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因何而亡?
今人对此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皇帝频频早夭;宗室在东汉前中期的不振;朝廷与西羌长达百余年的斗争;外戚、宦官与党人的内斗不休;世家豪族兴起,兼并土地,以致流民渐多;还有频繁出现的灾荒与疫病;以及“废史立牧”后,中央对地方逐渐失去掌控……
除上述因素外,我们还须承认:黄巾军起义亦是东汉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进一步而言,它还是东汉倾颓的直接导火索。汉灵帝光和七年(184)三月,天师道张角发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各地起义军纷纷云集响应,迅速席卷至全国各地;尽管在当年十一月,这场起义就已经随着张梁、张宝的战死(张角此前已病逝)而宣告结束,但汉朝却永久失去了王者威严。林剑鸣《秦汉史》曾有总结:“黄巾起义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给东汉王朝以致命打击,加速了这个腐朽王朝的灭亡,促成割据形势的再现。”
影视剧中的张角。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王夫之曾云:“亡汉者黄巾,而黄巾不能有汉。”黄巾名义不正,就很容易被各地军阀当成靶子。因此,掀起乱世序幕的黄巾起义,其实也是中原军阀混战的先声,更是宏观意义上的三国开端。曹操、刘备、孙坚的发迹,都是从征讨黄巾军开始的。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黄巾军还成了军阀们的“经验包”,所以被镇压后,他们很快就销声匿迹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曾遇到廖化与杜远这两个“漏网之鱼”,在廖化斩杀杜远并归降关羽后,黄巾军便鲜有踪迹了。与之相反的是,历史上的黄巾军,在起义失败后仍活跃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黄巾起义后,“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这是《后汉书·皇甫嵩传》中的说法。《后汉书·傅燮传》云“今张角起于赵魏,黄巾乱于六州”,称六州而非八州;又据《续汉书·五行志》记载:“中平元年,黄巾贼张角等立三十六方,起兵烧郡国,山东七州处处应角。”此处又为七州。那么,黄巾起义到底波及了几个州呢?其实,六州、七州、八州都没错。上述三则材料对黄巾军规模的记述,显然是在不同的时间点。历史上,黄巾军被皇甫嵩、朱儁等人镇压后,青州、徐州、豫州、并州乃至益州等地仍能见到“黄巾贼帅”的踪迹。若把后出现的并州、益州都算上,甚至可以说黄巾起义席卷了十州之地。当然,有的“黄巾余部”未必是张角所率起义军的后续,如益州贼帅马相,虽自号“黄巾”,却与太平道黄巾军没有直接继承关系。将此类情形排除,与黄巾军有继承关系且有一定规模、尚能独立活动的黄巾余部,主要有黑山军、白波军与青徐黄巾等。黄巾军被镇压后,便分裂为数个大大小小的势力,规模较大的有二三万,规模小一点的也有六七千人。仅《后汉书·朱儁传》所载,便有黑山、黄龙、白波……郭大贤、于氐根、青牛角、张白骑……飞燕、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畦固等三十余支。