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钓鱼佬的身影。
一次偶然的机会,摄影师雷宝珠在江边发现了许多大小不一的芦竹洞。人去洞空,滔滔江水依旧在那方洞天里淌个不停。
钻进芦竹洞,她发现了一个属于钓鱼佬的秘密基地。一洞,一人,一江,一竿,就能钓到地老天荒。
邕江,南宁的母亲河,全长133公里,自西向东贯穿南宁。
江边不设封闭护栏,人们可以在江里游泳、钓鱼、洗衣服、洗菜,踩在岸边的泥土上可以随意触碰江水。当地人喜欢饭后沿着江边散步、吹吹风,江流不仅是景观,且与当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几十年前,邕江两岸到处都是菜地。随着城市面貌的改变,江岸的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邕江两岸种植着很多茂密粗壮的芦竹。很多人误认为这是芦苇,但芦竹的根茎比芦苇粗壮、高大得多。
我虽然常居南宁,但也只去过邕江的部分河段。如果不是那天坐公交经过葫芦鼎,我就不会看到江边的波浪桥。本想拍一拍日落时的桥,无意中发现了附近的芦竹秘境。
江水与江岸之间隔着厚密的芦竹丛,走近才发现芦竹丛中有许多洞,每个洞都通向江面,非常神秘。这些洞的形状大小深浅不一,小洞只有一米高,大洞高达两三米。
洞连接着江岸与水面,既是通往江面的入口,也是光的出口。钻进洞内,眼前的江面被截取成一小片,日落时阳光洒满江面,随水流跃动,炫目迷人。
钻洞的体验神奇而美妙,站在洞外只看到前方一小片景色,弯着腰往里钻到头,视觉突然豁然开朗,天空和江流尽收眼底。
每个洞出口的风景都不一样,眼前是汨汨江流,脚下或许是泥滩,或许直达水边,又或许是一片礁石,就这样一点一点探着江岸线的地貌。
很少有地方像葫芦鼎桥下的芦竹丛,平均10米就有一个芦竹洞,几乎每个洞都被钓鱼佬占据。一开始我还好奇芦竹洞是天然形成的还是人为所致,后来看到这些钓鱼佬就明白了。
我打听了一下,并非这片区域鱼多,而是因为这里是邕江的非禁钓区,所以很多钓鱼佬前来钓鱼。沿岸的芦竹丛面积大,人要抵达江边钓鱼,就必须穿过厚密的芦竹丛。
世界上本没有芦竹洞,钓鱼佬多了也就有了芦竹洞。有的芦竹洞是人们踩踏多了踩出来的,没有封顶。有的洞则是前人凹枝条凹出的造型,枝条在脚下分离又在顶部汇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洞。
一个个芦竹洞是钓鱼佬们打造的隐秘境地,僻静、远离喧嚣,不易被发现,不易被打扰。
南宁夏季漫长且炎热,小小的芦竹洞可以遮荫挡雨,又能把自己藏匿起来,既舒适又有安全感。不得不说钓鱼佬很会就地取材,利用天然材料省去了买阳伞的钱。
芦竹洞多了,这里逐渐形成一个隐秘的小社区,具备吃喝玩乐和社交的功能属性。我喜欢观察每个洞,芦竹洞满足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
有的小洞是休闲洞,洞内有零食包装袋、饮料瓶、烟盒,钓鱼佬钓累了就在洞中饮食休息。除了钓鱼佬,也会遇到有年轻的情侣到洞中休息玩耍。还有专门的茅厕洞,茅厕洞呈凹球形,更为隐秘,洞内的地面散乱几团纸巾,散发着粪便味。
大部分洞内只有钓鱼佬和他的钓具,他们一动不动,看起来境界很高,其实只是因为没有鱼上钩。
更加隐蔽的球形芦竹洞,地上有食品包装袋、烟盒、啤酒瓶,看出有人曾在在洞内进食
