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5|回复: 0

[哲史艺丛] 与劲敌吐蕃较量多年的归义军,凭借什么笑到了最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1 10: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与劲敌吐蕃较量多年的归义军,凭借什么笑到了最后?

 郭晔旻 国家人文历史 2024-03-23 22:08

 

IMG_5784-compressed.jpg

本 文 约 5200 字
阅 读 需 要 14 分 钟
从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张议潮收复甘州算起,到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张议潮最终“奉凉州来归”,张议潮率归义军用了整整十一年时间才彻底驱逐了吐蕃守军,完全收复了吐蕃所占领的河西之地。从这样一个艰苦的过程也可以看出,对于张议潮与归义军而言,吐蕃军队实在是个劲敌。

IMG_5785.JPG

唐书地志。来源/敦煌博物院


劲敌吐蕃


在张议潮起兵时,吐蕃业已陷入混乱进而崩溃。可这并不意味着吐蕃这个庞大帝国的军事力量一朝消失。吐蕃王朝实行军政一体化制度,军政首脑平时主政、战时统兵。其军事组织自上而下,十分严密:赞普是最高的军事统帅;赞普下设尚论,尚论直接对赞普负责;尚论下设兵马正副都元帅;在兵马正副都元帅之下,吐蕃本土设5个茹61个东岱(茹是吐蕃最高级别行政组织,东岱相当于部落),地方长官亦是地方军事首领,负责当地的军政事务、军队训练及兵员的调配和补充。在被征服地依然是以地域为单位划分军事区域,以地方长官统领当地军事。譬如,学界据敦煌藏文写卷可以考察出敦煌的职官序列:瓜州节度使(留后使)—瓜州大监军—沙州节儿论—乞利本—大都督—监军使—副节儿—(汉人)观察使—(吐蕃人)部落使—(汉人)副部落使—(汉人)小节儿—岸武库令—(吐蕃人)沙州料敌防御都使—(吐蕃人)小千户长—(汉人)副小千户长—(汉人)大税务官—乞利本长书论等。这就是一套军政合一的职官体系。吐蕃中央政权崩溃后,各地的军政长官自守一方,便形成了或大或小的割据势力。

与军政合一相适应的,就是吐蕃实行的部落兵制。特别是吐蕃王朝早期的军队,有战事则为军人,无战事则为农、牧民,兵民不分。部落务农、务牧时兼顾备战、训练,有了战争则多以部落为组织单位,部落整体奔赴前线。这种以部落为单位的兵力配置便于行军、野营、给养、作战、防御、撤退等。单个部落可以独立作战,也可以配合其他部落参加大的军事行动,机动能力极强。在今天能见到的敦煌古汉、藏文写卷和新疆出土的藏文简牍和写卷中,就有一些有关吐蕃部落军事活动的记载。新疆米兰出土的藏文写卷和木简记载,吐蕃对唐朝的战争中,岛岱部落就以勇猛善战著称。

IMG_5786.JPG

唐二人骑马出行图模印砖。来源/敦煌博物院


另一方面,吐蕃军队的装备在当时也显得相当先进。在进攻武器中,吐蕃军队使用最多的,也是最常见的就是弓箭。吐蕃弓箭,轻巧坚硬,射程远,短小而锋利。从出土的古藏文简牍记载来看,专门有人司职弓箭的保管,可见吐蕃军队对弓箭的重视程度。弓大体是木制的,一般长约三尺,高尺许,造型美观,轻巧灵便,能在较远的距离射杀敌人。而在防御装备中,吐蕃军队已大量装备了锁子甲,较之其在唐军中的普及度更胜一筹。


唐代的《通典》明确记载,


“(吐蕃)人马俱披锁子甲,其制甚精,周体皆遍,唯开两眼,非劲弓利刃之所能伤也。”


事实上,当时吐蕃锁子甲的工艺水平在整个亚洲大陆都极其有名,阿拉伯人的文献也记载吐蕃的铠甲(吐蕃盾)的精良,竟坚不可破。公元729年左右,西突厥别部突骑施进攻阿拉伯帝国(大食)控制下的河中地区,当突骑施可汗苏禄出现在阵地上时,阿拉伯军队中的两位神箭手对其进行了狙击。结果,两箭都射中苏禄的面部,却不能取其性命,拯救苏禄的正是他周身只露出两只眼睛的吐蕃锁子甲。据说,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保存的18世纪的藏族锁子甲与吐蕃时期的锁子甲在制作结构上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IMG_5787.JPG
铁锁子甲。来源/呼和浩特博物馆

