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21|回复: 5

[百家杂谈] 窑洞渐行渐远|李晨 一席第976位讲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15 03: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种窑楼一定要赶上风口才能盖起来,靠种地一辈子都没戏|李晨 一席第976位讲者

 一席YiXi 一席 2023-04-12 08:32 Posted on 新疆


李晨,文化遗产记录者、旅行地图设计师。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又被叫作“黄金十年”,这个时期中国现代建筑逐渐从探索走向成熟,远在陕北山沟里的窑洞也赶上了这波风潮。




窑洞渐行渐远
2023.3.25 广州
                            

大家好,我叫李晨,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叫“窑洞渐行渐远”,是关于乡土建筑的。我本人的工作是非遗调研、民居测绘,这些年我也跑了很多古城、古镇、古村落。


乡土建筑曾经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很多人小时候都住过老房子。这些年随着城市发展,老房子离我们越来越远,变得越来越陌生了。窑洞就是现在消失得最快的一类老房子,我们还没有来得及认识它,它就要“去世”了。


窑洞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民居形式,《诗经》中就有“古公亶父,陶复陶冗,未有家室”的诗句,说的是西周先祖古公亶父率领族人,从豳(bīn)这个地方迁到岐山周塬,最先没有房屋,就先掏了个洞住着。现代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的山西岔沟遗址中,就出现了和今天类似的窑洞。


去年春天,我们用了两个月时间比较系统地进行了一次窑洞民居的考察。这张图是我们当时的路线,浅色的地方是传统窑洞的分布区,蓝色的是黄河。


IMG_6674.PNG


传统窑洞大多分布在黄河流域,紫色的线是我们当时的路线,我们选了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四个省,15个区县,50多个村镇,测绘了100多个院子。


我们还采访了很多本地居民,有老住户,也有非遗传承人,有老匠人,还有风水先生。


IMG_6675.PNG


今天我选出其中的几处和大家分享,分享之前先普及一个小知识,就是窑洞的种类。


窑洞有多少种呢?它从结构上分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三种。


IMG_6676.PNG


靠崖式窑洞是在山坡上向里面掏一个洞,这是最古老的一种窑洞形式,可以理解成山洞。下沉式窑洞位于地平面以下,可以理解成地洞。


独立式窑洞在明代以后大量出现,它是在平地用拱券做出来的,外面看像房子,里面是拱形结构,可以理解成在平地上做一个洞。


IMG_6677.PNG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村——山西临县李家山。这个村非常有名,位于陕晋交界处的黄河岸边。


IMG_6678.PNG


李家山有陈、李、崔三个姓氏,村民说陈姓是元朝搬来的,李姓是明朝搬来的,崔姓是清朝迁来的,所以这个村最早叫陈家湾,它是从山沟里发迹的,它的建筑以靠崖窑洞为主。


现在李家山东沟后面还保留着最原始的十孔靠崖窑洞,当地叫“一炷香”。它的做法是在黄土上掏一个洞,外面安上一门一窗,其余的地方与黄土浑然一体。


IMG_6679.PNG


这种窑洞门窗小,便于保温,但是采光不行,它从里面看就像个香火头一样,所以叫一炷香。大家看这张图,如果把电线杆盖住,它就跟原始人洞穴差不多。


IMG_6680.JPG


先看一下一炷香窑洞的外面,即使是最简单的窑洞,外面也有院子。院子是把黄土铲掉以后做出来的,中间高两边低,中间是主窑,住人的,两边矮的地方是柴窑和牲口窑。

院里有碾子和磨盘,碾子在左边,磨盘在右边,代表着青龙白虎,当地人说这叫“青龙碾白虎”,不能装反了。


IMG_6681.PNG


墙上的窟窿是神龛,过去里边供着灶王爷。夏天晚上大家在院里乘凉,会在这个地方放一盏灯,所以这个院子虽然简朴,细节还是有的。


再看看一炷香窑洞的内部,村民说这个一炷香的院子有6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窑洞里面的木结构横梁是清代加固的时候撑上的。


IMG_6682.PNG


它的炕设在最深处,便于保温。火炕连着灶台,当地用烧饭的余温来采暖,这叫“一把火”,冬天里点一把火就够用了。地上是夯实的黄土,墙上刷的是白灰,既能吸潮,又能显得亮堂一些。


