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24|回复: 1

[哲史艺丛] 被封神的军事工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8 03: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被封神的军事工程

 我是艾公子 最爱历史 2024-02-07 22:13 

说起长城,褒者有之,贬者亦有之,甚至还有人编造故事来抨击它。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孟姜女哭长城”

齐地的孟姜女听说丈夫被秦始皇征召去修长城后积劳而死,她跑到长城下,哭了三天三夜,竟然哭倒了长城,从倒塌的城墙中找到丈夫的遗体。

实际上,孟姜女的哭声不可能摧毁城墙,要不然秦始皇肯定请她去拆迁大队工作。

在最初的记载中,孟姜女与长城也没有关系。

《左传》与《礼记》说,孟姜女是春秋时期齐国将领杞梁的妻子,丈夫战死后,她抚棺大哭。到了西汉的《列女传》,添油加醋地加了一句“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但这里的“城”是春秋时期的齐长城。再到后来,孟姜女哭长城变成秦时的故事,杞梁也成了被征发修长城的民夫。

国家文物局统计,历代长城总长度约2万公里,修筑时间跨越了两千多年的时空。有多少人爱它,就有多少人恨它,民间故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民意,细思恐极。

祖先留下的伟大遗产,到底承载了多少历史记忆?


1.png

列国的遗产

长城的由来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其诞生于春秋战国时的列国纷争。

春秋时期,诸侯混战,竞相争霸,实力较强的齐国与楚国率先在边境修筑连续的军事堡垒,并用城墙连接,抵挡来自其他诸侯的进攻。

这就是,长城的雏形。

齐长城修建的年代,多在公元前六七世纪。齐人利用今山东省中南部山区的地形,因地制宜,修造土石墙,拒敌于国门之外,至今仍有遗址留存。

2.jpg
齐长城遗址。图源/图虫创意

楚国修筑的长城,史称“楚方城”,频临汉水,用石头垒砌于楚国北部边境的崇山峻岭上。

《左传》记载,公元前656年,楚成王在位时,齐国派兵前来攻打,楚将屈完率军迎敌。到了召陵(在今河南漯河市)这个地方,屈完派人对齐军说,你们真要来攻打的话,楚国有方城作为城防,汉水作为护城河,足以与你们一战。

齐国国君齐桓公亲眼看到楚方城坚固的防御工事后,感觉碰上硬茬了,只好先撤退。

史书记载,楚方城为楚国阻挡了多次进攻,其他诸侯从北面攻打楚国,打到汉水边的方城就攻不下了。

到了战国时期,诸侯互相兼并,秦、燕、赵、中山等国,纷纷在自己的领地上修筑长城。

3.jpg

▲战国时期列国长城分布图。图源/最爱历史


秦国有秦昭王长城,修筑于秦昭襄王在位时期(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

据说,由于秦国用来抵御西戎的长城所用土石皆为紫色,遂有“紫塞”之称(崔豹《古今注》:“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焉。”)

于是,后世多用“紫塞”来指代北方边境。秦国西边的义渠等部落来到这道紫色的高墙下,便知道已进入秦国的地界。

燕国有燕长城

《战国策》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燕国一度是战国七雄里的软柿子,为了自强,燕人修筑南、北两道长城。燕南长城是为了抵挡齐国与赵国的进攻,而燕北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东胡

燕北长城,东西走向,长约两千里,西起今河北张家口,东至今朝鲜清川江北岸,由名将秦开主持修筑。

秦开早年在东胡作人质,借机掌握了东胡的诸多军事机密,后来有一次到燕国边境贩马,乘机摆脱了东胡的控制,逃到燕国为将。秦开不愧是优秀的“东胡留学生”,他成为燕将后,率领燕军大胜东胡,使东胡退却千里,随后,秦开在燕北边地动员军民修筑长城。

秦开修筑的燕北长城后来被秦朝继承,而秦开有个孙子还去拜见过嬴政。这个孙子叫秦舞阳,13岁能杀人,随荆轲去刺秦王嬴政,却被吓得发抖,没帮上忙。

赵国有赵长城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不仅学习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装备,还在赵国北部边境修筑了“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的赵长城,东起今河北张家口境内,西至今内蒙古乌拉山与狼山之间的缺口,长约650千米。

