班同学去玩密室逃脱,一群人吓得嗷嗷叫,一进房间就把门堵住,NPC都进不来,店员在监控里看得很无语。我怕黑怕鬼,如果让我在关了灯的停尸房待着,我就受不了。但我不害怕接触遗体,如果开着灯,待一宿我也没问题,主要是我们在学校接受过脱敏训练,老师会每天给我们看点小照片、讲讲小故事,接受不了的早换专业了。


当然,殡葬行业不接触遗体的工种还是挺多的,比如插花、礼仪、主持、销售等等,我们老板也害怕遗体,他还问过我为什么不怕这些,我说我为什么要怕自己的顾客,顾客是上帝,即便我的顾客已经去见上帝了。

“共情逝者家属,不建议、没必要”

之前应网友要求,我出了一期入殓妆教程视频,但现实中作为一名入殓师,我的工作不仅仅是化妆那么简单。一般入户服务,需要先给逝者沐浴穿寿衣,有些病逝的还需要拔管,这得特别小心,因为你不知道哪根管子拔下来会喷一身血。

IMG_9100.PNG

我出过一期入殓妆容教学,也可以说是科普,还挺多人感兴趣的。

入殓妆一般都是淡妆,粉底不要太白、不卡粉就行,以自然为主,男性可能需要刮胡子,年轻女性可以稍微化漂亮一些。但每个地方的风俗不同,对于妆容也有不同的要求,需要入乡随俗去处理一些细节。我之前在四川凉山那边工作,当地的习俗是男性逝者要剃光头,天津有的地方要求清理口腔。


在江苏,我工作所在地的习俗是,老人弥留之际就要穿好寿衣,第一次上门服务我震惊得不知所措。对方上一秒还在配合你穿衣服,下一秒可能就断气了,那种感觉很诡异,但现在也已经习惯了。

IMG_9101.PNG

第一次在人还活着的时候上门服务,我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用小剧场演绎了一下当时的心理状态。

有一次我们要服务一位弥留之际的老人,她因为病重身上留下很多管子,家属要求先穿好寿衣,但管子暂时不拔,处理起来很麻烦。后来,老人把我们叫到跟前,说她不想带着一身管子走,如果不拔,走了也会有遗憾。听到这话,我心里还是感觉挺复杂的。


因为这边是临终前开始服务,也解答了我一直以来的未解之谜。我看过很多老人去世后,眼睛和嘴巴是张开的。以前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人在断气那几秒,呼吸是很困难的,想呼吸会张开嘴,最终走的时候可能就闭不上,眼睛可能也是因为还想看东西。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做的,不是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用手抹一下就行了,得拿着镊子夹着棉球塞进眼皮里往下卷,再擦一下眼皮才能合上。


还有些脑出血的,需要拿棉花堵住嘴巴耳朵鼻子等器官,以防飙血。如果是非正常死亡遗体,要视情况进行缝合、修复甚至塑形,有的骨头碎了要先钻开再拼好,然后用橡皮泥或者油泥来修补皮肤表层,挑战很大。种种状况,的确是普通人很难想象的。

IMG_9102.PNG

这种头骨是用来练习遗体整容塑形的,需要用油泥等材料在上面重新捏出一张脸,现实中这种情况比较少。

我对一些非自然死亡的逝者印象比较深刻。之前接手过一个11岁跳楼自杀的小女孩,颅内出血死亡,身上没什么伤口,走的时候也算体面。虽然不知道她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但想到自己十几岁的时候也产生过类似的想法,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蛮感慨的。还有一个18岁跳楼自杀的男孩,看资料他无父无母,体型比较肥胖,感觉过得不太好,希望他已经得到了解脱。


还有些从ICU被送出来病重离去的,家属可能会很崩溃,扑到逝者身上痛哭,这种时候在现场的人很难没有感触,但我必须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保持冷静。


我努力让自己站在旁观者的位置,但也在工作中见过很多的人情冷暖。


最奇葩的一件事是,有一次在追悼会开始之前,一直被逝者的“大孝子”追着搭讪。这也能看出来,有的人对于父母亲人的去世,是很冷漠的。有的逝者走的时候状态很糟糕,但TA的子女甚至都不想出钱整理一下,只关心遗产怎么分配。还有因为意外去世的,亲属关心的却只是赔偿。

IMG_9103.PNG

工作时在灵堂被搭讪,让我记忆犹新。

也有一些让人觉得温暖的故事,有一个老爷爷在老伴化完入殓妆后,轻轻地亲了一下她的嘴唇,说老伴在世的时候每天都会给她一个晚安吻,这次是真的晚安了,永别了。之前我朋友还遇到过,一位老人在等待老伴入殓的时候去世了,还有一些老人离世后伴侣或者兄弟姐妹也追随而去的情况,我猜过度悲伤可能是原因之一吧。


有网友曾经在视频下面问我,共情能力强的人是不是不能做入殓师。共情能力强的人,的确不建议从事这个职业,我们入学第一堂课,老师就教我们,不要共情,否则你自己会先崩溃。


之前我看过一个电视剧,女主是实习入殓师,被问及实习下来学到了什么,她说学了很多专业知识,结果被叫去重新学习,后来她领悟到了要共情家属、体谅家属,才被转正。我觉得这很不符合实际,像我最忙的时候一年要整理200多具遗体,如果把每个客户都当成自己的亲人,心理上肯定受不了,还怎么正常工作。