这些奇奇怪怪的名号,一开始并非是姓名,而是根据各方渠帅所具有的特征取的“诨名”。眼睛大的就叫“李大目”,好骑一匹白马的就是“张白骑”,行动迅捷的是“张飞燕”,嗓门大的便叫雷公……这种取名方式,反映出黄巾渠帅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应多是被时代洪流裹挟而被动向前的社会底层。在莽莽撞撞参加起义后,他们无意识地成群结队,以期在乱世中求得生存。尽管这些渠帅都相对独立,但为了抱团取暖,他们在名义上仍是联军,并以实力最为强大的黑山军为首,故黑山军对外号称百万之众。不过,这并非是指他们拥有百万级别的战斗力,而是拖家带口算上了总人数。黑山军,得名于太行山南部的黑山(按谭其骧先生所言:古所谓西山今之太行山皆得谓之黑山),主要活动区域在常山郡、中山国、上党郡、赵郡、河内郡等地,可谓河北地区的心腹大患。只是,在“河北诸郡县并被其害”的情况下,朝廷仍选择给予其安抚。黑山军统帅张燕曾被拜为“平难中郎将,使领河北诸山谷事”,拥有合法的官方身份。这个例子,说明张燕善于审时度势,所做选择只为求存。故关东联军讨董之时,他也曾率军参与其中,以示其立场。与之相较,其他人就没有这个好运。如于毒、眭固、白绕等人,皆被曹操、袁绍镇压,成为他人壮大的资粮。中原乱后,袁绍发展壮大,坐拥冀、青、幽、并四州,可谓河北霸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河北地区能完全掌握。活跃在河北腹地的黑山军,便是其心腹大患。沮授在为袁绍制定战略蓝图时,亦将黑山视作一个重要目标。不过,黑山军有地利之便,即便是实力雄厚的袁绍,也没有把握短时间内将其清除。初平四年(193),袁绍联合吕布与黑山军张燕大战一场,尽管后者损失颇多,但袁绍亦感到疲惫而不得不选择退兵。之后,黑山军一度与公孙瓒、陶谦联盟,共同对抗袁绍。而袁绍恐怕想不到,直到他被曹操击败,黑山军仍顽强扎根于群山谷壑之间。建安九年(204),曹操定河北,入邺城。次年四月,张燕自知无力抵抗,遂率众请降,并将亲族送往邺城为人质。尽管在这之后,张燕并未随军出征,但他却成功保全自身。归曹后,张燕受封安国亭侯,得以安享晚年,这一爵位也被其子孙后人继承,直至入晋。黑山军毕竟只是联军名义上的统帅,其内部的组织结构十分松散。据方诗铭先生考证,当时还有一个叫郭大贤的渠帅,即白波军郭太(泰)。中平五年(188),“黄巾余党郭太等复起西河白波谷,转寇太原,遂破河东,百姓流转三辅,号为白波贼,众十余万”。考古人员亦曾在河东郡太平县(今山西襄汾县永固村)发现了“白波垒”,据推测,这是用来抵御豪族进攻的坞堡,亦是白波军早期的主要根据地之一。至汉献帝初平元年(190),白波军攻下东郡,声望一度达到巅峰。从白波军的前进方向看,其应当有联合黑山军与南匈奴的意图。当时,声势最为浩大的青徐黄巾军(见下文),也朝着兖州方向而来,欲与黑山相合。好在,曹操及时重创于毒、睦固及南匈奴於夫罗,稳定住兖州局势。于毒受挫后,又联合其他渠帅进攻袁绍的大本营邺城,但旋即为后者所斩。袁绍击破于毒后,“遂寻山北行”,并接连击败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黑山各部,“复斩数万级,皆屠其屯壁”。由此可见,白波军郭太曾与黑山军联合进攻袁绍,后失利被斩。但白波军同样是死而不僵,见于史籍的还有杨奉、韩暹、李乐、胡才等人。嘉峪关M1编号036的坞壁图中,坞壁四周构筑了高厚的城墙,城墙上开设大门,并大门上建有角楼。