这一时期,长城的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春秋时,诸侯修长城更多是为了争霸。到了战国,长城防御的对象,更多是来自北方的胡人。

中国北方,有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大致上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经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山脉,将这条线的两边划分为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一边受季风影响,适宜种田,一边受大山阻隔,只能放牧。

这条线划分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天然界限,与现在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

在古代,南边的农耕民族男耕女织,春种秋收,生活安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北边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狩猎放牧,不时南下骚扰,尤其是到了寒冷干燥的时节,牛羊难以繁衍,游牧民族便会从非季风区闯入季风区,大肆掳掠。

游牧民族擅长骑射,飘忽无定,往往抢了东西杀了人就跑,等到南边要出兵追赶时,他们早已骑马远去,追都追不上。

实践证明,修筑长城,是阻挡游牧民族的好办法。

历史上最早利用长城抗击北方游牧民族的人,是赵国名将李牧

4.jpg

▲李牧画像。图源/网络


战国后期,李牧长期镇守赵国雁门一带(在今山西朔州),十余年间,屡破东胡,降服林胡,使匈奴不敢犯边。

在边境,李牧命将士们看守赵长城上的烽火台,每次侦察到匈奴进犯,就传警报,让赵军躲入营垒中固守。这样过了好几年,匈奴都以为李牧胆小如鼠,可又占不到便宜,他们每次来没能抢物资,也无法跟赵军交战,心态都快崩了。

李牧利用匈奴疲于奔命的时间,在赵长城后训练军队,精选战车1300乘,精骑万余匹,骁勇步兵5万人,弓驽兵10万人,命不同兵种训练战术,协同作战。

等到时机成熟,李牧派出边境军民引诱匈奴来攻。匈奴单于忍了这么多年,终于有机会与赵军一战,于是轻敌冒进,深入赵境。李牧见匈奴上钩,率领自己训练多年的“特种部队”出战,经过激烈的战斗,大破匈奴,“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李牧镇守赵长城多年,没被匈奴人打败,后来却败给了赵国奸臣的流言蜚语,遭到罢黜。

赵国罢免李牧,自毁长城,军中无良将可用。不久后,秦将王翦率领大军破赵,攻入赵都邯郸。

此后,随着秦一统天下,一道万里长城屹立于北方边境。

5.jpg

▲内蒙古固阳秦长城遗址。图源/图虫创意



6.png

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长城的遗址大多已湮灭在岁月长河中。但直到今日,很多人提起“万里长城”,脑海里浮现出的第一个名字还是——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灭六国后,为了巩固国家统一,下令拆除内地诸侯互防的长城(“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却把北方边境的列国长城保留下来,并在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加以修葺、连接和增筑,下令修建了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辽阳)的万里长城。

秦始皇修长城,也是为了抵御北方民族的侵掠。

秦始皇信任方士,追求长生不老药。有一次,方士卢生为他带来一句谶语:“亡秦者,胡也。”

胡,可代指北方边境的少数民族,而在当时,北境最强盛的游牧民族正是曾与赵国李牧多次交手的匈奴。他们是秦始皇的心腹大患。

7.jpg

▲秦长城示意图。图源/最爱历史


李牧死后,匈奴人从阴山南下河套,在黄河南北四处劫掠。若无延袤万里的长城,秦军需分兵守卫,难以集中兵力发动战略反击,匈奴人骑着马机动作战,今天在东边打劫,明天就可以跑到西边,还随时可能南下关中。

为此,秦始皇想到的妙计,是修长城,依地形,借天险,将边境给围起来,遏制匈奴南下的路线。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将蒙恬率军出征,大败匈奴军,一举收复河南地。之后,蒙恬奉命组织大量民工,在燕、赵、秦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万里长城。

蒙恬取得多次大胜,修筑长城后,匈奴“不敢南面而望十余年”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道万里长城,秦长城的修筑动用民力多达50万(“秦发卒五十万,使蒙公、杨翁子将,筑修城”),甚至有学者统计,仅河套地区集聚的劳工数量,就有数十万之多。

秦始皇急功近利地动员大量民夫,万里长城工程浩大,劳役沉重,成为秦朝苛政的象征。后世用春秋时期“杞梁妻”来编造“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便是对秦长城的谴责。

