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取景于襄阳的电视剧《庆余年2》热播,襄阳这座古城也再次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
湖北、河南两省之间的南襄盆地(也叫南阳盆地),自古便是中国中部沟通南北的重要桥梁,曾被誉为“天下之中”。
襄阳,就在这里。
在古代,襄阳是兵家必争之地,“夫襄阳者,天下之腰膂(lǚ)也。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者也。”《三国演义》120回,其中32回故事就发生在襄阳;《全唐诗》42863首,有4000多首写到襄阳;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襄阳出现了260多次……
看今朝,2016年之后襄阳奋起直追,多年来在湖北各市GDP排行榜上雄踞第二,仅次于省会武汉。就经济体量来说,襄阳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湖北第二城”。她是湖北除武汉之外第一个修内、中、外环线的地级市……
“天下之中”的“七省通衢”
“湖广之形胜……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
顾祖禹说的没错,位于“天下之中”南襄盆地中的襄阳,西接川陕,东临江汉,南通湘粤,北达中原,是鄂、豫、渝、陕四省(市)毗邻地区的交通枢纽,自古即为交通要塞,素有"七省通衢"之称。
襄阳与南阳一南一北,切分了南襄盆地这块大蛋糕。虽说北部的南阳是著名的“中州粮仓”,但南襄盆地内密布的河网似乎更偏爱南部的“咽喉之城”襄阳,大多数都一路向南,最终汇入了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
夕照流苏的汉江。
图/视觉中国
汉江从襄阳西北入境,东南出境,浩荡蜿蜒195千米,将襄阳切分成南北两半,也以1.73万平方千米的流域面积,在襄阳中部与南部冲积出一望无际的平原,养育了600多万襄阳儿女,是襄阳的“母亲河”。
汉江确实是一个好“母亲”:她曾在襄阳境内的荆山腹地,孕育过战国时期可与强秦争夺天下的楚国;也曾与南襄隘道联手,将襄阳打造成“南船北马”的商业繁荣之城,使她的知名度早在西汉时期就远远超过武汉、宜昌等湖北省的其他城市。
如果说,汉江让襄阳“走出去”了,那么岘山,则让襄阳“定下来”了。
这座小小山脉,盛产极品古石。据考证,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编磬,就是岘山上的石片磨成的,如今湖北省博物馆陈列的编磬复制品,也是由岘山上的石头磨制而成——但似乎人们只记住了那套铜编钟。除了随处可见的名胜古迹等实物,岘山还是襄阳人精神世界里的“父亲山”。
他背靠巍巍荆山,直捣滔滔汉水,环抱襄城、俯瞰樊城,与汉江“刚柔并济”,将襄阳打造为“华夏第一城池”。山水相遇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这座叫襄阳的城市的命运——她像聚宝盆一样,聚集了众多在历史舞台上留下足迹的名人,也招致了众多军事势力的反复争夺。
行走在襄阳,斑驳的古城墙与最宽处近250多米的护城河,很容易使人神思恍惚,回想起金庸武侠世界里的襄阳。正是在这里,郭靖、黄蓉夫妇率领襄阳军民以身殉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实在叫人感动。
2018年10月30日,金庸逝世,襄阳人民自发用蜡烛点亮古城墙,那武侠世界里的侠骨柔情,在襄阳又一次得到彰显。襄阳儿女感激金庸,更骄傲于自己的历史。
金庸将襄阳推到了世人眼前,而建造襄阳的人,则是东汉末年的刘表。他将荆州治所由湖南常德(汉寿)迁至襄阳,并将襄阳治理得井井有条,关中、中原、山东一带的文人纷纷来到荆襄地区,“……归者盖有千数,表安慰振赡,皆得资全。遂起立学校,博求儒术……”
于是,当长安、洛阳等地军阀混战、狼烟四起时,襄阳一跃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
那时的襄阳,名流云集、冠盖相望,不乏庞德公、庞统、黄承彦、祢衡、宋忠这样的人杰,而真正影响中国历史并妇孺皆知的,则是住在城西的诸葛亮(一说在今南阳市,东汉末年,襄阳与南阳俱为荆州管辖)。求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也在古隆中提出了“三分天下”的宏图。自此,三国故事开始。
翻开《三国演义》,耳熟能详的马跃檀溪、水淹七军、刮骨疗毒等小说情节都发生在襄阳。而在真实的历史中,曹魏攻夺襄阳,打开了汉江平原的门户;关羽兵败襄阳,蜀汉“跨有荆、益”成为泡影;孙吴未得襄阳,困守东南成为定局。襄阳是三国鼎立的始点,也是三国故事的转折点,而三国,也成了襄阳历史上最辉煌壮美的画卷。
襄阳再一次被世人广知,便是金庸笔下的那场“襄阳之战”。小说是虚构的,但历史却是真实的——蒙古灭亡南宋,最激烈的战事就发生在襄阳,这座“天下第一城”在蒙古铁骑的重重包围之下,硬是坚守了整整6年。
1273年,襄阳失守,宋王朝一下子就散了元气,汉江平原门户大开。3年之后,蒙古铁骑踏上了临安城头。又3年后,陆秀夫背着小皇帝在崖山跳海,10万士民投水殉国,宋朝灭亡。
大开大合的历史,只是在襄阳城头留下影子的云烟,时间的风一吹,刀光剑影与血雨腥风都飘散了。而襄阳,依旧繁华。
“湖北第二城”是怎样炼成的?
