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7|回复: 1

[哲史艺丛] 15岁无人能敌,53岁含恨去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6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5岁无人能敌,53岁含恨去世

 我是艾公子 最爱历史 2023-12-05 22:20 

唐朝末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有个好奇心。他听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长得威武霸气,可惜河东、淮南二镇相隔太远,无缘“面基”。

于是,杨行密命一个画家打扮成商贾模样前往李克用的根据地太原,找机会给李克用画像,看看他到底长什么样。

李克用的沙陀军可不是吃素的,这名画家刚到太原就被揪了出来。李克用起初很生气,但听到画工的来意后,顿时有了兴趣,便对这个间谍画家说,杨行密专门叫你来给我画像,想必你的技术是淮南最优秀的,如果你画得好,我就放过你。

画家抬头看了看李克用的尊容,大吃一惊,没想到,威名远扬的李克用有一目失明,是个“独眼龙”

为了保命,画家只好控制住颤抖的双手,为李克用画像。当时正值夏季,画家见李克用手执一把扇子,便照此为他画了一幅画,画中扇子正好有一角遮住了他的瞎眼。

李克用不满意,觉得画家在刻意讨好,但还是给了他第二次机会。

画家再次让自己冷静下来。这次,画家画了一幅李克用张弓搭箭的画像,其中一只眼睛瞄准目标,微微闭合,恰好掩饰瞎眼。

李克用看过这幅画后大喜,随后重赏这名画家,放他回淮南。

这则史料后来被《旧五代史》《资治通鉴》等正史引用,作为表现李克用英雄气概的故事。

宋人在写唐末五代史时,往往将李克用看作英雄,是打着“尊王”旗帜的忠臣,将其子李存勖建立的后唐作为继袭唐王朝的正统,而把朱温建立的后梁视为僭伪。

这意味着,被赐予李唐宗姓的沙陀人李克用,让后世士大夫打破了“华夷之辨”的传统观念

五代十国时期,沙陀人建立的政权有三朝一国(后唐、后晋、后汉、北汉),这也是唐代民族融合的余响

0.jpeg
▲明人绘李克用画像,美化的形象。图源:网络


1.png
沙陀人东迁

大唐开国之初,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一句名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这句话常被看作唐朝实行民族包容政策的象征。

到了中晚唐时,随着唐室衰微,唐朝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羁縻早已不同往日。

对于这一时期的动乱局势,很多人会想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实际上,还有一股力量在暗中发育,那便是边疆少数民族。

除了常年困扰唐朝的吐蕃、回鹘(又称回纥)等,到唐末,北方的契丹各部在耶律阿保机的带领下实现统一,后来,契丹人建立了称雄200余年的辽政权;西北的党项人加入勤王队伍,其中一个叫拓跋思恭的部落首领因功被赐姓李,多年后,他的后裔建立了西夏政权;还有沙陀人,其首领本姓“朱邪”,率部族历经艰险,从西北内迁到河东。

这要从李克用的爷爷朱邪执宜说起。

沙陀人本属西突厥的分支处月部,在西域过着游牧生活。安史之乱后,西北与内地隔绝,成为吐蕃与回鹘的战场,双方为了争夺地盘,经常发生战争。

沙陀人夹在中间,势单力薄,只好以部族七千帐依附于吐蕃,后被迁徙于甘州(今甘肃张掖)

但吐蕃对沙陀人很不友好,他们见沙陀人精通骑射,战斗力爆表,于是“常以沙陀为前锋”,把沙陀人当成马仔使唤,丝毫不管其死活,导致沙陀人死伤众多,备受屈辱。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吐蕃在与回鹘争夺凉州(今甘肃武威)时吃了败仗,却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怀疑沙陀人当了回鹘人的内应,要对他们进行迫害。

沙陀人已经忍太久了,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于是,为了沙陀族的生存,首领朱邪尽忠及其子执宜率领三万沙陀人,向灵州(今宁夏灵武)迁徙,投靠朔方节度使范希朝一路上,吐蕃人派兵追杀,朱邪尽忠为保护部落战死,只剩下其子朱邪执宜带领剩下的部众2000人到达灵州。