为修筑秦长城立下功勋的名将蒙恬,直到死前仍对长城工程心不自安,不过他首先想到的,也不是被征发修长城的数十万民夫。

秦始皇病逝后,奸臣赵高拥立秦二世胡亥即位。为了消灭政敌,赵高向胡亥进谗言,除掉蒙恬兄弟。

蒙恬被勒令自杀,最后一刻,他喟然长叹:“我何罪于天,竟然无罪而被处死?”过了一会儿,他又徐徐说道:“唉,其实我本来就有罪,从临洮到辽东,筑长城、挖沟渠万里,可能挖断了地脉。此便是我的罪过啊!”说完,蒙恬吞药自尽。

秦朝二世而亡,迅速淹没于各地起义军的浪潮中,“长城亡国”的罪名也就不可避免地被扣到了秦始皇头上,很多人只记住了秦长城的罪,而忘了它的功。

  

汉承秦制,不仅继承了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也传承了始皇帝对长城的营造。汉朝将新长城与旧长城连接为一体,东起辽东,西迄今新疆,构成一道城堡相连、烽火相望的防线,并通过屯田、徙民实边,加强对北方边境的控制。

近代以后,中国因为长期封闭落后而一败涂地,曾经有人将长城与“闭关锁国”挂钩,认为这是中华民族自我封闭的象征。

事实上,长城并不锁国,而是为了保卫与防御,以更好地开放。

汉武帝在位时(公元前141—前87年在位)修筑的河西长城,绵延烽燧,亭障相连,沿着丝绸之路修筑,成为保护这一国际交通干道安全的防线。

汉时修筑的边塞遗址,至今屹立于丝路之上,其中出土了不少汉代的丝帛文书,诉说汉时东西方交流的往事。

8.jpg

▲汉河西五郡图。图源/锦绣人文地理


有关汉代修长城的史料现存较少,但出土文物“居延汉简”留下了生动的记载。

居延地区(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是汉朝防御匈奴的重要边塞,因此,居延汉简中有大量汉匈和战的内容,记载了汉代屯田、徙民、筑城的细节。

其中有几枚竹简说到,匈奴进攻汉朝边塞,一般在春夏之交或秋冬时节的早晚时段,千骑之中分成多个数十人团队进行劫掠。为此,汉朝边塞制定了严明的烽燧制度,发现敌情后利用长城及时传递信息,调兵击退匈奴。

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西域校尉甘延寿与副校尉陈汤发现匈奴威胁丝路安全,集合边塞汉军与西域各属国兵力四万余人,出长城,奔袭千里,斩杀匈奴郅支单于。

在陈汤给皇帝的上书中,有句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明末大儒王夫之有一个观点:“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两汉时期,朝廷始终对周边夷狄有着强大的威慑力,长城内外的少数民族大都听从汉朝的号令。长城拱卫之下的汉朝最后没有亡于胡人,而是毁在朝中的内耗。

9.jpg
▲汉代烽燧遗迹。图源/摄图网


9.png
民族交融下的长城

秦汉之后,长城的建造虽未停歇,但规模不像之前那般浩大。

北魏时,阴山南麓兴起了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个军镇。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柔然南下,北魏沿着北部边境的军镇三次修筑长城。

北魏的统治者鲜卑人,原是匈奴之后崛起于阴山北麓的游牧民族。他们在统一北方后,实行汉化政策,也修起长城,防着来自大漠草原的游牧民族。

北齐奠基人高欢出自北魏六镇,靠军功成名,深知长城的重要性,他执掌东魏朝政时,继续修筑长城。

北朝修筑的长城分成内外两线,总体上看,长城分布区域向内收缩,大部分在秦汉长城以南,但这一布局被八百年后的明朝沿用,构成了明长城分布的基本格局。

10.jpg
▲北魏六镇与长城。图源/最爱历史


隋朝建立后,边患又起,北边的突厥屡犯边境,东面的高句丽虎视眈眈。

隋文帝、隋炀帝父子俩都曾修筑长城,主要是对北朝长城进行连接和加固。其中,隋文帝修了五次,隋炀帝修筑三次。

隋文帝修筑长城,虽于开皇元年至开皇七年(581-587年)五次征发劳役,但都选在农闲时间,而且每次动员十余万人,修建时间仅二旬,能干多少就干多少,参与修建的多是当地驻军或居民。隋文帝的每次修城都与突厥的动向有关,算是利国利民的举措。