2016年之后,襄阳经济突飞猛进,一跃超过之前长期稳居第二的宜昌,成为“新贵”。其实,了解襄阳历史的人都知道,襄阳的繁华,从西汉时期就开始了。
那时,襄阳是汉水中游的重要港口。依托于汉江,襄阳“南援三州,北集京都,上控陇坻,下接江湖,导财运货,懋迁有无”;唐代时,襄阳“往来行舟,夹岸停泊,千帆所聚,万商云集”;明清时期,襄阳“商贾连樯,列肆殷盛,客至如林”,建有20多个商业会馆、30多个码头,商业辐射到黄河上下、长江南北。
到了近现代,铁路与公路的建设及完善,使得水路交通的作用逐渐弱化,而襄阳也在历史的洪流中搭乘上了铁路这趟“快车”。20世纪50年代,受益于汉丹、焦柳、襄渝三条铁路,襄阳成为我国铁路的重要枢纽城市,赢得了发展先机。
高铁时代呼啸而来时,襄阳又一次抓住机遇。2019年,西武高铁汉十段、郑万高铁、蒙华铁路都已建成通车,规划中的呼南高铁、襄贵高铁、合安高铁都将经过襄阳,无疑将对襄阳“鄂西北经济领头羊”的地位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慕名去襄阳旅游的人,坐着高铁到襄阳以后,还会惊讶地发现:原来,襄阳还是一座汽车之城。
改革开放前,襄阳有7家为东风汽车公司(原第二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二汽)生产配套零部件的企业。改革开放后,二汽在襄阳开辟第二基地,当时称为“二汽襄樊基地”,将襄阳带上了汽车产业的“跑道”。
借着这股东风,襄阳乘风破浪,从生产零部件到整车,又从生产传统的动力汽车到新能源汽车……一步一步,从弱到强,经过40多年的发展,汽车产业已成为襄阳工业的“龙头”。2019年,襄阳在全国347个地级市GDP排行榜上位居46名,汽车产业功不可没。
在襄阳的街头巷尾多走两步,资深影迷就会发现,襄阳还藏着一些似曾相识的场景。比如:曾拍过《妖猫传》的唐城影视基地,也是前段时间热映电影《花木兰》的取景地之一。这个影视基地,同时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除引入汉江水营造“八水绕长安”的格局外,还将孟浩然等唐代文人在襄阳的足迹“复活”……
站在襄阳古城墙上,看着市中心的一座座摩天大楼,就容易心生感慨:襄阳似乎是一座从容游走在时间长河中的城市,古老又崭新。跟着襄阳人,在汉江大桥桥墩后的面馆里,吃一碗牛油面,感受过当地人的生活氛围之后,就会明白:无论是风云激荡还是平淡如水,烟火与人情,才是襄阳永恒的底色。
文丨郑礼
图编| 吴学文
地图编辑 | F50BB
封图 | cerkang
参考资料
刘群 《大江美城·襄阳十大美景记录》湖北人民出版社 , 2015.10
杜汉华 杜睿杰 《充满魅力的“东方莱茵河” ——关于襄阳汉江文化问题的研究》
朱运海 《高铁对襄阳旅游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梁中效 《襄阳在三国文化史上的战略地位》
襄阳市人民政府网 《襄阳汽车产业40年发展高昂“龙头” 引领腾飞》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
签约账号【地道风物】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