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1|回复: 0

[人世间] 探店3年胖30斤,不想再当预制菜帮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7 08: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探店3年胖30斤,不想再当预制菜帮凶

 看客 看客inSight 2023-08-30 01:32

IMG_1396.JPG

资本扩张的游戏里,找不到美食的意义


都说美食的一大功能是“治愈”,能把吃当工作的人,或许算得上是全世界最幸福的。


本文的主角拍拍就是如此。在“探店博主”还没有成为一条新媒体赛道时,他从西点师转行做了美食编辑,每天的工作是为美食拍照片、写软文,他为这三年胖了30斤。


那几年,互联网上的网红店层出不穷:报了暗号才能买的蝴蝶酥,老板喜欢骂人的煲仔饭,公司楼下排队3小时才能吃的重庆火锅……而拍拍,就是这些都市传奇的缔造者之一。


从小城到北京,三年的工作经历里,他见证了一批又一批网红美食是怎么从“无中生有”到家喻户晓的,也见证了本地菜馆的没落和连锁餐饮的兴起。在现代人吃饭工业这件事上,大众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潮流。


以下是来自拍拍的讲述。


美食的新世界


2018年,我老家的三线小城突然火了几个美食推广公众号,之后又迅速带起一场“霸王餐”的潮流。每到下午公众号推文的时候,我认识的亲朋好友都守着微信抢免费的“粉丝福利套餐”,一时之间,这成为了大家餐饮消费的头号选择。


现在回想起来,那也正好是网红美食的风潮席卷小城市的时候,那年末,中国的私营餐饮业从业人数突破了100万,老家的商业街开满了泡面小食堂、答案茶等小资品牌,同时催生了新兴的美食博主行业。


我当时刚刚辞去西点师的工作,从成都回家。此前三年,我每天站着工作十几个小时,一天里只有中午吃饭20分钟可以坐下休息,每月3000块工资还被随意拖欠。


当时我很希望能找一份在办公室坐着、轻松一些的职业,但受限于蓝领出身,又不知道可以做什么好,看到美食号的招聘需求里写着“喜欢烹饪”,便随手投去了简历,没想到成功应聘上了,我成了全组唯一做过后厨的编辑。


IMG_1397.JPG

拍拍工作之外也会自己探店,图为已经拆掉的北京米其林一星餐厅,大董工体店


我工作的号是我们城市三大美食热门号之一,在只有70万人口的市区,有近10万的关注量。我们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就算每天都要拍一家店,手中的排期发半个月都不用愁。


第一次探店,组里带我去的是一家韩式烤肉馆。为了不打扰其他食客用餐,我们和老板约好早上10点半餐厅门口见,找一个偏僻角落等待拍摄。


过了一会,老板端来几碟和牛、羊排、牛排这些店里最贵的菜,我们也架好摄影机、打光灯、迷你摄影棚等装备,工作正式开始了。


IMG_1398.PNG

作为美食编辑,有时也为食物的摆盘煞费苦心


拍摄美食视频,每一道菜都有固定的流程,别看现在平台上火了各种各样的探店博主,但很多拍摄手法并没有更新。


不论火锅烤肉还是奶茶甜品,店家都爱主打食材的新鲜,所以一上来要先拍每种食材未烹饪时的特写。接下来,一定要有牛排在铁板上“滋滋冒油”的瞬间,美拉德反应的香气总是能溢出屏幕,然后做成动图放在稿子里,这是我们吸引读者的秘诀。


就算围着桌子拍摄,这也是一项不小的体力活。一般一家餐厅拍摄的菜品在10-15道左右,要拍特写、动图和视频,全部拍摄流程完毕在3-4个小时。等到拍摄完毕,菜都已经凉了,那就是我们4人组的工作餐。


IMG_1399.PNG

美拉德反应,是指食物中部分化合物在加热后,发生的复杂反应,同时散发出诱人的气味,炸鸡就是这种反应的集大成者


探店拍摄加品尝,只是美食编辑工作的第一步,回到公司后,我们还要完成修图、剪辑、写稿等流程。


对于不同的商家,我们安排了两个人设——一个本地大叔,一个时髦女孩。


如果是本地菜馆之类的餐厅,就会用本地大叔的口吻写,主编告诉我这样更能贴近读者心理:“是个本地人哎,一看就顶好切(吃)。”


如果是火锅奶茶,就会用女孩的口吻写:“拍照打卡吃美食,只有女孩子之间才知道对方要什么。”