隋炀帝修筑长城三次,却是不恤民力,大发急役。

大业三年(607年)七月,为了向突厥炫耀武力,隋炀帝举办数千人参加的宴会招待突厥的启民可汗,同年还“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修筑四百里,二十日完工,“死者十五六”

大臣高颎得知民夫修长城的惨状后大为震惊,认为此乃亡国之举。结果,他因为议论“长城之役”,被人告发,隋炀帝下诏以“诽谤朝政”的罪名将高颎处死。

同年八月,隋炀帝率领五十万大军,沿着长城北巡,到达河西走廊的张掖郡,作《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其中写道:“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此后,隋炀帝两次大规模修长城,即便天下大旱,也要征发农民,男丁累死后,还把寡妇拉去修长城(“丁男不供,始役妇人”),使得尸骸蔽野,天下骚乱。

修完长城,隋炀帝自己和王朝的命也没了。

11.jpg
▲宁夏盐池隋长城遗址。图源/图虫创意

有隋朝的前车之鉴,唐朝便不修长城。

唐朝放弃修长城,除了其边防更多依靠强盛的军队作战外,还在于唐朝包容的特性。历史学者李鸿宾认为,唐朝统辖的地域和人群,都超出了中原、汉人这类被视为中华正统的界限。

唐太宗李世民有这样一句名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在古代,农耕民族长期受到游牧民族的侵扰,但其文化从未中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游牧民族在同农耕民族的和战交往中获得了中原文化的熏陶,而农耕民族也从游牧文化中汲取有价值的部分。

长城以北,东胡、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你方唱罢我登场。

长城以南,秦、汉、隋、唐、宋、明等,历代王朝兴亡盛衰。

在漫长的历史中,经过战争、贸易、和亲等交流,各民族不断冲突与包容,开拓了中国辽阔的疆土与多元的文化。

12.png
▲唐太宗画像。图源/网络

五代十国后,随着燕云十六州丢失,北境无险可守的宋朝即便要修长城,也已经有心无力了。

北宋时期,传统的边塞防御体系支离破碎,中原王朝没有长城可以倚靠。宋太宗在北伐失利后,接受大臣何承矩的建议,修筑了一道“水长城”,以遏制契丹人建立的辽政权。

北宋的这道水长城以水为屏障,沿途汇集河流19条,湖泊30个,置堡垒26座,战船百艘,全线长约500千米,沿着宋辽边境,西起保州(今河北保定市),东达泥沽海口(今天津市塘沽口)

北宋的防线如水般孱弱,吓不倒契丹,也防不住女真,最后亡于靖康之变的耻辱中。

13.jpg

燕云十六州分布图。图源/最爱历史


可以说,两宋时期,长城“正统”在辽金。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位时就开始修筑边墙,亦称辽长城。辽除了与北宋并立外,北部边境还有女真、室韦、铁骊、乌古、敌烈等游牧部族不时侵扰。辽军在出兵征讨的同时,又在今中、俄、蒙三国边境修筑了一道全长两千多里的土筑长城。

金的边境问题与辽相似,但金朝的北方戍边军队远至大兴安岭、阴山以北,且以骑兵为主,此前历代长城对金人并不适用,草原上也难以修建高大的墙体。

于是,他们在农牧交界带的北方修筑了一道界壕。金界壕绵亘千里,有壕堡作为防守士兵屯驻之地。

成吉思汗崛起于漠北后,金大安二年(1210年),金人在界壕的基础上加高加宽,于今河北与内蒙古一带修筑了乌沙堡长城(也称金大安长城)防御蒙古军队。这是金朝的最后一道“长城”。

然而,蒙古大军势不可挡,乌沙堡长城修筑不久后即被成吉思汗派哲别率领蒙古大军破坏,金的统治也随之摇摇欲坠。

14.jpg

▲内蒙古克什克腾金界壕遗址。图源/图虫创意



15.png
明长城

蒙元入主中原不过百年,被明朝军队赶到了漠北。

《明史》记载:“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正统(明英宗年号)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