范希朝善待少数民族,治边有方,他接纳了内附的沙陀人,让他们继续过着放牧生活,用牛、羊做买卖。范希朝有意将沙陀人培养成一支军事力量,从中选出“劲骑千二百”作为佣兵,其他沙陀人在范希朝安排的地点休养生息,逐渐恢复元气。

后来,范希朝调任河东节度使,沙陀人跟着他继续东迁,被安置在定襄川(今山西牧马河一带)、神武川的黄花堆(今山西山阴东北)等地,守卫代北。

朱邪执宜统领沙陀人约30年,为守护族人耗尽一生,他曾看着父亲血战至死,也曾带着同胞颠沛流离,在接受唐朝的救济后,他们又不得不转战四方,参加唐朝廷和回鹘、藩镇的战争。

但朱邪执宜对沙陀人最重要的贡献,是在迁居河东后,加强了沙陀人与昭武九姓胡人的结合。

所谓昭武九姓,是从中亚迁徙而来的粟特人后裔,这是一个以经商理财闻名的少数民族,入唐后被安置于今宁夏、陕北和内蒙古等地,后来又迁到山西北部的代北地区。

前面说到,沙陀人经过长途迁徙,只剩不到万人,这样一个族群要在新的地盘立足,势必要加强与周边其他部族的联姻,迅速扩大人口。

于是,朱邪执宜牵线搭桥,拉拢昭武九姓胡人。沙陀人需要昭武九姓的经商头脑,昭武九姓则需要沙陀人的强悍战力,两者一拍即合。这个由沙陀人和昭武九姓组成的新集团,被称为“沙陀三部落”。昭武九姓以康、安、曹、史、石等为主要姓氏,所以后来李克用的部下有很多出自这些姓氏(如康君立、史敬思)

唐史专家吴宗国在《唐朝的特性》中讲到唐代民族政策,说:“一些少数民族在唐代结束了长期的原始阶段,开始走向更高的社会发展阶段。”

沙陀族可谓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内附唐朝后,从西北的单一游牧部落,发展为多民族融合的族群,后又得到唐朝官职,接受汉化。

朱邪执宜为唐朝征战,屡立战功,被封为阴山府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等官职。

他的儿子朱邪赤心更是一个猛将。

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吐蕃侵扰河西,朱邪赤心身骑赤马,率领沙陀人随唐军出征,担任先锋。吐蕃人和沙陀人本就有仇,朱邪赤心在战场上使劲下狠手,杀红了眼,吐蕃兵看见他,不禁叹服:“吾见赤马将军火生头上。”

而朱邪赤心对沙陀人最重要的贡献,是他获得了李唐皇室的赐姓,使其家族地位得以提升,并且有了一张角逐权力的关键牌。

起因是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爆发的庞勋起义

庞勋在桂州(今广西桂林)起义后,声势浩大,唐朝派遣十镇之兵前往镇压,朱邪赤心亦带三千沙陀兵随唐军南下,担任前锋。

在与庞勋的部将王弘立交战时,沙陀骑兵对戍兵组成的庞勋起义军形成“降维打击”,朱邪赤心“左右突围,出入如飞,贼纷扰移避,沙陀纵骑蹂之”

唐军见沙陀军占得先机,纷纷出兵追击,起义军大败,在唐军的冲杀下连连溃逃,“伏尸五十里,斩首二万馀级”

之后,沙陀军随大军进逼庞勋军的营寨。在次年三月的一场战役中,唐军利用大风纵火烧营,起义军弃营而走,沙陀军再次以骑兵出击,一路上将起义军溃散的将士屠杀殆尽。

庞勋最后被唐朝派出的各路军队击败,逃跑的时候遭到沙陀兵追击,甚至连吃饭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朱邪赤心以区区三千兵马大杀四方,让各路藩镇从此不敢小看沙陀军的战力。后来,平定黄巢起义时,朱邪赤心之子李克用又率领沙陀兵连战连捷。对此,陈寅恪先生评价道:(平定)庞勋、黄巢之乱,皆仰沙陀枭骑矣。

因为镇压庞勋有功,朱邪赤心带兵北归后,出任大同防御使,镇守以云州(今山西大同)为中心的北部防线,为唐朝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并被赐予李姓,改名为“李国昌”


