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9|回复: 0

[转贴] 大清洗导火索:基洛夫之死是不是斯大林自导自演的?历史不言而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5 09: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清洗导火索:基洛夫之死是不是斯大林自导自演的?历史不言而喻

 文史君 浩然文史 2024-02-05 17:30 
0.png

基洛夫


1934年12月1日,时任苏联列宁格勒第一党委书记的谢尔盖·米龙诺维奇·基洛夫如往常一样前往市委机构斯莫尔尼宫参加会议时,在二楼走廊被一名刺客连开两枪射中要害,子弹透颈而过,基洛夫一头栽倒在地上。15分钟后,失血过多的基洛夫彻底闭上了双眼。


然而基洛夫至死都不会想到,在他身后斯大林将会为他举办一场人类历史上盛况空前的葬礼,在往后的4年时间里,苏联将会有3名元帅、15名集团军司令、60名军长、136名师长以及68万平民前去为他陪葬。


关于基洛夫之死,历来众说纷纭。很多证据也是出于政治需要捏造的。但证据可以随政治对手的需要而篡改,可权力的逻辑却是亘古不变的,今天我们从这方面下手一窥基洛夫死亡的真相吧。


一、工业化的代价


1924列宁去世后,苏共内部就陷入了长达5年的权力斗争,先是后起之秀斯大林联合革命元老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挤掉了跟官僚主义分子过不去一心坚持继续革命论的红军之父托洛茨基。


1.jpeg

托洛茨基


然后斯大林又于1927年联合右派布哈林打败了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将这两人开除党籍。


紧接着,布哈林与斯大林又因经济路线产生分歧。1929年,斯大林在政治斗争中打败了布哈林,实现了大权独揽。


掌权后,斯大林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实施他酝酿已久的经济大计:农业集体化。


所谓农业集体化,就是将农民的生产资料全都收归集体农庄,劳动所得由政府部门统一分配。


马克思老爷子在《资本论》中说过,资本主义的发育逻辑就是要将小生产者的生产资料剥夺并集中于资本家手中,从而把这些过去的有产者变成无产者。然后逼迫他们到市场上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实现资本的增殖。


2.jpeg

马克思


这种做法虽然很不道德,但是大生产对人类文明的推动确实远胜于小生产。苏联这个所谓的农业集体化,本质上就是在抄袭资本主义制度的作业,想要以此来刺激农业发展。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要以此办法来抽取农业产出供养工业发展。


只是苏联这套玩法跟资本主义制度有两个区别。第一,没有资本家的存在,或者说国家扮演了资本家的剥削角色。第二,没有市场物质激励机制,参与者缺乏劳动积极性,这就导致农业集体化很难取得预想中的效果。


插一句题外话,这个损招并不是斯大林的原创,而是托洛茨基最先提出来的。


3.jpeg


在机械化和化肥普及之前,农民生活水平普遍很低,大多数农民只有很有限的生产剩余。而且受气候影响,丰年灾年变幻不定,农民经常需要留着这些生产剩余以度过灾荒。可以说,那些余粮是他们未来的买命钱,是不能动的。所以本质上农民是没有生产剩余的。


而农业集体化的本质却是要将主意打到这些买命钱身上。当时苏联工业化支出的大头是工人的工资和机械的购买。


首先是机械,当时世界上正发生大萧条危机,西方产能过剩,苏联政府急需抓住这个窗口以白菜价购入西方的机械,光是1932年苏联进口机械就占了全世界总进口的50%。


可买机械是要用外汇支付的,那苏联最大的创汇产品是什么呢?答:粮食。


其次是工人的工资,工业化发展意味着工业人口增多,这些人口哪来的?从农民中来呀!工业人口是不产粮食的,这意味着种地的人变少了,需要农民供养的人变多了,粮食压力必然也会随之增加。


上面双重压力对于剩余的农民来说是致命的,他们的余粮都被拿去办工业养工人,抗风险能力归零,一旦发生天灾,那个死亡数字必定是旷古绝今的。


1932-1933年,号称欧洲粮仓的乌克兰就因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最终酝酿出了史无前例的大饥荒,死亡人口高达700万之多。


4.jpeg


对于这事,苏联国内民意汹汹,人心都是肉做的,那700万具白骨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远胜于一切工业化成就。


二、基洛夫的威胁


面对汹汹民意,斯大林不得不做出让步,他在大饥荒发生后捏着鼻子把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和布哈林给请回了苏共高层。


这也是老套路了,古今中外每逢发生大灾,都要赦免曾经的政治对手来缓和社会戾气,以求他们不要在这个虚弱的时候搞事情。


可斯大林还是低估了事情的严重性,大赦天下并没有取得意想中的效果。


1934年1月26日,苏共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下一届中央委员。


这次大会与会代表有1256人,当时选票上有众多候选人名字,代表们需要在每张选票上把要选的人的名字留下,其他的人名划掉。当时主持会议的是斯大林的狗腿子,后来的托孤大臣卡冈诺维奇,这家伙为了让斯大林成为得票最多的候选人可谓是费尽心机,不惜把莫洛托夫这些有可能威胁斯大林的人都给踢了出去。


可即使卡冈诺维奇机关算尽,但也挡不住同志们对斯大林的意见,在计票的时候有292张选票把斯大林给划了。有人也许觉得这292人在1256名代表中也只是少数派啊,斯大林依旧高票当选呀!


可问题是基洛夫的得票比斯大林还高。划掉他的选票只有3张。这意味着什么?众望所归呀!


