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刘秀剧本的袁绍,为何一败涂地?”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西汉末年刘秀的历史剧本和东汉末年袁绍的历史剧本(请注意是历史剧本,非演义剧本,所以有所不同,尤其是在上半场)。
汉光武帝刘秀画像。来源/中国历史博物馆保管部编《中国历代名人画像谱》,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更始元年(23年)十月,更始帝刘玄遣刘秀行大司马事北渡黄河,镇慰河北州郡。请注意,刘秀此时的任务,是镇慰河北,河北并不是他的。初平二年(191年)这时他在哪里呢?在河内郡,也就是今天河南省的西北部,河北也不是他的。刘秀剧本中此时的河北群雄,是王郎、彭宠。王郎占据在河北邯郸一带,可以比作袁绍剧本里的冀州韩馥;彭宠占据渔阳,可以比作袁绍剧本里的幽州公孙瓒。历史上,袁绍先煽动公孙瓒攻击冀州,于是韩馥害怕,把冀州让给袁绍,公孙瓒白白替袁绍当了恶人,自己一无所获。而之后袁绍又派一个叫周昂的人当豫州刺史,夺取前任豫州刺史孙坚的治所阳城。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在这场混战中是孙坚的友军,且在战场上,被一箭射死。于是公孙瓒与袁绍交恶。已经取得冀州的袁绍,和盘踞幽州的公孙瓒成为敌人,随即开始一场河北的南北大战。那么刘秀呢?其实也颇为相似,渔阳的彭宠,起初也是刘秀的友军,刘秀帐下的名将如吴汉、盖延,就是彭宠派去支援刘秀的援军将领。这么讲吧,没有彭宠,刘秀要打败王郎,困难很大。可刘秀占据河北南部之后,对彭宠的态度出现了很大变化。到了公元25年,刘秀自称皇帝,把当初彭宠派来增援自己的吴汉位列三公,而彭宠依旧只是渔阳太守。老实说,刘秀应该是有意的,他就是要故意冷落、打压,最终逼反彭宠。结果就是:彭宠和刘秀翻脸,围攻朱浮把守的蓟县。缂丝乾隆御书光武大破莽兵于昆阳事卷。在文中,乾隆皇帝从古今以少胜多而得天下的大战役说起,指出汉光武帝刘秀是凭神武勇略和士兵敢死之气势而大溃敌人夺取胜利的。来源/故宫博物院而在东汉末年,公孙瓒也是和袁绍戏剧化翻脸之后进驻界桥(故址在今河北威县境内)。任命冀、青、兖三州刺史,并设置郡守、县令,冀州长吏皆望风响应,意思很明白,就是袁绍你对不起我,我要夺取你的所有地盘(兖州的曹操,当时也属于袁绍)。最终,幽州的彭宠输给了冀州的刘秀;同样公孙瓒也输给了袁绍。从时间看,刘秀从23年北渡黄河到29年最终诛杀彭宠,用七年时间完全控制了河北地区。而袁绍从191年夺取冀州到199年统一河北,整整打了九年,比刘秀多花了两年时间。如果讲用人纳谏,其实这个时期的袁绍还是不错的。如沮授、田丰等这些脾气比较臭的谋士,都颇得他的信任。尤其是沮授,后来受加封为奋威将军,拥有监护诸将的权力,某种程度上讲,有点像后来曹操与荀彧、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沮授对这份知遇之恩很是认同。《三国演义》忽略了对这一段描写,所以官渡战败后沮授对袁绍的死忠,会让一些不明就里的读者觉得有点奇怪。其实,袁绍和刘秀相比,缺的主要是军事上对骑兵的重视。那么骑兵在哪里呢?其实就是三个北方,东北的幽州,正北的并州和西北的凉州。当然,其中骑兵最发达的应该是凉州,一是当地的羌胡少数民族本身就是牧马人,是天然的骑兵,而西北地区的汉人,也是从小感染羌胡的豪气,总之是马骑得,箭也射得。而在那个时代,能骑马射箭,就是最彪悍的杀伤力——中原步兵就算跑得再快也追不上,常常是骑兵射人家好几圈了,步兵的长矛还没机会扎一下。