来源/《嘉峪关魏晋墓发掘报告》值得一提的是杨奉。袁绍在斩杀于毒时,还一块收拾了长安任命的冀州牧壶寿,这表明由凉州武将把持的长安小朝廷,曾与黑山-白波军-南匈奴联盟有过“联合”。因此,于毒、郭太等人失利被斩后,走投无路的杨奉投奔了李傕,并以其部将的身份再度登上历史舞台。综合《三国志·董卓传》《三国志·钟繇传》《后汉书·杨震传》所附《杨奇传》及《后汉纪·献帝纪》等史料可知,以侍中杨琦(奇)、黄门侍郎丁冲、钟繇、尚书左丞鲁充、尚书郎韩斌为代表的天子近臣,曾暗中联合李傕部将杨奉、杨帛(宋果)等人密谋诛杀李傕,不过未能功成。此事过后,杨奉从李傕麾下脱离,使其势力大减,达到与郭氾势均力敌的地步。在这种平衡下,汉献帝终于找到机会,在董承、杨奉的护送下踏上了东归洛阳之路。但很快,李、郭二人便追赶上来,碍于凉州兵强,杨奉又招来白波军渠帅韩暹、李乐、胡才及匈奴右贤王去卑,合兵一处,大破李、郭二将。之后,韩暹被封为征东将军、胡才为征西将军、李乐为征北将军,皆假节、开府,与杨奉、董承共掌朝政。可怜汉献帝刚出虎口,又入狼窝,折腾大半年,依旧是个傀儡。而杨奉与韩暹虽同为白波渠帅,却也为了利益互有争斗;发展到后来,韩暹还带兵进攻董承。为此,董承不惜采取“驱狼吞虎”之计,暗中引曹操来迎献帝。面对曹操的进攻,杨奉、韩暹联合仍不是对手,不得不落荒而逃。及至建安初年,杨奉为刘备诱杀,韩暹亦在逃亡途中遇害。至于李乐、胡才二将,虽未参与纷争,仍在留守河东时遇害,可谓命如草芥。黄巾军起义被镇压没多久,一支流窜于青、徐二州的黄巾余部迅速壮大,并对时局造成了深远影响。时间回到灵帝中平五年,“冬十月,青、徐黄巾复起,寇郡县”,次年五月,灵帝驾崩,天下大乱,诸郡县皆乱。时任青州刺史的焦和,好立虚名而不务实政;后来到北海国为相的孔融,亦徒有虚名。于是,青州黄巾得以迅速壮大;反观徐州黄巾,却在陶谦、臧霸手上吃了大亏,“黄巾起,(臧)霸从陶谦击破之,拜骑都尉,遂收兵于徐州”。徐州黄巾在遭遇重创后,一部分被臧霸、陶谦收编,另外一部分则北上与青州军汇合。初平二年(191),青徐黄巾已发展到三十余万人,他们“入渤海界,欲与黑山合”。这对袁绍而言,无疑是一个棘手难题;更令他头疼的是,公孙瓒把堂弟公孙越之死也算在自己头上。一遇到公孙瓒,袁绍的智商就立即在线:随即,他将渤海郡让给公孙瓒的另一位堂弟公孙范,公孙瓒见渤海郡已归属自己,便去攻打青徐黄巾,“大破之,斩首三万余级”。在被幽州骑兵碾压后,这支青徐黄巾竟流窜到兖州,杀死了倒霉的兖州刺史刘岱。巧合的是,手中掌握袁绍妻、子的刘岱,先前还在公孙瓒和袁绍之间摇摆不定。《三国志·程昱传》载:“瓒击破绍军,乃遣使语岱,令遣绍妻子,使与绍绝。岱议连日不决。”且就在刘岱遇害后,袁绍又以盟主身份令曹操暂代兖州刺史(后转为牧)一职。这一连串的猫腻,难免令其他人多想,关东联军的“主持人”臧洪在与袁绍反目后,曾不无讽刺地说道:“足下讥吾恃黑山以为救,独不念黄巾之合从邪!”言语间,似是指出袁绍与黄巾军勾结的隐秘。
不管真相如何,曹操无疑是最大受益人。从杂号将军到东郡太守,再到兖州牧,曹操通过镇压乱军,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三级跳。在被推举为兖州刺史后,曹操大破青徐黄巾,“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当然,这支军队毕竟与正规军有一定差距。后来,青州兵曾多次不服管教、擅自行动;在曹操去世后,一些青州兵甚至“鸣鼓擅去”,造成了不小的动荡。