这个院子的产权一直是属于村里的陈姓,一直到解放以后,陈家人才把这个院子中间的两口窑洞卖给了一户姓李的。姓李的人家就把这个窑洞升级了,这就是一炷香窑洞的升级版——接口子”窑洞


IMG_6683.PNG


它的做法是把刚才那个一炷香窑洞的前脸铲掉,在外面用石头叠出1米5左右的罩子来。这种窑洞采光好,看着也气派,但是大门大窗,它的保温性能就不如一炷香,所以这种升级需要家庭状况整体改善才能做到。这间窑洞的升级是在1980年,他们家儿子娶媳妇的时候。


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个一炷香的窑院住了六户、三十多口人。我们2006年去调研的时候,旁边的洞里还住着一位叫陈文达的老人。


2010年,陈文达老人去世了,这个院子从此就荒废了。又过了十多年,就成现在这样了,现在那边几乎所有的一炷香窑洞都已经废弃了。


IMG_6684.JPG


我们经过地毯式搜索,在附近找到了一个还住着人的一炷香,里面是这个样子。


IMG_6685.JPG


实际上这家在旁边已经盖新房了,但是这个老太太还是觉得住在一炷香里舒服,她已经住了八十多年了。


IMG_6686.JPG

▲ 图片左侧即为她家的新房


这个一炷香窑洞的意义在于,它保留了一个窑洞人家发展的标本,当地很多的院子都是从一炷香窑洞起家,经历了接口子窑洞,最后发展成大型院落。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豪华版靠崖式窑洞——李家山东财主院


IMG_6687.JPG


明代成化年间,李姓始祖李端搬到村里,最初也是靠种地为生。后来随着子孙繁衍,剩余的劳动力就跑到了山下的碛口镇去帮工。


清代中叶以后,内地的人口持续增加,所以晋商就做了一笔大买卖。他们把出产自内蒙河套地区的粮和油,通过黄河的水运运到碛口镇,然后再用骆驼驮着到内地各省,这条线路就叫晋商的粮油之路当时,碛口镇也成为了一个商业集散地。


IMG_6688.JPG

▲ 山西省吕梁市碛口镇(图源网络)


大家看这个窑洞,它在清代中期的时候是一个油坊。柱子和门板上这一层像沥青一样的东西,就是当时挑夫运油的时候随手抹上的,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了,年深日久都成化石了。


IMG_6689.JPG


李家人抓住了这个机遇,就是所谓的风口。他们当时在碛口镇做了很多买卖,大部分都是这种粮油店,还有一些是专门跑物流的骆驼队。


有了商业的加持,李家人在村里的地位就快速地超过了陈姓和崔姓,几个财主就在最好的地段盖起了窑楼。


IMG_6690.JPG


东财主院它建于同治五年,也就是1866年。它的主人是李家第十九代的掌门李登祥,这个院子的宅基地和后山的一炷香差不多,也是中间高两边低。


中间高的地方掏出了两层窑洞,这种结构叫窑上窑。只有山西吕梁那边的土能够做成这种垂直的两层,因为那边的黄土粘度非常大。


两边矮一点的地方做成了一层窑洞,上边盖了间房,这种结构叫窑上楼或者窑上房主窑对面用房屋围成院子,变成了一个全封闭的两层窑楼院。


IMG_6691.JPG

▲ 窑上窑(左)和窑上楼(右)


东财主院盖好的时候,正是碛口镇和李家山生意最兴隆的时期。那时候李登祥已经70多岁了,子孙满堂,这个时期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同光中兴”。史书上记载不多,但是从村里的建筑上能得到印证。


这个院子见证了家族的辉煌历史,也见证了同光时期商人地位的快速上升。


从东财主院往后再走200米,山崖下边有一排品字形靠崖窑洞


IMG_6692.JPG


这个窑洞的造型有点独特,门窗呈品字形,介于一炷香和接口子之间,比较少见。它是碛口镇摄影协会会长带着我们找到的,因为他喜欢摄影,所以对造型比较敏感。


这个院子的主人是李登祥的玄孙——李守杰。东财主直系玄孙有三个人,老大、老二当时住在东财主院,小儿子抗战期间被送到了陕北的镇川,在自己家的店里经营皮货生意,解放以后就留在当地了。


