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魏水华
图 | canva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奉命远嫁吐蕃。
这桩名义上的政治婚姻,被大唐和吐蕃两国寄予厚望。为了表达和平友好的诚意,文成公主一行带去了大量技术、农产品和种子。
从此以后,雪域高原有了油菜、有了蚕豆、有了芜青。原本主要依靠乳品和青稞的地区,在食物丰富度上有了巨大提升。
当然,也有很多植物没法适应高原严酷的环境。比如,文成公主特别喜爱国花牡丹,在供奉文成公主的玉树加萨公主庙和拉萨小昭寺,都有牡丹纹样的唐卡、壁画和雕塑。但文成公主进藏携带的牡丹种子,最终都留在了登上青藏高原前的最后一座城市:甘肃临夏。
作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河西走廊三大板块的地理交界带,临夏有着全球极其罕见的复杂地貌和丰富物产。无论是平原农耕地区的作物、草原游牧地区的牛羊肉、高原地区的香料,都能在这里找到滋味的痕迹。
而当年文成公主随身携带的牡丹种子,早已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成为享誉陇上的河州紫斑牡丹。
因花而生,因花而名。花儿般的临夏,也有着花儿般的风物和美味。
NO.1
临夏的地理位置很特殊。
著名的400毫米等量降水线横穿过整座城市,把它一分为二。在它的两侧,偌大的古代中国被一分为二,一半是湿润的田园,一半是干旱的牧场;一半是中原腹地,一半是异域边疆。
更特殊的是,临夏还是莽莽秦岭与青藏高原交汇的节点,世界屋脊的奇幻陆离,和东亚大陆的端庄典雅,都能在这里找到痕迹。
在临夏西部的小积石山、雾宿山,从祁连山绵延而下的格桑花会在每年夏季开满高山草甸;而在秦岭余脉的太子山、莲花山,野生的牡丹很早就在此地生生不息,根据植物化石考古,它的历史甚至早于文成公主进藏。
当地的美味,也在很早以前,就有了交融的痕迹。
发子面肠是临夏著名的小吃,说是小吃,但做法一点都不简单。它其实是发子和面肠两种食物。发子是“筏子”的谐音,要将羊的心、肝、肺、肉剁碎之后,加入生姜、花椒、草果等等香料,填入羊的肥肠,封口后特别像一节节的羊皮筏子而得名。这是临夏处在枢纽之地,人们对交通工具,尤其是水上交通工具认知深厚、重视无比的展现。
面肠则是加入香料和底味的面浆水,灌入羊的小肠里,蒸熟再煎烤的食物。
发子和面肠经常放在同一盘里呈现。发子口感筋道,油润、味重、充满锐利的锋芒;面肠则轻盈适口,给予温柔的饱腹感。在油泼辣子和蒜水的调和下,两种制作过程迥异,形象区别很大的食物,形成了完美契合的互补。它反映了游牧地区悠久的食羊传统,也展现了华夏汉地丰富的饮食花样与搭配艺术。
啤特果也是一个独特的例子。这种酸甜重、带涩味、出肉率小的水果,可以视作一种驯化程度低、处于半野生状态的酸梨。聪明的临夏百姓敏锐发现了这种水果的价值,在搭配榨汁工艺和甜美的蜂蜜后,成了曼妙的佐餐饮品,是临夏人人热爱的好物。
临夏的甜瓜和西瓜也是一绝。在临夏当地,降雨有强烈的季节性,甜瓜和西瓜由此进化出了一整套应对自然的生物机制。在丰水期,尽可能多地吸取水分和养分,依赖当地长时间的光照,孕育生产大量营养物质,保存在瓜体里,为枯水期“留余粮”。
因此,临夏的甜瓜具有瓜形大、甜度高、不易腐坏的特性。一剖开,甜美的汁液横流,对人类来说,“好吃”两字足以概括。
而临夏西瓜,则皮薄坚韧、甘甜沙瓤。在沙瓤和脆口之间有着完美的平衡。“围着火炉吃西瓜”除了形容本地昼夜温差大之外,还能用来描述本地人以西瓜作为聚会社交佳品的社会状况。
NO.2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作为交通枢纽的临夏,作为丰饶之地的临夏,一直以富饶的物产,吸引着各方势力的觊觎。
除了很早经营河西走廊的汉文明之外,鲜卑、吐蕃、突厥、党项、蒙古等势力都在其后轮番登场,为了争夺此地长期拉锯。
枹罕与河州,是临夏历史上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地名。
枹的意思是战鼓的鼓槌,罕意为罕见。在这块四战之地出现这样的地名,不得不说,它包含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与和平的向往。
花儿,作为人类审美和温情的象征,也很早就在临夏当地有了地域范围内的文化共性。
这种共性,当然也反映在饮食当中。
河州包子是临夏传统的名吃,除了皮薄而韧之外,它最有趣的特点,就是馅子中的主菜会随着季节不同而变化。比如冬季用韭黄,春季用韭菜,夏季用韭苔,秋季用地耷,搭配肉类来吃,能让人清晰感受到临夏人对四季变化、花开花落的敏锐感知,以及味蕾对应季而食的挑剔。
搭配盖碗茶的临夏早点,也是这种花儿审美的例证。