有江的地方就有钓鱼佬,邕江边的钓鱼佬很多都是中老年男性,一钓钓一天。稍微年轻的男性钓鱼时偶尔看看手机、刷刷视频,而大部分钓鱼佬只是专心盯着江面。
孙伯和其他人不太一样,他钓鱼时喜欢用手机外放历史故事,一边听书一边钓鱼。
几年前孙伯从单位退休,和他一起退休的同事喜欢跳广场舞,他却觉得跳舞太吵闹没意思,闲来无事他开始钓鱼,自从体验到钓鱼乐趣后他就常来邕江钓鱼。
葫芦鼎是离他家最近的钓鱼点,他对这附近的鱼情也比较熟悉。孙伯喜欢占据开阔平整的芦竹洞,在岸边摆上三根鱼竿同时开钓,一根鱼竿作为主钓,另外两根钓浅水和备用。孙伯说以前邕江生态好,鱼也多,那时只需一根鱼竿就能钓上好多鱼。“现在邕江鱼少了,鱼也越来越精,多放两根鱼竿可以增加鱼上钩的几率。”
很多钓鱼佬都不止一根钓鱼竿,但不是鱼竿越多越容易钓上鱼。孙伯说,三根鱼竿最合适,否则会手忙脚乱。
我被孙伯鱼竿旁的一艘小船吸引,他说这艘船是用来送钩打窝的,用遥控器控制,可以把鱼钩带到远处。浅水区不容易钓到鱼,就要把鱼钩送到鱼更多的江心。因为孙伯不太擅长甩竿,有了小船,就省去了甩竿的步骤。
孙伯看起来十分老到,他熟练地在几根鱼竿之间收钩、做饵、放钩。孙伯说除了要有好的设备,好的鱼饵是吸引鱼上钩的关键。必须要知悉鱼类喜欢的饵料,才能钓到更多鱼。因为鱼对自己喜欢的味道无法抗拒,鲤鱼爱吃面包渣,鲫鱼爱吃蚯蚓,也有通用型的鱼饵,品类不一价格不一。
孙伯买的都是极好的饵料。“你说我钓鱼是为了吃鱼吗?我买鱼料花的钱都够我去市场买一年鱼了。”
孙伯下午就来到江边开钓,他准备了充足的食物和茶水,打算一直钓到晚上十二点。“我有时候晚上睡觉做梦都会梦到自己在钓鱼。”孙伯对钓鱼是痴迷的,他钓鱼不是为了吃鱼,而是为了享受鱼上钩的快感。
很多钓鱼佬和孙伯一样,为了短短几秒鱼上钩的瞬间而坐等半天。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世界上总有一些人的乐趣另一些人无法理解。孙伯的妻子就无法理解他为什么钓鱼到半夜都不舍得回家,明明去市场就能买到的鱼偏要浪费大半天时间去钓。而孙伯也无法理解妻子打麻将的乐趣。他觉得如果妻子也真正钓过鱼就会明白钓鱼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而对于68岁的李伯来说,钓鱼最大的乐趣并不是钓到很多鱼,而是等待。等待鱼漂浮动,等待未知的时刻,等待的时候心里总是充满希望,这个过程比结果要重要得多。
谈起钓鱼的缘由,李伯说自己十年前做体检查出高血压,医生说钓鱼对控制血压有益,他才开始拿起鱼竿钓鱼。“一开始我也觉得钓鱼无聊,总是坐不住,后来钓着钓着就爱上了”,李伯说。
李伯享受鱼上钩的过程,这让他特别有成就感。但他自己也不太喜欢吃鱼,所以有时就把钓到的鱼放生或送给邻居。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钓鱼是一项深受中老年喜爱的活动。但沿着邕江边的芦竹丛走走,会发现不少年轻人,年纪轻轻就成了钓鱼佬。
和独来独往的老年钓鱼佬不太一样,年轻人喜欢相约同行结伴钓鱼。今年22岁的小罗在南宁实习,闲暇之余他最喜欢的娱乐方式就是和几个同学来邕江钓鱼。“我师兄很喜欢钓鱼,有一次周末他约我一起去江边玩,我就借他的鱼竿试钓了一下,没想到一钓就钓上来一条罗非鱼,五六斤重。”
谈起自己第一次钓鱼的经历,小罗脸上有些得意,他深信自己在钓鱼方面有过人的天赋。此后小罗一有时间就和同学相约去江边钓鱼,如果不钓鱼,他可能会在宿舍看一天手机或打一天游戏。