1970年,在外做生意的李家山人都被集体遣返原籍,当时叫“一打三反”。李守杰带着老婆和八个子女回到村里,因为人多没地方住,在后山自己动手开挖了这个窑院。村里人说,三少爷从小在外闯荡,既有头脑又有见识。


这个窑洞门窗的形状是从陕北和甘肃那边学过来的,它的窑脸是半圆形,门窗是割圆,就是把半圆再分割成1/3,这种做法既能考虑到采光,又能把墙留得非常厚,节省木材,造型也比较别致。


IMG_6693.JPG


东财主家经过了几代人,从李登祥到李守杰,辉煌之后又回到原点了。


因为当时碛口和李家山的经济支柱,已经从商业又变回了农业。这种气派的窑楼必须要靠经商,而且还要赶上风口才能盖起来。如果靠种地,一辈子都没戏。


所以我们当时在碛口镇调研的时候也常有很多感慨,这个就叫“时也,命也,运也,非吾之所能也”。


IMG_6694.JPG

▲ 李晨在碛口镇拍摄的冬日黄河

 楼主| 发表于 2023-4-15 03: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6695.PNG


下面我们来到河南陕州,看看下沉式窑洞。下沉式窑洞整体位于地平面以下,又叫地坑院


IMG_6696.JPG


陕州的地貌以黄土塬为主,塬面上平坦宽阔,边上是悬崖沟壑。咱们熟悉的白鹿原就是个黄土塬,它在古代叫“霸上”,鸿门宴里有“沛公军霸上”,说的就是白鹿原。


IMG_6697.JPG

▲ 黄土台塬


古代打仗最喜欢在黄土塬上屯兵,因为它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战争结束以后,很多士兵就留在了当地务农,之后就形成了村子。


现在陕州这边还有很多村子保留着军营的名称,比如说南营村、北营村、人马寨村。我们去调研的时候,村民跟我们说,他们的祖上是跟着闯王李自成的军队过来的,所以村里人大部分人都姓李。


IMG_6698.PNG

▲ 陕州北营村(左)人马寨村(右)


地坑院的做法,是在平地挖一个6到9米的深坑,然后向四外掏洞。这些地坑院方方正正,主次分明,它的主窑一般是三米高,叫九五窑。


当地人说这叫九五至尊,是皇上住的。矮一点的也有八五窑,七五窑一般就只能住牲口了,因为太矮了。


山陕地区的窑洞里面一般都是一丈起步,河南地坑院的窑洞矮,它上面的土就能少留一些,院子浅,便于采光。


IMG_6699.JPG

▲ 地坑院的结构


很多完整的地坑院不是一次成型的,当家里人口少的时候可以先挖半个住着,等孩子长大了再继续挖。


所以要把一个院全挖满,可能会经过很多年。我们当时在那边调研的时候,很多上百年的老院子才挖了三面。


IMG_6700.JPG

▲ 地坑院挖掘步骤


地坑院的另一个特色是比较讲究风水,它把坑里分为了八个方向,对应着八卦,用八颗星来代表,分为四吉星和四凶星。


吉星的位置一定要放主窑、厨房、大门,这样修的院子就叫“吉星高照”,位置不好的地方就留给动物们。


IMG_6701.JPG

▲ 地坑院风水示意图


过去那边挖地坑院之前都得请个风水先生给看看,这几年院子挖的少了,村里的风水先生全跑城里边摆摊算卦去了。


解放以前在陕州这边,大部分村子都是地坑院。上世纪90年代以后,很多人家从地下搬到地上。


IMG_6702.PNG

▲ 1935年的地坑院


2000年前后,当地实行了一次退宅还耕,当时空置的地坑院全被填平,改成了耕地。


我们2018年第一次去调研的时候走了十几个村子,大部分都还保存得比较完整,很多院子虽然没人住了,但里面结构还在。


IMG_6703.PNG

▲ 2018年空置的地坑院


结果2021年那场河南暴雨,陕州三塬上80%的村子都塌了,现在保留得好的也就剩那么三四个了。


这就是我们去调研的时候,这个老太太的家在暴雨中塌了,她正在填坑。她们家上面那间瓦房的地基也陷进去了,住不了人了。


IMG_6704.JPG

▲ 2021年暴雨中塌毁的地坑院


老太太说,当时一块埋进去的还有500斤煤,还有一辆摩托车,都掉坑里了。她当时指挥我把这个车停在他们家旁边,现在看上去也非常危险,因为就在坑上面。


陕州的曲村近几年开始了有计划的地坑院改造翻修,院里铺设了排水管线,安了排风扇,雨季可以抽湿,还有独立卫浴,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了。