2.png

独眼飞虎子

虎父无犬子。

李国昌的儿子李克用确实不负父、祖的威名,但他早年的叛逆让他爹不太省心。

少年时期,流淌着沙陀人之血的李克用已经具备猛人的非凡气质。他擅长骑射,同龄人中无人能胜过他;他酷爱兵法,从学会说话就爱说“军中语”。李克用一目失明,却拥有惊人的射术,更显得格外凶悍。

据说,李克用13岁时,有次看到天上飞过一对野鸭,便仰卧下来,拉满弓弦,一箭射中双凫。周围的人看到了,都觉得不可思议。放到今天,李克用的弓术估计能拿奥运冠军,真的是“招牌动作”,没有人可以模仿。

15岁的李克用加入了父亲率领的沙陀军,并且跟随他征讨庞勋。当时,军中看到这个少年冲锋陷阵,无人能挡,都称赞他为“飞虎子”。此时的李克用,已经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

到了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李克用的人生却因自己的一次冲动行为发生变故。

在李国昌之后先后出任大同防御使的是支谟、段文楚,后者是唐朝名将段秀实的孙子。

史载,段文楚在任时,代北地区连年饥荒,漕运不继,段文楚克扣军粮,用法严峻,引起军民怨声载道。

李克用的叔父李尽忠,私下对云中牙将康君立等说:“方今四方动荡不安,皇威不振,大丈夫若不能在此时立功立事,不是豪杰。我们虽然拥有部众,然而以强大勇武闻名于世的人,莫若振武军节度使李国昌父子,他们官高功大,勇冠诸军,我们一起推举他们上台,代北之地,旬月可定,功名富贵之事就没有不成功的。”

正值青年的李克用在沙陀人中名望甚高,于是被众人推举为首领。

接着,李尽忠和康君立发动兵变,攻入云州城,抓获段文楚,将其押送到斗鸡台处死,随后迎李克用入城。段文楚被杀后,愤怒的军士“乱食其肉”。

不过,有学者认为,李克用在幕后和在前台的李尽忠、康君立等人共同导演了这一幕夺权戏。表面上是李尽忠、康君立一手操办,李克用被他们“相逼”,背地里李克用可能早已知情,甚至是主谋之一,事后,时任振武军节度使的李国昌也想让李克用据云州,父子各据一镇。

段文楚克扣军士衣粮,固然招人恨,但代北本就是多民族聚居区,民族矛盾尖锐,其中以沙陀人势力最大。所以,段文楚之死,既是晚唐常见的藩镇兵士叛乱,也是沙陀人意图割据代北而发起的一次军事政变。

然而,李克用擅杀地方将帅,这下可闯祸了。唐朝虽然虎落平阳,可也咽不下这口气,立马发动河东、幽州、昭义诸镇调兵讨伐,还杀掉了李克用两个在长安当人质的亲属。

在唐军的讨伐下,李克用势单力薄,一时难以招架,部众皆溃,李氏父子在代北经营数十年的家产接连败光。他只好和上了年纪的老爹北逃,投靠与沙陀关系密切的鞑靼(今内蒙古中部阴山一带的部族)

昔日的地方豪强,如今寄人篱下,李克用整日郁郁寡欢,为避免鞑靼人猜疑,也为排解忧闷,常与群豪到野外射猎。一次,李克用在酒酣之际吐露心声:“人生世间,怎么能在沙堆中终老余生呢!”

黄巢起义,给了李克用东山再起的机会。

2a.jpeg

▲西安大雁塔。图源:摄图网



3.png

鸦儿军南下

中和元年(881年),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盐商出身的黄巢率起义军攻入长安,自称大齐皇帝,宣称“宝命之在我”。大唐天子唐僖宗为避其锋芒,早已逃到成都,一边听从建议,命大臣在北方征调勤王军队,骁勇善战的沙陀人再次得到唐朝的青睐。

同年十一月,河东监军陈景思征发沙陀兵南下救援京师,行至半路,沙陀军不听指挥,在当地掠夺一番后北归。

陈景思处境尴尬,考虑到能让这些番兵服气的人,只有当时因罪避祸鞑靼的李国昌、李克用父子,而李国昌已经年老,便上书请朝廷起用李克用。于是,朝廷召李克用南下,赦免其罪。