IMG_9104.PNG

入殓师是不是不能共情,这也是一个很多人好奇的问题。

而且,我觉得共情也没有必要,入殓师的职责就是把逝者打扮得好看、仪式办得顺畅,让TA走得体体面面。就好像你去医院看病,医生说我真的好心疼你,但没办法给你治好,这好像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学习面对死亡,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相比成为入殓师,我人生更大的意外,可能是成了自媒体博主,还不小心火了吧。


我是2023年7月开始更新的,我是个资深短视频用户,但一直潜水,后来我老刷到有人说,入殓师工资非常高,一天1000值个夜班5000,我就受不了了,到处搜也没搜到有人辟谣,我就决定自己来。我是一个三分钟热度的人,当时想的是就玩两个月,没想到被很多网友关注和喜欢,就做到了现在。

IMG_9105.PNG

关于入殓师和殡葬行业的谣言,有的实在离谱,我专门做了一期辟谣视频。

我的初衷是想让大家正确认识入殓师以及殡葬这个行业,所以用小剧场演绎的方式做了殡葬工作者的职业病、对殡葬工作者的误解、殡葬工作者的崩溃时刻等系列视频。

IMG_9106.PNG

现在我发的比较多的是工作vlog,让大家看看真实的入殓师日常。

可能是因为我本人形象反差感比较强,很快引起了网友们的注意和好奇,总被发问“小姑娘年纪轻轻的怎么去干这个了”。好像大众对入殓师有个刻板印象,就是很严肃正经、不苟言笑,可能是因为大多数人只见过我们的工作状态,也可能是因为这个职业离死亡太近,这个话题太沉重,大家习惯避而不谈、讳莫如深。


但其实我的同行里有很多年轻人,私底下也都挺活泼有趣的,在工作之外,我们有正常的生活和娱乐,我平时还喜欢拍些土味整活视频,所以就想用轻松一点的风格,来讲讲我的职业和故事。

IMG_9107.PNG

工作间隙的我,其实也没有那么严肃。

慢慢地大家会问我很多问题,有人好奇从业者的精神状态,老问我工作时怕不怕、会不会梦到自己的客户之类的;也有人对这个职业蛮感兴趣的,问专业课学什么、有没有社保、工资高不高,说想来我这里上班。还有人私信我说,有一段时间老梦见去世的亲人,家人说是因为她看多了我的视频,命令她不许看了。总体感觉,这个职业在大众眼里还是挺神秘和忌讳的,甚至会被觉得晦气。


最近播出的电视剧《春色寄情人》,李现饰演的男主角陈麦冬也是一位入殓师。剧中陈麦冬的一句话让我挺有感触的,他说,“人们痛恨的不是我们,而是死亡”,我想,人们害怕的也不是我们,而是死亡。

IMG_9108.PNG

入殓师出现在电视剧中,是一件好事,让小众的从业者也能被看见。

殡葬工作者应该被更多人看见,我希望大家能消除偏见和误解,让从业者像其他所有劳动者一样出现在大众视野里。以前,在地震、洪水等大型灾难现场,大家会关注到警察、医生这些与求生有关的职业,但很少有人知道,现场也有负责善后的入殓师、殡葬从业者,他们也背负着很大的压力,承担了很大的责任,但却很少被看见、被肯定。


当然,我也不觉得这个职业有多大的光环。我们行业里,的确有很高尚、很伟大的从业者,比如我之前的老师也是学姐,她是一位资深入殓师,在业界很被受尊敬和认可,曾经为袁隆平爷爷入殓。她看到有特别穷的家庭出不起钱,也会免费去给逝者化妆。早年间很多人不愿意接手艾滋病患者,她也从不抱有偏见,非常兢兢业业。


但我觉得这种高尚的品格来自个人而非行业,每个行业都会有一些黑暗面,有些比较理想主义的同学抱着高尚的信念入行,反而可能会被打击到。我从没想过在工作中寻求多大的意义或者价值感,也很警惕别人说我伟大或者高尚,作为一个普通的打工人,我觉得自己担不起那样的赞誉,也不想为此背负潜在的付出或者牺牲,只想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IMG_9109.PNG

 工作中的我。

其实做自媒体这件事,也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职业,好像确实有安慰或者帮助到一些人。有人说,特别感谢入殓师,让自己亲人化完妆就像睡着了一样,减轻了一些没见到最后一面的遗憾。也有人说,看了我的视频,开始对亲人的逝去感到释怀,因为觉得TA在另一个世界过得挺好的。

IMG_9110.PNG

 网友们的留言,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分量的。

我自己觉得挺欣慰的是,有很多同龄人说,曾经觉得接受死亡是自己永远学不会的必修课,但因为我的视频,觉得死亡也没那么可怕了。在我们的文化里,死亡似乎向来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但这是每个物种和生命都要去认识、去直面的自然规律,也是所有人最终都会经历的必然阶段。我们如何谈论死亡,我们如何面对死亡,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

IMG_9111.PNG

学习怎么面对死亡,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我以前其实就不是一个很珍惜生命的人,老觉得活着没啥意思,也没什么想做的事情。但做了入殓师之后,看到很多人想要活着却没能活下来,从别人的离去中,慢慢开始悟到自己应该怎么活。


死亡是所有人都将走向的终点,但更重要的是路途中的风景。我想,无论平凡还是伟大,只要自己觉得活得精彩,不留遗憾,就够了。

*本文由汤木檀泽口述整理而成,文中照片除特殊注明外均由本人授权提供。

 

汤木檀泽 | 口述

橙     子 | 撰文

猫     基 | 编辑

-THE  END-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40个口述故事

欢迎打开抖音,关注“汤木檀泽”

IMG_911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4 07:20 AM , Processed in 0.03309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