当然,对张议潮及归义军而言,也不是没有好消息。吐蕃政权分裂各自为战之外,其军力较之鼎盛时期也有所削弱。而这与佛教传入吐蕃有相当大的关系。吐蕃王朝的“出家人”最早是从赤松德赞时的“七觉士”(在藏族历史上第一座佛教寺院出家的第一批僧人,一共七个人。随着佛教在藏地影响力逐渐变大,后世尊其为“七觉士)开始,经过赤松德赞、赤德松赞、赤祖德赞等赞普大力崇佛,佛教在吐蕃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出家僧人也逐渐从王室走向平民化。然而,吐蕃的僧人平时不但不参加劳动,更不需要从军。由于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加入僧人的行列中,征集兵员的数量和质量都受到了较大影响。而且,僧人按规定不能结婚生子,大量男性进入寺院,人口的出生率随之降低。随着寺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吐蕃社会的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兵源也就日渐枯竭了。尽管如此,吐蕃军队仍然是个不容小觑的劲敌,这点是毫无疑问的。

盛唐遗绪


面对这样的敌手,张议潮与归义军又当如何呢?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尽管经历了吐蕃的长期统治,归义军仍然有着对昔日唐军的记忆,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河西唐军的衣钵。

IMG_5788.JPG

莫高窟第156窟壁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局部


这是因为,吐蕃入侵河西时,迫于唐军的顽强抵抗,做出了一定妥协,使得当地唐军的部分骨干有可能保存了下来。譬如,在敦煌,唐将阎朝率沙州军民拼死抵抗达十一年之久,最后在吐蕃答应了“毋徙佗(他)境”的条件后,才开城出降。今天我们在吐蕃时期的敦煌文书中经常可以看到“番和”一词。这个“番和”是敦煌人民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苦战十余年换来的,它使敦煌民众能够留居故土,沙州地方得以保全免毁。而既然“毋徙佗(他)境”,参加守城战役的唐军将士尽管放下了武器,但是很可能会将自己的军事技能传承下去,而为张议潮起义时所用。

IMG_5789.JPG

宝冠释迦牟尼佛。来源/故宫博物院


同样传承下来的,还有“安史之乱”前那支处在巅峰时代的唐军的威名。按照《卫公兵法》的记载,唐军典型的战术就是:诸军按其职能分为弓手、弩手、驻队、战锋队、马军、跳荡、奇兵等多种,每次作战,弓弩手发箭后执刀、棒(即陌刀、棒)与战锋等队齐入奋击,步兵稍败后,奇兵、马军、跳荡才冲入腾击,步兵准备再援,步骑兼用,攻守有职。步兵为先锋,骑兵为侧辅,步兵配以弓弩、陌刀,骑兵负责步兵战后的突击与追击。陌刀因其有“断马剑”的特殊功用,为先锋步兵冲阵的主要兵器。唐代军队普遍装备了由汉代的斩马剑发展而来的陌刀,陌刀两面有刃,全长一丈,重15斤,砍杀效能相当高。由于这种新式武器的问世,唐代明光铠的肩部也相应出现了虎头、龙首等造型的护肩(称为吞肩兽或肩吞口)。造型华丽的护肩对后世影响极大,经常被明清时代的小说如《三国演义》《隋唐英雄传》等用来形容武将的铠甲。如《三国演义》在描写吕布出阵时说道:

“头带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这种铠甲装束或许就是根据带有护肩的明光铠创造出来的。

IMG_5790.JPG
16世纪伊朗的锁子甲,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学者李文才在《论唐代河西、陇右、朔方三节度使的军事地位及其成因》里统计,在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前,唐与周边诸族之间发生的主要战争共84次。其中竟有55次发生于沿黄河河曲的北方及西北边境地区,约占总数的65%。作为唐军这一时期的主要对手之一,吐蕃与唐军在安西(碛西)、河西、陇右、剑南近万里的弧形战线上均有交手,地域广阔空前,但是也有重点,双方的战事多数发生在河湟地区。由于这个原因,辖地包括河西走廊在内的河西、陇右与朔方三节度使取得了最为重要的军事地位,不仅配置了数量最多的军镇和最强大的野战兵团(包括最强大的骑兵部队),而且军费开支占据了全部野战军团军费开支的一半以上。

这支精兵曾经有过光辉的战绩。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唐玄宗任命时任朔方节度使的信安王李祎联同河西、陇右节度使攻取石堡城(今青海日月山东麓)。诸将官都认为石堡城险远,又是重要的军事据点,吐蕃一定会全力以赴地防守。唐军孤军深入,如果攻取不能成功,就会进退失据,带来很大的被动。他们建议李祎“按军持重,以观形势”。但李祎认为做臣下的不能害怕艰险,即便“众寡不敌”,也要“以死继之”,于是率领军队倍道兼行,“并力攻之”“斩首四百余级”,一举夺取石堡城。李祎在此分兵据守,掐断了吐蕃前进的道路。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非常高兴,下令把石堡城改名叫“振武军”。趁此机会,唐朝河、陇诸军向西攻战,拓境千余里。吐蕃新败之余,被迫求和。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根据远嫁吐蕃的金城公主的请求,唐蕃双方同意在赤岭树界碑,碑文重申“舅甥修其旧好,同为一家”“两国和好,无相侵掠”,唐蕃均派出文武重臣前往日月山观树碑礼。这就是所谓“赤岭分界”。