郁郁不得志的李克用,终于等来逆袭的机会。

沙陀军南下,一举打破了起义军与唐军在长安的僵持局面。

黄巢军中的将帅听说沙陀军进军中原,纷纷惊呼:“鸦儿军至,当避其锋!”沙陀军都穿着黑衣,一身装备狂拽酷炫,故被称作“鸦儿军”。

李克用在与黄巢军的交战中捷报频传。《资治通鉴》说:“克用时年二十八,于诸将最少,而破黄巢,复长安,功第一,兵势最强,诸将皆畏之。”

中和三年(883年)二月,李克用赢下决定胜负的关键一战——梁田陂之战,黄巢部将尚让率领的15万大军大败而逃,被沙陀军“俘斩数万,伏尸三十里”

四月,唐军收复长安,黄巢败走,逃至泰山狼虎谷。

李克用打跑黄巢,这下风光了,两年前还在大草原喝西北风,如今因镇压起义有功,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进爵陇西郡公,出镇太原。

河东节度使的辖区大体相当于山西中部地区,太原又是军事重镇,唐朝的龙兴之地。

一场战争,让李克用获得了他梦寐以求的根据地。

3a.jpeg
▲李克用(右)与义子们。图源:影视剧照

 楼主| 发表于 2023-12-6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4.png

上源驿事件

李克用后半生最大的对手朱温,也登上了历史舞台。

朱温本是黄巢的重要部将,却在两军相持时率部叛齐投唐,助唐朝剿灭起义军。当时,逃到成都的唐僖宗得知此事后大喜,大呼:“是天赐予也!”,他拜朱温为宣武军节度使,把汴(治今河南开封)、宋(治今河南商丘)、亳(治今安徽亳州)三州封给了他,还给他赐了个新名字——“朱全忠”

一个反复无常的降将,却被赐名“全忠”,那是相当的讽刺。

4a.jpeg
▲朱温画像。图源:网络

中和四年(884年)五月,朱温的根据地汴州遭到黄巢军残余势力进攻,形势万分危急。

朱温举目四望,想从周围的藩镇寻找帮手,首选的就是军事实力最强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

一封求援信寄过去,李克用快马加鞭,带兵前来,大破起义军,杀万余人,汴州之围遂解。

朱温得援军相助,欠了这么大一份人情,自然要好好感谢,便请李克用入城,在上源驿大摆筵席。李克用将大军留在城外,自己仅带三百人进城,朱温请来美女轻歌曼舞,各路英雄把酒言欢。

上源驿宴会上究竟发生什么,真相早已不得而知,毕竟后梁和后唐两朝史官给出了不同答案。

《梁太祖编遗录》说,是李克用自己坚持入城,非要和朱温见面,酒席上,朱温礼貌甚恭,但是李克用喝醉后,对朱温进行言语羞辱,可能讽刺他是三姓家奴,或是“亲切”问候了朱温家里的长辈。

因此,朱温出于一时之忿,而起杀心。

《旧五代史》则采用后唐的史料,说李克用只不过是在酒过三巡后调戏陪酒的舞女,又握着朱温的手笑谈破贼乐事,场面相当和谐。

可是,朱温“素忌武皇(李克用)”,早想着借这场鸿门宴刺杀李克用。

无论如何,之后发生的事,朱温肯定甩不了锅。

酒宴过后,宾客皆散,只剩下李克用一行人,朱温手下杨彦洪与其密谋,封堵周围通路,发兵围攻上源驿。

李克用喝得烂醉如泥,不知门外呼声动地。他的亲兵眼疾手快,操起武器就与朱温军厮杀。

李克用的侍者赶紧熄灭蜡烛,遮蔽对方弓手的视线,然后把喝醉的主子拉到床下避难,朝他脸泼了几盆冷水,才把李克用叫醒。

李克用酒醒后,愤而起身,拿起弓箭,与手下亲兵射杀数十人。刹那间,雷声大作,大雨倾盆,李克用率领左右数人,在雷雨掩护下突围,逃出城外。

杨彦洪见李克用逃走,跟朱温说:“胡人急了就会骑马逃跑,一看到前面骑马的,咱就放箭。”