IMG_1400.PNG

运营美食账号时,拍拍要经常带粉丝一起探店,因此周末出来吃饭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身为美食编辑,的确能借助工作机会吃到很多平时不敢轻易点的菜肴。每次收到本地酒楼的推广邀请,都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可以吃到比过年还丰盛的大餐。


为了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店家给我们提供的都是真材实料,餐桌上的龙虾是少不了的,几百元一份的佛跳墙也是必备,甲鱼、土鸡、海鲜更是在桌上摆的满满当当,加在一起门市价最少要3000元。


但这样的机会还是太少了,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徘徊在烤肉和火锅等预制菜馆店,经常要一口气连续吃十几天,也难怪能让我胖了30斤。


那时预制菜的风已经在一线大城市吹了5年,网络上对它的品质、口感批骂声一片,但在我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小城市民眼里:“这些都是大城市流行的网红店啊。”


餐饮行业的资本暗战


2019年,我从家乡去了北京,加入了一家拥有数百万粉丝的美食号。当时的初衷是觉得,这是一份能给商家和粉丝都带来实惠的好工作,很想看看它更高端的一面。


北京和上海一直是互联网潮流的发源地,早在2015年“互联网+”概念刚渗透进餐饮行业时,北京就有了成熟的美食号,我老家那个号所模仿的画风设计,就是来自于一家北京美食大V。


IMG_1401.JPG

在北京厨房(SKP店),拍拍吃到了老家稀有的正宗粤菜


虽然北京一直被叫做“美食荒漠”,但大城市依旧是大城市,丰富的美食品类是我家乡那个内陆小城完全比不了的。


在小城市想吃一顿非本地的美食小吃都是奢望,在北京却可以随便在某个大街小巷吃到正宗的异国料理:


烤猪肘配着土豆泥酸菜一起吃,我发现德国酸菜和东北酸菜的味道竟然一致;还有北京特色烧饼夹肘子,在南方根本闻所未闻;当然有些食物也需要勇气,比如牛瘪火锅,让我这个能空口喝豆汁的外地人都难以接受。


没有经历过贫瘠的人,很难想象美食能带来多大惊喜。那时我真正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乐趣。


IMG_1402.PNG

北京朝阳区有一座韩国城,能品尝到很地道的朝鲜族美食


在北京做美食编辑,有个很明显的感受是,商家推广心态和小城市完全不一样。


我家乡的美食推广号,一场推广费在2500-3000元左右。很多烤肉店因为地段好,本身生意就不错,老板对我说:“你看我们现在生意那么好,随便推一下就行,无所谓。”


北京一场推广费在3-5万元,老板们也很心急,都想在短时间内打出超高人气,吸引加盟商赚加盟费。毕竟一些餐厅的加盟费动辄200万起步,赚钱效率比做菜高太多。


2018年,全国餐饮业法人企业有2万多个,到2021年就增加了超过40%,这背后是连疫情都阻挡不住的资本扩张,老板们大多想加入进来赚一笔热钱。


北京找我们做推广的餐厅,很多在工作日中午都能排起上百桌的长队,到了周末后厨更是从早到晚忙个不停。不少商家还会在大学生兼职群发布招聘,用110元的价格聘请学生来排队。


餐厅的服务员也往往是已经成功加盟的老板,他们被要求在店里服务几周,同时向食客介绍自己的加盟商身份,营造一种消费和加盟双重火爆的假象。


IMG_1403.JPG

为了扩大账号影响力,拍拍和同事会组织粉丝活动,比如带有美食元素的玉渊潭踏青


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不少网红品牌就这么诞生了。但这类靠加盟迅速扩张的餐饮店往往都是预制菜店,显然,标准化的食材处理和餐品口味让老板们赚起钱来更加安心。


实际上,大部分餐饮老板都不是很缺钱,一个商场里主打火锅和主打烤肉的餐厅背后可能是同一个老板,开店也只是他们商业路途的另一种尝试。


奶茶甜品店则是另一个反面。与餐饮店老板“换一条赛道”的想法不同,很多人开奶茶店都是抱着暴富的心态,这正中了一些加盟商的下怀。因为奶茶属于快消产品,加盟门槛比预制菜馆低很多,所以商家质量良莠不齐。