作为市井百姓的日常,盖碗茶不需要昂贵的明前绿茶、滇红普洱,只要滋味够厚、茶汁够浓足矣;牡丹花干提供馥郁香味、枸杞红枣提供清甜口感、核桃芝麻增加茶水肌理、桂圆肉葡萄干苹果片则赋予曼妙的水果气质;最后一块甜蜜的老冰糖,把整壶茶的滋味拉升到顶点。
与盖碗茶相伴的,是色泽艳丽、黄亮脆香的油炸馃馃;是甜蜜酥脆、油香扑鼻的临夏锅盔;是濡软香甜的烫面油糕;是甜中带酸、味浓醇香的粘糕;是连汤带肉,浓香扑鼻的牛杂割搭配大麻花……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适配当天的季节、气候、温度而挑选,诉说着临夏人“不时不食”的餐桌价值观。
最后作为总结,一大碗“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牛肉面,才是这一顿北派“早茶”最佳的结尾。
显然,早晨饮茶的习惯,来自产茶的南方;各类小菜荟萃的早点,来自中国士大夫阶层食不厌精的饮食倾向;豪放的炸物、实在的牛肉面,则是西北小麦产区和游牧文化的产物。
杂糅,而精当。
NO.3
公元1068年,在宰相王安石的支持下,宋神宗决定采取对外强硬的政治策略,对河西走廊发动了著名的“熙河开边”,用七年时间,收复了1000多公里的土地,是北宋历史上不多见的高光时刻。
所谓“熙河”,即熙州与河州,分别对应今天的临洮与临夏。
从此之后,地名“枹罕”消失在了历史记载中,成了今天临夏下辖的一个镇的名字。人们更爱用充满汉家色彩的“河州”来称呼这里。
丰富的文化形态、发达的百姓审美,越来越影响了这片土地。
到明嘉靖年间,临夏地方志《河州志》里,已经出现了家家户户种植牡丹花的记载。
别说北方了,哪怕在精致妍丽的江南,都很难在地方志史书上找到这样的,全民种植花卉的历史记载。
而同一时代诞生的临夏“花儿”曲令,更是用唱的形式,把临夏人热爱花卉的性格表露无疑。
临夏百姓发达的审美,由此可见一斑——塞上江南,绝非浪得虚名。
这种地域性格,在临夏人对羊肉的态度上,尤其可见一斑。
羊肉是整个河西走廊地区、青藏高原北麓和新疆天山南北的特色。但没有一个地方,如临夏这样,把羊肉文化书写得那么细致而有条不紊。
清炖是最能保持羊肉原味的做法,只需要放入盐、大料,出锅后蘸着椒盐吃,这是大名鼎鼎的东乡手抓羊肉,它有着其他肉类无法企及的水准。剩下的羊汤也很好吃,抓一把粉丝煮汤,或是烩菜,都有极好的味道。
在临夏当地,笼蒸羊肉也是一种很常见的食用方法,通过木质笼屉的熏蒸,可以将羊肉特有的香味熏蒸出来,使其汤清黄白、羊肉香软、附片松襦,是夏季清润滋补的最佳肉类美食。
临夏人也喜欢烧烤羊肉,烟熏火燎后的羊油滴出、羊肉紧缩,在传统做法看来颇为浪费。但炭火烧烤后,羊肉滋味浓缩,再搭配佐料,成为了人们刺激味蕾、增加气氛的最佳之选。
总之羊肉的多元,就是临夏的多元;羊肉的进步迭代,也蕴藏着临夏社会的进步迭代。
羊肉,即临夏。
NO.4
往事越千年。
1950年代,全国上下迎来新时代的,轰轰烈烈的年景。
一支施工队进驻临夏永靖县,在黄河岸边,开掘了刘家峡大坝的第一铲子。
十年后,壮观的刘家峡水利工程,以奇迹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是“熙河开边”一千多年后,临夏以新的姿态进入全中国的聚光灯下。
图/星球研究所 作者/郭瑞
当地的灌溉条件得以改善,花儿种得更多了、开得更美了。
著名的刘家峡黄河鲤鱼,也由此走出河滩,成为临夏美味的又一张标签。
《诗经》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鲤”。难道吃鱼,一定要吃黄河鲤鱼吗?其他的不行吗?行是行,但味道估计比不上!用刘家峡出产的黄河鲤鱼座烤鱼、红烧鱼、清蒸鱼、石锅鱼……样样能出彩,但最传统的还属红烧黄河鲤鱼。肉质细腻肥美的黄河鲤鱼,配以红烧汤汁,色泽红亮、夹起一块鱼肉,裹上适量的汤汁,放入口中,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细细咀嚼,鱼肉自带的鲜味在唇齿间慢慢散开,回味悠长。
当然,临夏花儿的滋味进化,也绝不会就此停步。今天,全亚洲最大的玫瑰工厂已经在临夏落地,当英美国花玫瑰,与中国国花牡丹在此相遇的时候;古老中华文明在河西走廊、在青藏高原与异域文明相撞、融合的历史,仿佛有了完整的宿命。
也正因此,湘菜风味的爆炒草鸡、鲁菜风味的烤鸭卷饼,能成为临夏美食新的亮色;甚至来自新大陆的土豆,能与临夏本地的羊肉臊子、小咸菜、炕锅“无缝”结合,诞生专属于临夏的搅团、撒饭和炕锅洋芋。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参差多变才是幸福之本。
临夏的滋味,就是中国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