现在曲村还有近一半人住在地下,它的村委会也在地坑院里。左边这间是我们调研时住的,环境非常好。右边是他们的村委会,但旗杆必须得在地上。


IMG_6705.PNG

▲ 窑洞酒店(左)曲村村委会(右)


下沉式窑洞在过去是一种很常见的居住形式,各地长得不一样,叫法也不同,在山西晋中叫圪洞院,在甘肃庆阳叫地坑庄


IMG_6706.PNG

▲山西晋中圪洞院(左)甘肃庆阳地坑庄(右)


在陕西关中叫地窑它标准的尺寸是九米乘九米。每边两孔窑洞,加上入口一共是八孔窑洞,当地叫八卦窑庄。小一点的是六孔窑洞,当地叫六六顺窑


IMG_6707.JPG

▲陕西关中八卦窑庄


这个就叫“隔道不下雨,百里不同风”,建筑的形态都在随着当地的环境改变。


在洛阳的邙山上,过去也有大量的地坑院分布,但现在基本消失了,因为邙山上人口密度非常大,差不多是陕州的三倍。陕州的院子都是一坑一院,互相隔开一段距离。


但是河洛地区的地坑院全都是一坑多院,几户共用一个出口,这样就形成了地下走廊、地下胡同。现在巩义、偃师周边保存下来的地坑院,里边都有两层,甚至三层。


虽然地坑院建造简单,成本低廉,但它也有缺点,就是它对于土地的占用过大。窑洞顶上这一片区域没法种东西,所以在人口密度大的地方,一旦有了替代材料,无论当地经济好坏,地坑院都会快速消失。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15 03: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6708.PNG


接下来我们到陕北看看独立式窑洞。独立式窑洞用的是拱券结构,外面看着像房子,里面是拱形,中间填的还是黄土。


IMG_6709.JPG


窑洞的核心就是拱形结构,它用拱券代替了木结构的梁架,在植被稀少的地方,可以将木材的使用量降到最低。


实际上拱券结构在我国很早就成熟了,但是早期因为砖比较金贵,所以穹窿顶的建筑主要用于贵族的地下墓穴,很多汉墓都是这种结构。


到了明代以后,随着砖产量的提高,民间的独立式窑洞也发展起来了,形成了很多窑洞城镇,比如说陕北的米脂、绥德、吴堡,山西的平遥,河北的井陉,还有很多山区用石头代替砖做成石头窑洞。


IMG_6710.PNG

▲米脂砖窑洞(左)吴堡石头窑洞(右)


这间窑洞是陕西吴堡老城里的王象贤老人家,他是老城里最后的住户。


王象贤老人退休后一直在收集整理当地历史文化,为访客义务讲解宣传。他家是老城里保存最完整、维护最好的一座窑院。


IMG_6711.JPG


这个院子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有200多年历史了。最初是一宅两院,西院是他哥哥王谢奉的住处,现在已经人去楼空,王象贤住在东院。


他们家窑洞最有特色的地方是保留着传统炕围画锅台画。炕围画,画在火炕靠墙这一圈,这部分墙面经常被衣物摩擦,容易脱落起皮,就在画外面涂上桐油,干净美观。


IMG_6712.JPG

▲炕围画和锅台画


锅台画相当于现在厨房贴的瓷砖,也为了便于清洗打理。放大之后能看清楚一些细节,它的线条非常细。


这个炕围画已经有220多年的历史了,它上边是牡丹,中间是果盘,有西瓜、石榴、葡萄,反正都是多子多福的意思。


IMG_6713.JPG

▲炕围画细部


这一堂民国老家具,是王象贤父母结婚时候置备的,都是老榆木黑漆。


IMG_6714.PNG


王象贤老人今年95岁了,我们临走的时候,他女儿跟我们说,现在正在考虑,等父亲没了以后要怎么处理这个院子。


之前他们家想把院子捐给县里,盖成一个小展馆,让大家参观参观,但是县里说不要,让他们自行处理。现在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所以王老师跟我们说,这个院子最后很可能就还给大自然了。