有明一代,几乎每个皇帝都不同程度地修过长城。无论是修筑规模、戍边守备,还是现存数量,明长城都堪称空前绝后,总长度为8851.8千米(2009年国家文物局与国家测绘局公布数据),其主体东起鸭绿江畔的虎山长城,西至甘肃嘉峪关

明长城横跨了今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青海、甘肃等十个省区、直辖市,途经156个县域。

明代,沿着这条波澜壮阔的路线,军镇、卫所、堡垒林立,形成了“九边重镇”,顶峰时期戍守将士多达百万之众。

九边重镇,自东向西分别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山西镇)、榆林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

16.jpg
明九边重镇示意图。图源/最爱历史

为了防备北元卷土重来,从明太祖洪武年间起,明朝开始修筑长城。明初名将徐达攻取大都(今北京),在其周边修筑了多道长城与关隘。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京师距离边境线不过百十公里,紧挨着长城构成的京畿防线,形成此后两百年“天子守国门”的奇特局面。

为了打造固若金汤的长城防线,明朝的文臣武将、能工巧匠为长城倾注心血。

西北诸镇,有三边总制杨一清主持修筑的榆林镇与宁夏镇长城。

明初,边患主要是退守漠北的北元,成化以后,蒙古、畏兀儿诸部也常常出兵,从西北东进骚扰。

明孝宗弘治皇帝在位时,杨一清上奏,认为延绥安边营到宁夏黄河横城堡一带长达400多公里,却没有高山巨堑作为险阻,敌骑常常长驱直入,应该修筑边墙。

明孝宗同意杨一清的建议。于是,朝廷拨款经费数十万两,命杨一清修筑长城,强化榆林、宁夏、甘肃三镇防御。

杨一清在西北惨淡经营,在修筑长城的同时,率军击退蒙古鞑靼兵,却因受朝臣排挤,几度被贬,工程也多次被迫暂停。

等到嘉靖年间,杨一清升任兵部尚书,再度回到西北巡视时,看到那一段段高大坚固的城墙,不禁老泪纵横:“老去寸心犹不死,仗谁经略了余忠?”当时,他已经年过七旬,几乎将人生献给了边防。

17.jpg

▲甘肃嘉峪关。图源/图虫创意


长城之上,不乏忠臣良将。

明隆庆元年(1567年),名将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到长城一带巡查,发现明初修筑的边墙很多已经倾颓,难以抵御游牧骑兵的进攻。

因此,戚继光奉命重修蓟州镇长城,他主持加固山海关至居庸关段长城,在沿线兴建一种新的空心敌台,也称敌楼,既可以有效地保护士兵,起到堡垒和瞭望台的作用,在平时也可以储存军械或供士兵居住。每到高山峻岭,戚继光便筑一座敌楼。

现存的金山岭长城即按照戚继光“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原则设计,随地势起伏而修建,参差突兀,高低相间,每逢军事要地,便有一个隐蔽的关口,守城士兵凭借长城关口,可用较少兵力抵挡人数众多的对手,起到“一夫当关”的作用。

戚继光重修的长城多用青砖,现在北京周边常见的青砖长城即当时的产物。走过昔日蓟州镇长城,抚摸每一块砖石,都有可能是当年戚继光经过的地方。

18.jpg

▲河北承德金山岭长城。图源/图虫创意


戚继光镇守蓟州镇十余年,功勋卓著。遗憾的是,内阁首辅张居正去世后,朝中对他进行清算,戚继光被列为其党羽,也遭到弹劾,最后被罢官,郁郁而终。

一代民族英雄,在孤独中离世,至死得不到应有的致敬。

但戚家军留了下来,他们及后代奉命镇守长城。

长城被老外称为“Great Wall”,但万里长城并非只有城墙,而是将城、堡、障、堠、关、塞、隘、口联系在一起的军事防御系统。

城墙是长城的主要建筑部分,宛如一条盘踞在大地上的巨龙,过绝壁、穿高山、越沙漠、过草原,串联起成百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敌台、烽燧,使其彼此相互配合,也让边军得以在长城上长期戍守。

