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1|回复: 0

[哲史艺丛] 清朝大体继承明制,到底有没有照抄大明司礼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24 0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朝大体继承明制,到底有没有照抄大明司礼监?

 晋右史 国家人文历史 2023-04-04 06:57 Posted on 北京


10.jpeg

本 文 约 450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min


“有治人,无治法”。这一观念在今天看来或许让人诧异,但在古代,是比较常见的。朱元璋讲“致治在得人,不专恃法。今此人首言用法,不知务矣”;乾隆对臣下讲“有治人无治法,惟在卿等大吏与司道府县各员,竭力奉行,因时制宜”“有治人,无治法,又在汝临时酌量也”“古语云:有治人,无治法。先事调剂,毋过不及,实在汝等之尽心董率也”。结果导向、治理效果的追求在中国古代很常见。


在这个逻辑前提下,许多现象就很好解释了,包括部门设置也是如此,大理寺就是典型案例。大理寺在入清后基本沦为可有可无的闲散衙门。顺治十三年(1656),顺治皇帝下发上谕:“近因钱粮不敷,每日会议,全无长策。朕思裁汰冗员,亦节省之法。今加酌量,在京官员,如大理寺衙门,所管事务无多,不过三法司会议时,少有事耳,此等事,堂官三员办理足矣。”大概意思是,财政不足,需要裁员,你们也没啥事,就削减一些编制吧。


基本逻辑已经明晰,我们就来说说司礼监吧。


司礼监是什么?


明代司礼监的前身是典礼纪察司,主要职责是“钦纪御前一应文字,凡圣旨裁决机务,已未发放,须要纪录亲切,御前题奏”,即做好皇帝的文书工作,其他职能有做好内官纪律工作等。可见,司礼监从一开始就是近侍部门。洪武时期,许多重要章奏都是朱元璋在朝堂上现场办理,相当于皇帝办公会,六科负责会议记录,并报送司礼监呈预览。此时司礼监的机要职能已经具备。

在朱元璋、朱棣时代(自己常年领军在外,朝廷日常事务由太子负责),司礼监更多还是一个机要部门,重在收发、记录、联络传达。随着英宗幼主临朝,皇帝召开办公会显然不现实,文来文往自然成了常态,整个中枢决策程序发生了变化,而司礼监是这一变化的最大受益者。

各种奏疏汇集到司礼监文书房,由文书房进呈,对于不好拿意见的让才华横溢的大学士草拟意见(票拟),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司礼监太监拿着红笔照着抄下来(批红)

这一行文-批答模式基本固定下来,明朝皇帝的办公风格也从“事必躬亲”到“垂拱而治”。

作为皇帝的秘书机构,作为“二十四衙门”之首,司礼监的业务越来越多,部门随之扩张,发展出了文书房、六科廊(精微科)、内书堂、经厂、新房等机构,其团队成员自然也越来越多,1582年,司礼太监有冯保、张宏、孙隆、张鲸、何进、李佑、张朝、张诚、陈政9人。他们中有秉笔、随堂衔的,参与处理朝廷政事,比如冯保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有提督衔的,负责部门事务;也有的接受差遣,张诚负责张居正丧葬事宜,陈政护送张居正母亲回乡。到了天启年间,司礼监业务进一步增多,掌印、秉笔太监有11名之多。

11.jpeg
司礼监的前身为纪察司或典礼纪察司,图为“纪察司印”。来源/赵晶《明代宫廷书画收藏考略》

内阁所属部门少,更像是一个政策研究的部门,负责的领域狭窄,专业性强;而司礼监负责的事务更加综合,按照马太效应,加上距离皇帝近的因素,司礼监的工作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杂,信息、权限也越来越多。从这点看,司礼监有时候确实比内阁办事方便,这也是一些史料记载司礼监权压内阁的原因所在。

司礼监形象为什么差?


