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0|回复: 0

[哲史艺丛] 北宋对西夏三战三败,狄青凭什么还能照样升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3 0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宋对西夏三战三败,狄青凭什么还能照样升官?

 巴山夜雨涮锅 国家人文历史 2023-04-07 07:20 Posted on 北京


20.jpeg

本 文 约 5200 字
阅 读 需 要 13 min

狄青(1008-1057),山西汾州人,二十岁投军,军旅生涯长达30年。其真正参加的实战,一是三十三岁(虚岁,下同)时的第一次宋夏战争,二是四十五岁时领导镇压的侬智高叛乱。


21.jpeg

皇祐四年,广源州侬智高反,狄青抗章请行。来源/电视剧《清平乐》截图


在第一次宋夏战争中,狄青短短几年,就从没品级的散直一路升到五品的团练使、都指挥使,担任军区最高长官,正式成为北宋高级将领。可是第一次宋夏战争,北宋连吃败仗,这种情况下的狄青又凭何升官这么快呢?


狄青初从军


西夏是由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西北建立的政权。李元昊的祖先本是唐朝少数民族军阀,在五代时期逐渐强大。宋太宗时期,李氏首领李继捧一度向宋朝归降,交出其割据的夏州、银州、绥州、宥州、静州这五州之地。李继捧的远房堂弟,李元昊的爷爷李继迁举兵反叛,到宋真宗时期夺回五州,还夺取了北宋灵州,只在名义上向宋称臣。李继迁之子李德明继位后,主要向西边的吐蕃部族夺地,占领了甘州、凉州等地。1032年,李德明去世,其子李元昊继位,对内改革军政、强化统治,对外继续攻打吐蕃、回鹘部族,夺取了瓜州、沙州、肃州等地。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李元昊正式自称大夏皇帝。次年,宋仁宗褫夺李元昊的爵位,第一次宋夏战争正式爆发。

第一次宋夏战争,北宋国力远胜西夏。西夏投入兵力二十万左右,其中主力中央军约十万,包括战兵三四万和杂役六七万。北宋前后投入的禁军就有二十余万,还有大量厢军、藩兵、弓手等辅助。但是,北宋战线分为几路,每一路的兵力弱于西夏。宋军以步兵为主,机动力远不如西夏骑兵,大量兵力必须分散防守各城池、堡垒,因此,机动部队远少于敌方,野战经常以少打多。加上北宋重文轻武,文人掌军,难免昏招迭出。

第一次宋夏战争从宝元二年(1039)爆发,到庆历四年(1044)达成和约,前后六个年头。但实际上庆历二年(1042)末,双方战局进入僵持阶段时便已开始和谈。真正打得激烈的,连头带尾也就是四年左右。

战争整体态势,是西夏军进攻,北宋军防守。李元昊的策略是集中主力部队,选择宋军薄弱环节进攻,然后围点打援。用这套策略,李元昊先后三次击败宋军机动主力,歼灭数万宋军,斩杀、俘虏中高级将领数十人。但他却没法扩大胜利,最终只能求和。这一切,和狄青有不小的关系。

狄青是在战争爆发前的宝元元年(1038)从开封调到西北边区的。此前的狄青虽然已经从军十余年,但没有军功,只能慢慢熬资历,几年晋升一次,军阶不过是没品级的散直,就是高级军士,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班排级干部。

宋夏战争中,宋朝在西北边境划分了几个路(军区),其中与西夏接壤的有三个:最西边的泾原路,中间的环庆路,东边的鄜延路。狄青最初去的是鄜延路。战争还没开始,狄青先违反军规,按律当斩。幸亏当时鄜延路的统帅(经略安抚使)范雍赦免了他,将其调到保安军担任指使(低级军官)

