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6|回复: 0

[哲史艺丛] 同样采用府兵制,为何西魏培养出强悍军队,唐朝却遭遇无兵可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23 0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同样采用府兵制,为何西魏培养出强悍军队,唐朝却遭遇无兵可用

 计白当黑 历史学堂君 2024-03-24 09:54 

作者:计白当黑
编辑:莉莉丝

俗话说:“皇帝不差饿兵。”浅显的语言背后,揭示了军队和经济的莫大关系。按常理来说,经济越雄厚,军队越强悍。同样一种征兵制度,综合实力稍逊的西魏,培养出一支颇具战斗力的军队,而经历“开元盛世”的唐朝,却面临无兵可用的窘境。这一奇怪现象的出现,蕴含着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IMG_5618.JPG
上图_ 北魏壁画 镇墓武士

  • 顺应时代的产物


由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实行鲜卑当兵、汉人务农民族歧视政策。六镇起义后,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双方对峙初期,西魏在经济、军事和人口上处于劣势。西魏大咖宇文泰亟需巩固地盘,以此加强自身权力。

相较东魏,宇文泰既要避免鲜卑汉化的风险,又要防止鲜卑胡化的雷区。宇文泰采取胡汉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名震一时的府兵制,恰到好处地解决了军队和经济之间的矛盾,并且对隋唐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统八年(公元542年),宇文泰收拢六镇军人和鲜卑族人编成六军,次年,西魏遭遇邙山之败,宇文泰收编关中豪强的乡兵部曲,任用豪强为乡帅。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宇文泰建立了由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为主体的府兵体系。不仅如此,宇文泰还推行赐姓制度,将府兵全部改姓各自主帅的姓氏。

经过整合,西魏拥有了一支具有部落兵制色彩的胡汉军队。

IMG_5619.JPG
上图_ 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獭(一作黑泰)

  • 加量不加价


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北魏在“计口授田制度”的基础上,实行“均田制”,其实质是按人口分配土地,受益人向国家交租纳税,并且承担一定的兵役和徭役,以此稳固政权,促进农业生产。宇文泰在均田制的基础上,适时推出了府兵制。

据《邺侯家传》介绍:“初置府兵皆于六户中等以上,家有三丁者,选材力一人,免其身租庸调,郡守农隙教试阅。兵仗衣驮牛驴及糗粮旨蓄,六家共蓄,抚养训导,有如子弟。”当时,政府根据贫富情况,将农民分为九等,在六等以上的农民中,三丁抽一,免除赋税,自备马匹、兵器、粮食和衣服等军械,由所在地的军府负责训练调度。

IMG_5620.JPG
上图_ 唐朝宿卫部队的府兵形象

府兵制到了隋朝,有了长足的进步。“军人悉属州县,垦田籍账一与民同。”这么做意味着寓军于民的府兵制基本成形。闲时,府兵务农耕作,与农民无异。战时,朝廷调拨将帅指挥,征调府兵参战。战斗结束后,将帅解职还朝,府兵各归其府。这种措施不仅杜绝了将帅独专军权的弊端,还可以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军农合一,有效解决了经济掣肘军事的难题。

唐初是府兵制发展的高峰。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唐太宗李世民进一步理顺府兵的组织机构,将军府更名为折冲府,设置折冲都尉、左右果毅都尉、别将等军职,规定三年一拣点以补充缺额。

折冲府分为三等:上等府一千二百人,中等府一千人,下等府八百人。全国共设634个折冲府,其中关内261个,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体现了“居重驭轻,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的政治意图。

李世民率领府兵建立了赫赫军功,他豪情满怀地说:“我徒兵一千,可击胡骑数万。”

IMG_5621.JPG
上图_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

  • 土地兼并 害人害已


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加剧,对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产生巨大冲击。均田制是贫富两大集团妥协的产物。在实际授田中,有的农民没有或足额得到土地。得到土地的农户抗灾防变能力弱,这为土地兼并埋下了伏笔。

自古以来,土地兼并不是个案,唐朝也不例外。唐朝法律规定土地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买卖的,贵族豪强就这样钻了法律的空子。除“豪富之室,皆籍外占田”外,贵族利用政治特权,以“借荒”、“置牧”、“包佃”的名义,肆意侵占,巧取豪夺。据记载,当时“丁口转死,非旧名矣;田亩移换,非旧额矣;贫富升降,非旧第矣。”农民失地、人口逃匿、贫富悬殊,唐朝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府兵之法浸坏”,制度存废到了关键时刻。

IMG_5622.JPG
上图_ 唐朝用于征发府兵的凭证——鱼符

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唐玄宗意识到土地兼并的严重性,下令检田括户。至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累计查出逃亡农户80多万户,违法土地兼并80多万亩。次年,朝廷明确规定农民的口分田、永业田不得买卖典贴。此后,朝廷再次强调口分田、永业田不得转让,同时限制“借荒”、“置牧”、“包佃”等兼并行为。

唐玄宗出台的政策,是挽救均田制的最后机会。不过,在遏制土地兼并的措施上,朝廷力度不足,收效甚微。贵族豪强我行我素,疯狂扩张,矛盾凸现。以均田制为立身之本的府兵制,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终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IMG_5623.JPG
上图_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

  • 自身缺陷  行将就木


府兵制本身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战事不断,府兵由轮番服役变成强行戍守,经年累月,造成军府当地劳动力不足,影响农业生产,导致该地区经济下滑,府兵不堪重负。而唐军以火为基本单位,十人一火,除了要自筹日常军备外,还要照料负责运输的“六驮马”,使得农民负担更加沉重。

此外,唐军与契丹、回鹘、突厥、吐蕃等势力长期作战,府兵“番役更代,多不以时”,而且伤亡明显增加,府兵补充难以为继。贵族官僚任意私使府兵,使其地位降低,社会上形成了当府兵为耻的观念。富户又与官僚勾结,想方设法逃避兵役。诸多原因,致使“卫士稍稍亡匿”,折冲府兵员不足,补充困难,府兵制名存实亡。

IMG_5624.JPG
上图_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 多管齐下  回天乏术


唐朝也采取了对应措施,缓解征兵压力。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武则天宣布征召以富户强丁为目标的团结兵,这些士兵享受免除征赋的待遇,可自习弓箭,每年定期考核。唐玄宗即位之初,由于折冲府缺额严重,难以完成征防军务,边疆军镇开始招募自愿参军的成年男子,由此,影响深远的募兵制开始萌芽。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玄宗下令各镇节度使根据防务需要制定征兵名额,征召自愿戍边的士卒。第二年,朝廷决定不再从内地征调府兵守边,原有非长征士卒一律放还,这一决定从根本上宣告府兵制功能的终结。天宝八年(公元749年),鉴于“折冲诸府无兵可交”,唐玄宗下令以募兵制取代府兵制。

经过了历史拐点的府兵制,大胆创新,意义非凡,它的光辉之弧很长,却始终弯向前进的弓弦。

参考资料:《邺侯家传》《新唐书》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3 01:26 PM , Processed in 0.0355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