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作为中国历史上明君的典范以及《七德舞》的主角,李世民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然而,相较于唐太宗的赫赫盛名,他的妻子长孙皇后却低调得多,甚至连名讳都没能流传下来,也从未成为当今影视作品的女主。但是,这位只活了36年的女子,可被视为古代皇后的楷模,是历史上真真正正的大女主。
长孙皇后出身于北朝名门望族,她的父亲是隋朝名将长孙晟。长孙晟自幼聪慧,尤擅骑射,十八岁担任司卫上士时,就得到了杨坚的赏识,其后出使突厥又有一箭双雕之举,由是知名。骑射之外,长孙晟还好为奇谋,在经略北疆时多行离间之计,使隋朝在对突厥的战争中一直保持优势,因此也得到了文帝和炀帝的一致信任,可谓文武双全。大业十一年(615),隋炀帝被突厥围困于雁门,还曾感叹:“如果长孙晟还活着,突厥是不可能到这里来的!”此外,长孙晟还极重孝道,为父母丁忧之时因哀痛而极度瘦弱,颇为朝士称赞。
长孙皇后的母亲出身于渤海高氏,同样是北朝的门阀大族,她的哥哥是隋朝名臣、凌烟阁功臣高士廉。长孙晟年岁不永,58岁因病去世,当时的长孙皇后仅有9岁,随后,高士廉将他们接到自己家照看,恩情颇重。
影视剧中的长孙皇后。来源/电视剧《唐太宗李世民》截图
长孙姑娘自幼便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又接受了礼仪文化的熏陶,史书记载她“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是一位颇具文采的大家闺秀。这样的身份,让她与唐国公李渊的次子,自幼聪睿且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的李世民门当户对。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在高士廉的主持和操办下,长孙姑娘嫁给了李世民,当时李世民16岁,长孙姑娘13岁。
史书记载,出嫁后的长孙姑娘经常到娘家看望母亲,一次舅舅的姬妾张氏在长孙的屋外见到一匹大马,头高两丈,鞍辔齐具,于是告诉了高士廉。高士廉非常惊奇,就找到巫师占卜,卦象从“坤”卦转“泰”卦。坤为纯阴之卦,以雌马为象征,有抚育万物、顺应天时之意;而泰为天地交感之卦,意为由小而大、由微而盛。由“坤”转“泰”,有女处尊位,履中居顺之征,是大吉之兆,意味着长孙姑娘的未来贵不可言。故事未必真实,也有为李世民登上帝位进行舆论宣传的嫌疑,但身处尊位却温柔贤惠,是这位未来大唐第一皇后的重要标签。
成婚后的李世民很快走上了反隋的道路。武德元年(618),唐朝建立,李世民被册封为秦王,长孙姑娘也顺理成章地成为秦王妃。武德年间,尽管作为唐朝最重要的军事统帅,李世民大部分时间都在各地征战,两人聚少离多,也没有影响这对少年夫妇的感情。高门出身的秦王妃有着宽广的胸襟和格局,她知道丈夫在进行着重要的事业,从不会因为自己的思念而耽误他的进取,相反还为他营造了温暖的港湾、坚实的后方。
《历朝贤后故事图》局部,所绘仕女形象柔弱,设色浓艳,富有装饰性。图上建筑物的绘制采用欧洲焦点透视的方法,有别于中国的传统界画,本画幅名为《麟趾贻休》,描述的是西周武王之母太姒的故事。作者/[清]焦秉贞,来源/故宫博物院
李世民个性张扬,做事勇敢果决、雷厉风行,充满冒险精神,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加上军事上的超高天分,使他赢得了许多名将和文士的青睐。与此同时,这也养成了他正面硬刚、不委曲求全的行事风格。随着李世民军功的不断累积,光芒越来越耀眼,不仅太子李建成感受到了威胁,唐高祖李渊也逐渐心生不满。然而,在战场上如鱼得水的李世民,并不擅长政治斗争。他不会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实力和野心,也不会讨好李渊和他的宠妃,因此政治处境越来越艰难。作为妻子,秦王妃清楚丈夫的性格特点,而有长孙晟这样精通谋略的父亲,她在政治上的敏锐和手段并不比吕后一类强势的女子差。那时,秦王与太子的矛盾已非常尖锐,而李建成通过受李渊宠幸的张婕妤、尹德妃不断诋毁李世民,使他与李渊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刘黑闼叛乱后,李渊改派李建成率军出征,有意压制李世民,为太子积累军功。性格刚强的李世民不会讨好他人,正面的攻击也容易落下把柄,秦王妃就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营他在后宫的形象。