在影视剧、文学作品中,司礼监太监的形象一般是武林高手、大奸臣,主要动作就是欺骗皇帝、谋朝篡位。这显然是因历史书写形成的价值观念而塑造了今天文学、影视的人物形象。

12.jpeg
影视剧中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来源/电视剧《大明王朝》截图

试想一下,如果皇帝旁边的太监是一堆这样的人,明朝怎会坚持了二百六十年,就是一直出现奇迹也撑不起这样的场面。

事实上,在“垂拱而治”下,皇帝不是不管事,而是不管小事。

明英宗复位后,号称一切章奏都是自己批阅。这个略夸张了一点,不过从李贤的《天顺日录》可以看出,英宗经常玩抽样调查,让下面防不胜防,如履薄冰。因为经历复杂,英宗确实做到了“人君之权不可下移,果能自揽,彼之势自消,惟此为良法”。英宗周围人经常有这些声音:“这些奏章,不必一一亲览”“那些不必送内阁”“差人就差到底”,但英宗每天早饭后就阅奏章,简单的自己定,难的让内阁拿参考意见。

明孝宗办事风格,早起后到文华殿办公,把司礼监递呈奏疏阅览过后,大事(军、政)亲自批阅,普通事就按票拟-批红流程完成。至于疑难问题,召内阁大学士过来开现场会,集体讨论解决。

13.jpeg
《明孝宗坐像轴》。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嘉靖皇帝是典型的不好琢磨,在大事上更是乾纲独断。

万历皇帝看上去佛系办公,对于军政、财政大事一直没少操心。关于辽东战争的奏疏多有批示,对例行事务就是“知道了”。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古代皇帝如何通过奏疏来驾驭朝局?》中讲到:“对于君王而言,不管他管多少事,实际上真正能触动他的就那几件事而已。”将这句话延伸一下,对于下面觉得天大的事,在君王那里往往真的算不上事。按照权力的分布理论,从中心到边缘、从上到下递减;按照权力传播理论,在一定范围内,越边缘、越下面越会感受到权力的巨大与无远弗届,越上面、越中心越感受不到边缘的存在。这个过程中本身就是信息不对称的。

假如你是一位新入仕的进士,平时和言官相聚比较多,你有一些新的观点,在儒家思想与使命的鼓励下,给皇帝多次上奏疏。在皇帝垂拱而治的办公风格里,这种奏疏是排不上号的,注定引不起关注,但在你的年岁里却是全部。每一次可能的批阅就是“知道了”,甚至因为太不重要被遗漏了。这时候你不会觉得皇帝昏庸,更不会觉得自己不重要,原因只能是奸臣当道,蒙蔽圣聪,阻碍后进。而作为座师、士林景仰的大学士不会是奸臣,那就只能剩下皇帝周围的太监了。顺理成章,你会大骂太监,写很多文章,而太监由于具有中心的信息优势,坏你的事太容易了。

这时候就会出现很多太监“专权”的史料,毕竟官员的绝对数量远远超过司礼监班子。

一言以蔽之,司礼监在明代变得越来越庞大,从机要文书部门到秘书部门,甚至有了参与军国大政的机会。但在皇权面前,一直是服务角色,并没有实现突破,抵抗力很微弱,当然比内阁强势的时候是有的。这个中心位置也足够让远方产生无数想象,包括负面。

司礼监昙花一现


1644年,风起云涌,京师一个月换了三波主人。太监和士子一样,都得给自己寻找出路。多尔衮快到京师时,太监带着明朝皇家用的一套仪仗在朝阳门外恭候,请求多尔衮乘坐御辇进城。在大清入主紫禁城后,和六部一样,宫廷原班人马基本得到留用。变的是,太监权力比前明小了太多,在内务府领导下开展工作。


在多尔衮死后,亲政的顺治最能靠得住的还是陪他长大的内廷太监,其中吴良辅就是他最满意的太监。在顺治十年(1653)六月,顺治发上谕,按照欲扬先抑的手法,先谈了历史上宦官的危害,后指出内廷事务非常多,还是需要设置部门,应该使用太监。顺治十一年(1654),正式裁撤内务府,设置十三衙门。十三衙门分别是司礼监、御用监、御马监、内官监、尚衣监、尚膳监、尚宝监、司设监等,其中司礼监是第一衙门。

14.jpeg
《内府衙门执掌》中关于“御用监”的部分记载。来源/(明)刘若愚《酌中志》

按照一些史料记载是吴良辅“煽立十三衙门”,主要责任在他。事实上,吴良辅最多只是能对皇帝产生影响,而设置衙门的层层阻力,还是需要皇帝去解决,如果没有非常决心,又怎么能成立呢?