下面我们来到河北井陉,看看这个独立式窑洞。您看这个画风,它就跟陕北完全不一样。


IMG_6715.JPG


这个院子建于1940年,它的主人是当时井陉的日伪县长王景岳。院子前后有两进,所有的建筑都是硬山灰瓦顶。


它的正房看起来是木结构,走进去才能发现是个窑洞,中间的客厅是横拱窑洞,两边的卧室是竖拱窑洞,窗前也有火炕。


IMG_6716.JPG


这个院子还有一个更特别的地方,它是一个两层的窑上窑结构。它的下层也是窑洞,但是下层都埋在地下了,露出来的地方只有半米左右。下面的窑洞是石头的,上面的是砖的。


窑洞的下层入口需要下很深的楼梯,它的出口在大街对面的县衙办公室,是当时王景岳工作的地方,总长有200多米。


这个窑洞是伪县长王景岳自己设计的,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井陉乡村的石券窑上窑,他把下层的牲口窑改成了自己的避难所。


1942年以后,井陉抗日斗争风起云涌。这个伪县长老怕出门被击毙,于是每天就通过这条地道过着办公室、窑洞两点一线的生活,活得非常累。


解放以后,他乔装改扮,亡命天涯,最后在甘肃天水被抓获,1952年被押回井陉老家枪毙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15 03: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6717.PNG


下面咱们来看窑洞建筑成就最高的一种——窑洞庄园,这是陕北米脂的姜氏庄园


IMG_6718.JPG


姜氏一族是明代中期迁到米脂县的,最初默默无闻,到了第十代靠卖砂锅和殡葬一条龙发家了。


当时赶上了一次陕北严重的疫情,所以姜家就迅速地囤积了6000亩土地,分布在周围十多个村。


这个庄园动工于1874年,当时修建的时候正值陕甘回乱,余波未平。姜家作为地方豪富,工程初衷应是为了安全考虑庄园的前后上下两道门都是涵洞式的,像个城堡一样。


IMG_6719.JPG


庄园分为上、中、下三院,上院是主人居住的,采用的是陕北特色的“明五暗四六厢窑”。


“明五”说的是中间这五孔窑洞,它前面没有遮挡,采光充足;“暗四”说的是两边各有两孔,围成一个小院;“六厢”说的是两边各有三孔厢窑。


IMG_6720.PNG

▲姜氏庄园上院


主窑的门窗有五六种形式,而且都是内外两层的,这样在冬天也不会觉得冷。虽然说这个主人在庄园里盖了不少漂亮的瓦房,但是他日常起居住的还是这种最原始的黄土窑洞。


中院是会客场所,也是可以炫富的,所有精美的砖雕和石雕都集中在这里,院里的两孔窑洞是独立式的。


IMG_6721.PNG

▲姜氏庄园中院


庄园的下院住的是下人和长工。这是一座地坑院,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上、中、下院分别对应着靠崖窑洞、独立式窑洞和下沉式窑洞。


IMG_6722.JPG


姜家虽然豪富,但是他们家人丁不旺,所以这个庄园更像一个大院,庄园通过隧道、涵洞、台阶、影壁、垂花门这种设计,营造出了一种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的效果。


大家可以通过视频感受一下,这个窑洞的特色是精致,几乎每走几步眼前就会出现一个拍照点,这个在园林中叫造景。相比南方园林,陕北庄园的造景更加的古朴苍凉,更加的大开大合。这个是我们当时去的时候,正好桃花开了。


下面我们来看米脂杨家沟马氏庄园。


IMG_6723.JPG


马氏一族清代初年迁到米脂杨家沟,他们初期亦农亦商,一直到了第七代马嘉乐时期,靠运输和钱庄发家了。


马嘉乐的五个儿子分为五房,全族合力盖起了这座陕北最大的窑洞庄园,起名叫“扶风寨”。


比起姜氏庄园的一家一户,马氏庄园更像一个大型的宗族聚落,它自上而下也分为三个部分。


西北山顶上是头部建筑,建有马氏宗祠和学堂。学堂下面是居住区,现在还保存着大小窑院30多处,每个院子都是一户人家。两道城门中间是服务区,住着下人和长工,还有宗族中没落的支系。