秦王妃对李渊很孝顺,不仅极力帮李世民开脱解释,甚至很多时候李渊都是因为她才没有对李世民进行严厉的惩罚。秦王妃在李渊的后宫也有很好的人缘,虽然难以赢得张婕妤、尹德妃的好感,但其他妃嫔对她都是赞不绝口,她也经常利用这些妃嫔来做李渊的工作。相比于与太子关系密切的张、尹二人,其他妃嫔在吹枕边风的时候,李渊不会太警惕,反而觉得更加客观,而这些妃嫔也成为秦王妃在宫中的眼线。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与张、尹二妃淫乱,玄武门之变当天李渊在海池泛舟,以及高祖身边的防卫力量等情报都是秦王妃通过后宫情报网获得的。可以说,李世民能够通过玄武门之变当上皇帝,秦王妃是最大的功臣。这个总是以温柔、贤惠形象示人的大家闺秀,绝非政治斗争中的小白,而是行事果决、手段凌厉的奇女子,她努力让处境危险的李世民有了绝地反击的机会。在整个政变过程中,秦王妃展现了强大的内心,她知道政变失败的下场,不仅整个长孙家族会陪葬,秦王府的三个孩子也无法幸免于难,连李世民因压力过大都开始要求占卜。此时的秦王妃,无疑是李世民最大的精神依靠。玄武门之变当天,除了哥哥长孙无忌和舅舅高士廉,秦王妃还亲临伏甲的临湖殿慰勉将士,秦王左右莫不感激涕零。
政变成功后,秦王妃的身份很快变成太子妃,不久又成为大唐的第二位皇后,此时的长孙姑娘仅仅26岁。
秦王妃的传奇经历光彩夺目,但民间却鲜有故事传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一贯的低调作风。手段高超、贡献巨大的长孙皇后总是将所有的成就推让给丈夫,默默做好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尽管浸染礼乐之教,长孙皇后的选择并不是恪守妇道就能解释的,她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多少是因为与李世民存有真挚的感情。对她而言,成就爱人,让他成为名垂千古的一代明君,是自己此生很大的骄傲。
《唐太宗立像》。作者/[宋]佚名,来源/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李世民的母亲早逝,他从小没有得到多少母爱,而外柔内刚的长孙皇后给了他最温柔的保护。当上皇帝后,玄武门政变的阴影仍困扰着李世民,杀兄逼父带来的道德负罪感笼罩在心头,让他陷入自我责备、自怨自艾的困境。除了长孙皇后,没人能理解他的内心,也没谁有资格劝慰和开导他。长孙皇后劝李世民面对现实,安慰他说:“太子之位本不属于任何人,谁得到了就是谁的。政变既然已经发生,陛下就要向世人证明自己才是治理天下的明君,才是更加适合那个位置的人。人是要向前看的,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无论如何也没有回头路可走。”这些话让李世民走出了困境,他从长孙皇后的眼神中看到了理解、支持和信任,也相信她会永远陪伴自己,于是他重拾自信,积极投入国家的治理之中。
史书上的长孙皇后,是一个恪守礼制、遵循法度、一切为了太宗和社稷的完美皇后。她响应太宗勤俭治国的方针,提倡节俭,摒弃了华丽的服饰,也教育儿子们以谦恭节俭为首要之德。为了避免后宫干政的情况出现,当太宗与她商讨国家大事时,她以“妇人不当与闻政事”为由拒绝。太宗知道她的能力,坚持要听她的意见,她就索性闭口不言,搞得太宗也无可奈何。
或许有人认为这是长孙皇后以退为进的计谋,以此博得美名,毕竟在玄武门政变中,她曾展示过缜密的心计和手段。这种想法多少低估了长孙皇后,她自幼熟读史书,深知皇后参政和外戚擅权的巨大风险,能获得多少权势和风光,结局就有多不可控。尚且年轻的长孙皇后,更珍惜与唐太宗的夫妻之情,并不想做出任何有可能破坏感情的举动。当然,长孙皇后虽有意不参与政事,但她常和太宗讨论历史上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当太宗遇到大臣的进谏而回宫发怒时,她也能巧妙化解。她还编纂了历史上有德女子的典型故事,写成了一本《女则》,成为后世女子学习的典范。当然,在这些多少带有官方色彩的记述里,他们的爱情并不轰轰烈烈,但对长孙皇后来说,陪伴可能才是她最长情的告白。
长孙皇后所写的《女则》。来源/电视剧《唐太宗李世民》截图
对李世民而言,长孙皇后不仅是母仪天下的温柔端庄的皇后,同时也颇具才情。除了《女则》,史书上并没有留下太多她的作品,只有《全唐诗》中收录了一首《春游曲》,相传为长孙皇后所作: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这首风格艳丽的诗代表着当时宫体诗的普遍特点,内容称不上文采斐然,却向我们展示了长孙皇后热情奔放的另一面。在偶有的两人世界里,她也会开俏皮的玩笑,写热情洋溢的情诗,唱声音婉转的歌。