随后,朱温率军追击,杨彦洪正好骑马跑在他前面,朱温一箭就把杨彦洪给射死了。也有人认为,杨彦洪是此次行动的唯一知情者,其实是被朱温杀人灭口。

黎明破晓前,李克用历经九死一生,终于逃回军营,发现除他之外,其他人几乎都未能逃脱,包括当初向唐朝建议起用沙陀军的监军陈景思以及当晚留下断后的猛将史敬思在内,三百余人全部为朱温所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上源驿事件

情况危急之下,李克用的妻子刘氏表现得极为淡定。

李克用被围时,有随从逃了出来报告情况。刘氏听后,不动声色地把这名随从杀了,没让消息泄露,避免将士因李克用生死不明而人心惶惶。然后,她秘密召集将领商议对策,以稳定军心,打算一旦李克用遭遇不测,就保住全军撤回太原。

逃回营中后,愤怒的李克用当即决定发兵攻打朱温。

刘夫人劝说道,汴人不讲道义,竟然谋害你,我们还是先上告朝廷。如果贸然举兵相攻,天下人难辨是非曲折,可能会被人家落下口实。

于是,李克用暂时撤军,之后向唐朝八次上表,声称朱温“妒功疾能,阴狡祸贼,异日必为国患”,请求唐朝削夺朱温的官爵,允许其发兵讨伐,同时派弟弟克勤领兵万骑在河中待命。

朱温还装无辜,写信告诉李克用:“之前的兵变,我一无所知,是朝廷派人与杨彦洪合谋。如今杨彦洪已经伏法,望公谅察。”

朱、李交恶,天下为之震惊,对刚刚平定黄巢起义的唐朝更是雪上加霜。史书载,朝廷“得克用表,大恐,但遣中使赐优诏和解之”。唐朝早已虚弱不堪,唐僖宗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当和事佬。

性急如火的李克用在这件事上充分表示对唐朝的尊重,得到朝廷诏书后,放过实力还远弱于自己的朱温。这被后世当作李克用忠于唐室的表现之一,但也说明,李克用不如朱温那么心狠手辣。

朱温与李克用的结仇,拉开了此后梁晋争霸的序幕,此后,他们各自经营地盘,实力也发生了逆转。


5.png

唐末的忠臣?

本质上,朱温和李克用都是唐末乱世逐鹿的野心家,李克用在后世的口碑却更好,这与他多次勤王之举息息相关。

光启元年(885年),邠宁节度使朱玫,图谋废立,扶持襄王李煴为帝,另立朝廷,还遣使到河东请李克用相助。

李克用不从,发檄文号召天下共讨反贼,声称自己已发蕃汉兵三万“进讨凶逆”。最终,朱玫与襄王都被藩镇所杀。

同年,一直忠于唐室的定节度使遭到卢龙、成德两个藩镇围攻,即将被吞并。

李克用亲率大军赴援,保住了这个唐朝末年少有的仍向朝廷表示效忠的藩镇。

乾宁二年(895年),邠宁王行瑜、凤翔李茂贞和华州韩建等三镇节度使,以河中内乱为由,同时拥兵入朝,擅杀宰相,欲挟天子以令诸侯。唐昭宗只好逃入终南山思考人生。

李克用听闻三帅谋废昭宗,立马发兵南下讨伐,指责三帅“称兵诣阙之罪”。三帅得知李克用起兵,吓得从长安逃回本镇,之后被李克用一一击溃。

此战之后,李克用进爵为晋王,赐号“忠贞平难功臣”

史书评价,李克用“收燕蓟则还其故将,入蒲坂而不负前言”

这说的是,李克用在发兵救援河北、河中等地后没有乘人之危,将其置于自己直接统治之下,而是遵守约定撤回河东,将其地归还原主,不像朱温一样“好兼并为永谋”。

当时,朱温在河南接收大批黄巢起义军的残兵败将,包括葛从周、张归霸等在内的黄巢旧将都向他投降,秦宗权、时溥等河南地方势力也先后被其吞并,终于以一弹丸之地,一跃成为一方霸主。

