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8|回复: 0

明朝官员上朝 突然内急怎么办?他忍住尿意下场却超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11 08: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07/11 网推 贾恩祺


20230711004042.jpg
明初的朝会制度允许官员因身体不适中途离席,如果选择忍耐不说,后果可能更加严重。(示意图/达志影像)


明太祖朱元璋是歷史上数一数二的「工作狂」皇帝,连带身边的大臣也必须马不停蹄为了工作忙碌,在明朝初年,不但早朝变得频繁、时间提早,且早朝时间也跟着变长,据《明仁宗实录》记载,早朝要处理的事项,大至军事行动、小至民间诉讼,每一项都必须一一上奏、讨论,但在长时间的开会中,官员如果出现尿意、便意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根据《正观新闻》报导,朱元璋并非不通情达理的人,明朝的朝会制度也没有想像中严肃,如果在上朝议事期间遇到紧急状况或身体不适,只要通报后经过允许就可以离席,《明太祖实录》内也有提到,「凡近侍御前,毋咳嗽吐唾,如有旧患齁喘一时病发者,许即退班。或一时眩晕及感疾不能侍立者,许同列官掖出。」

如果官员没有及时离去,而出现咳嗽、吐痰或步履蹒跚的状况,则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锦衣卫、鸿胪寺、礼科官员记录下来,称为「纠仪」。虽然上述规定都没有提到内急,但其实已经给予突然内急的官员可以中途离席的藉口,毕竟这种生理需求有时很难大方说出口,像明宪宗时期的户部尚书马昂,就曾藉口想咳嗽而外出上厕所。

若官员不知道这个制度,想要把尿意或便意忍到早朝结束,则更可能失仪并受罚。明英宗时期的刑科给事中曾瑄在上朝时失禁,不但在眾多同僚面前丢脸,还惹得明英宗大怒,将其官职一降到底,贬为福建连江县主簿,从此仕途黯淡;在曾瑄之后,还有不少官员因咳嗽被弹劾、夺俸,由此可见,明朝官员如果身体不适或突然内急并选择忍耐时,承受的后果可能比告退离去还要严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5-16 12:38 AM , Processed in 0.0344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