唐太宗的身体并不好,中年以后身患气疾。太宗犯病时,长孙皇后总是悉心侍奉,昼夜不离左右。尽管她自己也患有气疾,很多时候身体比太宗还要虚弱。贞观八年(634),长孙皇后跟随唐太宗到九成宫避暑,半夜,柴绍等人忽然报告有人叛乱,太宗马上穿戴甲胄出门查看。长孙皇后虽然有病在身,却因担心太宗安危而强行跟随,旁边的侍卫和奴婢想要阻止她,她却说:“陛下受到了惊吓,我不陪伴在他身边,内心怎么会安宁呢?”她在照顾太宗时,经常准备一份毒药藏在衣带之间,心想万一皇帝有什么不测,自己也不会独自生于世间。贞观十年(636),长孙皇后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弥留之际,面对着仍然意气风发的皇帝,长孙皇后的脑海中或许闪过他们携手努力的岁月,她知道太宗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便收起内心的儿女情长,劝谏太宗要亲君子、远小人、纳忠谏、屏谗言,并拿出随身携带的毒药表明自己的心意。
36年的生命并不长,但长孙皇后将自己大半生的时间都献给了太宗,心中从未有过其他男子。他们的爱情并不戏剧,甚至有些过于平静,但这种彼此相知的情愫仍令人向往。
与明争暗斗的朝堂一样,后宫也并非清净之地,但贞观前期的后宫却是一派祥和,最大的原因就是长孙皇后的存在。出身于隋朝高门的长孙皇后,对独孤皇后阴杀尉迟姑娘、隋文帝负气出走的故事耳熟能详,但她没有类似的行为。不仅如此,长孙皇后亲自为太宗选纳妃嫔,除了遵从皇帝的后宫制度,更多是她担心自己身患气疾,不能照顾好太宗。
正在写字的长孙皇后。来源/电视剧《唐太宗李世民》截图
后宫嫔妃中,有些颇能得太宗的欢心,比如贤妃徐惠、隋炀帝的女儿杨妃等,弟媳巢王妃杨氏也是他的红颜知己。对于这些妃嫔及后宫婢女们,长孙皇后未有过妒忌和打压,反而对她们颇为关照。后宫有人触怒太宗,长孙皇后总是顺从皇帝的情绪,装出很生气的样子,数落她们的不是,还主动请求代替太宗处置这些宫人。等到太宗的怒气平息了,她再找到太宗慢慢分析事理,避免了许多冤假错案。只要有皇后在,后宫就不会有滥施刑罚的事情发生。后宫中自妃嫔以下,只要有人生病,长孙皇后会亲自看视,甚至把自己的药膳拿来给病人吃,因此后宫上上下下没有不爱戴她的,也从来没有谁想过取代她。能做出这样的事情,除了内心的温柔和善良,强大的自信也是必不可少的。
长孙皇后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后宫环境,在她的影响下,太宗的儿女们相处得非常融洽。唐太宗有14个儿子、21个女儿,长孙皇后亲生的并不多,但她对其他嫔妃的子女同样关爱和照顾。豫章公主的母亲去世早,长孙皇后收养了她,对小公主的慈爱甚至超过了亲生女儿。她还经常教导太子要谦恭节俭,与兄弟和睦相处。在她的影响下,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晋王李治等兄弟的关系和谐,未有过帝王家的倾轧与争斗。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的病情加重,太医用尽办法也无济于事,太子沉不住气了,对母亲说:“医药都用尽了,也不见母后的病情好转,还是让儿臣上奏父皇,请求赦免天下罪人,度人入道,或许能够求得冥福,保佑您恢复健康。”这种方式在当时不是什么离谱的事情,但长孙皇后却不同意,她说:“生死有命,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如果做善事能有福报,那么我这辈子也没做过坏事;如果不能,那么强求又有什么意义呢?”长孙皇后经历过无数黑暗的政治斗争,见识过世间的冷暖寒凉,却仍能以温柔和宽厚来对待一切,的确令人钦佩和感动。
《伊阙佛龛碑》又名《三龛记》,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刻。贞观十年六月己卯,长孙皇后崩,其子李泰(唐太宗第四子,字惠褒,封魏王)在洛阳龙门山为长孙皇后祈冥福开凿大佛窟。岑文本为文纪其事,褚遂良书之,刻于佛窟外崖壁上,虽名为碑,实是摩岩刻作碑状,故亦称摩崖刻石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唐太宗悲恸万分。他失去了挚爱,更少了一个能彻底敞开心扉的挚友。自此以后,后宫的温馨氛围不再,贞观政风也缺少了宽容的底色。当年聪慧敏锐、颇识大体的太子李承乾,在母亲去世后变得越来越暴戾,渐渐失去了太宗的宠爱。魏王李泰看到机会,开始大肆发展自己的势力,夺嫡之争愈演愈烈,最终兄弟反目、两败俱伤。贞观十七年(643),齐王李祐举兵谋反,虽然叛乱很快被平定,但对太宗内心的伤害却是无法修复的。看到兄弟内斗、儿子反叛的戏码,不知他是否会想到当年发动玄武门政变的自己,而那位陪伴在自己身边,劝慰和开导自己的伴侣早已不在了。唐太宗的内心的伤感已无人可以诉,他只能回望西北的九嵕山,去怀念和想象自己一生挚爱的白月光。
参考文献:
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刘后滨、张飘:《盛唐奠基——贞观之治的开创》,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23年。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