是什么吸引顺治设立十三衙门呢?顺治曾解释过,现在的内廷总管大臣是忠臣,他很放心,但谁能保障不会出现冷僧机这样的人?冷僧机是睿亲王多尔衮的亲信,在多尔衮死后被铲除。可见,顺治是想避免外官控制内廷事务。这和明武宗对大学士的训话“天下事岂皆内官所坏?朝臣坏事者十常六七,先生辈自知之”如出一辙。君王视角下部门设置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保障自己,让自己放心。

司礼监设立后,要想实现明朝司礼监的巨大权力,是需要漫长的时间演化的。所以,更多时候只是一个纯粹的事务部门。加上朝廷做了很多规定,如“六个不许”:宦官不许擅离皇城,不许干涉职司之外一事,不许结交外官,不许使弟侄亲戚暗相交接,不许假弟侄等人名色安卖田产,不许招引外人等。并且铸铁牌于各处,明确禁止宦官干政。同时,司礼监直属部门也很少,承担业务自然有限。

15.jpeg
司礼监周边库房地图。来源/徐苹芳《明清北京城图》

在人事上,清朝司礼监既有满洲近臣,也有太监,按照制度设计,满臣话语权更强。大体情况是“事权不再寺人,且所定职掌,一切政事,毫无干预,与历代迥不相同”。“与历代迥不相同”是一种表达方法,经常出现,准确性很低;但司礼监权力有限确是事实,部门刚刚设置、规章制定不久、内外虎视眈眈,能施展的空间有限,类似明朝初期,许多大太监很厉害,亦失哈开创奴儿干都司、郑和下西洋,但也只是执行任务,能做“二号首长”的可能性基本忽略。

16.jpeg
司礼监秉笔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题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来源/故宫博物院

要说这时候司礼监毫无违规,那也是不可能的。一次是1654年冬至,顺治大宴群臣,一队太监入班行礼,直接越过亲王班次,引发不满,事后朝廷做了“补丁”,太监不得入班行礼;一次是吴良辅与陈之遴往来。这些问题并不关键,关键在于,顺治在这个过程中犯了一个错误,司礼监污名化比较严重,他架空君权是不可能的,保障与服务君权是事实,但名声不好也是事实。这时候,最好是取实避虚,比如换个名字。

时间一晃而过七年,在顺治《罪己诏》中,明确设立十三衙门是自己的过错,“设立十三衙门,委任使用,与明无异,致营私作弊,更逾往时”。这份《罪己诏》应该是死后臣下代他起草的,如果他能和康熙一样长寿,发展几十年后十三衙门或许可能更成熟。

新登基的康熙皇帝八岁,重大事务由索尼、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负责。按照明英宗登基的故事,可以内阁与司礼监联合办公,国家也可以平稳运行。可清朝是刚安定下来,这种脆弱模式,可以承平发展,很难应对快速变化的形势。军功显赫的满洲勋族肯定是要废止十三衙门,杜绝苗头,尤其是汉人可能掌握话语权。

司礼监之后


史载“圣祖既革十三衙门,以三旗包衣另立内务府,置总管大臣兼以公卿,而无专员”。“三旗包衣”就是皇帝直属三旗里的奴才,属于皇帝的仆人,职责与义务就是为皇帝服务。他们在总管大臣统领下,为皇帝服务。按照这时的政治格局,总管大臣基本是辅政大臣定。对于辅政大臣而言,内外一体,朝政畅通无阻,且符合历史传统。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太监去哪里?十三衙门撤销,太监并不是没有了,更不是不需要了,怎么办呢?这是一个谁管理谁的问题,“收阉宦之权,归之旗下”。宦官被纳入内务府系统管理,级别角色更低了。

在康熙亲政后,设立敬事房,统一管理宦官。至于敬事房则在内务府管辖之下。敬事房没有对外行文的权限,主要职责是负责宫中皇帝、后妃和子女的生活,负责宫里的杂务。

整个清王朝,太监的权限基本被封印在内务府中,而内务府一直没沾染军政大权,整体形象相对好一些。

对于君王而言,服务自己的部门是司礼监领衔、还是内务府牵头,其实都无所谓;有所谓的是要服务好自己,无条件保障君王生活和意志贯彻。入关后,内务府接管宫廷事务,本身就是关外的延续,如各部门派遣满洲负责人。在顺治时期的十三衙门,如昙花一现般出现,顺治之后,依然是祖宗之法。不变的是根本职能,变的是名称形式。清承明制,有的承接的是里子,有的承接的是面子。

参考文献:
胡丹《明司礼监研究》
袁灿兴《大清内务府》
《明太祖宝训》《天顺日录》
郑小悠《人命关天》

b.png
END
作者 | 晋右史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古月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9 03:06 AM , Processed in 0.0853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