小罗觉得比起在宿舍玩手机,钓鱼更让他感到心情放松。在江边待一天就可以少看一天手机,工作带来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小罗的师兄小黄在农村长大,他从小就跟着家里长辈钓鱼。小黄说那时候物质匮乏,钓鱼的装备都很简陋,鱼竿是家里人砍的竹竿做的,鱼饵是地里挖的蚯蚓。
小黄在水塘、水库、水沟里都钓过鱼,小时候钓鱼没什么技巧可言,完全凭感觉。钓到的鱼都成了当天晚上的美味菜肴,小鱼用来油炸,大鱼用来红烧。久而久之,钓鱼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周末和朋友一起钓鱼带给他简单纯粹的快乐。
小罗是在体验过钓鱼的乐趣后逐渐迷上钓鱼的。一开始他只有一根简单的鱼竿,后面逐渐配备了钓箱、各种各样的鱼漂,还准备了好几组鱼线和鱼钩工具。
小罗说他买的都是普通钓具,花的钱不算多。他觉得钓鱼本身也是项成本很低的活动,人人都可以钓鱼。不像那些玩车或玩相机的特别烧钱。钓鱼圈是没有鄙视链的,用便宜的工具不会被看不起。
在邕江经常上钩的有罗非鱼、鲤鱼、草鱼、白鲢、孟加拉鱼、白条等。我问过好几个钓鱼佬钓鱼关键靠什么,大多回答靠运气。有的人可能前一天收获满满,第二天却空手而归。
有人用价格便宜的钓具,也有人用昂贵的钓具。江边有个大哥用的钓鱼设备和其他人都不一样,他静静坐在岸上盯着手中的电子屏幕看。“这是水下视探鱼器,我花了1000多块买的。高科技产品。”他说。
这款高科技产品有一根长达30米的视频线,通过水下摄像头将画面传递上来,通过显示器可看到水下的鱼情,钓点有没有鱼就一目了然,比起传统钓具更节省精力和时间成本。
不过即使是高科技也不能保证钓到鱼,大哥说他昨天钓到十几斤鱼,但今天他钓了几个钟头,一条也没钓到。对此,大哥有了自己的钓鱼心得。“技术不是关键的,设备不是关键的,饵料也不是关键的,最关键的还是屁股要坐得住。”大哥总结道。
而对于已经习惯使用传统钓竿的老年钓鱼佬们来说,这类高科技产品在他们眼里不屑一顾。比如李伯,他觉得使用高科技会让人产生心理依赖,从而丧失对鱼情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水下摄像头目的性太强,忽视了等待的过程,过于急功近利。
对李伯来说,钓鱼不是呆坐,抛竿、提竿、换饵等动作都可以使身体各部位关节得到锻炼,而静坐等待时目视鱼漂、全神贯注、不急不躁,不想乱七八糟的事,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也可以得到放松和释放,从而促使身心健康。
他喜欢静静盯着江面放空,看着邕江的美景感受宁静,钓没钓到鱼已经不重要。给他一根鱼竿,他就能钓到地老天荒。
钓鱼可以远离城市喧嚣和工作压力,而邕江边两三米高的茂盛芦竹丛,刚好给钓鱼佬们提供了一个避世的乐园。独自一人坐进江边的芦竹洞里,呆呆望着远方风景,就能拥有一个清净的下午。
跟钓鱼佬交流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有些年长的钓鱼佬会很友善告诉我用什么杆、什么线、什么饵,在什么季节、什么位置容易钓到什么鱼,听来受益匪浅。
但是拍了几天钓鱼佬和芦竹洞,我自己还是没能体会到钓鱼的乐趣。不过即使只是在江边走走,吹吹江风,看看流淌的江水,听听水浪声,也足以让我沉浸到大自然中,感受到片刻的宁静和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