我曾在晚上2点多接到一个奶茶店老板的电话,在电话里她哭着问我:“我一个月要亏2万多,我这个店要怎么办啊?”她以为发一篇广告,店里生意就能扭亏为盈,我告诉她:“你家的红豆都是硬的,你爱吃吗?你每天自己来店里煮奶茶,亲自把口味做好再说。”结果第二天到店拍摄,我依旧没看到老板的身影。


这其实也是很多餐饮人的常态:不管店里生意是好是坏,老板本人可能根本不会出现。


IMG_1404.JPG

拍拍探店做奶茶拍摄,拍到最后冰淇淋全化了


为了配合那条奶茶推广,老板还特别推出了“1元奶茶”的活动,但植脂末奶茶的口感根本无法帮她稳定食客,结果自然不必说,3个月后就倒闭了。


这样的奶茶店并不是少数,至少占了我所探门店的七成。每次碰到这种中看不中吃的奶茶店,我们都很为难地从产地、包装、乃至装修里挑能夸的点,然后和老板再见后悄悄把奶茶丢进路边的垃圾桶。


好厨子也卷不动了


因为疫情,我在北京就呆了一年,20年重新回到老家,依旧做着美食编辑的工作。


所有人都不能出门的日子里,自媒体平台在小城市成为了大众话题,每个人都跃跃欲试,想从中分得一杯羹。我加入了家乡报社的新媒体部,一个人成为了一个部门。疫情后的餐饮业百废俱兴,歇业许久的本地菜馆纷纷找上门来做推广。


有一次,我来到一家自带小院的餐厅,师傅非常骄傲地带我去厨房看他起早烹制的炖牛腩,空无一人的小院中弥漫着肉香,砂锅里牛腩软烂的胶质下肌肉纤维丝丝分明,充满肉感。桌案上还有精心挑选的白切鸡、手工制作的蛋饺……那天,我久违地吃到了属于这份工作的烟火气。


这个老板比我在北京见到的那些似乎少了一些“斗志”,对于推广愿景,他平静地说:“疫情两个多月没开张,就希望给我们打个广告,每天生意好一点。”最后他推出了一个40元的套餐,2荤1素带手工馒头。推文一经发布,就售出500份,最后甚至被政府媒体转发,成为了一张旅游名片。


火了之后,小院每天门庭若市,从中午饭点忙到晚上11点多。我下了班总爱去那家餐厅逛逛,坐在小院里吃松软的南瓜馒头夹小炒,看着老板兴奋地忙进忙出,心里的成就感无法比拟,我用自己的能力真正帮了需要的人。


IMG_1405.JPG

在小院里,拍拍久违地在后厨看到了食材现炒的全部过程


一夜之间,小院的火爆被更多的商家看到,他们纷纷找上门要求做推广。放在两年以前,这些食材现炒的本地菜馆几乎从不找我们推广,他们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靠的全是食客间口口相传。对他们来讲,开餐馆本质也是为了赚钱养家,比起生意更不如说是生存。


不过疫情以后,也能看出本地菜馆是真的没钱了。大多数本地菜馆已经拿不出给粉丝的优惠方案,只能写写自己的主打菜,餐厅环境,像是吊着最后一口气的病人,一直没客人就干脆倒闭歇业。


此时,大城市开餐厅赚加盟费的风气也吹到了这里,不少本地菜馆也推出了中央厨房,想走预制菜的模式。不少品牌还邀请食客入股,5000元可以入一股,每个季度返200元利润,这年化16%的投资让很多人沸腾了,连我50多岁的妈妈都投入了2股。


老板们终于发现了,原来怎么样卖菜都不如融资赚钱啊。


IMG_1406.PNG

老家的本地菜馆里,从菜单到装潢都十分朴素


直到有一天,我在一家主打传统味道的本地菜馆里,吃出了口味一模一样的三杯鸡和红烧肉,走遍整个商场,也几乎找不到新鲜食材烹饪的现炒美食,我突然回想起我这三年的工作,再美的文字、再诱人的图片,也掩盖不住这浮华背后的贪婪。


这不单单是现炒美食和预制料理的区别,也是我从一个美食热爱者变成了资本的帮凶,我感觉到,我工作的意义又被抽去了。2021年,我从报社辞了职,彻底离开了餐饮行业。


现在每当走到一家餐厅门口,我都能想象到他家的口味。终于可以不用吃加热一下就能上桌的预制菜了,我想,我应该还是一个热爱美食的人吧。



作者  拍拍  |  内容编辑  百忧解  |  微信编辑  李晨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9 04:57 PM , Processed in 0.0313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