景元三年(262年)凉州地图。来源/谭其骧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但是袁绍和刘秀都没有拥有凉州,所以他们的骑兵,其实只能来自幽州和并州。并州,在这里并不仅仅是山西,还包括今天内蒙古的一部分。知名者如吕布就是内蒙古包头人。张辽,则是山西朔州人,也就是当时的雁门马邑(此处多嘴说一句,关羽并不是并州人,他是司隶州河东郡解县人,今天也属于山西,但在当时属于京师直辖区)。还有包括三国时代后期的郭淮、郝昭等,都是并州人。内蒙古自然有马,山西北部的大同、雁门也有马。毫无疑问,这里都有出精良骑兵的条件。
景元三年(262年)并州与冀州地图。来源/谭其骧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幽州,就是今天的河北北部和北京、天津以及辽宁的一部分,公孙瓒、刘备、张飞、赵云等都是幽州人,这里也是盛产骑兵的地方。了解了以上信息,我们再来看刘秀和袁绍,刘秀占河北以制天下,而袁绍同样占据了河北,为啥就梦碎官渡?难道袁绍的骑兵就不是骑兵?刘秀抢天下,有人有枪更要有马,应劭《汉官仪》有一句话说:“世祖以幽、并州兵骑定天下。”世祖就是光武帝刘秀,意思即:刘秀依靠幽州和并州两支骑兵,扫平群雄,得了天下。景元三年(262年)幽州地图。来源/谭其骧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可问题是,到了东汉末年,占据幽州和并州的袁绍为什么就不能依靠这两地的骑兵呢?先说并州骑兵,哪里去了?想当年吕布的干爹丁原,就是并州刺史。他手下三个骑兵大将,吕布、张辽、张杨,除张杨稍逊,其余人都是当时的顶级骁将。那么袁绍有没有机会把并州骑兵招揽到自己旗下呢?历史上,逃出长安后吕布曾打算投奔袁术,因军纪不整而遭拒绝,于是经张杨转投袁绍。那么是不是吕布不卖力,以至于袁绍不晓得并州骑兵厉害呢?不是的,吕布曾协助袁绍攻击常山(赵子龙的家乡)的黑山军,那时黑山军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袁绍无法战胜,是吕布带着几十个骑兵反复冲击黑山军的阵列才最终打败了黑山军。青花人物纹缸,明崇祯。此缸描绘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中的《馈宝说吕布》一节,李肃受董卓之命,带着赤兔宝马、黄金、珠宝、玉带等宝物来到洛阳城下的吕布军帐中,说服吕布投降。来源/故宫博物院可是为什么袁绍后来就不能容纳他呢?主要是吕布的治军无方以及袁绍惯有的猜忌这两个原因综合所致。不过,即便不容纳吕布,并州还有另一股骑兵势力,那就是南匈奴。南匈奴,这里说的并不是草原上那个,而是汉朝征调来平定叛乱的南匈奴骑兵,当时停留在山西境内。袁绍死后,袁绍的女婿并州刺史高干曾联合这支南匈奴骑兵攻打曹操一方,最终被从西北赶来的马超、庞德击败,见风转舵的南匈奴人立即投降了曹操。请注意,见风使舵是草原骑兵的特点。因为他们只是骑在马上的轻甲射手,对付步兵时,他们可以打不过就跑,但是凉州骑兵来了,他们就跑不掉了。所以,投降是个合理的决断。南匈奴骑兵在这个时候,已经是所有骑兵中的末流了。那幽州骑兵呢?袁绍难道就没有把公孙瓒的败军收编到自己旗下吗?我们先来回顾191年的界桥之战,这一仗公孙瓒出动了两万步兵,排列成方阵,而左右两翼各有五千骑兵,也就是说他是打算采用传统的打法,即步兵正面抗住袁绍军的攻击,骑兵则从两翼包抄,攻击袁绍军团后方,使其混乱而败阵。