戚继光修长城时,调遣此前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的军士北上戍边。有些军士举家搬迁,一个家庭负责戍守一个敌楼,因此,这些敌楼被冠以家中主人的姓氏,如“张家楼”“赵家楼”等。

戚家军的后裔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一直守护在祖上修筑的长城身边,直到现在,长城附近的村镇还有许多戚家军的后代。

19-ezgif.com-optimize.gif

▲北京八达岭长城。图源/摄图网


明人笔记《暧姝由笔》对戍守长城的军人有生动的记载:

长城上的一个墩台,居住了七个士兵和三只小动物——一鸡一猫一狗。

几名士兵在墩台上日夜守望,有人负责煮饭,有人负责守夜,还有四人分列东西南北,各守一面,一有敌情就需汇报,即便饮食时间也要有人在台边瞭望。

三只动物也各司其职,鸡负责报晓,不知紧要时是否能当伙食;猫可根据其瞳孔变化来表明当日时间,因为古代没钟表,只能用原始的方法;狗是最忠实的伴侣,晚上跟着一起熬夜,白天却第一个从梯子下去,探查是否有埋伏的游牧民。

长城下的壕沟设有陷阱,有时运气好,还会有鹿自投罗网,将士们就可以饱餐一顿,改善伙食。

无论在哪个时代,为国家与民族把守大门的“守夜人”,都值得人们敬重。

20.jpg
▲明蓟州镇长城,怀柔段。图源/图虫创意

 楼主| 发表于 2024-2-8 03: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1.png
最后的长城

明长城在山海关以东的部分,被称为“辽东边墙”

过去常认为明长城的东起点是蓟州镇的山海关,直到近几十年,辽东镇长城才逐步得到研究,揭开其神秘的面纱,辽宁虎山也被确定为明长城的东端。

辽东边墙修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是明朝为了防备蒙古兀良哈部与后来兴起的女真各部而修筑的。

22.jpg

辽宁丹东虎山长城。图源/图虫创意


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讨明檄文,建立后金政权后,与明军在辽东边墙一带展开多次大战,并逐步逼近蓟州镇的山海关。

明天启六年(1626年),山海关外驻防长城的明军,除了镇守宁远城的袁崇焕部外,都撤到了山海关内。宁锦防线顷刻瓦解,但袁崇焕面对后金军队的猛烈攻势,坚决不退,拼死守住宁远城。

此战,努尔哈赤率领十余万大军日夜攻城,却被袁崇焕用弓箭与大炮阻拦,后金军攻城不下,只好退兵,一说努尔哈赤在战斗中被明军炮火击伤,数月后不治而死。

23.gif

▲明朝多场大战与长城息息相关。图源/影视剧截图


力挽狂澜的袁崇焕没能战死沙场,后来因谋反通敌的罪名,被生性多疑的崇祯皇帝凌迟处死,留下另一个历史谜团。

长城最终还是没能守卫北京,却见证了王朝的末路,而万里长城永不倒,先垮塌的往往是人心。

崇祯十七年(1644年),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煤山上吊自缢。随后,李自成也走上了快速腐败的道路,沉溺享乐,搜刮金钱,弄得人心惶惶,士民愤恨。

李自成派人前去劝降明朝的辽东总兵吴三桂。吴三桂权衡利弊,本来“欣然受命”,将山海关留给部下镇守,自己率领军队去向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投降。

走到半路,吴三桂却见到从北京逃出的家人,得知自己一家也在清算之列,遭到大顺军拷打劫掠。吴三桂大怒,当即撤回山海关。李自成听说吴三桂反悔,亲自率军来攻山海关。

24.jpg
▲河北秦皇岛山海关古城。图源/摄图网

吴三桂孤立无援,写书给清摄政王、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多尔,与关外的清军联合,向大顺军展开反攻。

李自成还不知道清军已到山海关,以为关城易守难攻,便把攻城的大顺军一字排开,诱使吴三桂出城交战,然后首尾相顾,实现包围。

多尔衮识破李自成的意图,让吴三桂先出城迎战,等到吴三桂陷入重围时,清军两白旗共二万骑从外围杀人,形势瞬间转变。大顺军陷入吴三桂与清军的夹击,不过才一顿饭的时间,“战场空虚,积尸相枕,弥满大野”,清军追击二十里,遇到大顺士兵就斩杀,大顺军投水溺死者也不在少数。

