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的四川,从辛亥革命时期的“保路运动”,到抗战时期川军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总是经历着风起云涌的大事件。四川是中国近代,尤其是20世纪以来不可忽视的一个地区。其实早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越来越多的四川学子走出大山,走出从小生活的成都平原,不远万里奔赴各地留学。
四川保路运动纪念碑
一、不远万里求学的四川学子
很多人都习惯说“少不入四川,老不出川蜀”,但是实际上自20世纪开始,四川就爆发了几次移民高潮,一个是辛亥革命之前的留学潮,一次是抗战时期数百万川军奔赴前线作战,还有从1980年代一直持续至今的打工潮。
四川的性格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偏安一隅,而是富有极强的爱国精神与开拓精神,虽然有大山大江的天然屏障,也阻挡不了他们出川开拓进取的精神,人们将四川人身上这种无所畏惧的精神,称之为“辣椒精神”。
20世纪初年,中国很多地方随着近代化的风潮开启了一批又一批的移民热潮,而四川虽然位于西南腹地,但是当时的西方文化还是深远地影响了西南地区的社会潮流。到了20世纪的头几年,四川省政府先后派出了22名学生出国留学,他们中的很多人远渡重洋来到了美国与欧洲等地。
由于甲午战争以后,重庆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口岸,所以很多四川的学子,多是先达重庆,然后顺着长江来到上海,再从上海出发到世界各地。当时从重庆出发的四川学子每年多达千人之多。
学子出川需要经过长江码头(笔者实拍)
1904年新上任的四川总督锡良就特别重视教育,为了推动更多的四川人能够出国留学,他采取了很多优惠与鼓励措施,仅在1905年,他就先后让200多名四川学子沿着长江航道来到上海,他们被分成三批,先后抵达日本进行留学,同时他还派出很多官员或者秀才去欧洲等国学习开矿技术。
四川总督锡良
到了1906年时,从四川公费出发赴日的留学生人数已经激增到了近1000多人,其中多数为技术人员。根据统计,在孙中山所组建的同盟会中,四川留日生就占145人,占到了整个同盟会人数的近20%。到了辛亥革命以后,赴日本的四川留学生依然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而五四运动以后,法国成为四川学子海外留学的另外一个新去处。据统计,从1919到1924年之间,从四川去法国的留学生竟多达500多人,到了1924年之后,这个数字增长到了800人,他们很多都是靠去法国勤工俭学来换取更长时间的留学机会。
《法兰西岁月》中的留法学生
赴法留学的四川学生多从事工矿、冶金等工科类技术专业,不过也有学习文学、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等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的。四川留法学生归国之后为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二、川军的气魄
到了抗战年代,四川人又成了中国国防力量中的一股洪流。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那时整个中国很多地方都已经相继沦陷,国民政府不得不迁都重庆,而此时以四川为核心的西南地区,就成了中国抗战的大后方。
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四川人义不容辞地站到战争前沿,保卫祖国。1938年1月,在当时成都的天府广场附近,举行了一场超过10万人参加的誓师大会,国民政府与很多爱国人士呼吁全民族抗战,保卫国家。到了9月后,川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容,他们挺身而出,参与了大量正面战场的作战,如徐州会战、长沙会战、武汉会战,在这些大规模的会战中,川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在全面抗战的8年时间内,参战卫国的川军多达250-350万之多,甚至有时候为了弥补前线兵力的不足,很多刚刚参军的年轻战士也不得不奔赴前线作战。而且参加抗战的川军,甚至有部分还是民兵,可见当时川军的牺牲之大。
李宗仁在其回忆录中说:“在(全面)抗战的八年岁月里,川军的的贡献是最大的,牺牲也是最大的,四川人用自己的血肉长城,为受难的祖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李宗仁
到了改革开放以后,越来越多的四川人,又开始奔赴祖国各地务工,他们就如滚滚洪流,涌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虽然很多人出发时身无分文,但是依然靠着四川人天生不怕吃苦的那股子韧劲,在各行各业贡献了四川力量。
1995年,出川打工族达518万人,寄回家乡的汇款为170亿元。川渝分治后,2016年,出川民工已近1000万人。
金堂县号称是民工县,全县每年出省打工的人近43万,其中有30万人集中在广东,尤其是广东东莞的厚街镇,一度有了“小金堂”的称呼。2016年,在新疆打工的“川军”已有120万人,其中资产超过1亿元的民工企业家不下600人。
成都市金堂县五凤古镇
随着中国高铁技术的推进,越来越多入川的高铁开通,如最近几年刚刚修筑的西成高铁,曾经称为天险的秦岭与大巴山也已经成为通途。往昔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时代已离我们远去,时代在发展,人的精神也在不断进步,但无论怎么变化,四川人身上这股不怕吃苦、敢于开拓的精神,一直都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最需要的。
文史君说
四川自20世纪初就在中国的历史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早期负笈游学的四川留学生到清末的保路运动,再到后来抗战时期川军对正面战场上的贡献,四川为祖国的进步和发展流血流汗。最近几年,随着四川旅游与美食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红打卡地在网络上爆红,成为了人们来到四川的一个重大理由。很多来四川的朋友都说成都虽然发展很快,但路边鳞次栉比的茶馆和享用不尽的美食,给人一种闲适的感觉。而文史君更想说,以成都人为代表的四川人,其实不是闲适,而是该闲适恬淡时,那就好好闲适恬淡,该挺身而出时那就挺身而出。
参考文献
罗志华:《川军抗战始末》,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中国国家地理》(四川专刊下),2003年第7期。
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中国国家地理》(长江专刊),2019年第10期。
鲁西奇:《中国历史上的空间结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作者:浩然文史•禹贡行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5 11:02 AM , Processed in 0.0303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