没想到的是,袁绍这次的带兵主将叫做麴义,他是个凉州人,也是玩熟了骑兵打法的,他知道有一个兵种可以克制骑兵冲击,那就是强弩兵。汉朝人常说:“幽州突骑,冀州强弩,天下精兵,国家赡仗,四方有事,未尝不取办于二州也。”但是强弩兵的射程是有限定的,一般秦弩的射程在五十步以内强劲有力,比较有精准度,超过这个距离,就得看运气了。所以麹义的打法是先沉住气,用少量步兵吸引公孙瓒的骑兵发动冲刺,而麹义的特种步兵镇静自若地伏在盾牌下,等公孙瓒的骑兵冲到几十步距离的地方时,从盾后跳跃而起,利用突然性砍杀敌人。造成敌军的混乱,后面的千张强弩,再在这个时候一齐发射,造成敌方骑兵的大面积死伤。但是,尽管消灭了不少骑兵,公孙瓒仍有两千左右的骑兵残余力量,当时袁绍带着一百多个持戟卫士以及数十张强弩,在距离界桥十余里处休整。结果幽州骑兵突然杀到,团团包围,箭如雨下。据说袁绍在这个危难关头,倒是牛了一回,他不听田丰劝阻(看来不听田丰从这里就开始了),将头盔猛地掼在地上,说了一句非常有男子气概的豪言壮语:但当时幽州骑兵显然没有认出敌军阵中的帅哥就是袁绍——《英雄记》王粲有云:“袁绍有姿貌、威容。”——骑兵的射击主要是突然性,只求快不求准,所以弩手的射击在精确度上远高于对手,在面对面且是近程射击的情况下,弓箭手为主的骑兵显然不如弩手。界桥之战的结局,就是公孙瓒的失利。
有一种观点认为幽州的“白马义从”在此战中全军覆没,这个说法可能有些过了,但重创是无疑义的。公孙瓒真正失去幽州骑兵的优势地位,是193年他杀死幽州牧刘虞的后果。刘虞在幽州极得胡、汉两界民心,如鲜于辅、鲜于银、齐周等人集结率领州中的军队,推举阎柔为主将,召集汉兵、胡兵数万人,显然幽州多数骑兵,在这个时候都站在了公孙瓒的对立面。之后乌桓峭王与鲜卑的七千骑兵也来汇合,大败公孙瓒,斩首二万余。这一战之后,公孙瓒彻底丧失了骑兵优势,也就是说,他无法和袁绍对抗了。那么这些骑兵,是不是从此就归顺袁绍了呢?并不是,鲜于辅这时候成为了他们的带头人,而田豫成为他的智囊。鲜于辅询问田豫,是投靠袁绍好还是投靠曹操好?田豫的回答是:《鼎峙春秋》,昆腔,南府抄本,28册,清乾隆。乾隆时期周祥钰等编撰的二百四十出大戏,依《三国志》演魏、蜀、吴三国争雄鼎峙的历史故事,剧末三分归一统,昭示天下分久必合,隐寓当时满族统治中国实为“天命”之意。来源/故宫博物院虽然如此,作为河北四州之主,袁绍尽管错失并州吕布和幽州鲜于辅两支骑兵,却依旧拥有远胜于中原曹操的骑兵,官渡之战时他“简精卒十万,骑万匹,欲袭许”,可见河北骑兵的规模至少在一万以上(还有一部分留在后方)。而曹操这边就比较可怜了,不但总体兵少,骑兵更少,有记载说当时镇守关中的钟繇(就是那个爱写书法与王羲之并称钟王的钟繇),紧急送来两千多匹战马,曹操感激得眼泪都要出来了,他写了回信说:“得所送马,甚应其急。关右平定,朝廷无西顾之忧,足下之勋也。昔萧何镇守关中,足食成军,亦适当尔。”
曹操画像。来源/中国历史博物馆保管部编《中国历代名人画像谱》,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三国时期若论骑兵,是曹操不如袁绍,孙权不如曹操。可惜,虽然骑兵的质量与数量都强于对手,搁在中庸统帅袁绍手里,还是发挥不出最大作用,尤其是袁绍优柔寡断的个性,几乎就是骑兵快速作战的抗力。所以在整场官渡之战中,河北一方几乎没有发挥出骑兵作战的任何一点优势。结局,是曹操率领步骑五千,冒用袁军旗号,人衔枚马缚口,各带柴草一束,利用暗夜走小路偷袭乌巢。而袁绍,却是在大败之后仓惶带八百骑兵退回河北——他的骑兵是用来干这个的。回顾当年的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他尽收幽州骑兵,建制十分完整,因此对上以步兵为主的农民武装优势巨大。刘秀利用自己手里的幽州十郡突骑,以步兵正面对抗,以骑兵两翼包抄,简直是降维打击。后来与隗嚣交手,马援归附于汉,刘秀也是让他带着精骑五千去招降隗嚣部属和羌族豪长,从内部分化瓦解隗嚣势力。可见骑兵在当时的确是武力强大的标志。
总的来说,袁绍在前期布局时,确实参考了刘秀占据河北的战略思路,但实际操作上却是荒腔走板,他艰难的与公孙瓒缠斗,未能把北方骑兵力量整合好。而当袁绍占据青幽并冀四州时,曹操已经严阵以待……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