就这样,狄青灰头土脸地开始了自己在宋夏战争的经历。

22.png
范雍画像

血战保安军


前面说过,李元昊的战略是选择宋军的薄弱环节进攻。当时宋夏边境一线的三个路,中间的环庆路地势复杂、堡垒密集,不利于西夏骑兵。西边的泾原路虽然地势比较平坦,但有镇戎军、渭州城两大军事壁垒,兵精城坚,又得到亲宋的蕃人支援。而东边的鄜延路地势开阔、堡垒稀少,范雍又是个不懂军事的文臣,自然成为元昊优先捏的软柿子。

元昊的第一个打击目标,是位于鄜延路西北角的保安军,即今天陕西省志丹县。此地向东可屏蔽延州,向西可沟通环庆路,向北与西夏的盐州、宥州相连。西夏军若能占领此地,既能在宋军防线打下钉子,又可威胁延州的侧翼,还能在主力分路进攻延州时,确保己方退路,并保障本国的盐州、宥州。

23.png
作战图示。底图/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巴山夜雨涮锅

宝元二年(1039)十一月,元昊亲率数万大军,杀奔保安军而来。此时宋军最高指挥官是鄜延路兵马钤辖卢守勤。卢守勤是位太监,麾下约有五千机动兵马。双方交战,巡检刘怀忠寡不敌众战死,保安军岌岌可危。

然而,最终李元昊的攻势被挫败,保安军转危为安。难道是因为卢公公善于用兵?当然不是。事后朝廷对此战的封赏揭示了真相:散直狄青功劳最大,连升四级。

狄青只是一个小小的高级军士,优秀者在战争中可能破格任职,最多也不过带领连营规模的部队。也就是说,这一战,宋军兵力只有夏军十分之一,而狄青所带之兵最多只占宋军的十分之一。就用这点兵力,狄青撬动了整个战场的胜利天平,让一代枭雄李元昊的数万铁骑铩羽而归,原计划给宋军的当头一棒打到了自己头上。

史载,狄青此战浑身披甲,不戴头盔披头散发,脸上还戴着铜铸的面具——狄青本人皮肤白皙、相貌俊秀,戴着面具显示威严,免得被敌人看轻。他骤马摇枪,势不可挡,敌军当者披靡。狄青从气势上压倒西夏人,带动全军奋勇厮杀,这才让李元昊知难而退。

24.jpeg
狄青画像

狄青连升四级之后,也只是正九品的右班殿直,大致相当于连营级干部,但这标志着他正式成为“军官”。主将卢守勤也沾光加左骐骥使,调任陕西钤辖,回延州去了。

李元昊初战失利并未气馁,很快卷土重来。康定元年(1040)正月,元昊一面大张旗鼓再度攻打保安军,吸引宋军驰援,一面亲率十万大军从北路直扑延州。正月十八日,延州北面的金明寨被元昊用诈降卧底之计攻破,守将李世彬被活捉。随后元昊作势南下延州,实则围点打援。二十三日,万余宋军精锐在三川口遭伏,主力覆灭,主将刘平、石元孙被俘。这就是第一次宋夏战争三大败仗的“三川口之战”。夏军进围延州,范雍吓得想求和,卢守勤更是涕泪连连,鄜延路各处军寨大都被夏军占领或捣毁。

然而,狄青在延州西北浴血奋战,守住了保安军;许怀德、张建侯在延州东北守住了承平寨,使西夏军不能三路会师,终于攻不下延州而撤退。后来上任西北主帅的范仲淹,专门上奏章表彰了他们的功绩,希望朝廷嘉奖。

鄜延路的铁壁


三川口之战后,鄜延路宋军机动兵力损失惨重,许多城寨被夏军占领,狄青的恩公范雍和顶头上司卢守勤都被贬职,狄青却迎来了新的贵人。三月,尹洙调任泾原经略安抚司判官。他赏识狄青,认为“虽古之名将,莫过于此”。随后,范仲淹和韩琦同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尹洙将狄青推荐给二人,二人也对狄青非常欣赏。尤其范仲淹,专门传授狄青《春秋左传》,使狄青从单纯的勇将晋级为智勇双全的名将。