IMG_6724.PNG


庄园外围还有大量的窑院出租给杨家沟村民,所以这个庄园从上到下等级分明,更像一个陕北的大观园。


清末到民国以来,杨家沟马氏是陕北地区最大的一个地主集团,最多的时候家族占有土地18000多亩。1942年,张闻天牵头写了一部《米脂杨家沟调查》。


IMG_6725.PNG

《米脂县杨家沟调查》(左)马氏祠堂(右)


调查写道马家五房共55户,这55户虽然说成分都是地主,但是贫富差距很大。尤其是子女多的支系,土地在后代中越切越少,很多大地主就变成小地主,最后甚至破产自杀了。


这马家55户,表面上是以宗法为纽带,但实际上是以经济为基础。这些成员之间,既合作也竞争。


马家二房后代马醒民,就读于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之后留学日本。1929年他设计修建了庄园里边最有特色的一个院子——马家新院


IMG_6726.PNG

▲马醒民与马家新院


1947年毛主席转战陕北的时候,在这个院子里住了四个月零两天,召开了十二月会议。


这个是马家新院的主窑,它是十一口连排的靠崖窑洞,平面呈山字形,寓意是稳如泰山。它的窗户有三种形式,中间三孔是哥特式的,右边三孔是日式的,左边三孔是陕北传统式样的。


IMG_6727.JPG

▲马家新院主窑


窑洞里面是地暖,而且有独立的浴室,天天能洗澡,所以毛主席当时住得非常满意,大家可以看这张照片。


IMG_6728.JPG


马家新院是中国窑洞建筑的高峰,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既吸收了西方的优点,也没有与传统割裂。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又被叫作“黄金十年”,这个时期中国现代建筑逐渐从探索走向成熟,远在陕北山沟里的窑洞也赶上了这波风潮。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4-15 03: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6729.PNG

最后我们看一个绥德的窑洞大楼


IMG_6730.JPG


这个窑洞大楼在绥德的老城外,它的后面挨着老城墙,下面离地面还有20多米。远远看去楼是挂在山上的,像个冰箱贴一样。


IMG_6731.JPG


这个楼建于1986年到1990年之间,我们在楼里采访了一位老住户,苏老先生。他跟我们说,这个窑楼当时是一个期房,在全国也是比较早的。


当时每一孔窑洞是3400元,定金2000元,先交定金,盖好了以后全款入住。这个在当时不便宜,老头说能买好几台电视了。


苏老先生退休前是绥德水电站副站长,结果一家人也几乎动用了全部积蓄买了三孔,花了10200元。


IMG_6732.JPG

▲窑洞大楼内部


这个窑洞对应的年代是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当时的农村人口在中国历史上达到了一个峰值。后来再过了几年,大家就往大城市去了。


所以这个窑楼它当时是绥德的标杆性住宅,它把窑洞建筑的容积率做到了极致,后来就再也不可能有这种建筑了。


老头跟我们说,当时买完这楼,楼下到对面河滩一带还都是田地,过了十多年就陆续盖起了现代化小区。当时要是再攒两年钱,忍一忍,直接一步到位买山下的单元房就好了。


后来他想了想说,还是不行,因为当时不买这楼,媳妇就娶不上了。


IMG_6733.JPG


这种情况也是我们在调研中经常遇见的,一个拥有几百年历史的优秀建筑,可能因为种种现实原因,一个月就拆了。这也不能怪居民,因为建筑是为人服务的。


其实我们对这些古村落和古城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就是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是注定消亡的,因为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但是这些传统中有一部分有代表性的,还是应该尽量保留下来,毕竟这些代表性的村落或者城镇,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是传统中的精华。

 

我们能做的就是测绘记录,挖掘它背后的故事,把它讲出来,多一个视角了解世界,也能重新审视我们自己。


刚才我讲的就是去年调研中很小的一部分,用几个简单的小故事串起了窑洞的发展历程,这其中有大历史,也记录了一些小的家庭,完整的文章发表在了《读库》2022年第六期上,名字叫《窑洞渐远》。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每个窑洞都配上了手绘图。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这些民间历史、家族兴衰、小人物的悲欢离合,都承载在了乡土建筑上,它们有时比官方的历史更加真实,也更容易被我们遗忘。


谢谢大家。


策划丨瓜西西

剪辑丨FH

设计丨49、张会来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8-16 07: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9 04:58 PM , Processed in 0.0645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