归义军制


当然,昔日唐军的辉煌早已被雨打风吹去。张议潮起兵时,当年死守敦煌而幸存的将士,恐怕多已不在人世。归义军所能沿袭下来的,大约仍以军制的可能性为大。按《通典》记述,唐军军制,军中基层单位每队50人,设“押官一人,队头一人,副二人,旗头一人,副二人,火长五人。”可知每队分5火,每火各10人。其兵器装备是:

“六分支甲,八分支头牟,四分支戟,一分支弩,一分支棒,三分支弓箭,一分支枪,分支排,八分支佩刀”。

不过当时的戟早已被从军中常用格斗兵器中淘汰掉了,而枪的比例过低,因此文中“戟”恐为矛、枪之误。按照《太白阴经》的说法,当时军队里主要装备的兵器是枪、刀(佩刀或陌刀)和弓箭,这些是每个战士都备有的兵器。另外,还配备有少数的弩和棓(bàng,古同“棒”,棒子)。防护装具方面,有甲和盾牌(牛皮牌或团牌),其中有60%的战士装备有铠甲,至于盾牌则数量较少,只有20%的战士能够有这种装具。

唐朝是冷兵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弓、弩、刀、枪、矛和甲胄等,形制规范,性能良好,轻便耐用,制作精良。兵器装备大多数由官府作坊统一制造。中央设军器监主管,下设:弩坊署,掌矛矟、弓矢、排弩、刃镞等的制作;甲坊署,从事甲胄、筋角的生产。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废军器监,置军器使,由宦官担任。地方各州府,亦设作坊制造甲兵。河中的弓,浙西的弩,安定的甲,远近闻名。凡生产的武器,皆刻上工匠姓名、制造年月,以备检查。储藏保管,由中央卫尉卿和地方州府所属武库分别负责,须有皇帝颁发的敕令才可以发放。不过,张议潮以一隅之地起兵,绝没有如此优越的后勤条件,归义军将士的武器,可能以“土法上马”或者来自吐蕃军队的缴获为多。

IMG_5791.PNG
《望贤迎驾图》中的唐肃宗。来源/上海博物馆

不过,史料里也提到,张议潮起兵之初,与吐蕃守军短兵相接,“白刃交锋,横尸遍野,残烬星散,雾卷南奔”。经过一场残酷的白刃战之后,张议潮终于一举收复沙州。这就从侧面暗示,归义军应该拥有数量可观的近战兵器。当时唐军的格斗武器主要是刀《唐六典》里的刀制有四种:

“一曰仪刀,二曰鄣(zhàng)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

其中的仪刀和鄣刀,是用于仪仗和障身,不能作为大量装备军队的实战兵器使用。横刀就是佩刀,这是一般战士都要装备的标准兵器,在唐代的壁画里,经常能看到佩带横刀的武士。陌刀如前所述,是一种长柄的刀。另外还有长柄的格斗兵器,唐代主要是矛,当时多称为枪。《唐六典》里的枪制有四种:

“一曰漆枪,二曰木枪,三曰白幹枪,四曰朴头枪。”

其中白斡枪和朴头枪分别是羽林和金吾所使用的仪仗兵器,木枪是一般步兵用的,漆枪用来装备骑兵。

IMG_5792-compressed.jpg
唐殿堂侍卫图。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

而在归义军政权草创之后,与中原的交通恢复,这就使得归义军的军制受到唐代后期藩镇的影响。“十将”,又称什将,是唐代藩镇基层的重要将领,职级虽低,却是行军作战的先锋和整训军队的军将,在军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训练军队、领兵打仗,与唐中后期的藩镇割据、互相争战,甚至犯上作乱很有关系。而在归义军中,也可以看到“十将”的踪迹。

不过,由于职级较低,两唐书的《职官志》《兵志》《通典》《唐会要》等典籍中对“十将”均未作记载,因此敦煌出土文书的“十将”存在争议。如荣新江认为“十将”是十个将头的总名,每将百人之兵,由将头、副将统领。张国刚在研究唐代藩镇军将职级时则认为:

“作为职级之一的十将决不是十位将领之意,也不会领兵一千人。”

无论麾下究竟有多少士卒,归义军里的“十将”的主要职守也是训练军队和带兵打仗。敦煌文书《右军卫十将使孔公浮图功德铭并序》就记载:

“胡马因风,敢掠阳关之草;王师电举,分邀碛外之踪。逐北出其前锋,振旅推其后殿。呈功勿伐,有效先勋。拔萃行间,迁阶列首。蒙授得右军卫十将使兼先锋将知军中事。”

IMG_5793.JPG

三彩胡人俑。来源/故宫博物院

显然,此将就是因为征战积功才得授充十将、充当行军作战的“先锋将”。或许,在当年的战场上,正是这些不知名的“十将”率领士卒冲锋在前,终于让汉家旗帜,重现河西走廊。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IMG_5794.PNG
END
作者 | 郭晔旻
编辑 | 胡心雅 郝芮(实习)
校对 |  李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3 12:26 PM , Processed in 0.04369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