范仲淹接替范雍主持鄜延路,改变了作战方式,避免轻率决战,而是先逐个收复、修复被西夏军占领和破坏的城寨,完善防御体系。简单说就是堡垒战术。狄青在这个过程中,担任范仲淹的尖刀,冲锋在前。

收复边境重镇安远寨时,狄青乱军中被敌人用箭射中,倒卧在地。忽闻西夏军的增援骑兵杀来。狄青顾不得伤口,一跃上马,当先迎敌,众军勇气大振,争先恐后也跟着杀上去,击退敌军。

原有的堡垒恢复后,范仲淹再接再厉,往西夏那边继续步步为营修堡垒,并发起短促反击。狄青、黄世宁越境攻打芦子平,活捉了许多西夏妇女。这些妇女可能是西夏的娘子军(麻魁)。狄青把战火烧到了西夏境内,真正让元昊感到肉痛了。

之后,范仲淹命令鄜州判官种世衡在延州以北二百多里的清涧(今陕西省清涧县)筑城,狄青率军配合,圆满完成任务。这个过程中,狄青从年长他二十三岁的种世衡那里学到了不少带兵经验。种世衡也对狄青非常认可,在范仲淹面前大力称赞。

范仲淹的大反攻和修城计划,从康定元年八月到十月,成效显著。狄青在这年十一月再次晋级为右侍禁(正九品)、閤门祗侯(从八品)、荆州都监(正八品),足见其表现突出。

25.png
范仲淹

由于范仲淹、种世衡、狄青等人的配合,鄜延路从原先的软柿子变成了硬骨头,元昊不敢再在这个方向大举进攻,于是转向西边的泾原路。那里虽然有几座兵多将广的军城,但只要绕开这几颗钉子,还是大有发挥空间的。康定二年(1041,后改为庆历元年)二月,西夏军作势直扑渭州(今甘肃平凉)。韩琦令环庆路副都部署任福率大军出击。二月十四日,宋军在六盘山下的好水川遭遇埋伏,任福等四十多员将校战死,史称“好水川之战”,是第一次宋夏战争中宋军的第二场大败。元昊十分得意。他的谋臣张元在边境题诗一首:

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
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

好水川之败,宋仁宗大怒,陕西的几个大将都降了级。后来重新调整,以庞籍负责鄜延路,范仲淹负责环庆路,王沿负责泾原路,韩琦负责秦凤路。狄青没受影响,继续得到重用。

庞籍在鄜延路沿用范仲淹的政策,不断修城,狄青则负责扫清敢来骚扰的西夏军。庆历元年(1041)九月,庞籍发现西夏从北入侵延州,必然经过金明寨西北的山谷——浑州川,就派狄青带万余人在浑州川尽头处,叫桥子谷的狭窄地方修筑城寨,取名招安砦。这个要塞卡住了西夏军入侵延州的咽喉要道。狄青还招募百姓对谷中肥沃的土地耕种,收获粮食作为军需。这样,西夏入侵必经之路上平添一座自给自足的堡垒,延州安全大大提升。

26.png
庞籍

庆历二年(1042)正月,狄青与环庆路副部署王仲宝攻打金汤城。宋军一战取胜,杀夏军好几百人,趁势进攻西夏的宥州,大掠五天,直到李元昊派大军来援,这才撤回。

由于这些功劳,狄青在庆历二年(1042)四月再度升官为鄜延路都监(从七品)兼西上閤门使(正六品)。此时狄青已经全国知名。当北方辽国威胁要毁约入侵时,知谏院张方平建议宋仁宗召见狄青等人,提拔他们去北方镇守。奏章中还专门强调,调走一个狄青,不至于让西北防线崩溃。可见此时狄青已经被视为西北顶梁柱级别的存在了。