相比之下,李克用“性惇固,少它肠”,只知四处征战,却不善经营。

李克用的弟弟昭义节度使李克修,在任期间为人节俭,深得民心,当地百姓称颂其“简正”。

李克用到潞州时,却因李克修准备的酒席太过简陋,大为不满。李克用非但没有表扬弟弟简朴的生活作风,还责备其轻视自己,将他鞭笞一顿。李克修因此忧愤而死。

之后代替其为昭义节度使的另一个兄弟李克恭,性格截然相反,骄横不法,恣意妄为,潞州军民逐渐心怀不满。

李克用的义子李存孝是当时首屈一指的骁将,为李克用的霸业立下汗马功劳。

沙陀出身的李克用,虽然接受中原君臣大义的熏陶,但也带有部落社会的特征,从各族中收了一百多个义子,培养为亲信。李存孝本姓安,应该有昭武九姓的背景,自小就跟随李克用,常年率骑兵为先锋,“每战无不克捷”。

可当李存孝与另一个元老康君立争夺节度使之位时,李克用却不知从中调解,直接将位子赐予康君立,又在李存孝与另一个义子李存信闹矛盾时,多次偏袒李存信。

李存孝怨愤难平,内心惊惧,最终起兵叛乱。当他被李克用大军围困时,还说:“儿蒙义父的大恩,位至将帅,难道愿弃父子关系而背叛?这都是由于别人多次诬陷,才让我走到这种地步。”

李克用无法解决内部矛盾,也没有挽回义子的性命。一代猛将李存孝,最终被自己人处以极刑,车裂而死。

在李存孝叛变后,昭义、河中、魏博诸镇也纷纷叛晋投汴,投靠朱温。

5a.jpeg
▲唐末五代,梁晋争霸局势图。图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6.png

三垂冈之叹

失去这些地盘后,李克用被完全堵截在山西,梁晋争霸形势逆转,处于劣势的李克用只能在河东迎击朱温的全线进攻。

当朱温势力达到顶峰,进军关中与李茂贞争夺唐昭宗时,李克用已经鞭长莫及。

到天复二年(902年),朱温坐拥数镇节度使,再次进攻河东,李克用早已不复当年勇,被围城七日,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

其义子李存信甚至进言:“今事态紧急,不如暂且逃到北方,再做打算。”

李克用辛辛苦苦大半辈子,差点儿一夜回到解放前,又得奔向大草原。

所幸,河东在李克用手下诸将的奋力作战下保住了。但李克用元气大伤,此后几年内不敢再与朱温相争。

天祐元年(904年),朱温逼迫唐昭宗从长安迁往洛阳。

诏书传到太原,李克用哭泣着对部下说:“乘舆不复西矣!”

三年后,朱温代唐称帝,建立后梁,同时派大军攻打河东,与相争二十余年的老对手李克用作最后决战。

在这一危急时刻,53岁的晋王李克用病危,只能将未成的霸业托付给儿子李存勖。

弥留之际,李克用将三支箭赠予李存勖,留下遗言,一矢讨刘仁恭(幽州军阀),一矢击契丹,一矢灭朱温。

“汝能成吾志,死无憾矣!”

二十年前,正值壮年的李克用,率领刚刚取胜的沙陀军队驻扎于上党三垂冈,命伶人在宴会上吟咏西晋陆机所作的《百年歌》。这一组诗,写的是人一生从小到老的悲欢离合。当伶人唱到诗中描写衰老的一段时,歌声甚为悲切,满座都有些伤感。

此时,李克用指着身旁年幼的李存勖,满怀憧憬地感慨道:“我快要老了,我这儿子,将来必是奇才,二十年后能像我一样在此征战吗?”

李克用含恨去世后,李存勖高举复唐大旗,率领沙陀军打响复仇之战,灭了后梁。

6a.jpeg

▲李存勖画像,图源:网络


作为沙陀东迁后的第四代领袖,李存勖早已被汉化,他13岁读《春秋》,痴迷于汉人的歌舞、戏剧,称帝后建国号为“唐”(史称后唐),采用唐朝的职官制度和儒家文化进行统治。沙陀人几代人的积累,至此开花结果。

在李存勖之后接过皇位的李嗣源,是李克用的义子,也是沙陀人。后唐之后,五代十国中的后晋后汉北汉皆是由沙陀人建立的政权。

李克用生前也许想不到,族人真的开创了一个属于沙陀的短暂时代。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顺手点个在看让我知道您在看~


参考文献:

[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1
陈寅恪:《陈寅恪读书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樊文礼:《李克用评传》,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 END -
作者丨南朝子云
编辑丨艾公子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4 07:29 AM , Processed in 0.04536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