为此,曹丕曾按照贾逵的建议,将这些士兵妥善安置;又专门迎回身陷东吴的于禁(曾治青州兵),通过对他的礼遇收买人心,这才消弭了此次哗变。除黑山、白波、青徐黄巾外,其他地区也或多或少有黄巾余部活动的踪迹。比如汝南、颍川乃至荆州、江南地区的贼帅。许褚少年时,就曾率乡里营建坞壁,与兴起于汝南葛陂(今河南新蔡县)的贼军对抗。还有何仪、刘辟、黄邵、何曼、吴霸等人,“众各数万”,也依附过孙坚、袁术、袁绍等人。建安五年(200),袁绍与曹操对峙时,刘备还曾受命与刘辟率领的黄巾军联合,试图扰乱曹操的后方,但最终被曹仁击败。建安年间的扬州地区,也出现过黄巾余部,如与东吴名将留赞交战的吴桓,是会稽郡一带的贼帅;又如陈败、万秉率领的吴郡黄巾军,后来也被朱治剿灭。其实,这些被剿灭的黄巾军大多没有被斩尽杀绝。乱世之下,人口亦是财富。所以,有相当一部分黄巾余部,都被各地军阀收编为军队,除曹操的青州兵外,还有臧霸的徐州兵,孙坚、刘备、公孙瓒、袁绍等人,皆曾以镇压黄巾而发迹,可知其麾下亦有黄巾余部。从黄巾军的生产方式来看,尽管有一部分人经常劫掠、作恶多端,但还有一部分人,本就是农民出身,懂得耕作,所以会自发从事生产,并建立坞堡以自御。如上文提到的黑山军,袁绍曾一次剿灭十几个余部,“屠其壁”,就是指摧毁他们的坞堡。除“白波垒”外,山东一带还有被称为“黄巾固”的地名和遗址。后燕青州刺史慕容绍,曾被东晋“平原太守辟间浑所逼,退屯黄巾固”。胡三省注曰:“汉末黄巾保聚于其地,因以为名。齐人谓垒堡为固。绍自历城退屯焉,其地在济南郡章丘城北。”又据《三国志·任峻传》注引《魏武故事》载《令》曰:“及破黄巾定许,得贼资业。当兴立屯田,时议者皆言当计牛输谷,佃科以定。”上文提到,曹仁击败汝南刘辟后,其所率黄巾军的资产便被保留下来。在此基础上,曹操采纳任峻的建议,在汝、颍等地进行大规模屯田运动。可以想见,这些懂得生产的黄巾军,被收编之后,仍继续从事农业劳动,这就是区别于民屯的军屯。还须注意的是,黄巾军往往拖家带口。坞壁,原本是豪强大宗为保全自身所建堡垒,其主要劳动力为部曲、佃客,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又陆续吸收了一些流民加入。与之相比,黄巾军建立的坞堡,并没有豪族强宗与部曲这种紧密的人身依附关系,但为了保证其自身立足所具备的生产力与战斗力,亦逐渐有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世袭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为贼已久”,拥有稳定的立足之本。而在被镇压之后,这些前身为黄巾军的再编军队,同样继承了这个特点。陶谦所云“然妖寇类众,殊不畏死,父兄歼殪,子弟群起,治屯连兵”,即为明证。至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麾下“青州兵”与臧霸所部“徐州兵”仍活跃在洛阳,并出现了“鸣鼓擅去”事件。而他们首次见于史籍,则在建安初年;若算上之前的黄巾生涯,其存在时间已达到三十余年,这显然不是同一批士兵。在建安年间,这些军队或因征战、或因其他原因难免会有损耗;士兵一旦离世或失去战斗力,其家中男丁就会自动补上,从而确保这支军队的生产力与战斗力。曹魏后期,士家制度愈发严苛,“使人役居户,各在一方”,将士们的家属被单独安置在邺城或其他地区为质,统一管理。在此情形之下,失去人身自由的黄巾余部,下场可想而知。*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