山海关之战后,吴三桂降清,大顺军溃败,清军夺关南下。这座被称为“天下第一关”的长城关隘,成为决定历史命运的舞台。

25.jpg
山海关老龙头。图源/图虫创意

清朝入关后,抛弃了传统的长城观念,认为“固国不以山川之险”。清朝统治者把怀柔各民族作为稳定边境的首要政策,因此不再修长城,只是对明长城加以修缮,一些年久失修的长城则逐渐残破。

康熙帝在位时,看到大臣上书请求重修长城,便回复道:

帝王治天下,自由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节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功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


康熙皇帝这番话,是说要行仁政安定民心,老百姓高兴了,国家就可以长治久安,边境自然安定,这是因为众志成城的道理,所以不能专门靠险阻来防御。

当时,康熙平定四方,北元末裔林丹汗败于青海,蒙古诸部归附;西域瓦剌的后裔准噶尔汗国也被清军击溃,狼狈而逃。

在康熙帝看来,长城不必再修,这道防御建筑已经过时了。

清朝前期,出于文化冲突的考虑,严禁蒙汉两族人自由迁徙,以长城为界,只有部分山西商人可持许可站通过。这些早在明末就与清朝多有合作的晋商,被世人称为“皇商”。

后来,清朝放开限制,长城的重要关口演变成南来北往的中转站,边塞城堡商旅云集,开满了钱庄票号、旅店饭馆。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位于山西朔州的杀虎口和河北的张家口。各地商人经过废弃的长城,可以从这里北上蒙古高原,乃至俄罗斯。

26.jpg
▲1907年,北京长城。图源/网络

直到晚清,曾国藩、左宗棠等名臣见国家内忧外患,战乱不止,才在中原腹地与新疆边塞新修长城。

从修筑时间来看,这几道长城成了封建帝制时代最后的长城。

但长城的精神并未消亡。

20世纪30年代,这道古时候农耕民族抵御游牧民族侵扰的坚实壁垒,成为中国军人抗击日军的战场。轰轰烈烈的长城抗战就此展开。

1933年,已经侵占东北的日军挑起战火,进犯山海关。山海关守将何柱国下令坚决抵抗,发布《告士兵书》:“愿与我忠勇将士,共洒此最后一滴血,于渤海湾头,长城窟里,为人类张正义,为民族争生存,为国家雪奇耻,为军人树人格,上以慰我炎黄祖宗在天之灵,下以救我东北民众沦亡之丧。”

何柱国所部与日军血战三日,不敌撤退,打响了长城抗战的第一枪。日军进入山海关后,见到城中穿着军装或拿起武器的人就立即枪杀,并用炮火将古城建筑毁于一旦。

热河失守后,日军又派兵从冷口关、喜峰口、古北口三处向长城防线发起进攻。

镇守喜峰口的第29军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挥舞大刀想鬼子头上砍去。古北口的中国军人以伤亡万人的代价,坚守数十日,死守北平的门户。

27.jpg

▲1933年,长城抗战照片图源/网络


尽管长城抗战败了,但新的长城却在民众心中渐渐矗立起来。后来成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大江南北,开头两句就是:“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在长城留下了太多记忆。

长城有帝王的雄心,有民夫的汗水,有将士的铁血,有民族的交融,有执政的教训,有戍边的功绩,有炮火的轰鸣,有箭矢的痕迹,有金戈铁马的呼啸,也有紫塞秋风的壮美。

立志修10万公里铁路的近代革命家孙中山,说起长城,也是满腔的自豪感:“中国最有名之陆地工程者,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

作为人类史上的奇迹,长城当之无愧。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顺手点个在看让我知道您在看~


参考文献: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6年

[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1年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中华书局,2005年

[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98年

景爱:《中国长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陈序经:《匈奴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罗哲文:《长城史话》,北京出版社,2018年

徐永清:《长城简史》,商务印书馆,2021年

(美)盖洛:《中国长城》,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

(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 END -
作者丨南朝子云
编辑丨艾公子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3 02:18 PM , Processed in 0.0439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