27.jpeg
影视作品中,王凯饰演的宋仁宗赵祯。来源/电视剧《清平乐》截图

转战泾原路


北宋把狄青看做边防柱石,李元昊也不傻,他不会在东边的鄜延路找狄青硬拼,而是再次选择西边的泾原路动手。庆历二年(1042闰九月,元昊再攻渭州,大将葛怀敏率军阻击,在定川寨遭到夹击,主力近乎全灭,葛怀敏等战死。这就是“定川寨之战”,是第一次宋夏战争中北宋的第三次大败。

原本宋仁宗正打算把狄青召来开封,现在前线吃紧,宋仁宗只能吩咐把狄青的画像送来先过过眼瘾。看了画像后,宋仁宗大喜:“这是朕的关、张啊!”

28.png
狄青画像

至于狄青本人,则调到泾原路去填坑。这年十月,狄青被任命为泾原部署、秦州刺史、经略安抚招讨副使,成为从五品的高级将领。从此狄青离开了鄜延路。他连头带尾在鄜延路待了五年,其中与西夏军正式交战前后四个年头,大小二十五战,八次中箭受伤,歼敌上万,剿灭砽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部族,焚烧粮食数万石,收缴帐篷二千三百只,俘虏五千七百人,修建招安寨、丰林、新砦、大郎等城堡。西边军民把他叫做“狄天使”“狄天神”。更有人给他送了个“敌万”(狄万)的绰号,意思是关羽、张飞一样的万人敌。

之前狄青在鄜延路,元昊就把泾原路当软柿子,捏了两次,打出了好水川和定川寨两大胜利。现在狄青到了泾原路,元昊马上出动数万铁骑,又转回去打鄜延路的马蹄川。不过,狄青虽走,之前鄜延路修的堡垒群还在。狄青的原上司庞籍也不是吃素的,最终元昊没能在马蹄川得手。至于泾原,随着狄青到位,元昊就更没希望了。

到这一步,元昊发现已经没有漏洞可以钻了,只好向北宋求和。之后两年双方主要工作便是讨价还价。狄青在泾原路也打了一些小规模战斗,充分展现出智将风范。他还经历了“公使钱案”和“水洛城事件”的风波,都属于北宋内部的政治斗争,狄青不幸被波及,幸亏有范仲淹、韩琦、尹洙等人保护。后来,狄青又晋为正五品的惠州团练使、捧日天武都指挥使,仍兼泾原部署。

庆历四年(1044)十二月,宋夏双方正式达成和议,战争结束。狄青随即被宋廷调去河北定州防备辽国。

李元昊的胜利:“绕着狄青走”


第一次宋夏战争双方在战略上基本平手。战役上李元昊确实取得了三次大胜。但是,这三次大胜都是“避开”狄青才拿到的。

元昊侵宋的开门第一战,就被当时还是小小散直的狄青直接挫败。当狄青驻守保安军时,元昊的主力就要绕过保安军,才能在鄜延路打出三川口之战。当狄青成为鄜延路统帅范仲淹的心腹爱将后,李元昊就避开鄜延路,去打泾原路,接连打出了好水川之战和定川寨之战。当狄青调任泾原路军队主将,李元昊尝试再打鄜延路无果,就只得向北宋求和。

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说狄青是“李元昊克星”可能稍微夸张,说李元昊忌惮狄青还是比较靠谱。狄青确实没和李元昊进行什么大战,因为李元昊第一次败给狄青后就选择绕着走了。随着狄青在东西两个路的先后任职,北宋的整个边区也就逐渐完善防务,元昊再无空隙可钻。于是和平降临了。

狄青在这个过程中,是依靠实打实的战绩挣来的升官晋职。考虑到他既非文官从事武职,也非将门世家,而是从大头兵干起,这样的功绩就更难得了。


b.png
END
作者 | 巴山夜雨涮锅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张斌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5 01:32 PM , Processed in 0.0371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