5.jpeg


基洛夫这个人是斯大林路线最忠实的执行者,这些年他在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一直跟季诺维也夫的人斗,跟布哈林的右派支持者斗,把这座旧都兼经济中心牢牢掌控在斯大林一党手上。如此封疆大吏,早就被党内外视为斯大林的接班人。


可现在这个太子居然比皇帝还要受满朝文武爱戴,那他会有什么下场,请参考一下《琅琊榜》的祁王!


这不是危言耸听,就在开会期间,以埃赫、米高扬、柯秀尔、彼德罗夫斯基为首的这些苏共高层就找基洛夫开了个小会,会议内容就是让基洛夫取代斯大林,大家实在受不了慈父了。


基洛夫出于对斯大林的忠诚,拒绝了他们的提议。事后还把会议内容跟斯大林如实交代。如此忠诚的太子,斯大林似乎没有理由对他下手吧?


这么想可就太不懂权力的逻辑了。权力的奥义不在于你想不想,而在于你能不能。还是拿《琅琊榜》举例,梁帝难道不知道祁王贤明吗?难道不知道他没有篡位之心吗?关键还在于沈追那句话:不在于他想不想,重要的是只要他想就随时可以取而代之。


此时,斯大林跟大孝子基洛夫之间就是这种关系,无论基洛夫多么的赤胆忠心,他们都已经回不去了!


6.jpeg

祈王


三、案件迷云


基洛夫死后,斯大林给案件的定性是:杀基洛夫的是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支持者列宁格勒总部。


可我认为这不太可能。


刺杀作为政治斗争的延续,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使用的。而一旦用了就一定要有高额收益,比方说干掉基洛夫就可以取代他的地位,又比方说基洛夫要推行什么政策已经威胁到了某些人的利益而不得不诉诸暴力。


可这两种可能在当时都不存在。首先列宁格勒已经在斯大林分子控制之中,反对派干掉基洛夫改变不了他们的处境,与其干掉基洛夫,还不如干掉斯大林来得有用。


其次,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基洛夫当时有什么新的动作。甚至他从莫斯科回来之后还一度开仓放粮赈济受大饥荒波及的工农群众,在此期间他跟反对派的矛盾只可能缓和不可能激化。


有人可能会说,也许没有那么多阴谋论,指不定这就是凶手个人行为呢?


这种说法也不值一驳。


刺杀基洛夫的杀手叫尼古拉耶夫,这老哥早年曾参加过革命斗争,但由于功臣心理作祟,一直对自己的待遇不满,1934年3月的时候更是因违抗上级命令被开除党籍失业在家。


由于失去生活来源,他曾向列宁格勒各级领导包括基洛夫甚至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写信求助。但最终都石沉大海。这样的人确实有报复社会的动机。


7.jpeg

列宁格勒


但动机和能力是两码事,这件事情最古怪的就是尼古拉耶夫在这次刺杀中展现出了不属于他这个人设该有的能力。


首先,在刺杀案发的一个半月前,他就曾偷偷摸摸地接近过基洛夫,结果被警卫发现,从他身上搜出了手枪和基洛夫散步路线图。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尼古拉耶夫的行为绝对不是什么个人行为。哪个失业游民能弄到市领导的出行路线图啊?


警卫后来把这个人交给了列宁格勒内务部分部,苏联内务部相当于国安跟公安的结合体,直属中央领导。


按理说出了这种事内务部应该彻查到底吧?至少也要把尼古拉耶夫扔进大牢吧?可内务部却做出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他们毫无理由地就把人给放了。


更让人无语的是,案发前几天,尼古拉耶夫又一次出现在基洛夫身边图谋不轨,结果再次被捕,然后再次被放。


其次,他不但有不死金身的特效,还能知道基洛夫会在12月1日这天去政府大楼开会,并且还能混进守卫森严的政府大楼而不被察觉。这是一个失业游民该有的能耐吗?


还有更诡异的呢,事发后当地内务局一把手梅德韦季收到消息后马不停蹄地赶到斯莫尼尔宫时居然在门口被警卫给拦下,梅德韦季感到困惑,细问之下才发这些警卫都是近几天从莫斯科调过来的。


是谁能在内务局列宁格勒站长梅德韦季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换掉政府大楼的守卫,有这能耐的人,在当时的内务局可以用两只手数出来。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如果真是反对派所为,那只要斯大林得知尼古拉耶夫两次从内务局无罪释放的传奇经历,他就应该知道内务局高层藏着一条大鱼。


你觉得斯大林能允许这么一个内鬼存在吗?


可事后内务局却无一人受到牵连。这,难道正常吗?


在我看来,基洛夫之死,与其说是暗杀,倒不如是一场赤裸裸的公开处刑。


基洛夫,死于天真啊!


8.jpeg


文史君说


虽然笔者对斯大林在基洛夫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感到愤慨,但关于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和大清洗,笔者认为是可以理解的。当时人可以谴责斯大林,因为他们是受害者,可那些享受了发展成果的后来人有什么资格对他说三道四?如果苏联没有尽早完成工业化,那到时候拿什么来抵御侵略?那些谴责斯大林的人,请问有比斯大林更高明的办法吗?


参考文献


陈之骅、吴恩远、马龙闪:《苏联兴亡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李永全:《俄国政党史:权力金字塔的形成与坍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作者:浩然文史·西北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4 08:08 AM , Processed in 0.0540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