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6|回复: 0

[转贴] 又到高校招生季,百年前民国高校如何招生?网友:自由,但未必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7 1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又到高校招生季,百年前民国高校如何招生?网友:自由,但未必好

 文史君 浩然文史 2023-07-06 18:31 Posted on 山东
20.jpeg


近期正是全国各地公布高考录取分数线的高光时刻,1000多万考生也将在数日之后迎来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抉择,即填报高考志愿,这关乎到未来的发展前景与道路。就在民国时期,伴随着西方教育体系的传入以及各地大学的广泛建立,“高考”也成为当时学子的重要人生选择,那么他们的高考与今日有何不同,大学选拔人才又有着怎样的方式与门槛呢?


一、拥有自主权的大学


科举制在1905年废除之后,中国顿时失去了传承千年的人才选拔机制,此时的新式学堂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如同雏鸟一般稚嫩,尚不足以完全支撑起庞大的国家数以万计读书人的重担。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时,新式教育体制已在国内盛行了20余年,已经不再像清末时期那般稚嫩,一座座大学拔地而起,成为现代人才培养体系当中最为主要的场所。如何选拔出优秀的学生,则成为各所大学考虑的重要问题。


21.jpeg


相较于今日形成的以政府为主导的高考招生体制,民国时期的大学招生则拥有强大的自主招生权,这就使得各高校在招生规模、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就招生来说,可以说在1933年之前,大学招生是完全不受政府管理与影响的,从招生机构的成立到出题、考试、分数线、录取等种种环节,都是大学自主办理的。就是在1933年之后,政府的参与也不过是对各学科录取名额予以规定,以防止文、理、工等各学科之间的录取人数发生巨大偏差。


22.png

原金陵大学文学院楼,当时报文科的人比理工科少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尽管国民政府下令要“统一”招生,但在遍地战火的情况下,各种试图统一招生的措施很快宣告失败,要么就是有名无实。虽然1940年成立的“统一招生委员会”被看作是科举废止之后中国第一次统一招生,但仅隔1年,国统区各地大学便恢复了自主招生,这一机构也就在1942年被废止了。


二、考察形式


民国刚成立时,新式学堂尚未发展成熟,国内仅有的几所大学面临的重大困境就是,报考学生的学历连中学生都达不到。直到1917年,教育部才规定大学招生时,报考学生需有中学学历,并通过大学设置的入学考察方可被录取,至此民国时期大学招生制度算是正式确立。


23.png

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今成贤街43号)


和今日一样,民国时期的大学招生,无论是国立还是私立大学,都以考试为主要的选拔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考试这一条道路。除考试之外,当时的中国还有着“认可中学”制度,也就是说,如果一所中学符合大学的考察要求,并经过大学亲自验收通过,那么这所中学就具备了“认可中学”的资格,经由这类中学毕业的学生,可以免试直接入学。诸如上海的圣约翰大学与交通大学、苏州的东吴大学以及北京的燕京大学等公立或私立大学,都有自己的认可中学。


24.png

东吴大学旧址


除了考试入学和“认可中学”,当时大学招生还有“保送生”制度。按相关规定,保送分为教育机关推荐与中学推荐两种,各省市教育行政机关保送的优秀学生,其成绩应当符合前15%的要求,各中学的保送生则需满足毕业成绩为甲等的要求。但保送制度滋生出许多走后门的不良事件,所以教育部不得不在1939年取消了中学保送生的资格,行政机关推荐的学生也由原先的15%压缩到10%。综合考虑,在考试、“认可中学”与保送三种考试途径当中,还是以考试入学最为普遍。


25.jpeg

影视剧中的民国学生


三、考试内容


了解了如何入学,接下来就来了解一下考试到底考些什么。在大学建立初期,考察内容是杂乱无章的,且以英文为主要考试科目。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以及大学与考试制度的逐渐完善,考察内容也发生了重要的改变。考试内容像今日一样,有着固定的考试科目和固定的教科书,中文也成为主要的考试语言与考察内容。


就各个学校而言,尽管各大学的招考科目很相近,但细致观察来看,还是有细微差别,而各学校内部不同学院之间,考察科目也不同。例如1930年代的一位考生,他要报考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的话,大部分学院专业的考察科目都是7门,即党义、国文、数学、英文、理化、生物与政史地综合,但考生若想进入理学院与工学院,就要在原有7门的基础上,增加代数与解析几何2门考试科目。


26.png

民国时期武汉大学的招生考试试卷


民国时期各大学的自主招考,导致考试内容、考试难度与教科书等存在较大差别,这恰恰给考生提出了更困难的要求,更凸显出考生家庭条件的重要性。


就外语能力来说,尽管教育部提出除英文考试外全部采用中文试题的政令,但这一政令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形同虚设,1931年上海交通大学入学考试,即将党义与国文考试之外的所有考试试卷以英文命题。而类似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这等私立教会学校,英文考试就更为严格,与其他学校只考1门英文不同,圣约翰大学要进行英语文学与英语语法2门考试。


27.jpeg

上海圣约翰大学


而各所大学之间的教材也不同,虽然出现了一些海外留学归来学者编写的高标准课本,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学生来说,掌握这些课本显得十分困难,而各所学校考试难度的差别也使考试存在相当大的偶然性与不公平性。种种因素都导致当时的大学招生成为面向富家子弟的事情。


28.jpeg

民国时期的中央大学毕业证书


文史君说


民国时期的大学招生是十分自由的,但这种自由带来的却不一定都是好事,其凸显出的教育不公平使得民国大学招考并不能覆盖全国学子,寒门子弟在考试中考取好大学要困难得多。而如今的高考相较于民国时期来说,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其公平性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但面对自主招生与竞赛加分等招考现象,以及各省之间教育资源、考试难度的巨大差异,教育公平依旧在建设的路上。


参考文献


高耀明:《民国时期高校招生制度述略》,《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 年第4期。


梁晨:《从教育选拔到教育分层:民国大学院校的招生与门槛》,《近代史研究》2018年第6期。


(作者:浩然文史•刘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5 01:41 AM , Processed in 0.03555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